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Tarim Plate
1
作者 Wang Tingyin, Wang Jinrong, Liu Jinkun, D epartment of Geology, Lanzhou U niversity, Lanzhou, GansuWang Shizheng, Ningxia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Yinchuan, Ningxiaand Wu Jiahong 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henyang, Liaon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9-124,226,共17页
The relationships and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and Tarim plates have been unclear for a long time ; however, the two plates occupy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 The relationships and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and Tarim plates have been unclear for a long time ; however, the two plates occupy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of China.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ngger Us ophiolitic melange zone discovered recently north of Alaxa is a typical suture between the two plates. The ophiolitic melange zone is composed mainly of a mixture of fragments of ancient oceanic crust and sedimentary rocks of active and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s. The melange may be divided into tectonic inclusions and matrix. The suture extends northeastwards into the Republic of Mongolia and probably westwards to meet the Altun fault. With the Engger Us ophiolitic melange zone as the boundary the Alaxa area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northern part (AN ) belongs to the Tarim plate, while the southern part (AS) the North China plate. Geolog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two plates were amalgamated in the Late Permian or a bit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plate tarim plate ophiolitic melange tectonic evolution
下载PDF
C-isotope com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inian on the Tarim plate 被引量:15
2
作者 XUBe LIYong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samples of limestones, mudrocks shales and tillites from the Sinian in Kuluketage have been analyzed. Four formations in the Sinian belong to glacial deposits in which the differences in d 13C are distinct (14.7‰—+... samples of limestones, mudrocks shales and tillites from the Sinian in Kuluketage have been analyzed. Four formations in the Sinian belong to glacial deposits in which the differences in d 13C are distinct (14.7‰—+4.2‰). Distinctly negative d 13C excursions for three times support the view of three glacial deposits in this area suggested by previous authors, except for the durations of them. d 13C values are generally positive in the Beiyixi Formation of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Sinian, representing probably the rock records of a continental rift related to break-up of the Rodinian supercontinent. There are three times of distinct excursions of d 13C curve in all strata. The first one is from positive values at the bottom to about -5‰ at the top of the Beiyixi Formation. The second one, from 0‰—3‰ in the Arletonggou Formation of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Sinian to 3.4‰— 14.4‰ in the Teruiaiken Formation. The third one, from positive values in the Zhamoketi Formation of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Sinian to negative values in glacial varves at the top of the Hankeerqiaok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震旦纪 碳同位素 Δ^13C
原文传递
DISCOVERY OF Autunia conferta (STERNBERG) KERP ON NORTHERN MARGIN OF TARIM PLATE
3
作者 沈光隆 孙柏年 +1 位作者 刘燕学 苟宁刚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13期1097-1100,共4页
Callipterid is an important and highly heterogeneous group of fossil plants in the Permian continental strata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hich Callipteris conferta(Sternberg)Brongniart is the most famous represent... Callipterid is an important and highly heterogeneous group of fossil plants in the Permian continental strata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hich Callipteris conferta(Sternberg)Brongniart is the most famous representative because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the strata was considered as an index fossil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Permian terrestrial dep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unia conferta (Sternberg) tarim plate palaeofloral PROVINCE palaeogeography.
