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莱尔斯中国文化观的三个阶段及其价值定位
1
作者 罗昔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5-101,共7页
法国文学的中国文化资源取径孕育了很多风格独特的法国经典作品。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当代法国作家中,索莱尔斯无疑是最具开拓意义的代表之一。索莱尔斯对中国文化的汲取,从古典中国到现代中国,从汉字到绘画,从道家到儒家,从间接认知到... 法国文学的中国文化资源取径孕育了很多风格独特的法国经典作品。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当代法国作家中,索莱尔斯无疑是最具开拓意义的代表之一。索莱尔斯对中国文化的汲取,从古典中国到现代中国,从汉字到绘画,从道家到儒家,从间接认知到直接经验,都是一种积极的追求和选择。对索莱尔斯来说,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作为异质他者的外在参照系,更是他积极吸纳非西方文化因素推动自身文本革命的重要路径,中国文化在其文学创造力及思想体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厘清索莱尔斯中国文化观的三次发展与定位,可为检视其文本革命的“中国特色”及相应的文化逻辑提供更为深入的认知,这其中纵然可见西方视角下的各种曲解与误读,然而一定程度上也闪耀着睿智与创意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莱尔斯 《原样》中国文化 间距
下载PDF
《泰凯尔》知识分子关于中国的想象(英文)
2
作者 徐克飞 《文化发展论丛》 2015年第3期231-245,共15页
法国的毛主义是1968年五月风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泰凯尔》知识分子曾经以毛主义为旗号进行了激进的政治参与,并且生产了流行于法国知识界的关于中国的想象。在其毛主义时期,《泰凯尔》知识分子将毛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最... 法国的毛主义是1968年五月风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泰凯尔》知识分子曾经以毛主义为旗号进行了激进的政治参与,并且生产了流行于法国知识界的关于中国的想象。在其毛主义时期,《泰凯尔》知识分子将毛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峰,认为中国“文化大革命”可以根治官僚制的弊端,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创造新的先锋文化的重要资源。但是,这种想象忽视了中国的现实,他们关于中国的想象是为了解决法国社会问题的一种内向投射,因此具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也是对法国知识分子命运的考察,是对法国六七十年代思想史的断代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义 《泰凯尔》 1968年五月风暴
下载PDF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以菲利普·索莱尔斯和罗兰·巴尔特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车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80,共13页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主要知识分子对以毛泽东思想为标志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兴趣,在1971至1976年期间发表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著述,并实现了一次中国之行。他们的中国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国社会思潮和中国现实因素的交织...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主要知识分子对以毛泽东思想为标志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兴趣,在1971至1976年期间发表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著述,并实现了一次中国之行。他们的中国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国社会思潮和中国现实因素的交织影响,在相对统一的集体立场中也存在个人差异。本文将首先从宏观角度评述《原样》杂志的中国立场,继而基于文本阐述"原样派"核心人物菲利普·索莱尔斯及其挚友罗兰·巴尔特的中国观。面对中国文革现场的社会符号,索莱尔斯的激情和巴尔特的淡漠体现出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都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另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样派” 菲利普-索莱尔斯 罗兰·巴尔特 中国观
原文传递
文本的革命--索莱尔斯早期作品里的中国元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宇宁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91,共11页
菲利普·索莱尔斯是法国"如是派"的领袖人物,其写作风格虽几经转变,中国元素却贯穿始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索莱尔斯发起了"文本的革命",进行了大量实验性的文学创作。成书于该时期的《戏》、《数》和《法》都... 菲利普·索莱尔斯是法国"如是派"的领袖人物,其写作风格虽几经转变,中国元素却贯穿始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索莱尔斯发起了"文本的革命",进行了大量实验性的文学创作。成书于该时期的《戏》、《数》和《法》都出现了对汉字或中国文化的借用。本文以这3部作品为例,分析了索氏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尝试解读"中国"在其写作实践和文学创新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莱尔斯 《如是》 汉字 中国文化 《戏》 《数》 《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