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MoS_(2)表面Fe,Ir掺杂对NO吸附与直接解离反应性能提升的理论计算
1
作者 肖香珍 胡林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NO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与完整MoS_(2)表面的物理吸附(-0.05 eV)不同,Fe,Ir掺杂MoS_(2)表面NO吸附能分别为-3.30,-3.17...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NO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与完整MoS_(2)表面的物理吸附(-0.05 eV)不同,Fe,Ir掺杂MoS_(2)表面NO吸附能分别为-3.30,-3.17 eV,说明掺杂表面对NO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NO分子吸附后,N原子与掺杂原子Fe,Ir的中间出现电荷增加,形成共价键,掺杂原子周围电荷减少;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NO在掺杂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主要是N原子的2py,2px与掺杂原子Fe的3d_(xy),3d_(yz),3d_(xz)以及Ir的5d_(xy),5d_(yz),5d_(xz)轨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比较分析解离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相对贵金属Ir,掺杂廉价的Fe后,NO在Fe-MoS_(2)比在Ir-MoS_(2)表面解离的活化能小,且在Fe-MoS_(2)表面的吸附能与活化能非常接近,仅相差0.08 eV,表明在该体系中NO的吸附与解离存在相互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Ir掺杂 mos_(2) 一氧化氮 吸附与解离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S空位与Tc掺杂单层MoS_(2)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模拟
2
作者 付斯年 朱瑞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78-4182,共5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S空位(V_(S))和Tc掺杂单层MoS_(2)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Tc掺杂的单层MoS_(2)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n型半导体;与Tc掺杂体系相比,V_(S)的引入不会导致(Tc,V_(S))掺杂系统的总磁矩发生显著变化,且磁矩主要...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S空位(V_(S))和Tc掺杂单层MoS_(2)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Tc掺杂的单层MoS_(2)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n型半导体;与Tc掺杂体系相比,V_(S)的引入不会导致(Tc,V_(S))掺杂系统的总磁矩发生显著变化,且磁矩主要由Tc原子所贡献;在2Tc掺杂体系中,通过形成能分析确定出最稳定构型;2Tc掺杂体系的磁矩为2.048μB,主要由两个Tc原子贡献。通过自旋电荷密度分析表明,(Tc-4d)-(S-3p)-(Mo-4d)-(S-3p)-(Tc-4d)耦合链的形成可能是2Tc掺杂体系发生铁磁耦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掺杂mos_(2) 第一性原理 电荷密度 电子结构 磁学性质
下载PDF
Fe、Ir掺杂MoS_(2)表面对N_(2)气敏吸附与解离反应性能提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
作者 肖香珍 胡林峰 张建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明掺杂之后对N_(2)表现出略好的吸附性能.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N_(2)吸附后,掺杂Fe、Ir原子与两个N原子之间电荷有所增加,N-N键之间的区域电荷密度减少,N-N键的强度减弱.态密度计算结果发现,N_(2)在吸附过程中,主要是N原子的2p_(y)、2p_(z)轨道与Ir的5d_(xy)和5d_(z^(2))以及Fe的3d_(xy)和3d_(z^(2))发生杂化作用.通过分析解离活化能,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需要活化能均较高,且远大于在相应掺杂表面的吸附能,说明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应该表现为分子吸附或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r 掺杂 mos_(2) N_(2) 吸附与解离 活化能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单层MoS_(2)中声子热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
