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白星病对茶鲜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玲红 邓欣 邓克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1-743,共3页
于茶白星病严重发生期,采集不同感病程度的病叶进行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等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为17.6,27.5,64.5的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比健叶低1.8%,7.7%,11.4%,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健叶低3.7%,15.3%,26... 于茶白星病严重发生期,采集不同感病程度的病叶进行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等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为17.6,27.5,64.5的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比健叶低1.8%,7.7%,11.4%,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健叶低3.7%,15.3%,26.7%,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比健叶低7.7%,9.4%,14.4%,说明感病鲜叶中构成成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健叶高65.8%,106.8%,115.7%,这可能与感病组织内蛋白水解酶活性提高,蛋白质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茶鲜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茶白星病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功能预测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凌云 向芬 +5 位作者 刘红艳 李维 周琳 银霞 曾泽萱 王振中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茶白星病是一种多年来严重为害高海拔茶园的叶部病害,为了突破该病害生物防控的技术瓶颈,明确不同茶白星病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分析3个不同发病等级的茶白星病叶片(BCK、B2和B4)中细菌群落组成... 茶白星病是一种多年来严重为害高海拔茶园的叶部病害,为了突破该病害生物防控的技术瓶颈,明确不同茶白星病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分析3个不同发病等级的茶白星病叶片(BCK、B2和B4)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果发现:在门水平上,3个病情等级下优势门均为Acidobacteria (酸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Firmicutes(厚壁菌门),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占总数的73.53%~90.25%。相对丰度多样性与茶白星病的发病病情等级呈正相关的为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随着病情等级升高,叶际细菌群落整体OTUs、差异OTUs及其多样性均上升。优势属Methylobacterium(甲醇杆菌属)与Hymenobacter(膜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病情等级呈正相关,而Ralstonia(雷氏菌属)与Stenotrophomonas(寡养单胞菌)则相反,表明茶白星病菌与叶际细菌存在协同作用,细菌群落在3个不同病情等级下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茶叶叶际微生态防控茶白星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叶际细菌 茶白星病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功能预测
下载PDF
百年探秘求真相——茶白星病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凌云 刘红艳 +3 位作者 李维 向芬 银霞 曾泽萱 《中国茶叶》 2020年第2期11-13,23,共4页
茶白星病是我国茶区常发真菌病害,近年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茶白星病病原菌的鉴定,并进一步综述其分布与为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以供茶叶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茶白星病 发生特点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茶白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凌云 秦国杰 +4 位作者 吴华清 马玉霞 黄安平 郑松 王沅江 《茶叶通讯》 2014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在石门县系统调查海拔、品种、树龄及栽培影响因子与茶白星病发生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茶白星病发病率与海拔高度正相关,茶园修剪是生态防控茶白星病的有效农艺措施,并提出不同海拔茶区生态防控茶白星病的三种修剪模式。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调查 修剪 生态防控
下载PDF
生物农药对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与农残安全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向阳 王庆森 《茶叶学报》 201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为筛选安全有效地防治茶白星病的生物药剂,开展了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及其与赤·吲乙·芸苔混配对湄潭茶园茶白星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茶白星病的防效分别为69.36&#... 为筛选安全有效地防治茶白星病的生物药剂,开展了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及其与赤·吲乙·芸苔混配对湄潭茶园茶白星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茶白星病的防效分别为69.36±1.63%和73.92±1.62%;将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分别与赤·吲乙·芸苔等比例混配后,防效分别为74.24±3.17%和81.39±2.29%,表明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结合赤·吲乙·芸苔联合使用对防治茶白星病具有很显著的效果,且施药2d后农残检测均可达欧盟标准,可以在我省茶园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生物药剂 药剂混配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茶白星病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凌云 刘红艳 +3 位作者 李维 向芬 曾振 王振中 《茶叶通讯》 2017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建立检测茶白星病菌的快速实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以痂囊腔菌DNA为模板,根据这种茶白星病菌的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了4条针对目的基因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优化的体系条件外引物与内引物比例为1∶3,最佳反应温度与时间分别为63℃与1 h。... 为建立检测茶白星病菌的快速实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以痂囊腔菌DNA为模板,根据这种茶白星病菌的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了4条针对目的基因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优化的体系条件外引物与内引物比例为1∶3,最佳反应温度与时间分别为63℃与1 h。灵敏度测试LAMP比PCR高10倍,特异性测试痂囊腔菌呈阳性,而炭疽病菌则呈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特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痂囊腔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茶白星病