原文传递
SHRIMP zircon age of the high aeromagnetic anomaly zone in central Tarim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3
4
作者 Guanghui Wu Zhiyong Chen +2 位作者 Tailai Qu Yanlong Xu Chengze Zhang 《Natural Science》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In order to get the correct isotopic age, SHRIMP U-Pb zircon date of Precambrian hornblende granite in Well TD2,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eromagnetic belt in the eastern of the Tarim basi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 In order to get the correct isotopic age, SHRIMP U-Pb zircon date of Precambrian hornblende granite in Well TD2,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eromagnetic belt in the eastern of the Tarim basi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a dependable age of 1908.2 ± 8.6 Ma,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granite pluton is the result of the magmatic activity in early Palaeoproterozoic.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entral aeromagnetic belt across Tarim basin, divided it into north and south block, is formed before Neoproterozoic by a large scale tectonothermal events based on the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e. The Tarim continent may have different age and type basements formed the united crystalline basement in Precambrian. This result has yielded new intraplate evidence to constr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arim plate and the Colombia super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plate PRECAMBRIAN BASEMENT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SUPERCONTINENT
下载PDF
塔里木古板块中某锰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预测
5
作者 何润泽 李进 +3 位作者 张子鸣 拓步瑞 李磊佳 韩冬 《中国锰业》 2023年第3期20-24,31,共6页
矿区位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中统上岩性组、寒武系西大山组及第四系;含水层主要为硅质灰岩、硅质页岩、白云质大理岩,岩性致密,含水性差,地下水主要受洪流入渗补给及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影响;矿区构造为一个紧闭背斜及北... 矿区位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中统上岩性组、寒武系西大山组及第四系;含水层主要为硅质灰岩、硅质页岩、白云质大理岩,岩性致密,含水性差,地下水主要受洪流入渗补给及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影响;矿区构造为一个紧闭背斜及北西-南东向断裂,褶皱和断裂引起的次级小断裂及节理、裂隙在风化带内形成了较为统一均匀的贮水系统。研究采用类比法和大井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类比法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6~200 m^(3)/d,大井法计算矿坑最大涌水量为145.68 m^(3)/d。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锰矿 水文地质特征 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中国塔里木板块南华纪成冰事件及其地层对比 被引量:45
6
作者 高林志 郭宪璞 +4 位作者 丁孝忠 宗文明 高振家 张传恒 王自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57,共19页
"雪球地球"假说为全球新元古代冰碛岩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地质学家根据新元古代冰碛岩全球各大洲发育的特点,并依据同位素年龄、δ13C/δ18O和Sr的比值和化学蚀变指数(CIA)为全球的新元古界划分出4个冰期,但国际上的4个... "雪球地球"假说为全球新元古代冰碛岩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地质学家根据新元古代冰碛岩全球各大洲发育的特点,并依据同位素年龄、δ13C/δ18O和Sr的比值和化学蚀变指数(CIA)为全球的新元古界划分出4个冰期,但国际上的4个冰期的限定,是各大洲不同剖面冰期的集合。新元古代冰期事件周期变化视为早期生物复苏和早期动物分异的起点。由于国际埃迪卡拉系底界(GSSP)年龄,即成冰系顶界年龄确定后,使成冰系底界年龄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中国新疆塔里木板块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是目前世界各大陆中发育有4套连续的新元古代冰碛岩和多期火成岩事件的唯一剖面,它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备考全球冰期的同步性,以期建立全球新元古代冰碛岩标准剖面。本文报道了来自塔里木西南缘南华系波龙组的碎屑锆石年龄,有助于我们对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南华系时代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冰系 南华系 冰碛岩 塔里木板块 碎屑锆石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9
