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climate models to predict range shifts and identify management priorities of the endangered Taxus wallichiana in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 region 被引量:2
1
作者 Peixian Li Wenquan Zhu +1 位作者 Zhiying Xie Kun Qia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2255-2272,共18页
Taxus wallichiana Zucc.(Himalayan yew)is subject to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onservation measures because of its over-exploitation and decline over the last 30 years.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wal... Taxus wallichiana Zucc.(Himalayan yew)is subject to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onservation measures because of its over-exploitation and decline over the last 30 years.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wallichiana’s distribution might help protect the wild populations and plan effective ex situ measures or cultivate successfully.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of climates and the uncertainty inherent in climate modeling for mountainous regions,we integrated three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i.e.,RCP2.6,RCP4.5,RCP8.5)based on datasets from 14 Global Climate Models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Phase 5 to:(1)predict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T.wallichiana under recent past(1960–1990,hereafter‘‘current’’)and future(2050s and 2070s)scenarios with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MaxEnt.;and(2)quantify the clima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In respond to the future warming climate scenarios,(1)highly suitable areas for T.wallichiana would decrease by 31–55%at a rate of 3–7%/10a;(2)moderately suitable areas would decrease by 20–30%at a rate of 2–4%/10a;(3)the average elevation of potential suitable sites for T.wallichiana would shift upslope by 390 m(15%)to 948 m(36%)at a rate of 42–100 m/10a.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contribution rate ca.61%),isothermality and temperature seasonality(20%),and annual precipitation(17%)were the main climatic variables affecting T.wallichiana habitats.Prior protected areas and suitable planting areas must be delimited from the future potential distributions,especially the intersection areas at different suitability levels.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is precious resource by prohibiting exploitation and ex situ restoring wild resources,as well as artificially planting considering climate sui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us wallichiana Zucc. Climate warming Potential distribution MAXENT Con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下载PDF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红豆杉潜在适生区的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宇琛 胡菊华 +1 位作者 刘牧 谢官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了研究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Pilger)Florin)的保护和繁殖,利用红豆杉存在记录与环境因素,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使用红豆杉分布数据,气象以及地形数据,分析影响红豆杉分布的主导环境要素,模拟红豆杉在我国的潜... 为了研究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Pilger)Florin)的保护和繁殖,利用红豆杉存在记录与环境因素,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使用红豆杉分布数据,气象以及地形数据,分析影响红豆杉分布的主导环境要素,模拟红豆杉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区,并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提取了6个影响红豆杉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素,分别为5月平均降水量、4月平均降水量、9月平均降水量、高程、坡度、3月平均降水量,红豆杉的潜在适生区是气候与地形的共同作用结果,春季降水量、高海拔与一定的坡度区间是影响红豆杉分布的主要因素;构建的最大熵模型的评价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精准,生成的红豆杉适生区结果可信;红豆杉的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鄂、陕、渝、湘、黔交界处以及闽、浙、赣交界处,高适生区多以高海拔山区为主;高适生区与中适生区分别有6.27%与4.82%的面积处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可以针对部分高适生区的自然保护地对红豆杉进行就地保护与引种栽培,科学制定红豆杉的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最大熵模型 适生区 叠加分析
下载PDF
