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价值哲学基础
1
作者 谢霄男 《特区经济》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基本社会事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全新认识向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价值定位,体现了与“战略部署”相统一的价值情怀、凸显了与... 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基本社会事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全新认识向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价值定位,体现了与“战略部署”相统一的价值情怀、凸显了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彰显了与“高品质生活”相衔接的价值诉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在不同的层面上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国家、政党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分别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及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创新”“协同”“党的领导”是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价值实现的三个关键点。“创新”作为实现三者良性互动的最大公约数、“协同”作为三者一体推进的重要手段,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有助于凝聚“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推进 价值哲学
下载PDF
中医学是否是科学——诘难何祚庥院士“中医不科学”之说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3,共13页
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根据科学理论的基本条件判断,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学研究人的生命活动、研究疾病的观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中医学总的看来在基本理论框架上没有多大改变,其发展主要是... 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根据科学理论的基本条件判断,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学研究人的生命活动、研究疾病的观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中医学总的看来在基本理论框架上没有多大改变,其发展主要是常规科学的发展,表现为长期积淀的经验。中、西医理论模式不同,但二者是互补的。中医学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必须坚持与发扬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不能套用西医理论模式,这样中医学才能在理论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引发世界主流医学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 哲学
下载PDF
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承宗 谢翠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6-68,76,共4页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对古代科技发展有多重影响和作用,而且对现代科技创新也有重大启示和作用。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古代科技 现代科技 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 科技创新
下载PDF
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雪敏 王艳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2期84-92,共9页
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和样式,成为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重要手段。然而,科技的异化却使人类日益丧失本真的自我,沉陷于"存在的遗忘"和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境遇之中,... 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和样式,成为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重要手段。然而,科技的异化却使人类日益丧失本真的自我,沉陷于"存在的遗忘"和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境遇之中,遭遇虚无成为科技异化时代不可避免的消极历史效应。破解科技异化难题,促进科技向"属人"和"为人"本性的回归,找到人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是现代人的真切渴望与追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西方现当代哲学仅仅在意识层面寻求解答的理论局限,深入社会制度及生活实践的根本领域,对科技异化展开彻底批判,为人们正确理解和有效解决科技异化,扬弃与超越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阈和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异化 虚无 西方现当代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扬弃与超越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讨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邓喜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4,共6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成果的引入,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就意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成果的引入,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就意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等问题开展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科学技术
下载PDF
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总体框架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振东 董贵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构筑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甚至人类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前科学技术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深厚土壤;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由11... 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构筑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甚至人类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前科学技术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深厚土壤;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由11个要素三个层次构成。11个科学技术大部门划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矛盾论",从着眼点和侧重点之不同来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三个层次的划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实践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划分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两个突出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前科学技术体系 人类知识体系 战略思想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振东 董贵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2,共12页
学术界对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文章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提出与概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层次、前科学部分、方法论特点、战略意义、钱学森的创新贡献和总结与展望等方面... 学术界对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文章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提出与概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层次、前科学部分、方法论特点、战略意义、钱学森的创新贡献和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对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后现代化态势下的科技哲学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庞跃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70,共8页
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开始的,而后现代化是与工业现代化相区别或相对立而形成的发展态势。作为关注科技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科技哲学,不能漠视后现代化理论,必须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后现代化发展态势,深刻认知现代科技的关注焦点与理性... 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开始的,而后现代化是与工业现代化相区别或相对立而形成的发展态势。作为关注科技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科技哲学,不能漠视后现代化理论,必须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后现代化发展态势,深刻认知现代科技的关注焦点与理性反思,把握后现代化态势下科学技术显现的重要特征、运动轨迹、发展规律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化 科技哲学 理论范式
下载PDF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劳动力资本化研究——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冠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36-41,共6页
从经济哲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建劳动力理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之同时,前瞻性地萌发了"劳动力资本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理论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走向,其中之一是马... 从经济哲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建劳动力理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之同时,前瞻性地萌发了"劳动力资本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理论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走向,其中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框架中的劳动力资本化研究。而劳动力资本化的前提是劳动力所有者占有或拥有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等精神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化的实质是劳动者将其所掌握的精神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将其视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作为针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的"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生产系统这一"对象域"加以研究和建构的理论,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使劳动力资本化研究在理论上成为可能:它的三个基本原理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原理依据,它的"价值链"网络结构模式为劳动力成为资本奠定了价值创造和价值运动的理论基础,它的"科学价值库"理论、价值"孵化"理论、科学实现价值增值的规律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它的"四大结论"在理论上为劳动力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找到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资本化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