作者 刘远超 关斌 +4 位作者 钟建斌 邵钶 徐一帆 蒋旭浩 李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187,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声子玻尔兹曼输运理论,研究了单层MoS_(2)的晶格热导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深入研究了单层MoS_(2)中声子的热输运机理。结果表明:单层MoS_(2)的晶格热导率在300K时为101.5W/(m·K),且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声子玻尔兹曼输运理论,研究了单层MoS_(2)的晶格热导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深入研究了单层MoS_(2)中声子的热输运机理。结果表明:单层MoS_(2)的晶格热导率在300K时为101.5W/(m·K),且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对比各声子支分析,得到单层MoS_(2)纵向声学支(LA)的群速度最大,且LA支占有单层MoS_(2)热导率的最大贡献率(46.47%)。最后计算了单层MoS_(2)的代表性声子平均自由程,发现当单层MoS_(2)的特征尺寸小于40.9nm时,可以通过改变纳米结构来有效地调节MoS_(2)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声子热输运 晶格热导率 密度泛函理论 玻尔兹曼输运理论
下载PDF
Se掺杂对单层MoS_2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吸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刚 陈敏强 +4 位作者 赵世雄 李朋伟 胡杰 桑胜波 侯静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05-2912,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Se掺杂单层MoS_2能带结构和光吸特性,并分析了对其光解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征单层MoS_2为直接带隙结构,禁带宽度为1.740 e V,导带底电位在H+/H2还原势之上0.430 e V,价带顶电位在O2/H2O...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Se掺杂单层MoS_2能带结构和光吸特性,并分析了对其光解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征单层MoS_2为直接带隙结构,禁带宽度为1.740 e V,导带底电位在H+/H2还原势之上0.430 e V,价带顶电位在O2/H2O的氧化势之下0.080 e V,具有可见光催化分解水的能力,但氧化和还原能力不均衡,导致单层MoS_2作为光催化剂分解水的效率不高。通过Se掺杂计算发现,单层MoS_2的禁带宽度变为1.727 e V,相应的光吸收谱变化幅度几乎不变,且体系的形成能较低,表明其热力学稳定性良好。然而,导带底电位调整到H+/H2还原势之上0.253 e V,价带顶电位处于O2/H2O的氧化势之下0.244e V,平衡了氧化与还原能力,单层MoS_2可见光催化分解水的效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掺杂 光解水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Nb掺杂浓度对单层MoS_2电子能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敏强 李廷鱼 +4 位作者 王开鹰 胡杰 李朋伟 胡文秀 李刚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6-322,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本征和不同浓度Nb掺杂单层MoS_2的晶体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电荷局域密度函数以及形成能。计算结果发现,本征单层MoS_2为直接带隙,禁带宽度为1.67 e V。随着Nb掺杂浓度的增加,单层MoS_...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本征和不同浓度Nb掺杂单层MoS_2的晶体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电荷局域密度函数以及形成能。计算结果发现,本征单层MoS_2为直接带隙,禁带宽度为1.67 e V。随着Nb掺杂浓度的增加,单层MoS_2价带顶会越过费米能级向高能区方向移动,导带底则向低能区方向移动,致使其禁带宽度大幅度减小。当掺杂浓度为8.33%时,其禁带宽度减小至1.30 e V。带隙值的大幅减小,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变得更容易,应用在以晶体管为代表的逻辑器件等领域,将使其电流开关比、导电性等电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掺杂前后成键类型均是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混合键,形成能较低,说明掺杂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良好,易于实现。研究结果为单层MoS_2在半导体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掺杂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Nb,Fe单原子掺杂单层MoSe_(2)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周予宁 李明 《唐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5-62,共8页