7
作者 陈汉林 杨树锋 +6 位作者 王清华 罗俊成 贾承造 魏国齐 厉子龙 何光玉 胡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45-552,共8页
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而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早二叠世晚期开... 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而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塔里木板块结束了海相沉积,进入了陆相沉积阶段。通过对塔里木板块的岩浆作用特征和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相的分析,笔者讨论了这一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对板块晚石炭世—二叠纪的沉积作用所起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巨量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早-中二叠世 玄武质岩浆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响应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地层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1
8
作者 刘兵 徐备 +4 位作者 孟祥英 寇晓威 何金有 卫巍 米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64-1670,共7页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8~61之间,顶部突变为69~71,说明阿勒通沟期经历了另一次寒冷事件,并以温暖环境结束。其上的特瑞爱肯组 CIA 值介于49~53之间,说明第三次经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的 CIA 均值为65,反映温暖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新元古代末期汉格尔乔克组 CIA 值下降为56,暗示第四次出现寒冷气候环境。以上特征表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的气候环境出现四次冷热交替变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阿勒通沟组中下部应为寒冷气候环境,而顶部突变为温暖气候环境,因此该组反映了一次明确的从冷到暖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贝义西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之间的另一次独立冰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化学蚀变指数 塔里木板块 古气候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上元古界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对新元古代冰期时代的制约 被引量:55
9
作者 徐备 寇晓威 +2 位作者 宋彪 卫巍 王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贝义西组顶部火山岩锆石的 SHRIMP 定年结果为732±7Ma,它表明贝义西冰期的上限。考虑该组杂砾岩之下火山岩已有的定年结果,贝义西冰期的时限为740~732Ma。综合上元古界三层火山岩 SHRIMP 定年结果,可以明确地...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贝义西组顶部火山岩锆石的 SHRIMP 定年结果为732±7Ma,它表明贝义西冰期的上限。考虑该组杂砾岩之下火山岩已有的定年结果,贝义西冰期的时限为740~732Ma。综合上元古界三层火山岩 SHRIMP 定年结果,可以明确地将库鲁克塔格地区上元古界四个含杂砾岩的组限定在三个时间段内,即740Ma 到732Ma 的贝义西组,732Ma 到615Ma 之间的阿勒通沟组和特瑞爱肯组,以及615Ma 到542Ma 之间的汉格尔乔克组,这些年龄段代表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各冰期的时代范围。与冰期有关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分析表明,贝义西冰期可与 Kaigas 冰期对比;阿勒通沟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可能与 Sturtian 冰期和 Elatina 冰期对比;而汉格尔乔克冰期和 Gaskiers 冰期可以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上元古界火山岩 SHRIMP年代学 新元古代冰期
下载PDF
南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 被引量:69
10
作者 蔡东升 卢华复 +1 位作者 贾东 吴世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2-443,共12页
据南天山古生物地层、古地磁、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在奥陶纪—二叠纪曾为古大洋。最初裂开为大洋是以震旦纪贝义西组(Z_1b)大陆裂谷火山喷发为标志,从震旦纪—奥陶纪完成了从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海盆... 据南天山古生物地层、古地磁、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在奥陶纪—二叠纪曾为古大洋。最初裂开为大洋是以震旦纪贝义西组(Z_1b)大陆裂谷火山喷发为标志,从震旦纪—奥陶纪完成了从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海盆的演化;志留纪—泥盆纪南天山洋壳向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下俯冲,泥盆纪末至石炭纪早期,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发生陆-陆碰撞。石炭纪—早二叠纪在南天山仍存在一个向西开口的前陆残余海盆。它最终关闭于二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演化 南天山 塔里木反块 古生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方大钧 金国海 +2 位作者 姜莉萍 王朋岩 王兆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2-532,共11页
