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作者

共找到2,090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eacher Behavioral Norms of English Training School
1
作者 TONG Xiao-wan 《海外英语》 2015年第4期120-122,共3页
With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this essay reveals four types of discourses: discourse of examination, i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wer relation among those discourse... With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this essay reveals four types of discourses: discourse of examination, i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wer relation among those discourses, a vivid picture of teachers' identity at training-school has been clearly sketched. That is, teacher at training-school is a puppet acting as not only the transmitter of specific knowledge, but also the supervisor of rules and spokesman of instit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s identity power relati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eacher BEHAVIORAL norms English training school
下载PDF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s' Personal Narratives in Teacher Training
2
作者 Jamal Ali Assad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10期772-782,共11页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narratives in general and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training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fers several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 of a...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narratives in general and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training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fers several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 of analysis, and then provides readers with the personal narratives and the analyses of three fourth-year stud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t a College for Teacher Training. The goal is to find out, learn, and make use of the voices, attitudes, experiences, visions, successes, failures, hopes, and frustrations of students engaged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 asserts the necessity of adopting a model of training which is based on students' personal narratives--one which encourages and strengthens partnership between students cooperating teachers, and acade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 training PRACTICUM personal narratives cooperating teachers cooperating schools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educational programs of high schools in China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hua WU Jing GUO Jing SUN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年第2期41-59,共19页
Our study aims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China's current information literacy(IL) program standards at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analyze their level of success and/or failures in a comparative way with those of the ... Our study aims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China's current information literacy(IL) program standards at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analyze their level of success and/or failures in a comparative way with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fulfilling their each other's mission-oriented mandates. Our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China's current IL standards of high schools contain a disproportionate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Moreover, the stipulations of these IL standards are narrowly construed and without being solidly grounded on a broad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re are two underlying causes for this set of unsound IL standards in China.Firstly, there is a lack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wo major competing forces engaged in the curricula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IL in China: Those professionals in educational IT discipline vis-à-vis those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econdly, library professionals have a very limited influence on major socio-cultural policies, even at their own institution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three possible measures,which may help remedy this situation strategically: 1) Establishing a set of new IL curriculum standards based on an IL-centere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2) establishing a teacher-librarian's training program to promote school librarians' role in IL education; and 3)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IL education program and an accompanied evalu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valuation criteria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poli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Secondary education school librarian training teacher training
下载PDF
推动地方高等院校师资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思考
4
作者 马庆霜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高校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到科教兴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充分认识培养地方高等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师资人才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发展理念,做好培养规划;坚持守正创新,健全培养路径;强化人岗相识,营造培养环境... 高校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到科教兴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充分认识培养地方高等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师资人才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发展理念,做好培养规划;坚持守正创新,健全培养路径;强化人岗相识,营造培养环境三大措施,希望通过精心培育打造一支政治思想坚定、师德师风优良、专业技术精湛、骨干作用突出的师资人才队伍,推动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师资人才队伍 高质量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研
5
作者 李婷婷 《成才之路》 2025年第3期17-20,共4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文章以健全高职“双师型”教师建设保障机制、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为目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师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文章以健全高职“双师型”教师建设保障机制、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为目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劳动精神和职业品质培养、新内容融入教学、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新要求,得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面共同努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实挑战与策略选择
6
