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对比及储层剖面模型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鲁新便
吴铭东
王静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
文摘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岩溶缝洞型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风化壳期岩溶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储集空间类型受控于不同的岩溶古地貌单元.裂缝性储层主要分布于风化壳型岩溶不发育地区,或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的变化强烈部位;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分布与古岩溶发育带和岩溶斜坡地区密切相关;裂缝-溶洞型储层其分布与裂缝及古岩溶发育带密切相关,常常是在古岩溶高地边缘或部分岩溶斜坡区,多位于多组构造线的交汇处及褶皱的轴部等.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根据暴露区淡水岩溶作用发育特点,依据碳酸盐岩储层的波阻抗响应特征、测井曲线、测试成果及开发动态资料,在恢复古岩溶地貌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6区)的岩溶储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产井多位于古岩溶地貌相对较高部位,而产量较少或没有出油气的井,则位于岩溶地貌相对较低部位.表明早期的古地貌形态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储层的垂向发育和分布主要受碳酸盐岩古岩溶风化壳垂向分带性的影响,纵向上由风化壳顶面向下储层发育逐渐变差.以奥陶系古风化壳顶面为界,向下每60 m为单位,对深度0~60 m、60~120 m、120~180 m、180~240 m岩溶储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剖面结构模型.
-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储层
储集类型
岩溶剖面
风化壳
结构模型
-
Keywords
tarin basin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karst profile
correlation and division of reservoir
structure
trpe of reservoi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