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伦理与世界观——认识论视域中的阴谋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环非 郑祥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121,159,共11页
阴谋与阴谋理论通常意味着非理性、荒谬、偏执等,然而透过表象可以发现,人们之所以有如此印象,原因在于认知者自身可能带有一定的认知偏见,阴谋理论本质上完全可以有中立意义的理解。基于此,从认知态度、信念伦理,以及世界观等方面探究... 阴谋与阴谋理论通常意味着非理性、荒谬、偏执等,然而透过表象可以发现,人们之所以有如此印象,原因在于认知者自身可能带有一定的认知偏见,阴谋理论本质上完全可以有中立意义的理解。基于此,从认知态度、信念伦理,以及世界观等方面探究阴谋理论便有某种可能性,亦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换个角度看,阴谋理论之盛行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源头,或许恰恰在于行动者自身。倘若真将其视为认知缺陷或世界观问题,要克服这样的缺陷或摆脱这样的问题几乎不可能;况且在认识实践中,如果阴谋理论被完全消除,那么对于丰富人们的认识无疑没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谋 阴谋理论 认知伦理 世界观
下载PDF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师德观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敏 闫磊 程龙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加强高校教师师德观建设源于尊师重教历史传承、立德树人时代发展要求和民众关切困惑需求的内在统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职业与信念相偏离、教书与育人...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加强高校教师师德观建设源于尊师重教历史传承、立德树人时代发展要求和民众关切困惑需求的内在统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职业与信念相偏离、教书与育人相脱离、言传与身教相分离、学术与道德相背离等。新时代加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校教师师德观建设,应立足社会宏观层面:营造尊师敬教的教育氛围,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高校中观层面:完善教师评价的各项规范,构建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教师微观层面:提升自身业务的综合素质,担当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教师 师德观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教师伦理世界观:教育伦理抱负实现的文化底色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振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177,共5页
教师建构伦理世界观才能与其文化身份与教化使命称义。由人文意识、良心自觉、责任伦理等构成的教师伦理世界观既关涉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与自由,也关涉教育伦理世界的创设与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伦理实体性造就。然而,基础教育现场中教... 教师建构伦理世界观才能与其文化身份与教化使命称义。由人文意识、良心自觉、责任伦理等构成的教师伦理世界观既关涉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与自由,也关涉教育伦理世界的创设与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伦理实体性造就。然而,基础教育现场中教师的伦理世界观呈现衰微颓懈之势,并造成恶的教育后果。教师提升自我伦理认知与伦理实践、教师教育的伦理启蒙与伦理意识赋予、教育世界的伦理内嵌与文化回归可能作为实现教师伦理世界观建构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伦理世界观 伦理认知与实践 伦理实体性
下载PDF
论福克纳的生态主义伦理观 被引量:4
4
作者 武月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从当下的生态伦理学批评理论中汲取阅读活力,通过解读福克纳“大森林三部曲”,指出作者将人与大自然并为作品的主角,后者甚至超越了前者的地位,表明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伦理的高度,借以揭示美国南方从农业文明向资本主义工商文明... 从当下的生态伦理学批评理论中汲取阅读活力,通过解读福克纳“大森林三部曲”,指出作者将人与大自然并为作品的主角,后者甚至超越了前者的地位,表明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伦理的高度,借以揭示美国南方从农业文明向资本主义工商文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的伦理冲突,反映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主义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生态主义伦理观 “大森林三部曲” 美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教育杂志》与我国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早期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有亮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从《教育杂志》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至少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问题。我国学者在20世纪40年代曾积极活跃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并两次率先在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制定《世界教师专业道德规约》和《国际教师宪章》这些旨在促进教师... 从《教育杂志》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至少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问题。我国学者在20世纪40年代曾积极活跃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并两次率先在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制定《世界教师专业道德规约》和《国际教师宪章》这些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提案并被大会采纳。这是中国对于世界教师专业化进程做出的重要贡献。当时在国内进行的教师专业化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也值得称道。我国在20世纪20-40年代对教师专业化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是我国目前探讨教师专业化问题的重要财富,值得深入挖掘和批判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杂志》 教师专业化 常道直 《世界教师专业道德规约》 《国际教师宪章》
下载PDF
“环境进入伦理”与道德世界观的转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海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向生活世界。与此相联系,"环境进入伦理"...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向生活世界。与此相联系,"环境进入伦理"有赖于意识现象的两个转变:一是自然之意识的生态转变;二是道德之意识超越传统二元论而向生活世界之回归。在这些转变中,与"环境进入伦理"相关联,"道德世界观"的转变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检讨传统二元论;其二,道德世界设定的和谐建立在生态基础上;其三,道德世界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四,我们面临道德世界的多样化的斗争;其五,我们由此进入了一种后现代的道德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伦理 道德世界观 转变
下载PDF