外源赤霉素对须弥红豆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文于 杨红 +4 位作者 邢震 柳文杰 吕庆鑫 顾琪 余应鹏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明确喷施外源赤霉素(GA3)对须弥红豆杉生长和生理情况的影响。以5年生须弥红豆杉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喷施0、20、40、60、80、100 mg·L^(-1)的赤霉素,为期2个月。定期测量其株高和地径,并在试验结束时测定叶片叶绿素... 为明确喷施外源赤霉素(GA3)对须弥红豆杉生长和生理情况的影响。以5年生须弥红豆杉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喷施0、20、40、60、80、100 mg·L^(-1)的赤霉素,为期2个月。定期测量其株高和地径,并在试验结束时测定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喷施GA3浓度的升高,须弥红豆杉的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60 mg·L^(-1)处理增长效果最佳;(2)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以60 mg·L^(-1)处理最高,叶绿素b含量以40 mg·L^(-1)处理最高,且叶绿素a含量远高于叶绿素b含量;(3)随着GA3浓度的升高,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60 mg·L^(-1)处理最高,即受到的胁迫最为严重;Pro和SOD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二者均在60 mg·L^(-1)处理最低。综上可知:在须弥红豆杉生长期-休眠期的过渡阶段,喷施外源GA3可促进植株生长和叶绿素的累积,但是浓度过高会对植株生长产生胁迫作用,导致叶片MDA含量升高,Pro和SOD含量降低,即对其造成了胁迫,导致抗逆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红豆杉 赤霉素 丙二醛 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建立
4
作者 俞嘉卿 邱涵 +3 位作者 余文捡 钱宇星 黄林 魏赛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目的】紫杉醇具有广谱抗癌作用,但其在红豆杉中含量极低,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目前,红豆杉悬浮细胞培养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紫杉醇稀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细胞经过连续不断传代后容易发生遗传性变异,导致细胞生长状态不佳,合... 【目的】紫杉醇具有广谱抗癌作用,但其在红豆杉中含量极低,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目前,红豆杉悬浮细胞培养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紫杉醇稀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细胞经过连续不断传代后容易发生遗传性变异,导致细胞生长状态不佳,合成紫杉醇的能力下降。研究提出一个优化的超低温保存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的方法以解决这一难题。【方法】以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预培养温度、预培养时间、预处理剂、脱水时间、冷冻保护剂及解冻温度对细胞存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细胞存活率为优化目标对超低温保存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根据单因素试验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因素,分别为蔗糖浓度、脱水时间、解冻温度;通过响应面优化获得细胞最佳保存条件为: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首先在B5培养基中预培养12 d,预培养温度为5℃,然后室温下用6.6%蔗糖预处理30 min,去除预处理剂,加入20%乙二醇+35%甘油+10%DMSO+10%山梨醇作为冷冻保护剂,在0℃条件下脱水处理31 min,0℃冰浴30 min,-20℃放置2 h,最后放入-80℃冰箱中保存14 d。冷冻后的悬浮细胞在41℃水浴60 s迅速解冻,接着用含1.2 mol/L蔗糖的B5培养基洗涤去除保护剂,最后在B5培养基上对悬浮细胞进行恢复性培养。经过上述冻存处理的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存活率可达68.19%。【结论】建立了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的超低温保存体系,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取得了一定的冻存效果,这为南方红豆杉及其他药用植物细胞的长期维持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悬浮细胞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其群落特征
5
作者 季景勇 沈斌 +4 位作者 肖纪军 刘胜龙 叶立新 王斌 周志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调查和分析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群落组成特点,为其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百山祖园区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分布格... 调查和分析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群落组成特点,为其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百山祖园区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分布格局、生境及居群状况。结果显示: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分布点共31个,覆盖3个乡镇街道。红豆杉种群植株数量相对较多,水平分布跨度较大,垂直分布差可达1 000 m,多分布于村旁风水林或人为干扰较少的保护区,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柏科和蔷薇科树种。南方红豆杉多以古树存在于村落周边,均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下,人为干扰较大,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柏科和蔷薇科树种。白豆杉种群数量极少,都分布在海拔1 100 m以上的保护区,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和杜鹃花科树种。调查结果表明: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野生资源稀少,亟需保护,人为活动频繁及自身生长特性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园区 红豆杉 白豆杉 南方红豆杉 资源分布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红豆杉种子休眠原因及其解除技术研究
6