下载PDF
茶白星病病原真菌分离条件优化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安平 羊柏娥 《茶叶通讯》 2008年第3期9-10,共2页
本文对茶白星病病原真菌的分离条件(表面杀菌剂的浓度和灭菌时间)进行了优化试验。
关键词 茶白星病 病原菌 分离条件
下载PDF
茶白星病侵染对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杨春 李帅 +5 位作者 孟泽洪 张小琴 梁思慧 李燕 席亚楠 沈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2,共7页
为明确茶白星病侵染对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的影响及病害程度与茶树生化成分的相关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鲜叶和茶白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叶片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可可碱、咖啡碱、茶氨酸、EGC、C、EC... 为明确茶白星病侵染对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的影响及病害程度与茶树生化成分的相关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鲜叶和茶白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叶片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可可碱、咖啡碱、茶氨酸、EGC、C、EC、EGCG、GCG和ECG含量,分析茶白星病侵染对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茶白星病危害严重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茶白星病侵染后茶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升高,增加幅度分别在12%~54%和42%~83%之间,咖啡碱含量降低,降幅在10%左右。从健康鲜叶到重度受害鲜叶,可可碱、没食子酸、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EGCG、ECG和GCG含量变化一致,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中度受害叶片中含量最高;非酯型儿茶素、EGC和EC含量变化则截然相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中度受害叶片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没食子酸和C含量与茶白星病病情指数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和0.831),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与茶白星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和-0.91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茶氨酸和没食子酸是影响茶白星病危害严重度的主要决定性生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生化成分 没食子酸 茶氨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模型的茶叶病害识别 被引量:9
9
作者 孙道宗 刘欢 +3 位作者 刘锦源 丁郑 谢家兴 王卫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目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4模型,为自然环境下3种常见茶叶病害(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的快速精准识别提供支持。【方法】使用MobileNetv2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来降低YOLOv4模型的参数量,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对YOLOv4模型... 【目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4模型,为自然环境下3种常见茶叶病害(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的快速精准识别提供支持。【方法】使用MobileNetv2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来降低YOLOv4模型的参数量,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对YOLOv4模型进行识别精度改进。采用平均精度、平均精度均值、图像检测速度和模型大小作为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在相同的茶叶病害数据集和试验平台中,对改进YOLOv4模型与原始YOLOv4模型、其他目标检测模型(YOLOv3、SSD和Faster R-CNN)的病害识别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与原始YOLOv4模型相比,改进YOLOv4模型的大小减少了83.2%,对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识别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6.2%,1.7%和1.6%,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3.85%,图像检测速度为26.6帧/s。与YOLOv3、SSD和Faster R-CNN模型相比,改进YOLOv4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6.0%,13.7%和3.4%,图像检测速度分别提高了5.5,7.3和11.7帧/s。【结论】对YOLOv4模型所使用的改进方法具备有效性,所提出的改进YOLOv4模型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下3种常见茶叶病害的快速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茶云纹叶枯病 茶轮斑病 YOLOv4模型 茶叶病害识别
下载PDF
茶树2种芽叶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继斌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介绍了茶树2种常见芽叶病害——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指出各病害的危害症状及识别特征。提出防治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应以合理增施有机肥料、适度采摘、加强培育管理为重点,促使树势生长健旺,增强抗病力,必要时... 介绍了茶树2种常见芽叶病害——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指出各病害的危害症状及识别特征。提出防治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应以合理增施有机肥料、适度采摘、加强培育管理为重点,促使树势生长健旺,增强抗病力,必要时可及时进行喷药保护。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病害 茶白星病 茶圆赤星病 危害症状 识别 防治
下载PDF
感染茶白星病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瑞 党晓菲 +1 位作者 刘威 尹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87-88,共2页
为了探究茶白星病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以不同品种染病茶树的健康叶片和感病叶片及未感病茶树的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植株叶片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 为了探究茶白星病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以不同品种染病茶树的健康叶片和感病叶片及未感病茶树的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植株叶片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与未感病植株叶片相比总体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感染茶白星病会对茶叶生化成分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不同品种茶树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茶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