文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本征及Nb,Fe单原子掺杂单层MoSe_(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计算发现,本征单层MoSe_(2)和Nb-MoSe_(2)为直接带隙半导体,Fe-MoSe_(2)为间接带隙结构;Fe-MoSe_(2)较本征单层MoSe_(2)导电性大大提高,实现了由... 文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本征及Nb,Fe单原子掺杂单层MoSe_(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计算发现,本征单层MoSe_(2)和Nb-MoSe_(2)为直接带隙半导体,Fe-MoSe_(2)为间接带隙结构;Fe-MoSe_(2)较本征单层MoSe_(2)导电性大大提高,实现了由半导体向半金属的过渡。由态密度分析得出了本征及Nb,Fe单原子掺杂单层MoSe_(2)能量状态主要由Mo 4d,Se 4p轨道电子所贡献的结论,并对各原子掺杂体系轨道电子的能量贡献和掺杂类型做了探讨。此外,还详细分析了费米能级附近的自旋态密度、杂质带、磁性之间的联系。光学性质方面,比较了本征单层MoSe_(2)与各掺杂体系的复介电常数和光吸收系数,在红外光区Fe-MoSe_(2)的吸收系数高于本征单层MoSe_(2)。本征单层MoSe_(2)的光吸收系数为9.69×10^(4)cm^(-1),是区域最大吸收峰。上述研究表明,通过对单层MoSe_(2)的Nb,Fe掺杂可使电子输运特性得到了增强,为高活性自旋电子和光电子器件设计和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mose_(2) 原子掺杂 能带结构 态密度 光学性质
下载PDF
O、Se和Te掺杂对单层MoS_2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耀予 肖岗 +1 位作者 王鹤 林一歆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5-1671,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本征单层MoS_2以及O、Se和Te掺杂单层MoS_2的结构参数、能带结构、氧化还原电势、态密度、光吸收特性和光催化潜力。结果表明,本征和掺杂单层MoS_2的晶胞参数、键长随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键角随原...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本征单层MoS_2以及O、Se和Te掺杂单层MoS_2的结构参数、能带结构、氧化还原电势、态密度、光吸收特性和光催化潜力。结果表明,本征和掺杂单层MoS_2的晶胞参数、键长随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键角随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掺杂后禁带宽度变小,导电性增强。本征和掺杂的单层MoS_2的导带底电位负于水解制氢反应的还原势,其价带顶电位正于水解制氢反应的氧化势,均具有光催化水解制氢的潜力。但是,本征和O掺杂,由于价带顶与导带底电位相应于水的氧化还原势和电子空穴需求量均存在不平衡,使其光解水性能不理想。然而,Se和Te掺杂可以平衡其还原与氧化能力,改善单层MoS_2的光催化的性能,其中Se掺杂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同时,掺杂后的单层MoS_2对可见光吸收效率增强。此研究有助于筛选合适的单层MoS_2掺杂元素,提高单层MoS_2材料的光催化水解制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掺杂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态密度 光催化潜力
下载PDF
镶嵌单层MoS_(2)的生物质基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片合成与储钠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毅舟 吴籼虹 +1 位作者 王治宇 邱介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71-6379,共9页
基于可再生生物质在二维层状晶体表面的自组装及其与四硫代钼酸铵的化学配位作用,发展了一种镶嵌单层MoS_(2)纳米片的超薄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片的制备策略。此结构中,二维纳米碳结构利于提供更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连续的电子传导通路... 基于可再生生物质在二维层状晶体表面的自组装及其与四硫代钼酸铵的化学配位作用,发展了一种镶嵌单层MoS_(2)纳米片的超薄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片的制备策略。此结构中,二维纳米碳结构利于提供更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连续的电子传导通路并大幅缩短电子传输路径,同时实现单层MoS_(2)纳米结构的均匀分散;均匀镶嵌其内的单层MoS_(2)纳米结构则显著提升了钠离子存储容量,并加速其在充放电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速率。应用于钠离子负极材料时,此类二维复合结构表现出了优异的储钠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 mos_(2) 生物质 钠离子电池
下载PDF