作者 季晓莲 马港振 +2 位作者 戴钊 刘睿 康永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红豆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休眠期长,萌发困难。通过种皮透水性、种胚的萌发特性以及对种子各部分提取液抑制作用的测定,探究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机理;通过不同种子处理条件下其萌发率对比,探究其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新采收的成熟红豆杉... 红豆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休眠期长,萌发困难。通过种皮透水性、种胚的萌发特性以及对种子各部分提取液抑制作用的测定,探究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机理;通过不同种子处理条件下其萌发率对比,探究其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新采收的成熟红豆杉种子种皮透水性较好,胚发育正常,种子活力91.1%;种皮和胚乳中内源抑制物的存在是导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流水冲洗、激素浸种、层积沙藏等方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红豆杉种子休眠,其中以变温层积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最为显著,先暖温层积180 d,再低温层积180 d的变温层积可使种子的萌发率达到58.67%;激素浸种效果次之,200 mg·L^(-1) GA_3与10 mg·L^(-1) 6-BA的激素组合进行浸种后层积,种子层积6个月后即有22.33%的萌发率,层积12个月后萌发率达55.00%;流水冲洗+室外层积的种子处理方式也具有较好的效果,种子萌发率可达4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种子休眠 解除休眠 层积
下载PDF
哀牢山保护区双柏县片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及物种多样性调查
7
作者 李根会 覃忠义 +8 位作者 尹光华 张志强 高文俊 罗文富 魏靖琳 李函 苏家红 覃家理 鲁志云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7-63,69,共8页
为了解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柏县片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在该区设置了3块样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3个群落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3科75属108种,其中蔷薇科、百合科、樟科、鳞... 为了解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柏县片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在该区设置了3块样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喜马拉雅红豆杉分布区3个群落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3科75属108种,其中蔷薇科、百合科、樟科、鳞毛蕨科、壳斗科等12个科为主要组成科;仅含1个种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7.36%和73.33%。滇木荷、露珠杜鹃、珊瑚冬青、珍珠花、硬叶柯等是乔木层的主要树种,喜马拉雅红豆杉为乔木层的重要伴生树种;无量山箭竹在灌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层间层以毛狭叶崖爬藤、扶芳藤、蛇泡筋为主;草本层以长穗柄薹草、帚状薹草、大羽鳞毛蕨为主。喜马拉雅红豆杉所在群落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现为乔木层的>草本层的>层间层的>灌木层的;乔木层总体表现为物种多样性最高,其种类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均匀;喜马拉雅红豆杉所在群落之间的物种组成相似性低,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喜马拉雅红豆杉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8
作者 陈蕾蕾 杨中铎 +3 位作者 魏汉楠 马科贞 郭文林 张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24-3329,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红豆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组织块法、划线法分离纯化内生菌,所得菌株采用分子鉴定法进行鉴定。采用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化学发光激... 目的研究中国红豆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组织块法、划线法分离纯化内生菌,所得菌株采用分子鉴定法进行鉴定。采用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化学发光激酶检测试剂盒法、刃天青细胞活力测定法、酶标法测定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二酯酶(PDE)、尖孢镰刀菌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种内生真菌,分别鉴定为木霉属、曲霉属、孢球托霉属、茎点霉属和青霉菌属真菌。菌株ZGG-5具有较强的PI3K抑制活性,IC_(50)值为(0.17±0.05)μg/mL,被鉴定为卵形孢球托霉。从ZGG-5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化合物13在1 mg/mL质量浓度下具有较强的PI3K抑制活性,抑制率为(97.8±0.51)%。结论中国红豆杉中存在具有PI3K有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化合物1~12为首次从卵形孢球托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内生真菌 卵形孢球托霉 次生代谢产物 分离鉴定 PI3K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西藏红豆杉在西藏的潜在适宜分布区 被引量:1
9
作者 舒骏生 楚春晖 +4 位作者 彭玺 张亚威 张晓晨 卓玛曲珍 米玛次仁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MaxEnt模型软件和ArcGIS软件预测西藏红豆杉在西藏的潜在分布范围,用ROC曲线检验预测精度,用刀切法筛选主要环境变量,并通过主要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分析适宜西藏红豆杉的生态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91,预测... 通过MaxEnt模型软件和ArcGIS软件预测西藏红豆杉在西藏的潜在分布范围,用ROC曲线检验预测精度,用刀切法筛选主要环境变量,并通过主要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分析适宜西藏红豆杉的生态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91,预测精度高;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区域,自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向东至横断山脉,波密县、巴宜区、墨脱县、察隅县、隆子县、洛扎县、亚东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均有分布,与现地调查结果高度契合;海拔、年降水量、顶层有机碳含量、顶层可交换钠盐等环境因子对西藏红豆杉分布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红豆杉 MaxEnt模型 适生区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籽油的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10
