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otic in situ bioprinting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Yaxin Wang Rúben F Pereira +3 位作者 Chris Peach Boyang Huang Cian Vyas Paulo Bartol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18-142,共25页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caused by trauma or degenerative pathologies such as osteoarthriti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pain,mobility issues,and disability.Current surgical treatments have a limited capacity for effi...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caused by trauma or degenerative pathologies such as osteoarthriti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pain,mobility issues,and disability.Current surgical treatments have a limited capacity for efficacious cartilage repair,and long-term patient outcomes are not satisfying.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 has been used to fabricat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environments that aim to recapitulate the native micro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issue regeneration.However,conventional in vitro bioprinting has limitations due to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fabrication and implantation of bioprinted constructs and their integration with the native cartilage tissue.In situ bioprinting is a novel strategy to directly deliver bioinks to the desired anatomical site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overcome major shortcoming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bioprinting.In this review,we focus on the new frontier of robotic-assisted in situ bioprinting surgical systems for cartilage regeneration.We outline existing clinical approache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obotic-assisted surgical systems.Handheld and robotic-assisted in situ bioprint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minimally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approaches are defined and presented.Finally,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future perspectives of in situ bioprinting for cartilag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bioprinting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robotic in situ bioprinti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bioinks
下载PDF
Project Systems Engineering for Developing Space Robots
2
作者 Li Gengtian, Li Zhibin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O.Box 2729, Beijing 100080, ChinaLü Yingxiang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 System Engineering.P.O.Box 142-206, Beijing 100854,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1年第1期97-106,共10页
Space robots possess uniqu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unlike general robots on earth, due to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in space. The developing of various practical space robots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pace scie... Space robots possess uniqu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unlike general robots on earth, due to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in space. The developing of various practical space robots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complex man-machine-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ses from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viewpoint the space robot system in the scope of the architecture of robotics discipline, spac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of space robots, the general methodology of project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the process of space robot systems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robots Systems engineering Project systems engineering.
下载PDF
Applying the model driven generative domain engineering method to develop self-organizing architectural solutions for mobile robot
3
作者 LIANG Hai-hua ZHU Miao-li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652-1661,共10页
Model driven generative domain engineering (MDGDE) is a domain engineering method aiming to develop optimized, reusable architectures, components and aspects for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gents are regarded in MDGDE a... Model driven generative domain engineering (MDGDE) is a domain engineering method aiming to develop optimized, reusable architectures, components and aspects for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gents are regarded in MDGDE as special objects having more autonomy, and taking more initiative. Design of the agent involves three levels of activities: logical analysis and design, physical analysis, physical design. This classification corresponds to domain analysis and design, applica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design. Agent is an important analysis and design tool for MDGDE because it facilitates development of complex distributed system—the mobile robot. According to MDGDE, we designed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middleware and a set of event-driven agents, which enables the robot to initiate actions adaptively to the dynamical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our approach as well as its motivations and our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ain engineering Agent 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Mobile robot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obot Curriculum Modu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4
作者 Xiaoli Jia Shuhai Liu He Pe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Management》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and the strategy of “making China 2025”, the society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mechanical specialties.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and the strategy of “making China 2025”, the society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mechanical specialties. Therefore, combining the training goal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in Beijing (Beijing),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new direction and cultivate new growth point for “old” mechanical specialt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engineering robot CURRICULUM modul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obot competition
下载PDF
FORCE FEEDBACK MODEL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TELE-OPERATION ROBOT BASED ON VELOCITY CONTROL
5