关注心灵世界——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荷花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克里希那穆提立足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改造和完善,强调教育者是新社会的奠基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具备了解自我、真正爱学生、避免成为权威、以教育为天职、心灵完整自由等素养。他独特的见解以新的视角拓展了教师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 克里希那穆提立足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改造和完善,强调教育者是新社会的奠基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具备了解自我、真正爱学生、避免成为权威、以教育为天职、心灵完整自由等素养。他独特的见解以新的视角拓展了教师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对教师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希那穆提 教师观 心灵世界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的师德观浅谈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以中国古代师德观为基础,对教师...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以中国古代师德观为基础,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学校大力进行和谐校园建设,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率先垂范应当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师德观 师德建设
下载PDF
高校教师师德评价制度的文本检视、困境反思及改进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林 陈博旺 曾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9,共7页
师德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完善高校师德评价制度是规范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选取“双一流”高校的相关师德评价制度文本,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当前的师德评价... 师德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完善高校师德评价制度是规范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选取“双一流”高校的相关师德评价制度文本,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当前的师德评价制度存在评价主体部门单一、评价内容过于模糊、评价方式机械传统和评价结果运用笼统等问题。基于此,高校师德评价制度的完善就需要多主体部门有效协同,营造联动评价环境;评价坚守法律底线,实现内容分层分类;评价彰显程序正义,规范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结果运用,构建多层结果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评价制度 “双一流”高校 文本检视 困境反思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师德传统与现代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储朝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师德是从事教育的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的内涵是随着时代以及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发生变化的,需要教师与他所处社会中的其他人群共同构建。师德早期起源于教师的自律自求,秦汉“以吏为师”“官师合一”后引入他律,甚至他... 师德是从事教育的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的内涵是随着时代以及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发生变化的,需要教师与他所处社会中的其他人群共同构建。师德早期起源于教师的自律自求,秦汉“以吏为师”“官师合一”后引入他律,甚至他律超越了自律。传统的师道尊严是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基础、“天地君亲师”为内容的等级次序的伦理设定,它是他主、与权威合一、强调服从而不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存在。现代师德需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社会发展的多重需求与矛盾,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上,以创造人类幸福而非培养人上人为教育目标。师德水平的提升主要靠教师自主内求,靠不断提升追求和底线,同时需要政府与社会创设良好的环境。走崇尚良师之路是整体提升师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培养出有能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福祉服务的学生方能彰显教师的良师良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传统 师道观 现代建构
下载PDF
社会文化框架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琪 邓耀臣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1-85,共5页
在社会文化框架中,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建立在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经历,教师学习以及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基础之上。本文探讨构成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因素及其在社会文化框架下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深化外语... 在社会文化框架中,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建立在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经历,教师学习以及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基础之上。本文探讨构成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因素及其在社会文化框架下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使外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经历 教师学习 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对师德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淑慧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10-112,115,共4页
师德就是教师的“良心”。它通过榜样的力量、群体心理环境和躬身实践形成;与此同时,需要通过抵制负道德观念与行为(取利心理、平均心理、保守心理、个体定向心理)的影响,坚持正确职业操守,充分认识教师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 师德就是教师的“良心”。它通过榜样的力量、群体心理环境和躬身实践形成;与此同时,需要通过抵制负道德观念与行为(取利心理、平均心理、保守心理、个体定向心理)的影响,坚持正确职业操守,充分认识教师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 榜样 群体心理环境 负道德观念 社会责任
下载PDF
胡瑗师道观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正东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胡瑗是北宋时期的名师,他在重振师道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体达用"的人才观;二是"敦尚行实"的教学观;三是"宽严相济"的育人观。师道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特色,是注重人格感化,这... 胡瑗是北宋时期的名师,他在重振师道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体达用"的人才观;二是"敦尚行实"的教学观;三是"宽严相济"的育人观。师道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特色,是注重人格感化,这是他成为一代名师的主要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瑗 人才观 教学观 育人观 师道观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的伦理世界观及其局限性