作者 冯雪 《现代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更加凸显。教师职后培训是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推... 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更加凸显。教师职后培训是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仍需进一步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以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培训内容的深层性有待提高、培训方式的多元性有待拓展、培训质量评估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提升培训效果并助推新时代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需实施以下策略: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的培训目标;聚焦时代要求,纵深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实践导向,创新多元的培训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培训数字化转型;以科学评价为目标,构建多维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小学教师 职后培训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A Study of Localiz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7
作者 Chunyan Liu Rui Gu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年第2期205-218,250,共15页
In view of a series of challenges sinc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e interviewed 14 front-lin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bout their viewpoints and classroom strateg... In view of a series of challenges sinc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e interviewed 14 front-lin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bout their viewpoints and classroom strategies of TBLT. The results show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use TBLT. They adopt flexible teaching procedures, apply TBLT creatively, and explore task-based language assessment. The authors argue for inclusive non-doctrinaire approaches to TBLT, and propose to construct localized TBLT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localization in China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下载PDF
由规模化到精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的差异化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春 冯晓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需求框架,并深入分析其差异、明确基于需求要素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参训教师需求包含个体发展和系统环境两个层面的五类需求,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及城乡差异,针对时间安排及学时认定等研修机制需求仍须优化改进。研究为教师寒暑假研修精准化、差异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与决策支持,为优化研修服务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研修 需求差异 结构主题模型 IPA分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精准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宁波大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曹罗丹 王一帆 李加林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师范专业认证是衡量高校师范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指导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师范认证的核心理念,结合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的专业现状,提出“1234”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 师范专业认证是衡量高校师范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指导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师范认证的核心理念,结合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的专业现状,提出“1234”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教育平台的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区域综合为特点,打造通识课程平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搭造专业课程平台;以师范性为中心,打造教师教育课程中心;以实践教学资源为依托,搭建综合实践课程平台。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与持续改进体系,以期为师范认证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地理科学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张文静 李海燕 陈全红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1-62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农村地区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及教师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北京市远郊3区6所小学452名教师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 目的了解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农村地区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及教师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北京市远郊3区6所小学452名教师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28份(94.7%)。“儿童性侵害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地”和“对一个儿童进行过性侵害的人,将很有可能再多次侵犯儿童”的回答正确率最高(88.6%),“儿童报告说受到了性侵害,几乎所有都可信”的回答正确率最低(26.4%);95.3%的教师赞成“在小学开展预防儿童性侵害教育”,91.8%的教师认为“开展教育有助于预防儿童性侵害发生”;46.0%的教师开展过某种形式的预防性侵害教育实践。高职称(B=0.484,95%CI:0.214~0.753)、担任班主任(B=0.645,95%CI:0.256~1.034)和有培训经历(B=2.114,95%CI:1.654~2.573)的教师,教育实践得分更高(P<0.05)。结论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整体对于预防性侵害教育态度积极,但知识和实践较少;亟须加强教师相关教育的培训,以提高其预防儿童性侵害教育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侵害教育 小学 教师 影响因素 培训经历
下载PDF
加强校本培训 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11
作者 张伟伟 钱世凤 许莉莉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对建设富有本校特色的师资队伍、形成校内浓厚的师资培训氛围至关重要,是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等问题,针对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要正确认...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对建设富有本校特色的师资队伍、形成校内浓厚的师资培训氛围至关重要,是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等问题,针对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培训的价值、制定师资培训制度、融入学校特色、开发多元培训模式等,以构建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校本培训 专业素养
下载PDF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12
作者 谢海娟 刘承焕 陆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6期105-108,共4页
“大智移云物区”的出现使财经工作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常见业态。一直秉承“会计+信息技术”理念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通过遵循OBE教育理念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方协同培养平台,推进综合课程体系... “大智移云物区”的出现使财经工作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常见业态。一直秉承“会计+信息技术”理念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通过遵循OBE教育理念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方协同培养平台,推进综合课程体系改革,采用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等措施,确保了会计人才培养的“四高”质量,凸显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特色优势,对类似专业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财务 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 校地校企协同培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卓越音乐教师培养路径探索——基于绍兴文理学院的实践分析
13
作者 童师柳 张琦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国家级认证标准,为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指明了路向。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规格可参照师范类专业认证三级标准与核心素养5C模型,结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与行业需求调研结果,顺应新时代基础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国家级认证标准,为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指明了路向。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规格可参照师范类专业认证三级标准与核心素养5C模型,结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与行业需求调研结果,顺应新时代基础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核心理念,使师范生在综合育人实践中感知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目标。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以合唱教学为切入口,构建了创作与表演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合唱演学创一体化”为特征的音乐专业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展演、创作的一体化,为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探索出新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卓越音乐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与调整向度——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