作者 吴信浪 张梦梦 曲丽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47,54,共5页
对南方红豆杉籽毛油进行脱色。以脱色率为指标,先筛选出最佳脱色剂,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色工艺,并对脱色前后的南方红豆杉籽油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70℃、活... 对南方红豆杉籽毛油进行脱色。以脱色率为指标,先筛选出最佳脱色剂,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色工艺,并对脱色前后的南方红豆杉籽油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70℃、活性炭用量2%(以南方红豆杉籽毛油质量为基准)。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74.42%±1.13%,酸价由0.31 mg/g降低至0.26 mg/g、过氧化值由0.127 g/100 g降低至0.097 g/100 g。脱色处理对南方红豆杉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籽油 脱色工艺 酸价 过氧化值 脂肪酸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工种植红豆杉的产品开发
11
作者 朱鹏 李大周 +2 位作者 李登益 熊汪琦 吴华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7期90-93,共4页
为探究以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根茎叶皮果等作为原料进行产品开发的工艺及产业价值,项目组查阅相关文献,目前针对红豆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紫杉醇方向,但红豆杉的根茎叶皮果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备开发即食食品... 为探究以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根茎叶皮果等作为原料进行产品开发的工艺及产业价值,项目组查阅相关文献,目前针对红豆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紫杉醇方向,但红豆杉的根茎叶皮果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备开发即食食品的市场前景。该文分析以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根茎叶皮果等作为原料进行果酒、茶、果酱等产品的开发,合理、适量地对人工种植红豆杉进行开发,既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又开发出新型产品,同时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缓解当地农户的就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资源 产品 价值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南方红豆杉中10-DAB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玉芝 宋肖敏婷 +3 位作者 裴瑾 曹治兴 陈江 饶华楠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14-321,共8页
为探究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的最佳提取工艺,本研究以南方红豆杉中10-DAB含量为指标,以料液比、提取时间及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10-DAB的提取工艺,并... 为探究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的最佳提取工艺,本研究以南方红豆杉中10-DAB含量为指标,以料液比、提取时间及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10-DAB的提取工艺,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检测不同采摘部位、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收时节的10-DAB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中10-DAB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23 min、超声温度40℃,该工艺条件下10-DAB的含量为1.18%,与理论值相对偏差为0.42%。UPLC检测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叶的10-DAB含量显著高于枝和树皮,且10-DAB全年累积含量受季节影响明显,10月份达到最高值。该研究可为南方红豆杉中10-DAB的提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10-DAB 响应面分析 单因素试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休宁县岭南乡南方红豆杉古树群探源
13
作者 周业勇 丁增发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023年6月下旬,安徽省重点保护植物调查与标本采集课题组在皖南开展野外作业时,于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境内发现一处南方红豆杉古树群,平均树高31.2 m,平均冠幅11.9 m,生长势正常。其中胸围325~346 cm...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023年6月下旬,安徽省重点保护植物调查与标本采集课题组在皖南开展野外作业时,于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境内发现一处南方红豆杉古树群,平均树高31.2 m,平均冠幅11.9 m,生长势正常。其中胸围325~346 cm的3株,胸围205~220 cm的3株,符合古树认定标准,但尚无古树档案记录和挂牌保护。课题组以文献追踪法和访谈估测法进行综合调查考证,包括研读墓志铭、查阅族谱等书面证据和实地走访当地乡邻等,确定其树龄为302~422年,栽植于公元1601至1721年,即明朝万历29年至清朝康熙6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古树群 水口林
下载PDF
灵芝诱导子对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产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涵 孟丽媛 +3 位作者 杨婉婷 凌树玉 任凯利 魏赛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59,共8页
