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human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hTRF1) in 10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 l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SUN Jie +12 位作者 (孙洁) HUANG He(黄河) ZHU Yuan-yuan(朱园园) LAN Jian-ping(蓝建平) LI Jing-yuan(李静远) LAI Xiao-yu(来晓瑜) YU Jian(余建)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141-1147,共7页
Objective: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human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hTRF1) in 10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 line cells on the base of determining its genomic structure and its four pseudoge... Objective: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human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hTRF1) in 10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 line cells on the base of determining its genomic structure and its four pseudogenes to clarify ifhTRF1 muta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of the activation of telomerase. Methods: hTRFlcDNA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GenBank, its genome structure and pseudogenes were forecasted by BLAST and other biology information programs and then testified by sequencing. Real-time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h TRFlmRNA in 10 cell line cells, including myelogenous leukemia cell lines K562, HL-60, U-937, NB4, THP-I, HEL and Dami;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ell lines 6T-CEM, Jurkat and Raji. Telomerase activities of cell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TRAP)-ELISA protocol. PCR and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detect mutation of each exon ofhTRF1 in 10 cell line cells. Results: hTRF1 gene, mapped to 8q13, was divided into 10 exons and spans 38.6 kb. Four processed pseudogenes ofhTRF1 located on chromosome 13, 18, 21 and X respectively, was named as ψhTRFI-13, ψhTRFI-18, ψhTRF1-21 and ψhTRFI-X respectively. All cell line cells showed positive telomerase activity. The expression of hTRF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 lines cells (0.0338, 0.0108-0.0749) than in normal mononuclear cells (0.0493, 0.0369-0.128) (P=0.004). But no significant mutation was found in all exons of hTRF1 in 10 cell line cells. Four variants were found in part ofintron 1, 2 and 8 ofhTRF1. Their infection on gene function is unknown and needs further studies. Conclusion: hTRF1 mutation is probably not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for telomerase activation in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hTRF1 EXPRESSION MUTATION Genome Processed pseudogene
下载PDF
tRF-1:30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夏雨薇 乔云阳 +4 位作者 刘雪薇 施会敏 曲高婷 张爱青 甘卫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tRF-1:30(tRF-1:30-Gln-CTG-4)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RTECs分为Control组、HG组、HG+tRF-1:30 mimic组、HG+tRF-1:30 NC组、HG+si-IKZF2组(IKAROS家族锌指2,tRF-1:3... 目的探讨tRF-1:30(tRF-1:30-Gln-CTG-4)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RTECs分为Control组、HG组、HG+tRF-1:30 mimic组、HG+tRF-1:30 NC组、HG+si-IKZF2组(IKAROS家族锌指2,tRF-1:30抑制剂)、HG+si-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F-1:3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KZF2 mRNA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KZF2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tRF-1:30和IKZF2的关系。结果在HG诱导的RTECs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tRF-1:3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tRF-1:30显著降低HG诱导的RTECs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IKZF2在HG诱导的RTECs中显著高表达,进一步敲低IKZF2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而过表达tRF-1:30后IKZF2的表达水平下调。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tRF-1:30与IKZF2可能存在靶向关系。结论过表达tRF-1:30可能通过负向调控IKZF2的表达进而抑制HG诱导的RTECs炎性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tRF-1:30-Gln-CTG-4 肾小管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IKAROS家族锌指2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and telomerase activity in human acute leukemia 被引量:4
3
作者 施继敏 黄河 +1 位作者 陈巧芳 林茂芳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1) protein in human acute leukemia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and telomerase, Methods: A quantitativ...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1) protein in human acute leukemia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and telomerase, Methods: A quantitative Western±Blot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using anti±TRF1^33±277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GST±TRFI purity protein as a standard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in total proteins extrac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 Results: Bone marrow tissues of 20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were studied, 11 healthy donors' bone marrows were taken as a control.