V,Cr,Mn掺杂对单层WS_2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芳 李伟 戴宪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86-819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V,Cr和Mn原子掺杂单层WS2的磁性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r掺杂时体系不显示磁性,V和Mn掺杂均能产生一定的磁矩,而且磁矩主要集中在掺杂的V和Mn原子上。进一步讨论V或M...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V,Cr和Mn原子掺杂单层WS2的磁性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Cr掺杂时体系不显示磁性,V和Mn掺杂均能产生一定的磁矩,而且磁矩主要集中在掺杂的V和Mn原子上。进一步讨论V或Mn双原子掺杂WS2体系中掺杂原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发现,Mn掺杂的体系在室温下显示出稳定的铁磁性,而V掺杂则表现出非自旋极化基态。形成能的计算表明Mn掺杂的WS2体系比V和Cr掺杂结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掺杂 磁性 WS2
下载PDF
谐振腔-单层二硫化钼系统中的高阶腔耦合等离极化激元
11
作者 侯磊 关舒阳 +4 位作者 尹俊 张语军 肖宜明 徐文 丁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48-256,共9页
以单层MoS_(2)为代表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物,因具有可调谐的非零带隙,故应用在光电子学器件中要比石墨烯更具优势.本文使用经典电磁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谐振腔中腔模与单层MoS2等离激元之间耦合形成的腔耦合等离极化激元,并重... 以单层MoS_(2)为代表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物,因具有可调谐的非零带隙,故应用在光电子学器件中要比石墨烯更具优势.本文使用经典电磁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谐振腔中腔模与单层MoS2等离激元之间耦合形成的腔耦合等离极化激元,并重点计算和验证了其中高阶模式的特性.考虑到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单层MoS_(2)中衬底、多晶和缺陷会引起弱电子局域化,从而导致基于自由电子气假设的Drude模型准确性变差,故本文在理论和仿真中使用了Drude-Smith模型描述单层MoS_(2)光电导率,该模型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得到.基于此,不仅导出了高阶腔耦合等离极化激元的色散方程,并求解出了其色散曲线,还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这些高阶模式的存在性,分析了其基本性质以及弱电子局域化的影响.上述结果能加深对二维材料等离激元的耦合激发以及特性调控的理解,所用理论模型也能推广到其他低维、拓扑量子材料相关的等离系统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 mos_(2) 谐振腔 太赫兹
下载PDF
掺杂对TiC_(2)纳米片析氢反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2
作者 孙楠楠 赵翠莲 +2 位作者 潘美玲 赵志超 张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过渡金属二碳族化物单层作为一种廉价而丰富的材料,在制氢催化剂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项工作中,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掺杂二碳化钛单层的析氢还原.我们发现掺杂元素和浓度对单分子膜的催化能力有强烈的影响.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二碳族化物单层作为一种廉价而丰富的材料,在制氢催化剂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项工作中,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掺杂二碳化钛单层的析氢还原.我们发现掺杂元素和浓度对单分子膜的催化能力有强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氢覆盖率内,O和V掺杂能有效的降低氢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低密度掺杂可以提高催化能力.我们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V原子在二碳化钛(TiC_(2))单层中具有最低的负形成能,因此比其他过渡金属原子更容易取代Ti原子.期望掺钒TiC_(2)单分子膜能以更高的效率应用于水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TiC_(2) 覆盖率 掺杂
下载PDF
空位缺陷掺杂单层MoTe2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雄英 文雅婷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计算软件包Atomistix Tool Kit(ATK),研究了缺陷掺杂的单层MoTe2,计算了五种单空位缺陷的原子结构和3%~12.5%浓度范围内的形成能,分析了空位浓度对单层MoTe2相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e空位的形成能比Mo...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计算软件包Atomistix Tool Kit(ATK),研究了缺陷掺杂的单层MoTe2,计算了五种单空位缺陷的原子结构和3%~12.5%浓度范围内的形成能,分析了空位浓度对单层MoTe2相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e空位的形成能比Mo空位的低,调节Te空位的浓度能实现单层MoTe2的1H和1T′相之间的相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e2 缺陷掺杂 空位浓度 相变 形成能