为提高红豆杉悬浮细胞紫杉醇产量,采用制备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诱导子处理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悬浮细胞,通过分析细胞生长量、紫杉醇总产量,研究灵芝诱导子对红豆杉悬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诱导子添... 为提高红豆杉悬浮细胞紫杉醇产量,采用制备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诱导子处理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悬浮细胞,通过分析细胞生长量、紫杉醇总产量,研究灵芝诱导子对红豆杉悬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诱导子添加质量浓度为100µg/mL时,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指数和紫杉醇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质量浓度(P<0.05),该质量浓度为灵芝诱导子的最佳添加质量浓度;灵芝诱导子在细胞生长的第8天加入时,第21天的细胞生长指数和紫杉醇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添加时间(P<0.05),细胞生长的第8天为灵芝诱导子的最佳添加时间;灵芝诱导子持续作用6 d时,细胞生长指数和紫杉醇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持续作用时间(P<0.05),该持续作用时间为灵芝诱导子的最佳持续作用时间。在悬浮细胞培养的第8天加入100µg/mL灵芝诱导子培养至第21天时,细胞干质量和紫杉醇总产量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等量蒸馏水处理)的221.13%、569.69%;细胞膜表面黏膜和球状物质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总酚含量提高,细胞活力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细胞悬浮培养 灵芝诱导子 紫杉醇
下载PDF
湖北地区栽培南方红豆杉二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寒冰 齐桦琳 +1 位作者 胡鑫 杨光忠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3期141-146,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湖北地区栽培南方红豆杉的化学成分,通过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现代分离技术从南方红豆杉枝叶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13个二萜类成分,并通过波谱技术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 为进一步研究湖北地区栽培南方红豆杉的化学成分,通过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现代分离技术从南方红豆杉枝叶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13个二萜类成分,并通过波谱技术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0-脱乙酰巴卡亭Ⅲ(1)、baccatinⅢ(2),baccatinⅣ(3),5-decinnamoyltaxinin J (4)、2-deacetoxytaxineine J (5),红豆素J (6),taxinine B (7),1β-hydroxybaccatin I (8),taxayuntin F (9),taxuspines A (10),taxin B (11),taxuspine W (12),taxuspine B (13),结果表明:湖北栽培南方红豆杉含有结构多样性的紫杉烷型二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 南方红豆杉 化学成分 紫杉烷二萜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发育式样及生长模型研究
16
作者 肖海静 曹赣财 +2 位作者 吴少东 裘利洪 张文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目的】以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滞后发育现象,揭示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生长和色泽的变化规律,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项式方程对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长度、宽... 【目的】以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滞后发育现象,揭示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生长和色泽的变化规律,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项式方程对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长度、宽度、厚度、明度(L*)、红绿值(a*)、黄蓝值(b*)、色泽比(h)、色相角(h*)和彩度(C*)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拟合了假种皮生长发育各指标的生长动态曲线,建立了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生长模型,并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发育明显滞后于种子的发育,属于典型的滞后发育式样,呈现“缓慢-快速-缓慢”的增长规律。(2)假种皮生长变化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呈双“S”形曲线,具2个明显的高峰,其积累生长量始终保持长>宽>厚的生长特点。(3)生长指标在9月中旬、11月上旬和中旬增量速度快,长在11月中旬左右达到净生长量最高峰,宽和厚在9月中旬和11月中旬达到净生长量高峰,而色泽随生长发育呈现明显的由绿变红,由暗变亮,颜色越来越鲜艳。(4)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生长发育与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回归关系,生长模型符合三项式方程,各拟合方程均较好地预测了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生长发育动态;(5)相关性分析显示,除b*与h*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外,其它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项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均较高。【结论】南方红豆杉假种皮的发育严重滞后于种子的发育,其生长规律和模型为其假种皮的开发与利用、球果的采收与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科 南方红豆杉 假种皮 发育式样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杨 魏歌 +2 位作者 刘秀青 魏岚 岳建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95,共8页
为给红豆杉间作套种适栽药用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3种药用植物(黄芩、紫花苜蓿和牛蒡)进行2、6 g·L^(-1)和10 g·L^(-1)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处理,研究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色素... 为给红豆杉间作套种适栽药用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CK),对3种药用植物(黄芩、紫花苜蓿和牛蒡)进行2、6 g·L^(-1)和10 g·L^(-1)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处理,研究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对3种药用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鲜叶浸提液对黄芩和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呈抑制作用,对牛蒡种子萌发呈高浓度促进作用;对紫花苜蓿的根长呈抑制作用,对黄芩的根长呈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南方红豆杉浸提液对黄芩、紫花苜蓿、牛蒡的丙二醛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2 g·L^(-1)浸提液处理紫花苜蓿的丙二醛含量最高,与CK相比提高141.05%(P<0.05);6 g·L^(-1)浸提液处理显著提高牛蒡光合色素含量;2 g·L^(-1)和6 g·L^(-1)浸提液下牛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比CK分别提高11.21%和164.00%;10 g·L^(-1)浸提液下黄芩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比CK提高345.46%。