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1) in normal bone marrow ((2.2174±0.462) μg/μl) than that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0.7544±0.343) μg/μl), But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ALL and ANLL patients ((0.6184±0.285) μg/μl vs (0.8454±0.359) μg/μl, P〉0.05). After chemotherapy, TRFI expression level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elevated ((0.7724±0.307)/μg/μl vs (1.6834±0,344)μg/μl, P〈0.01 ), but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2.2174±0.462)/μg/μl,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after chemotherapy ((0.7264±0.411) μg/μl vs (0.895±0.339) μg/μl,p〉0.05). TRF1 expression level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complete remission ((1,683±0.344)μg/μl vs (0.895±0.339)μg/μl P〈0.01). Al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for telomerase activity.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activity of telomerase in normal bone marrow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0.125±0.078) μg/μl vs (0.765±0.284)μg/μl,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level ofTRF I protein between ALL and ANLL patients ((0.897±0.290) μg/μl vs (0.677±0.268) μg/μl, P〉0.05). After chemotherapy, telomerase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decreased ((0.393±0.125) μg/μl), but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0.125±0.078) μg/μl, P〈0.01).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has correlativity to the activity of telomerase (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leukemia (AL) Human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protein 1 (TRFI) Monoclonal antibody Expression level of TRF1 protein telomerase activity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其对肝组织TRF1和TR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向 汪宝林 +3 位作者 吴琛 唐劲草 张弛 褚朝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疗效及其对肝组织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8例PLC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疗效及其对肝组织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8例PLC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接受^(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肝穿取得肝组织,采用SP法检测肝组织TRF1和TRF2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3 m末,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x2=4.441,P<0.05);观察组血清CEA和AFP水平分别为(273.7±38.1) ng/ml和(820.4±130.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33.9) ng/ml和(1080.1±121.3)μg/L,P<0.01】;观察组癌旁肝组织TRF1表达量为(9.7±2.3),显著高于癌组织的【(4.2±1.8),P<0.01】,而观察组癌组织TRF2表达量为(9.2±2.2),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的【(3.8±2.6),P<0.01】;观察组1 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52/54)对85.2%(46/54),x^2=3.967,P=0.046]。结论采用TACE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PLC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肝癌组织TRF1和TRF2表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阻止病情进展,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放射粒子植入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端粒酶逆转录酶及TRF1的表达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旭 陈子兴 +3 位作者 王玮 傅建新 岑建农 姚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c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 及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human telomeric-repeat binding factor,TRF1)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PCR-EL...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c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 及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human telomeric-repeat binding factor,TRF1)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PCR-ELISA半定量法对3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1例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检测,采用RT-PCR 法对其进行hTERT及TRF1基因mRNA的表达检测,并同时采用Sourhern bloting法对患者及对照进行了端粒长度的检测。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hTERT表达水平分别为0.69±0.33、0.47±0.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平均TRF1表达水平为0.45±0.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平均端粒长度为(6.1±1.9)kb·对照组(9.5±1.4)kb,两组区别具有显著意义(P<0.01)。端粒酶活性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端粒较短的患者的平均端粒酶活性0.77±0.29,而端粒较长的患者的平均端粒酶活性为0.46±0.34、两组区别具有显著意义(P <0.05)。hTERT及TRF1的表达水平在这两组分别为0.54±0.38、0.50±0.24和0.28±0.28、0.32±0.23,相对于端粒较长的患者。端粒较短的患者的hTERT及TRF1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P=0.06、P=0.08)。结论急性初治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hTERT的表达升高,hTERT的表达的上调可能是激活端粒酶的重要调节因素。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化可能与其端粒缩短有关。端粒酶依赖的端粒机制的激活,在白血病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TRF1的表达适当下调可能对白血病细胞端粒长度的维持起重要作用。端粒较短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激活了端粒酶的活性之后,可能需要相对较多的TRF1等端粒长度的负调控因素来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
下载PDF
