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陶寺遗址2022JXTⅠJ1出土动物形刻划纹饰
1
作者 高江涛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4,共8页
文章对陶寺遗址新发现的一座水井中出土陶片上动物形象刻划纹饰进行了初步的复原与分析,认为这种扁圆三角形头、臣形目、三趾、歧尾的动物形象被赋予了神性,是非现实中存在的动物,整体上属于先秦时期龙蛇一类纹饰,可能与《山海经》中“... 文章对陶寺遗址新发现的一座水井中出土陶片上动物形象刻划纹饰进行了初步的复原与分析,认为这种扁圆三角形头、臣形目、三趾、歧尾的动物形象被赋予了神性,是非现实中存在的动物,整体上属于先秦时期龙蛇一类纹饰,可能与《山海经》中“肥遗”有关。此外,该动物形象与新砦及二里头文化的兽面纹有明显的相近之处,或许存在一定的互动传继关系,也很可能是夏商周龙纹的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水井遗存 动物形象 龙纹
下载PDF
中国史前漆器溯源初探
2
作者 汤大友 刘馨 《中国涂料》 CAS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展示了史前漆器的出土概况,提出了漆器发明的四大要素,对史前重要漆器文物进行简介,分析论证史前用漆文献材料,最后对史前漆器做了综述总结。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漆器 跨湖桥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陶寺文化 调色 镶嵌
下载PDF
陶寺文化遗址出土璧环类器物研究
3
作者 刘晓彤 《文物季刊》 2024年第2期57-65,75,共10页
璧环类器物是陶寺文化中的重要随葬器物,普遍中孔较大,器型多样,大多出土于墓主人手臂附近或直接套置于墓主人手臂上,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特征。陶寺文化璧环类器物除了受到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多继承并发展了本土文化特征,形... 璧环类器物是陶寺文化中的重要随葬器物,普遍中孔较大,器型多样,大多出土于墓主人手臂附近或直接套置于墓主人手臂上,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特征。陶寺文化璧环类器物除了受到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多继承并发展了本土文化特征,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陶寺文化璧环类器物,并进一步向北影响到了晋陕高原等周边地区。根据璧环类器物大多出土于较低等级贵族墓葬这一特征,推测璧环类器物在陶寺文化中并非作为礼仪性器物而更可能作为一种财富象征出现在墓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文化 玉璧 玉石器
下载PDF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动物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春燕 袁靖 何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锶同位素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国际考古学界用于探索人和动物迁移活动的主要方法。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距今4500~3900年,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显现文明化程度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之一。文章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山西襄汾... 锶同位素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国际考古学界用于探索人和动物迁移活动的主要方法。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距今4500~3900年,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显现文明化程度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之一。文章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山西襄汾县陶寺镇陶寺遗址龙山晚期出土动物的14个动物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5个猪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远远小于其他动物,其平均值是0.711179,将该平均值加或减2倍标准偏差得到陶寺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在0.711314~0.711044之间。根据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可以发现在我们所测定的样品中,有2只绵羊和2头黄牛的^(87)Sr/^(86)Sr比值在当地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以外,据此推测这些羊和牛有可能不是在当地饲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动物 锶同位素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都邑形成的环境与文化背景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拓宇 莫多闻 +2 位作者 胡珂 张翼飞 王建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3-449,共7页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气候背景下区域文化的连续发展和陶寺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陶寺文化的繁荣;聚落群的发展有利于人口和资源的空间集聚,促进中心聚落的产生;陶寺城址地理条件优越,具备满足大量人口生存的食物和能源需求的生业基础;平坦且有浅沟的局地地形、丰富的建材、发达的手工业和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有利于大型城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环境背景 社会背景 临汾地区
下载PDF
陶寺中晚期人骨的种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雅军 何驽 张帆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墓葬和灰坑中的人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的鉴定和种族类型的分析,并报告了人骨古DNA的分析结果。DNA的分析结果表明墓葬中的人骨和灰坑中的人骨在单倍型的分类上没有差别,属于中国北方人群的常见单倍群。头骨测量特征的...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墓葬和灰坑中的人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的鉴定和种族类型的分析,并报告了人骨古DNA的分析结果。DNA的分析结果表明墓葬中的人骨和灰坑中的人骨在单倍型的分类上没有差别,属于中国北方人群的常见单倍群。头骨测量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出灰坑的人骨与二十世纪发掘的陶寺文化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形态距离较远。这个结果可能暗示着陶寺早期人群和中晚期的人群可能有不一样的来源,期望未来对这两个人群的直接的DNA对比结果会有助于来源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陶寺 墓葬 灰坑 山西