在红豆杉浸提液对3种药用植物的化感综合效应中,对紫花苜蓿的化感综合效应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态势,其中2 g·L^(-1)浓度下化感综合效应值为0.007;6 g·L^(-1)浓度下牛蒡和10 g·L^(-1)浓度下黄芩的化感综合效应值最大,分别为0.242和0.098。综上,红豆杉浸提液影响3种药用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6 g·L^(-1)浓度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6 g·L^(-1)浓度对牛蒡的化感综合效应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鲜叶浸提液 药用植物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高温锻炼对干旱胁迫下南方红豆杉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杨 陈亚飞 +3 位作者 何辉 郑伟 孙耀清 尹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7-63,共7页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种植南方红豆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5年生南方红豆杉为材料,设置40、45、50℃高温锻炼8 h后再恢复至25℃培养的处理组和一直处于25℃培养的对照(CK),之后对这4个处理同时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对南方红豆杉生物...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种植南方红豆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5年生南方红豆杉为材料,设置40、45、50℃高温锻炼8 h后再恢复至25℃培养的处理组和一直处于25℃培养的对照(CK),之后对这4个处理同时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对南方红豆杉生物量、根冠比和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干旱胁迫21天时,40、45℃处理南方红豆杉的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及生物量随着温度的上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根冠比则不断增大。干旱胁迫21天时,40℃和45℃高温处理南方红豆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POD活性显著高于CK和50℃处理,MDA含量显著低于CK;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两处理的CAT活性呈现干旱胁迫前期高后期低的现象;40℃处理南方红豆杉叶片POD活性最高,其叶片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冠比、生物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综之,南方红豆杉存在温度和干旱交叉适应现象,适宜高温锻炼后的南方红豆杉比未经高温锻炼的更能适应干旱半干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高温锻炼 干旱胁迫 交叉适应性 生理生化特征
下载PDF
红豆杉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泽雕 王文静 +2 位作者 廖梁秀 鲜鹏杰 杨小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从红豆杉内生木霉属真菌MPT-009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高分辨率质谱、NMR波谱数据和电子圆二色谱(ECD)计算等方法确定化合物... 目的从红豆杉内生木霉属真菌MPT-009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高分辨率质谱、NMR波谱数据和电子圆二色谱(ECD)计算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通过二倍稀释法评价化合物对8种临床耐药性细菌和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从木霉属真菌MPT-009大米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了一个新的聚酮化合物trichoketide F(1)和6个已知化合物10-deacetylkoningiopisin D(2)、koninginin A(3)、koninginin B(4)、koninginin D(5)、koninginin E(6)、isoharziandione(7)。化合物1对马铃薯黄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菌、棉花枯萎病菌、草莓黑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为12.5~50μg/mL。结论本文对红豆杉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丰富了木霉属真菌代谢产物,且该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MIC值为1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木霉属 聚酮 ECD计算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生存状况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昌洪 涂俊超 +3 位作者 王昌梅 赵云勇 董洪进 蒋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75-79,153,共6页
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轿子山共有保护植物35种,新增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云南梧桐、箭叶大油芒和西藏杓兰;珍稀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从原有7株增至13株;攀... 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资源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轿子山共有保护植物35种,新增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云南梧桐、箭叶大油芒和西藏杓兰;珍稀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从原有7株增至13株;攀枝花苏铁的种群数量通过人工扩繁和野外监测进一步增加,其他保护植物的生存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管护机构、各管理部门有效配合、适时开展本底资源调查等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攀枝花苏铁 喜马拉雅红豆杉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