P53与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的体外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玲 张波 +1 位作者 邹万忠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端粒主要结合蛋白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 1(Telomericrepeatbindingprotein 1,TRBP1)与P5 3的体外结合 ,探讨P5 3通过端粒途径调节细胞增殖、衰老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 tathioneS transferase... 目的 :通过分析端粒主要结合蛋白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 1(Telomericrepeatbindingprotein 1,TRBP1)与P5 3的体外结合 ,探讨P5 3通过端粒途径调节细胞增殖、衰老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 tathioneS transferase ,GST)和人P5 3 GST融合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谷胱甘肽 SepharoseTM4B纯化后 ,和人乳腺癌细胞MCF 7细胞蛋白进行体外结合反应 (pulldown) ,Westernblot检测反应物中P5 3和TRBP1的结合。融合蛋白中人P5 3包括野生型 (1~ 393)、C端缺失体P5 3N5 (2~ 2 93)、N端缺失体P5 32C(95~ 393)、175单个氨基酸突变体P5 3R175H(R→H)。结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考马斯亮蓝R2 5 0染色显示 ,纯化的GST和 4种P5 3 GST蛋白纯度在 90 %以上 ,且分子量与预计的完全一致。TRBP1的Westernblot显示 ,野生型P5 3和P5 3 R175H均能沉淀MCF 7中的TRBP1,且结合力相似 ,而单独的GST则无沉淀TRBP1的作用。与野生型P5 3和P5 3R175H相比 ,P5 32C与TRBP1的结合力明显增加 ,P5 3N5与TRBP1的结合力明显减弱。结论 :P5 3和TRBP1可以直接体外结合 ,P5 3的C端 (2 93~ 393)是与TRBP1结合的结构域。P5 3和TRBP1结构域依赖性的结合可能与端粒动态变化所诱导的细胞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端粒 白质 野生型P53 结合蛋白 GST MCF-7细胞 重复序列 结构域 缺失体
下载PDF
TRF1和TA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坚 孙鹂 张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1-203,211,共4页
目的:研究端粒结合蛋白TRF1(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1)和端锚蛋白TANK1(tankyarse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TRF1mRNA与NSCLC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目的:研究端粒结合蛋白TRF1(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1)和端锚蛋白TANK1(tankyarse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探讨TRF1mRNA与NSCLC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对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的TRF1、TANK1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40例患者中20例为腺癌,20例为鳞癌。结果:癌组织TRF1mRNA水平比癌旁组织明显下降,并且低分化癌组织中的TRF1mRNA水平比高分化癌组织中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组织TANK1mRNA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SCLC组织中TRF1mRNA呈低表达;而TANK1mRNA呈高表达;TRF1mRNA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端锚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TR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梅 张三元 +1 位作者 赵文英 范静静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TRF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HEC-1-B细胞成功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选取34只雌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20μg/k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TRF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HEC-1-B细胞成功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选取34只雌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20μg/kg)、中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40μg/kg)、高剂量醋酸丙氨瑞林组(80μg/kg)。观察裸鼠生长发育情况,每7天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移植瘤组织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端粒重复因子1(TRF1)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高醋酸亮丙瑞林组的抑瘤率逐渐增高,分别为15.03%、21.80%及39.9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后干预组瘤细胞排列较对照组稀疏,瘤细胞核深染、固缩。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瘤组织中TRF1表达下调,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与TRF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丙氨瑞林 裸鼠移植瘤 端粒重复因子1(TRF1)
下载PDF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静 于宵 张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手术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的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都给予TRF1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手术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的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都给予TRF1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R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8%,癌旁组织为2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RF1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加、肌层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的转移而显著增高(P <0.05); TRF1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无关(P> 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TRF1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性(P <0.05)。结论 TRF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TRF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克品 朱少金 +3 位作者 杨小龙 丁伯应 任刚 龚荣福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1,TRF1)在食管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0例食管上皮内瘤变和2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TRF1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癌临床病...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 1,TRF1)在食管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0例食管上皮内瘤变和2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TRF1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上皮组织、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鳞癌组织中,TR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95%、63.3%和21.7%。食管鳞癌组织中,TRF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肿瘤长度呈负相关(0>rs>-1,P<0.05)。结论TRF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异常降低,提示TRF1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检测TRF1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鳞癌