下载PDF
临汾盆地陶寺遗址附近全新世黄土剖面的环境指标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拓宇 莫多闻 +4 位作者 胡珂 王海斌 郭媛媛 张翼飞 任小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4,共7页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东亚冬季风较弱,风化成壤作用增强,气候由凉干转向暖湿;全新世早中期(9.6~4.9 kaBP),风化成壤作用最强,气候最为暖湿;全新世中后期(4.9~2.5 kaBP),风化成壤作用较之前有所下降,气候较之前温干,但较现今暖湿;全新世晚期(2.5 kaBP)以来,东亚冬季风增强,风化成壤作用较弱,气候较为凉干。暖湿气候期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凉干气候期植被的退化可能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 临汾盆地 陶寺遗址
下载PDF
陶寺古城形成与选址的环境与文化背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海斌 莫多闻 李拓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临汾地区的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夏代之前的都邑性古城。通过对临汾地区和陶寺遗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探讨了陶寺古城的形成原因以及选址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至陶寺文化时期,临... 临汾地区的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夏代之前的都邑性古城。通过对临汾地区和陶寺遗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探讨了陶寺古城的形成原因以及选址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至陶寺文化时期,临汾盆地由于较为暖湿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条件,区域内的新石器文化获得了持续发展。仰韶文化中晚期,我国中原地区及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均获得了快速发展。临汾地区不仅处于这一文化发达区域的中心位置,而且地处我国中原核心地区同北方和东北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同时也是我国东西向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一,由于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汾地区的区域文化优势地位逐渐显露出来。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寺文化时期,相较其他中原核心地区,临汾地区受水患影响较小,区域文化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凸显,因而成为都邑性古城兴起之地。陶寺文化时期,古城所在的黄土台地冲沟尚未下切,南河和宋村沟均为宽浅的沟谷型河流,高于平原地面的黄土台地既有利于设防又能有效规避水患,在塔儿山上游地区拥有较大汇水面积的南河和宋村沟又可以提供丰富稳定的水源,因而是营建古城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环境背景 文化背景 古地貌 古水文
下载PDF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人骨的病理和创伤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雅军 何驽 尹兴喆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部分墓葬和灰坑中出土的人骨的牙齿病理和头骨创伤进行了观察。病理观察项目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齿釉质发育不全三个指标,还对稳定同位素15N数据进行了再分析。研究结果指出,牙齿的龋齿率处于较低水平,其原因可能...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部分墓葬和灰坑中出土的人骨的牙齿病理和头骨创伤进行了观察。病理观察项目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齿釉质发育不全三个指标,还对稳定同位素15N数据进行了再分析。研究结果指出,牙齿的龋齿率处于较低水平,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相当低;二是与陶寺人群的饮食中有一定比例的肉食量有关。这一认识得到陶寺早期人群牙齿磨耗速率的研究和对稳定同位素δ15N数据的再分析的支持。另外,牙周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墓葬和灰坑人骨半数以上个体都有牙周病。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的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陶寺人群在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机体代谢压力的影响,如常患感染性疾病、发烧或营养失调等。灰坑再现的乱骨现象以及头骨片上多见的创缘和裂缝反映出人群之间的暴力色彩,折射出陶寺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龋齿 牙周病 牙齿釉质发育不全 陶寺
下载PDF
古代陶器残留物及彩绘颜料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鲁晓珂 李伟东 +1 位作者 罗宏杰 何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65,69,共4页