下载PDF
Mn-O共掺单层MoS_2磁性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4
作者 黄延彬 丁召 +3 位作者 魏节敏 罗子江 张振东 郭祥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自旋极化密度泛函计算了O,Mn单掺杂和Mn-O共掺杂MoS_2单层系统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在Mn和Mn-O掺杂后,由于自旋向上通道中杂质带的出现,导致MoS_2单层系统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态密度完全对称的非磁性半导体转变... 基于第一性原理自旋极化密度泛函计算了O,Mn单掺杂和Mn-O共掺杂MoS_2单层系统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在Mn和Mn-O掺杂后,由于自旋向上通道中杂质带的出现,导致MoS_2单层系统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态密度完全对称的非磁性半导体转变为磁矩1μB和1.08μB的铁磁半导体,磁矩主要集中在掺杂的Mn原子上,而自旋向下通道仍保持半导体特征,其自旋间隙分别为1.613和0.396eV.同时发现Mn-O共掺杂后,在低能量区域(0~2.5eV),其介电常数、折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相比未掺杂和O单掺杂的MoS_2系统增强显著,并出现了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Mn-O共掺杂 mos_2 半金属铁磁
下载PDF
单层MoS_(2)的热弹耦合非线性板模型
15
作者 黄坤 王腾飞 姚激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58-264,共7页
单层二硫化钼(MoS_(2))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二维纳米材料,但其力学性质还没有被深入研究,特别是其热弹耦合力学行为迄今还没有被关注到.本文首次提出了考虑热应力影响的单层MoS_(2)的非线性板理论,并对比研究了其与石墨烯的热弹耦合力学... 单层二硫化钼(MoS_(2))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二维纳米材料,但其力学性质还没有被深入研究,特别是其热弹耦合力学行为迄今还没有被关注到.本文首次提出了考虑热应力影响的单层MoS_(2)的非线性板理论,并对比研究了其与石墨烯的热弹耦合力学性质.对于不可移动边界,结果显示:1)有限温度产生的热应力降低了MoS_(2)的刚度,但提高了石墨烯的刚度;2)在相同几何尺寸和温度条件下,变形较小时MoS_(2)的刚度大于石墨烯,但伴随变形的增大,MoS_(2)的刚度将小于石墨烯.研究结果表明,边界预加轴向外力和环境温度可以调节单层二维纳米结构力学性质.本文建立的热弹耦合板模型,可以推广至其他单层二维纳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石墨烯 热应力 非线性板理论
下载PDF
用变分优化正交的连带Laguerre基函数计算无支撑单层MoS_(2)中激子的能量和波函数
16
作者 吴曙东 王强 程立文 《大学物理》 2021年第9期5-9,22,共6页
采用基于变分优化正交化连带Laguerre基函数的准确对角化方法计算了无支撑单层MoS _(2)中A型激子的能量和波函数.介电屏蔽效应破坏了SO(3)对称性导致激子能量以反常的轨道角动量顺序出现.该方法利用连带Laguerre多项式构造了既满足束缚... 采用基于变分优化正交化连带Laguerre基函数的准确对角化方法计算了无支撑单层MoS _(2)中A型激子的能量和波函数.介电屏蔽效应破坏了SO(3)对称性导致激子能量以反常的轨道角动量顺序出现.该方法利用连带Laguerre多项式构造了既满足束缚态又满足连续态的正交基函数集,并推导了哈密顿量矩阵元的解析表达式.收敛速度不仅与基函数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变分参数的大小有关.在变分优化下,收敛速度非常快,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采用正交化连带Laguerre基矢可大大减小基函数的数量和计算量.我们计算的激子本征能量即使是在很少的基函数下也与文献中的结果非常吻合.变分优化二维正交归一化连带Laguerre基矢适用于二维材料中激子和原子物理的精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激子能量和波函数 连带Laguerre基矢 介质屏蔽效应
下载PDF