下载PDF
钱学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顺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创建,必将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在其深厚的科学技术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科学...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创建,必将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在其深厚的科学技术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和社会系统工程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 社会系统工程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定位
11
作者 贾玉树 陈北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12,共4页
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脱胎于独具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在学术走向世界、视野逐渐开阔的同时,也不免感染了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后现代相对主义瘟疫;科学技术哲学应当自觉地继承自然辩证法尊重科学、... 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脱胎于独具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在学术走向世界、视野逐渐开阔的同时,也不免感染了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后现代相对主义瘟疫;科学技术哲学应当自觉地继承自然辩证法尊重科学、弘扬理性、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在哲学和文化层面上重新定位;必须高度警惕形形色色改头换面的现代蒙昧主义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学 现代蒙昧主义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试论钱学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以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思想为例
12
作者 马佰莲 王秀梅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系统思想为方法论基础,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伟大构想,这个体系包括"一核心、三层次、十一架桥梁、十一大部门",富含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研究对象、体系及基本方法等方面的...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系统思想为方法论基础,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伟大构想,这个体系包括"一核心、三层次、十一架桥梁、十一大部门",富含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研究对象、体系及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将钱学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全局形态应用型方法论的体系、规则及应用
13
作者 闻邦椿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在科学哲学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建立了创新的思维,运用创新的原理和方法,总结出全局形态应用型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所提出的科学方法论适用于指导社会上所有人做人、做事、做学问,进而实现正确做事和高效做事,这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及精神... 在科学哲学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建立了创新的思维,运用创新的原理和方法,总结出全局形态应用型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所提出的科学方法论适用于指导社会上所有人做人、做事、做学问,进而实现正确做事和高效做事,这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思想 科学方法论 现代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
下载PDF
试论钱学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14
作者 李志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复杂性、思维科学、产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设计部等问题的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也标志着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卓...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复杂性、思维科学、产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设计部等问题的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也标志着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学习和研究钱学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最高概括的整体学术思想与方法,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 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
下载PDF
道性哲学观与“李约瑟之谜”
15
作者 蒙本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8-33,共6页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流派,道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相对密切,但道性哲学的消极作用导致了"李约瑟之谜"的产生.道性哲学观所主张的不行而知、安分知足、炼丹求仙、贵阴尚柔、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或被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流派,道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相对密切,但道性哲学的消极作用导致了"李约瑟之谜"的产生.道性哲学观所主张的不行而知、安分知足、炼丹求仙、贵阴尚柔、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或被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利用,或被其代表人物曲意逢迎,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观 道性 知足 道家 相对 近代科学 代表人物 李约瑟之谜 小国 科技
下载PDF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超杰 张立强 +2 位作者 王海川 龙红明 万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3-85,共3页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是冶金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持续完善教学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互动、运用哲学思维启发学生,将教学内容趣味化,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是冶金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持续完善教学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互动、运用哲学思维启发学生,将教学内容趣味化,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教育改革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医学为何没有走上实验研究的道路
17
作者 徐涛 《河南中医》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由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哲学、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使近代中医学没有机会与可能同现代科技相结合 ,因此 ,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作为构建自己理论体系、参与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走上实验研究的道路。
关键词 近代中医学 实验研究 政治经济 科学技术 哲学 文化
下载PDF
现代化态势下科技哲学的思考
18
作者 洪希彦 邱越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3-34,共2页
现代化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而开始的一个全球性过程。在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作为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的手段,科技哲学因为对现代科技问题的深度反思而具有了一定的时代... 现代化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而开始的一个全球性过程。在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作为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的手段,科技哲学因为对现代科技问题的深度反思而具有了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存在意义。笔者结合科技哲学的内涵,描述了现代化态势下科技哲学的运动轨迹,希望有助于人们对现代科技的哲学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态势 科技哲学 思考
下载PDF
马克思科技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和价值归旨
19
作者 梁炯彤 蔡日华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马克思科技哲学的视角出发,深刻理解马克思科技观中科技发展既是“人为”的实践,也是“为人”的存在。作为“人为”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发展进程经历了奠基、拓荒、转折、成熟四个时期的实践路径;而作为“...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马克思科技哲学的视角出发,深刻理解马克思科技观中科技发展既是“人为”的实践,也是“为人”的存在。作为“人为”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发展进程经历了奠基、拓荒、转折、成熟四个时期的实践路径;而作为“为人”的存在,在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凝练出了党的领导、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天下为公四个维度的价值归旨。通过从马克思科技哲学的视域出发进行分析,凝结出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实践路径和价值指向,领会科技发展在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发展 价值归旨
下载PDF
“政治技术”理论范式的特征与建构
20
作者 褚尔康 《前沿》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发展,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革命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作为独立的力量影响社会发展和推动了人类进步。随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社会革命”研究逻辑体系的建构完成,学术界进一...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发展,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革命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作为独立的力量影响社会发展和推动了人类进步。随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社会革命”研究逻辑体系的建构完成,学术界进一步催生“技术政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技术政治学本身是从技术哲学角度对技术本身的政治学问题进行分析。而作为传统政治学研究体系中新的研究领域,政治的技术理论体系建构则是在如何打破现有的技术限制,突破人类已有的认识空间,扩大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空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技术政治学基础上,如何深化“政治技术”理论研究,作为进一步深化以技术系统为特征的技术政治学实践空间,具有重要的范式转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政治 政治技术 技术政治学 技术哲学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