发表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地磁新数据,大部分数据通过了剩磁分离或一致性检验、倒转检验、极性对比检验、褶皱检验和烘烤检验.根据新的数据绘制了塔里木板块古生代视磁极游移曲线(APWP),探讨... 发表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地磁新数据,大部分数据通过了剩磁分离或一致性检验、倒转检验、极性对比检验、褶皱检验和烘烤检验.根据新的数据绘制了塔里木板块古生代视磁极游移曲线(APWP),探讨了塔里木板块构造演化规律,强调了奥陶纪末的加里东构造运动及早海西构造运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岩石磁学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构造地质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一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岩石成因 被引量:40
12
作者 姜常义 郭娜欣 +5 位作者 夏明哲 凌锦兰 郭芳放 邓小芹 姜寒冰 范亚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09-2223,共15页
坡一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十几个小侵入体中的一个,锆石U-Pb年龄为278±2Ma。该侵入体属于以超镁铁质岩石为主的层状岩系,堆晶结构与韵律性堆晶层理非常发育。岩浆分异充分,形成了... 坡一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十几个小侵入体中的一个,锆石U-Pb年龄为278±2Ma。该侵入体属于以超镁铁质岩石为主的层状岩系,堆晶结构与韵律性堆晶层理非常发育。岩浆分异充分,形成了从纯橄岩到石英闪长岩的多种岩石类型。在超镁铁质岩石中,所有的橄榄石和大部分斜方辉石是堆晶相,少量斜方辉石是填隙相,大部分单斜辉石、褐色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是填隙相。在镁铁质岩石中,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全部是堆晶相,单斜辉石与斜长石既可以是堆晶相,也可以是填隙相;褐色普通角闪石、黑云母和石英均为填隙相。超镁铁质岩石属拉斑玄武岩系列,镁铁质岩石属钙碱性系列。侵入体中大量存在的捕掳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组成的EMⅡ型演化趋势,充分证明了同化混染作用伴随岩浆演化过程而逐渐增强,并不断促进了岩浆的分异,而且导致了岩石化学系列的转化。PGE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硫同位素组成证明,硫主要来自于岩浆,硫化物形成于岩浆阶段,岩浆未经历过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硫化物熔离起始于橄榄岩相结晶的晚期阶段,并伴随着此后的岩浆演化过程而继续熔离。硫化物熔离是岩浆自身演化和同化混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橄榄石Fo分子含量和全岩FeO含量显示,原生岩浆是苦橄质岩浆;源区物质应该是石榴石辉石岩;岩浆生成于地幔柱轴部。在塔里木板块东北部还存在分别来自于软流圈和亏损型大陆岩石圈地幔的二叠纪岩浆岩,它们都应该是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系 堆晶结构与层理 岩浆演化 同化混染 硫化物熔离 原生岩浆 大火成岩省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板块西部瓦吉里塔格地区二叠纪超镁铁岩的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 被引量:58
13
作者 姜常义 张蓬勃 +1 位作者 卢登荣 白开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33-1444,共12页
瓦吉里塔格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西部,前人在此区发现了晚二叠世形成的6个爆破角砾岩筒和32条岩脉。爆破角砾岩筒属火山口相和火山管道相,脉岩属次火山相。爆破角砾岩筒由角砾和胶结物组成。角砾的主要类型是纯橄榄岩、橄榄岩、橄榄辉石... 瓦吉里塔格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西部,前人在此区发现了晚二叠世形成的6个爆破角砾岩筒和32条岩脉。爆破角砾岩筒属火山口相和火山管道相,脉岩属次火山相。爆破角砾岩筒由角砾和胶结物组成。角砾的主要类型是纯橄榄岩、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等;胶结物主要是麦美奇岩和苦橄岩。据岩石化学组成和液相线橄榄石的Fo分子确定的原生岩浆的MgO含量分别是18.78%和18.8%。它们的CaO/Al_2O_3平均值为3.9,Al_2O_3/TiO_2平均值为2.6。这些超镁铁岩都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而重稀土元素贫化,并有Zr、Hf负异常,不同样品间∑REE和(La/Yb)_N的差异反映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堆晶作用的影响,依据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熔融深度应为450km~650km。副矿物组合异常复杂,其中,刚玉的结晶深度有可能大于575km,它们的ε_(Nd)(t)=+3.3~+5.4,ε_(Sr)(t)=-4.27~-10.78,^(206)Pb/^(204)Pb=18.47~22.78,^(207)Pb/^(204)Pb=15.52~15.90,^(208)Pb/^(204)Pb=38.45~39.62。Nd、Sr、Pb同位素组成与洋岛玄武岩和一些地幔柱组分相同或相近。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这些超镁铁岩很有可能源自于核一幔边界之上的D^n层,源区本属于亏损型地幔,但在岩浆生成前不久被富含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流体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镁铁岩 岩石学 矿物学 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晚二叠世 塔里木板块西部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上元古界阿勒通沟组和黄羊沟组:新识别的冰期和间冰期? 被引量:21
14
作者 寇晓威 王宇 +2 位作者 卫巍 何金有 徐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63-2868,共6页