作者 GONG Mingde ZHAO Dingxuan ZHANG Hongyan JIA Cuil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The tele-operation robotic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an excavator as the construction robot, and two joysticks for operating the robot from a safe place are useful for performing restoration in damaged areas. In order ... The tele-operation robotic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an excavator as the construction robot, and two joysticks for operating the robot from a safe place are useful for performing restoration in damaged area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 precise task, the operator needs to feel a realistic sense of task force brought about from a feedback force between the fork glove of slave robot and unfamiliar environment. A novel force feedback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velocity control of cylinder to determine environment force acting on fork glove. Namely, the feedback force is formed by the error of displacement of joystick with velocity and driving force of piston, and the gain is calculated by the driving force and threshold of driving force of hydraulic cylinder. Moreover, the variable gain improved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e defect for grasping soft object.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fork glove freedom of robotic system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available for grasping soft ob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robot tele-operation Bilateral electro-hydraulic servo control Velocity control Force feedback model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Robots in the Contex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6
作者 Tongyu Zhang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3年第6期76-81,共6页
Based on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on robots are realized by integrating industr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construction robots are used to replace manual labor in completing construction proje... Based on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on robots are realized by integrating industr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construction robots are used to replace manual labor in complet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China’s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robots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Research efforts need to be increased in order to promote better applications of construction robots.To this end,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nstruction robots,we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robots to ensure that construction robots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obot INTELLIGEN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华 《南方农机》 2024年第5期144-147,171,共5页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智能+赛道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对OpenMV4视觉模块进行研究,应用该模块进行二维码、不同颜色物料等多种目标的识别,信息经过模块上STM32F427微控制器的处理,与Arduino Mega 2560板通...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智能+赛道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对OpenMV4视觉模块进行研究,应用该模块进行二维码、不同颜色物料等多种目标的识别,信息经过模块上STM32F427微控制器的处理,与Arduino Mega 2560板通信,机器人识别场地上的三个区域,用PID算法驱动麦克纳姆轮机器人的四个直流电机旋转并且定位机器人,通过PCA9685模块的I2C通信协议,发送PWM脉冲信号给机械臂上的四个关节舵机,使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对场地上的物料进行自动搬运。实验证明其可以较为精确地完成各项搬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机器视觉 智能物流搬运 麦克纳姆轮机器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世玲 韦海燕 《成才之路》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新工科是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文章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探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指... 新工科是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文章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探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指出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要以矩阵组织和学科具体任务驱动交叉融合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定制柔性化、学科交融及多方协同育人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并制定机器人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工科 机器人工程 学科融合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视景仿真研究
9
作者 张瑞杰 李兆祥 +2 位作者 吴振铭 安建琦 任福深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76,共7页
为解决水下机器人操作困难和学习成本高等问题,开发了水下机器人视景仿真系统。运用虚幻引擎平台构建海底环境仿真,建立水下机器人虚拟模型与运动数学模型实现水下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建立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式与虚拟模型进行交... 为解决水下机器人操作困难和学习成本高等问题,开发了水下机器人视景仿真系统。运用虚幻引擎平台构建海底环境仿真,建立水下机器人虚拟模型与运动数学模型实现水下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建立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式与虚拟模型进行交互,通过机器人运动模拟与视觉仿真试验验证仿真系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运动路径与实际运动路径基本相符,海底环境模拟逼真度高。该系统可对水下机器人进行工作性能测试,为操作者提供培训平台且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水下机器人视景仿真系统 虚幻引擎 海底环境 水下机器人
下载PDF
机器人工程专业多课程联动综合性实验教学实践
10
作者 雷静桃 钱东海 +3 位作者 饶进军 陈勇 陈冬冬 丁卫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0期11-14,18,共5页
该文针对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OBE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开展机器人工程专业多课程联动综合实验教学探索。以计算机视觉原理与应用、机器人学基础等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为案例,设计综合实验方案,设计基于... 该文针对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OBE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开展机器人工程专业多课程联动综合实验教学探索。以计算机视觉原理与应用、机器人学基础等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为案例,设计综合实验方案,设计基于视觉识别与定位的机械臂操作综合实验,培养学生较系统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达到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工程 教学改革 多课程联动 综合实验 实验方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湖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
11
作者 刘敏 王耀南 +1 位作者 张辉 何赟泽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发展,目前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培养模式单一以及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无法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湖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立足国家战略和前沿产... 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发展,目前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培养模式单一以及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无法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湖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立足国家战略和前沿产业需求,致力于培养多学科交叉型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三轴支撑—两链融合”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自实施以来,在机器人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效,可供国内外高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器人工程 多学科交叉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1+X”教学方法研究——以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
12
作者 高春艳 吕晓玲 +2 位作者 田颖 刘璇 李满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9期132-135,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对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详细阐述基于“1+X”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和探索该方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理...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对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详细阐述基于“1+X”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和探索该方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工程意识的成效。同时探讨该方法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启示,对于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高质量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能机器人技术 “1+X”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探索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引导式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13