14
作者 蒋建华 冯力 晋家洪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9,共14页
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依靠,探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有助于总结政策演进历程中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教师培训政策调整的方向。运用支持联盟框架对41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核心信仰呈现出外延逐步扩大... 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依靠,探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有助于总结政策演进历程中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教师培训政策调整的方向。运用支持联盟框架对41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核心信仰呈现出外延逐步扩大、适应教育变革、整体素质与专业发展并重等特征,次要信仰呈现出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理念人本化、培训技术不断进步、培训工作规范化与精细化等特征。结合政策取向学习、外部因素与内部震荡等变迁因素,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呈现出伴随着信仰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内部震荡引起核心信仰变化、政策取向学习引起次要信仰变化、外部因素是政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的变迁逻辑。为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调整向度,需要升华教师培训的信仰体系、优化教师培训的具体措施、加强教师培训的主体交流、推进教师培训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 政策变迁 支持联盟框架 教师培训 信仰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后培养”模式探究
15
作者 马琳 韩冬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名师的引领。从新手教师、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名师的二次成长,是成为名师之后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是名师专业发展不可...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名师的引领。从新手教师、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名师的二次成长,是成为名师之后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是名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深刻反思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培养的实践经验,探索并构建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后培养”模式,破解名师再成长的停滞问题,能够帮助更多的名师实现二次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幼儿园 名师 “后培养”模式
下载PDF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基地建设的启发
16
作者 李吉莹 姚舜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0期12-16,共5页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方面进行了重要部署。开展并优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校企共建的培训基地对教师的培养被证明非常有效。双方合作办学的模式虽然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在...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方面进行了重要部署。开展并优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校企共建的培训基地对教师的培养被证明非常有效。双方合作办学的模式虽然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在目前也面临不少的挑战和问题,亟须梳理和解决。只有打通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机制,更好地聚焦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才能全力打造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企共建 双师型 培训基地
下载PDF
基于双能力模型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和震 尉淑敏 +1 位作者 赵泽慧 贺世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职后”三个层面的系统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在职前培养上,要发挥培养主体的协同功能、明确培养内容的具体标准、实现培养模式的多维发展;在准入体系上,要坚持德技并重的准入理念、完善资格认证的静态标准、规范教师招聘的动态程序;在职后发展上,要完善四级联动的在职培训体系、创新在职教师群体的培训模式、健全“双师”标准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专业化发展 双能力模型 职前培养 准入体系 职后发展
下载PDF
时间、共同体与本土意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发展困境与破解之策
18
作者 邓素文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95-101,共7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满足了农村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乡村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并对凝聚社区以及促进社区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价值和作用。教师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最重要的变革推动者,其发展关涉乡村公平优质教育的实现。但由于外界条件和支持... 乡村小规模学校满足了农村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乡村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并对凝聚社区以及促进社区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价值和作用。教师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最重要的变革推动者,其发展关涉乡村公平优质教育的实现。但由于外界条件和支持的缺乏,这一群体的发展常常处于受限甚至停滞状态,其正遭遇着人被时间控制、学习共同体阙如衍生教学孤独、乡土情感缺失导致身心分离等诸多困境。为了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发展,保证公平优质教育的实现,需要厘清教师责任,还给教师发展的时间;打造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学习力;增强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自觉,寓发展于创新乡村教育的实践中。让教师在推动学校发展、振兴乡村教育文化的过程中,最终收获自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教师发展 时间 共同体 本土意识
下载PDF
乡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困境及突围
19
作者 方磊 喻晓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45,82,共5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乡村地区的素质教育是提升乡村竞争力的关键,而作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乡村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却存在着培养过程同质化、培养方式无差别等问题。因此,职前培养需在框架重构的前提下,通过规范伦理道德、...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乡村地区的素质教育是提升乡村竞争力的关键,而作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乡村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却存在着培养过程同质化、培养方式无差别等问题。因此,职前培养需在框架重构的前提下,通过规范伦理道德、塑造教育情怀、重构专业课程、推进免费和卓越师资培养、搭建实践平台等措施完成现实困境的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教师 职前培养 策略
下载PDF
乡村教师培训课程的精准设计与实施——以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为例
20
作者 陈齐荣 徐永丽 肖茂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13,共9页
对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江西省原国贫县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并将“精准培训”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对参训教师(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信息、参训意愿和动机及其参... 对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江西省原国贫县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并将“精准培训”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对参训教师(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信息、参训意愿和动机及其参训期待等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确立了“专题讲座”“优质课示范”和“研课议课”三种培训形式,实现了培训需求的精准匹配;通过研读和对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数学学科教学)》,并结合项目县参训教师“能力诊断”的调研结果,设计了“立德树人”“数学核心素养”“‘双减’提质增效”和“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四个培训主题(下设9个培训子主题和17个培训专题),实现了培训主题的精准设计;通过创新培训方法、拓宽培训路径、丰富培训内容,采用了“两阶段四模块”模式(两阶段是指“学”“用”两阶段,两模块是指“学”“用”两个阶段各有两个模块,“学”阶段有“专题讲座、更新理念”“观摩示范、专业引领”两模块,“用”阶段有“集体教研、研课议课”“活学活用、汇报展示”两模块)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实现了培训模式的精准实施。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结束后,通过参训教师对项目培训进行“评价”,谈“收获”,提“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参训教师对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三种培训形式、四个培训主题和“两阶段四模块”培训模式的评价满意率高,培训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培训效果的精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国培计划(2021) 精准培训 小学数学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