通过库鲁克塔格地区孜厄肯—厄格孜达坂一带实测地层剖面研究重新建立了阿勒通沟组和黄羊沟组的地层层序。阿勒通沟组含三层冰成杂砾岩,为冰川沉积与滨-浅海沉积交替发育,代表海相环境下的冰川沉积。黄羊沟组底部白云岩具负的δ^(13)C ... 通过库鲁克塔格地区孜厄肯—厄格孜达坂一带实测地层剖面研究重新建立了阿勒通沟组和黄羊沟组的地层层序。阿勒通沟组含三层冰成杂砾岩,为冰川沉积与滨-浅海沉积交替发育,代表海相环境下的冰川沉积。黄羊沟组底部白云岩具负的δ^(13)C 同位素值,下部以火山岩、上部以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环境具有向上变深的特征,代表了阿勒通沟冰期结束后温暖环境下的海平面上升。结合冰成杂砾岩的特征、"盖帽碳酸盐岩"的分布、碳同位素和化学蚀变指数方面的证据,可将两者分别确定为独立的冰期和间冰期,并分别沿用阿勒通沟冰期和黄羊沟间冰期的称呼。阿勒通沟冰期的划分使得库鲁克塔格地区晚元古代冰期达到四次。根据库鲁克塔格地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阿勒通沟冰期可能与 Sturtian 冰期对比,贝义西冰期可能与 Kaigas 冰期而不是与 Sturtian 冰期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新元古代 阿勒通沟组 黄羊沟组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塔参1井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邬光辉 张承泽 +2 位作者 汪海 刘玉魁 李建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8-571,共4页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中部前寒武纪地层的时代存在不同认识。为获得确切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对塔中隆起塔参1井前寒武纪基底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为757.4Ma±6.2Ma,从而证实其为南华纪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该成果...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中部前寒武纪地层的时代存在不同认识。为获得确切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对塔中隆起塔参1井前寒武纪基底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为757.4Ma±6.2Ma,从而证实其为南华纪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该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基底 新元古代 锆石SHRIMP U-PB年龄 花岗闪长岩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被引量:19
16
作者 姜常义 夏明哲 +3 位作者 余旭 逯东霞 魏巍 叶书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65-1778,共14页
在塔里木东北部,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柳园镇南侧,有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粗面玄武岩带,长度约150km,宽度达10km,厚度为1900m。这条粗面石玄武岩带属下二叠统哲斯群,岩浆喷发方式以裂隙式溢流为主,枕状构造特别发育。在玄武岩层间夹有很薄的... 在塔里木东北部,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柳园镇南侧,有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粗面玄武岩带,长度约150km,宽度达10km,厚度为1900m。这条粗面石玄武岩带属下二叠统哲斯群,岩浆喷发方式以裂隙式溢流为主,枕状构造特别发育。在玄武岩层间夹有很薄的酸性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层,属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按照岩石化学组成的 TAS 分类命名,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夏威夷岩和橄榄粗安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钠长石(Ab 91~100)和普通辉石。普通辉石斑晶、钠长石斑晶和部分基质中的钠长石具有中空结构,并被层状硅酸盐微晶充填。这些岩石基本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过渡型系列,大部分属演化的岩浆。演化程度较低的样品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型配分曲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具有 MORB 亲和性,ε_(Nd)(t)=+10.14~10.89。玄武质岩浆与陆壳物质之间有较轻的同化混染作用。普通辉石、铁钛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主要机制。玄武质岩浆源区属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是软流圈地幔减压(上涌)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玄武岩带 早二叠世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减压熔融 塔里木板块
下载PDF
北山地区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37
17
作者 郑荣国 吴泰然 +1 位作者 张文 冯继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971,共11页
位于北山中带的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带是北山地区出露最好的蛇绿岩带之一,枕状玄武岩和堆晶辉长岩表现出轻稀土元素亏损-平坦的分配模式,(La/Yb)N=0.47~1.62,类似N-MORB;而相对于N-MORB则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 位于北山中带的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带是北山地区出露最好的蛇绿岩带之一,枕状玄武岩和堆晶辉长岩表现出轻稀土元素亏损-平坦的分配模式,(La/Yb)N=0.47~1.62,类似N-MORB;而相对于N-MORB则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与典型岛弧火山岩相似;即基性岩类同时具有类似岛弧火山岩和洋中脊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出于弧后盆地的新疆库尔提蛇绿岩的基性岩及现代弧后盆地(Mariana)相似,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构造环境判别,基本反映出弧后盆地火山岩的特征。另外样品的εNd(t)为较高的正值(6.11~8.17),表明其源区应为亏损地幔。结合研究区的沉积建造特征可以判断,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应形成于弧后盆地,与其北部的斜山-东七一山火山弧构成塔里木板块北缘的"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地区 蛇绿岩 弧后盆地 塔里木板块