作者 刘敏 王耀南 张哲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78-181,共4页
为了响应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在人工智能方向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政策,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术机器人视觉感知与规划导航关键技术的图像处理教学案例,从案例设计思路、案例背景、案例原理到教学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详细论述。案例通过引导学生... 为了响应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在人工智能方向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政策,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术机器人视觉感知与规划导航关键技术的图像处理教学案例,从案例设计思路、案例背景、案例原理到教学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详细论述。案例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原理及流程,为今后人工智能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衍变和培养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工智能 手术机器人 视觉感知
下载PDF
专业硕士计算机控制教学案例库建设
14
作者 韩耀振 王常顺 +1 位作者 侯明冬 唐相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4期84-88,共5页
计算机控制课程是机械专业硕士机器人工程领域方向研究生的专业综合课。为提高学生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水平,开展计算机控制课程案例库建设。在分析计算机控制课程本科硕士生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知识点案例和综合案例两个... 计算机控制课程是机械专业硕士机器人工程领域方向研究生的专业综合课。为提高学生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水平,开展计算机控制课程案例库建设。在分析计算机控制课程本科硕士生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知识点案例和综合案例两个层面构建案例库的方法,共设计12个教学案例,其中6个知识点案例由一个国家级项目分解衍生,涵盖系统结构、控制器、控制算法、I/0通道、人机接口和网络通信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全部内容;6个综合案例分别由企业产品开发或纵向科研课题提炼产生。该案例库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融合思政元素、信息化手段等,提高相关专业硕士解决复杂综合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专业硕士课程案例库建设提供一种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硕士 计算机控制 知识点案例库 综合案例库 机器人工程领域
下载PDF
门式起重机巡检机器人强风作业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刘俊 朱智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70-4278,共9页
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在代替人工完成造船门式起重机表面缺陷检查过程中,风载荷对机器人的影响不能忽视。以造船门式起重机和爬壁机器人为对象,对突发强阵风下门式起重机的风场特性、爬壁机器人风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 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在代替人工完成造船门式起重机表面缺陷检查过程中,风载荷对机器人的影响不能忽视。以造船门式起重机和爬壁机器人为对象,对突发强阵风下门式起重机的风场特性、爬壁机器人风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及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近海风场环境下门式起重机的风压风速分布特征并计算瞬态动力响应;之后,构建爬壁机器人力学稳定性分析模型,得到极限风载条件下的机器人最小磁吸附力阈值条件;最后,开展门式起重机-爬壁机器人风振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爬壁机器人在7级风及以下能够安全作业,并为未来同类型机器人提供吸附安全性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爬壁机器人 门式起重机 计算流体力学(CFD)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基于气动肌肉驱动的关节自抗扰控制
16
作者 黄国勤 米俊丞 左思红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60,共10页
为了解决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中存在外界干扰和系统参数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关节控制自抗扰算法。该方法在气动人工肌肉关节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三阶状态扩张观测器对系统状态及系统干扰进行估计... 为了解决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中存在外界干扰和系统参数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关节控制自抗扰算法。该方法在气动人工肌肉关节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三阶状态扩张观测器对系统状态及系统干扰进行估计,对干扰进行实时补偿,并基于分离性原理进行参数整定;利用气动人工肌肉试验平台对控制系统进行定角度条件下的阶跃信号跟踪控制、方波跟踪控制和正弦跟踪控制对比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较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器响应时间更快、控制误差更低,满足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应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子工程 下肢康复机器人 气动人工肌肉 自抗扰控制 参数整定 轨迹跟踪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工程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
17
作者 成俊秀 李敬 +1 位作者 王海睿 白峭峰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依托于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复杂场景下的工程机器人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基于该原则对工程机器人进行了结构设计,使工程机器人可以实现稳定行走、取弹、登岛、救援等功能。工程机器人的行驶系统采用四轮独立悬... 依托于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复杂场景下的工程机器人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基于该原则对工程机器人进行了结构设计,使工程机器人可以实现稳定行走、取弹、登岛、救援等功能。工程机器人的行驶系统采用四轮独立悬挂搭配麦克纳姆轮来进行全方向灵活移动,取弹系统采用一组M3508电机进行夹取和补弹,救援系统采用CDJ-10型迷你气缸和曲柄连杆进行拖车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器人 行驶系统 取弹系统 登岛机构 救援拖车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
18
作者 谢国坤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教学平台是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但传统平台存在仿真度较低的问题,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设计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在硬件方面,对HTC Vive装置进行选型与设计,利... 教学平台是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但传统平台存在仿真度较低的问题,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设计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在硬件方面,对HTC Vive装置进行选型与设计,利用HTC Vive装置实现仿真教学交互;在软件方面,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机器人虚拟模型,设计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全视角观察体验场景、VR碰撞体验场景与VR虚拟视角自由移动体验场景,在虚拟场景中实现学生与虚拟机器人交互操作,以此完成平台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设计平台开展教学后,学生的综合成绩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 数字化 教学平台 HTC Vive
下载PDF
搜索引擎中Robot搜索算法的优化 被引量:21
19
作者 宋聚平 王永成 +1 位作者 滕伟 许欢庆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前的搜索引擎越来越暴露出不足之处 ,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输入特定关键词之后 ,返回的查询结果往往有数千甚至几百万之多 ,而且其中包含大量的重复信息与垃圾信息 ,用户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网页仍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另外一种... 目前的搜索引擎越来越暴露出不足之处 ,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输入特定关键词之后 ,返回的查询结果往往有数千甚至几百万之多 ,而且其中包含大量的重复信息与垃圾信息 ,用户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网页仍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另外一种情况就是 ,Web上明明存在某些重要网页 ,却没有被搜索引擎的robot发现。本文针对这种现象 ,重点讨论搜索引擎中的搜索策略 ,改善搜索算法 ,使Robot在搜索阶段就能够充分处理与Robot频繁交互的URL列表。根据网页的内容、HTML结构以及其中包含的超链信息计算网页的PageRank ,使URL列表能够根据重要性调整排列顺序。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引擎 超链接 robot PAGERANK 搜索策略 搜索模块 搜索算法 优化算法
下载PDF
Seminar教学法在“机器人工程综合应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振霞 刘银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机器人工程综合应用实验”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践类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上述授课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将S... “机器人工程综合应用实验”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践类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上述授课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传统课堂,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究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教学实践过程分析其优势与劣势,并针对存在问题给出相应建议。实践证明,在“机器人工程综合应用实验”课程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精神,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授课水平,研究成果对其他课程引入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机器人工程综合应用实验 教学应用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