不同浓度F掺杂MoS_2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亚峰 师李寰宇 +4 位作者 陈显平 杨超普 檀春健 朱勤生 李辉杰 《中国锰业》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MoS_2二维材料由于其本身就具有直接带隙且带隙不为零,具有优于石墨烯的能带结构,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学、磁学、及未来电子器件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质和应用前景。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替位掺杂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F掺杂单层Mo... MoS_2二维材料由于其本身就具有直接带隙且带隙不为零,具有优于石墨烯的能带结构,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学、磁学、及未来电子器件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质和应用前景。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替位掺杂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F掺杂单层MoS_2的能带结构和各种态密度图,并与本征单层MoS_2及文献中的掺Cl、掺O结果做了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电子结构、导电性和磁性。结果发现:掺F后单层MoS_2由直接带隙变成间接带隙,单层MoS_2的禁带宽度从本征的1.718e V减小到1.301 e V,且随着F掺杂浓度的增加,带隙更加变窄,体系的导电性更加增强。带隙的调节程度大于文献中掺Cl的效果而小于掺O的效果。磁性方面,本征的MoS_2无磁性,发现掺F后出现了一定磁性,且随着F掺杂浓度的增加其磁性增加。这些结果有利于对MoS_2优化改性和调控从而在微电子器件和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第一性原理 掺杂 电子结构
下载PDF
单层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在器件应用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璐 张养坤 +1 位作者 时东霞 张广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6-351,共26页
二硫化钼(MoS_(2))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天然原子级的厚度以及优异的光电特性和机械性能,在未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我们课题组在过去几年中在单层MoS_(2)薄膜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具体包... 二硫化钼(MoS_(2))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天然原子级的厚度以及优异的光电特性和机械性能,在未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我们课题组在过去几年中在单层MoS_(2)薄膜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具体包括:在MoS_(2)薄膜制备方面,通过氧辅助气相沉积方法,实现了大尺寸MoS_(2)单晶的可控生长;通过独特的多源立式生长方法,实现了4 in晶圆级大晶粒高定向的单层MoS_(2)薄膜的外延生长,样品显示出极高的光学和电学质量,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质量最好的晶圆级MoS_(2)样品;通过调节MoS_(2)薄膜的氧掺杂浓度,可以实现对其电学和光学特性的有效调控.在MoS_(2)薄膜器件与应用方面,利用制备的高质量单层MoS_(2)薄膜,实现了高性能柔性晶体管的集成,这种大面积柔性逻辑和存储器件显示出优异的电学性能;在集成多层场效应晶体管的基础上,设计,加工了垂直集成的多层全二维材料的多功能器件,充分发挥器件的组合性能,实现了“感-存-算”的一体化;制备了全二维材料浮栅存储器,实现了功耗低,可靠性好,且高度对称和线性度可调的突触权重输出的人工突触器件;通过引入结构域边界提高MoS_(2)基地面的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等.我们在MoS_(2)薄膜的制备以及器件特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对于MoS_(2)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化学气相沉积 生长调控 场效应晶体管
下载PDF
V,Cr,Mn掺杂MoS_2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曹娟 崔磊 潘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04-410,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过渡金属V,Cr,Mn掺杂单层MoS2的电子结构、磁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V和Mn单掺杂均能产生一定的磁矩,而磁矩主要集中在掺杂的过渡金属原子上,Cr单掺杂时体系不显示磁性.进一步讨论双原子掺...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过渡金属V,Cr,Mn掺杂单层MoS2的电子结构、磁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V和Mn单掺杂均能产生一定的磁矩,而磁矩主要集中在掺杂的过渡金属原子上,Cr单掺杂时体系不显示磁性.进一步讨论双原子掺杂MoS2体系中掺杂原子之间的磁耦合作用发现,Mn掺杂的体系在室温下显示出稳定的铁磁性,而V掺杂则表现出非自旋极化基态.形成能的计算表明Mn掺杂的MoS2体系相对V和Cr掺杂结构更稳定.由于Mn掺杂的MoS2不仅在室温下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铁磁性而且其稳定性很高,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掺杂 铁磁态 第一性原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