下载PDF
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关系 被引量:36
18
作者 王廷印 王金荣 +2 位作者 刘金坤 王士政 吴家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7-300,共14页
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在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中占有突出地位,关于它们的界线和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是含糊不清的。本文提出在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新近发现的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带是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缝合带。蛇绿混杂带主要... 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在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中占有突出地位,关于它们的界线和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是含糊不清的。本文提出在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新近发现的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带是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缝合带。蛇绿混杂带主要由源自古大洋壳的岩石碎块及活动与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岩混合组成,可区分为构造包体和基质。缝合带向东北延伸到蒙古境内,向西可能与阿尔金大断裂相连。以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带为界,阿拉善南北两区分别属于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根据地质证据,两大板块在晚二叠世或稍晚相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 塔里木板块 板块构造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周缘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训 GrahamS. +6 位作者 ChangE. 吴绍祖 傅德荣 姚建新 丁孝忠 SobelE. 闫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15-725,共11页
塔里木板块在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碰撞和拼合事件。受北侧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碰撞的影响,南天山石炭纪再生洋盆于早二叠世末隆起,并导致天山山前的前陆盆地形成。这一时期塔里木西部强烈的热活动事件,反映了一次地壳开裂活动,... 塔里木板块在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碰撞和拼合事件。受北侧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碰撞的影响,南天山石炭纪再生洋盆于早二叠世末隆起,并导致天山山前的前陆盆地形成。这一时期塔里木西部强烈的热活动事件,反映了一次地壳开裂活动,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塔里木向天山下插的陆内俯冲活动及前陆盆地的形成。中生代时期,特提斯洋盆的活动及先后闭合,推动了羌塘、冈底斯等地块以及印度板块不断向北增生,发生了一系列碰撞和拼合事件。这些事件在塔里木周缘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中都有明显反映。新生代时期,拼合以后的印度板块继续不断向北推挤,形成了一系列逆掩断层、帕米尔构造结以及塔里木周缘的现代构造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晚古生代 构造演化 板块构造
下载PDF
“峨眉地幔柱”对扬子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离散的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0
20
作者 罗志立 刘顺 +3 位作者 刘树根 雍自权 赵锡奎 孙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522,共8页
扬子板块与塔里木板块 ,目前直线相距约 190 0km(且末与成都间距离 ) ,但国内许多地学工作者从古生物群和沉积相的相似性 ,认为早古生代两板块相连或相距不远。本文从中国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史中出现的“兴凯地裂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 扬子板块与塔里木板块 ,目前直线相距约 190 0km(且末与成都间距离 ) ,但国内许多地学工作者从古生物群和沉积相的相似性 ,认为早古生代两板块相连或相距不远。本文从中国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史中出现的“兴凯地裂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 ,论述扬子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离散和汇聚中的运动学特征 ,从“峨眉地幔柱”理论阐述扬子板块向东漂移的动力学机制。扬子板块在二叠纪与塔里木板块离散并向东漂移的论断若能成立 ,则为古特提斯在中国境内首先打开提供依据 ;对全球一些地方 (俄罗斯的通古斯、印度的潘加尔 )二叠纪玄武岩大面积同时喷发有重大的地球动力学理论意义 ;研究二叠纪末 三叠纪初生物大绝灭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还可在阿尔金地块及其邻区找到攀枝花式的钒、钛磁铁矿及铜、镍、铂等金属矿床 ,对比四川盆地二叠系生物礁块气藏成藏条件 ,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生成、运聚和保存等条件以及在下古生界寻找大油气田 ,均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扬子板块 塔里木板块 离散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