14
作者 秦德占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庞大,来源众多,但一条主线却始终贯穿始终,即以伦理为本位兼容并包,把伦理原则视为判断政治现实的准则、衡量社会价值的尺度、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南。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以自由、公正、互助等为内涵的基本价值观中,也...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庞大,来源众多,但一条主线却始终贯穿始终,即以伦理为本位兼容并包,把伦理原则视为判断政治现实的准则、衡量社会价值的尺度、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南。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以自由、公正、互助等为内涵的基本价值观中,也从其资本主义观、社会主义观、历史观、国家观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要深入了解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不考察其伦理世界观;要搞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更离不开对其伦理原则的梳理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世界观 伦理本位 局限性
下载PDF
论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进珍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年第4期57-59,67,共4页
大学生态伦理教育是一种建构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迄今为止,还缺乏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的框架体系,使得生态伦理教育效果不明显。因... 大学生态伦理教育是一种建构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迄今为止,还缺乏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的框架体系,使得生态伦理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大学生态伦理教育应该建立这样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的情感意识,使学生形成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生态伦理教育 目标体系 情感意识 世界观 行为模式
下载PDF
“以德为先”与干部立“三观”
16
作者 张书林 《宁夏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党员干部的正确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应自觉反思世界观并进行世界观改造;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力观是在坚持权力授予原则与权力控制原则基础上确立的"权力来自谁就应该对谁负责、受谁监督"理念;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事... 党员干部的正确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应自觉反思世界观并进行世界观改造;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力观是在坚持权力授予原则与权力控制原则基础上确立的"权力来自谁就应该对谁负责、受谁监督"理念;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事业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群众公认和脚踏实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为先 干部 世界观 权力观 事业观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
17
作者 周兰英 杜学元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现,既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又对当前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针对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高校师德建设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现教育。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现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阐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渝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4-125,共2页
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指导作用日益突出。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中,真正提高教师素质,这不仅是教育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师职业道德 素养
下载PDF
徐特立的师德观及其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红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年第7期60-69,共10页
徐特立从事教育事业七十多年,有着极其丰富的、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成果。他非常重视教师培育和师德养成,其师德观在关爱学生方面表现为"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的爱心观;在教书育人方面表现为追求"... 徐特立从事教育事业七十多年,有着极其丰富的、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成果。他非常重视教师培育和师德养成,其师德观在关爱学生方面表现为"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的爱心观;在教书育人方面表现为追求"教学半"的平等观;"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求实观以及"不用一个模子塑造人"的创新观;在为人师表方面表现为"人师经师合一"的身教观;在终身学习方面表现为"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等。徐特立的师德观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教师应树立职业信念、提高师德修养、求实务真、铸就扎实学识,有效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师德观 师德建设
下载PDF
新课改中教师伦理道德问题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振平 张丽 《基础教育》 2009年第8期23-25,共3页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教师的伦理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决定了新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本文根据当前教师的伦理道德现状,反思导致教师道德失衡主要原因,...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教师的伦理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决定了新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本文根据当前教师的伦理道德现状,反思导致教师道德失衡主要原因,并对如何重新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伦理道德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伦理道德 道德冲突 变革伦理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