利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残留物和彩绘陶的颜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个别标本内壁的灰白色结层是水垢,这是古人使用这些器具炊煮过程中的一些印记;陶寺遗址墓葬出土的彩绘陶本身是一种带黑色陶衣... 利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残留物和彩绘陶的颜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个别标本内壁的灰白色结层是水垢,这是古人使用这些器具炊煮过程中的一些印记;陶寺遗址墓葬出土的彩绘陶本身是一种带黑色陶衣的陶器,其彩绘颜料使用了熟石灰和朱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残留物 颜料 电子探针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土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小娟 王晓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本文以陶寺遗址陶寺文化早、中、晚期的陶片和窑内烧结物为分析对象,通过测试其陶土部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陶质陶器陶土的化学组成之间有无差异,以及窑内烧结物与陶器陶土之间化学组成的异同。测试结果显示:... 本文以陶寺遗址陶寺文化早、中、晚期的陶片和窑内烧结物为分析对象,通过测试其陶土部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陶质陶器陶土的化学组成之间有无差异,以及窑内烧结物与陶器陶土之间化学组成的异同。测试结果显示:陶寺早期与中、晚期陶器陶土在常量元素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在微量元素方面差异显著,明显分为两组,表明早期与中、晚期陶器产地的不同;同一时期不同陶质陶器陶土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表明同一时期陶器的制作比较集中,陶土来源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陶器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山西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彩绘陶器颜料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晓毅 南普恒 金普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山西南部三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或墓地出土陶器表面的彩绘颜料进行了显微元素分析,并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衍射及红外三种微损结构分析技术对元素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红色颜料均为朱砂,白... 利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山西南部三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或墓地出土陶器表面的彩绘颜料进行了显微元素分析,并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衍射及红外三种微损结构分析技术对元素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红色颜料均为朱砂,白色颜料为方解石,黑色颜料为石墨,绿色颜料为孔雀石。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此地区颜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南部 新石器时代末期 彩绘陶器 颜料 陶寺 下靳 清凉寺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大全 何驽 +2 位作者 陈安国 高江涛 郑海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549,共5页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分布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距今43003900年,为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先秦史籍中最早出现“中国”的遗迹,(由此)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苏...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分布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距今43003900年,为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先秦史籍中最早出现“中国”的遗迹,(由此)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苏秉琦,1999).在构造位置上陶寺遗址位于著名的临汾盆地南侧,临汾盆地具有孕育强震的深部介质和构造背景,历史上曾在其附近发生公元649年临汾7%级地震(丁国瑜,1998),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8%级地震(武烈,齐书勤,1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 考古 自然变形 识别
下载PDF
论陶寺古城的发展阶段与性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平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3,共6页
本文分析了陶寺古城的发展阶段。通过陶寺小城和陶寺大城的比较,判定陶寺小城为有唐氏之都,陶寺大城为尧舜禹的都城。陶寺晚期文化偏晚阶段遗址为有唐氏遗民所居的村落。
关键词 陶寺古城 发展阶段 中国 文物考古 地理位置 民族文化
下载PDF
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晓毅 丁金龙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7-91,共5页
对于禅让,先秦以来就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唐尧帝都———山西襄汾陶寺的考古有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这些发现为我们探讨尧舜之间的禅让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通过对陶寺遗址新的考古材料的分析我们... 对于禅让,先秦以来就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唐尧帝都———山西襄汾陶寺的考古有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这些发现为我们探讨尧舜之间的禅让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通过对陶寺遗址新的考古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尧与其继任者之间的政权更替是通过革命式的暴力手段完成的。由此推测,尧舜之间的禅让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 唐尧 虞舜 禅让
下载PDF
“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凤先 何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69,共19页
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考古学和考古天文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结论,并重新分析解读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出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当产生于国家建立之际黄河中游两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尧都陶寺和... 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考古学和考古天文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结论,并重新分析解读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出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当产生于国家建立之际黄河中游两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尧都陶寺和禹都王城岗——的日影观测实践。这两个地点观测到的夏至日影分别为1.6尺和1.5尺,也就是《周髀算经》和《周礼》所记载的两个夏至日影长度;通过对早期长度和距离的分析证明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接近当时的1000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明史上日影测量和大范围地理测量相继开始的特殊时期,由此产生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理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影千里差一寸 周髀算经 周礼 陶寺 王城岗
下载PDF
陶寺遗址对接历史的可能性及其难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毓庆 刘鳞龙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10-15,共6页
从文献记载到民间传说,都在暗示着尧与陶寺遗址的联系。可是在考古与历史的对接中,年代上却发生了错位,无法吻合。于是又出现了将陶寺遗址与黄帝、帝喾,以及舜、禹、夏对接的尝试。但根据《尧典》"四仲中星"的天文现象,尧的... 从文献记载到民间传说,都在暗示着尧与陶寺遗址的联系。可是在考古与历史的对接中,年代上却发生了错位,无法吻合。于是又出现了将陶寺遗址与黄帝、帝喾,以及舜、禹、夏对接的尝试。但根据《尧典》"四仲中星"的天文现象,尧的年代正与陶寺兴盛期相当。由此提出的"打结理论"认为:历史传说的缺失,导致了上古史上用有限的人物填补历史空间的现象,如同断开的绳子,只有打结才能连接起来,而连接起来的绳子一定会变短。五帝其实就是连接断裂历史的五个结,他们使历史变得辉煌,而他们的蝉联,也使历史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 错位 打结理论
下载PDF
陶寺圭尺补正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何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文章通过陶寺遗址当地前2100—前2000年二分二至晷影长度精算,按照25厘米=1陶寺尺基元折算,同陶寺圭尺IIM22∶43彩段刻度对比分析,辅证以同墓东南壁龛出土的测影仪器圭表附件玉景符IIM22∶23和玉垂悬IIM22∶128,结合陶寺早期墓葬M2200... 文章通过陶寺遗址当地前2100—前2000年二分二至晷影长度精算,按照25厘米=1陶寺尺基元折算,同陶寺圭尺IIM22∶43彩段刻度对比分析,辅证以同墓东南壁龛出土的测影仪器圭表附件玉景符IIM22∶23和玉垂悬IIM22∶128,结合陶寺早期墓葬M2200出土立表信息,不仅再次深入论证陶寺圭尺IIM22∶43的测影功能,而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陶寺圭表使用的仪器组合为圭尺、游标、景符、立表、垂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考古 陶寺 圭尺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Ⅱ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 被引量:38
19
作者 何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76,共16页
2002年,素有"尧都平阳"之称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墓ⅡM22的头端墓室东南角,出土了一件漆木杆ⅡM22∶43,残长171.8厘米,上部残损长度为8.2厘米,复原长度为180厘米。漆杆被漆成黑绿相间的色段加以粉红色带分隔,显然具有特... 2002年,素有"尧都平阳"之称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墓ⅡM22的头端墓室东南角,出土了一件漆木杆ⅡM22∶43,残长171.8厘米,上部残损长度为8.2厘米,复原长度为180厘米。漆杆被漆成黑绿相间的色段加以粉红色带分隔,显然具有特殊功能。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漆杆第10—12号绿色带被11号红色带有意隔断,根据以往的研究,陶寺一尺等于25厘米,则第1—11号色段总长39.9厘米,等于陶寺1.596尺,非常接近《周髀算经》所说的"夏至日影长一尺六"的记载。第1号色带至33号色带总长度为141.6厘米即5.664尺,为春秋分日影长。假如以一满杆顶点为起点向前移杆后,第1号至38号色带长度为157.4厘米,加第一杆总长180厘米,共长337.4厘米,13.496尺,非常接近《周髀算经》冬至晷长337.5厘米即13.5尺。由此推测ⅡM22∶43漆杆为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圭尺,时代为陶寺文化中期(公元前2100—前20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城址王墓IIM22 漆杆 圭表
下载PDF
世界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陶寺观象台及其可能的观测年代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9-270,共12页
2005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镇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遗址——陶寺观象台,它呈扇形结构,主要由1个观测点和东侧的12条观测缝组成。为考察其作为古观象台的必要条件,借鉴现代实测方式,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其在BC 3000—BC 1000年间作日切... 2005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镇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遗址——陶寺观象台,它呈扇形结构,主要由1个观测点和东侧的12条观测缝组成。为考察其作为古观象台的必要条件,借鉴现代实测方式,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其在BC 3000—BC 1000年间作日切山顶的模拟观测,结论是该观象台可能的观测年代应早于BC 1500年,且最佳观测年份为BC 1956年,12条缝能观测21次,平均每缝的观测误差为0°.11,最大误差0°.7。观测日期与邻近节气的平均误差为4.5日。指出:观象台的观象目的可能是对陶寺文化中特定的时节(也许是处于萌芽状的节气)进行观测,亦或用以提供进行祭祀等重要活动的时刻。但由于该遗址的地表部分不存,已知信息有限,故难作准确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天文学 陶寺 观象台遗址 观测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