下载PDF
TRF-1和Tankyrase 1 mRNA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
11
作者 冀予心 张萍 +3 位作者 陈卫民 朱声荣 陶学金 汤国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527,535,共4页
目的研究端粒相关调控蛋白端锚聚合酶-1(Tankyrase 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口腔颌面部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ankyrase 1对端粒酶活性调控的机制。方法应用组织总RNA抽提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m... 目的研究端粒相关调控蛋白端锚聚合酶-1(Tankyrase 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口腔颌面部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ankyrase 1对端粒酶活性调控的机制。方法应用组织总RNA抽提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比较了人口腔颌面部鳞癌细胞、良性肿瘤细胞及正常口腔黏膜细胞中Tankyrase 1和TRF-1基因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TRF-1 mRNA在口腔颌面部鳞癌细胞、良性肿瘤细胞中的平均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正常口腔黏膜细胞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但鳞癌细胞组与良性肿瘤细胞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nkyrase 1 mRNA的表达在鳞癌细胞组分别高于良性肿瘤细胞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良性肿瘤细胞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正向调控因子Tankyrase 1以及逆向调控因子TRF-1在口腔颌面部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引起口腔颌面部鳞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增高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基因表达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 端锚聚合酶
下载PDF
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与磷酸化激酶Aurora B相互作用研究
12
作者 王冲 李玲玲 +2 位作者 李梦亚 申晓辉 王树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鉴定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TRF1)的磷酸化位点及其与磷酸化激酶Aurora B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方法用myc-His-TRF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免疫沉淀后行质谱分析。采用免疫沉淀及体外沉降实验研究TRF1与Aurora B的相互作用。... 目的鉴定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TRF1)的磷酸化位点及其与磷酸化激酶Aurora B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方法用myc-His-TRF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免疫沉淀后行质谱分析。采用免疫沉淀及体外沉降实验研究TRF1与Aurora B的相互作用。结果免疫沉淀实验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出5个新的TRF1磷酸化位点;运用体外沉降实验和体内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Aurora B能够与TRF1在体内外相互结合。结论Aurora B可能是一个新的TRF1结合蛋白,TRF1与Aurora B能够在体内外相互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 激酶 Aurora B 端粒
下载PDF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徐有祖 金英英 +1 位作者 蔡菊芳 冯加喜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42-1244,125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和3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F1的表达水平,并分... 目的探讨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和3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T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TRF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总生存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F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其表达水平则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端粒结合因子与ING1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于士柱 李莉 +1 位作者 管欣琴 安同岭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4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端粒结合因子(TRF1和TRF2)及抑癌基因ING1表达异常减少与多种颅外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是为了探讨胶质瘤细胞TRF1、TRF2和ING1基因表达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 端粒结合因子(TRF1和TRF2)及抑癌基因ING1表达异常减少与多种颅外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是为了探讨胶质瘤细胞TRF1、TRF2和ING1基因表达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了70例不同级别的人胶质瘤组织标本。结果:本组70例胶质瘤INGl mRNA、P33^(ING1)蛋白、TRF1蛋白和TRF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88.6%、100.0%和98.6%,I~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间比较它们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INGl mRNA、P33^(ING1)蛋白、TRF1蛋白和TRF2蛋白的四种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彼此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739~0.847,P<0.001),并均随肿瘤级别升高而相应减少,不同级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上指标对评价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均有重要参考价值,胶质瘤细胞中TRF1蛋白及TRF2蛋白表达异常减少可能是导致其ING1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因素,它们的表达异常减少可能在胶质瘤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端粒结合因子-1 端粒结合因子-2 抑癌基因 ING1
下载PDF
TRF1 219位磷酸化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熠熠 蓝建平 +4 位作者 朱园园 余建 来晓喻 孙洁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目的:研究端粒结合因子-1(TRF1)丝氨酸219位磷酸化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突变TRF1的219位氨基酸,构建模拟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状态的突变体TRF1S219D-GFP和TRF1S219A-GFP,核苷酸测序和免疫印迹验证目的基因序列及蛋白表达。将野生型和突... 目的:研究端粒结合因子-1(TRF1)丝氨酸219位磷酸化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突变TRF1的219位氨基酸,构建模拟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状态的突变体TRF1S219D-GFP和TRF1S219A-GFP,核苷酸测序和免疫印迹验证目的基因序列及蛋白表达。将野生型和突变体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H eLa细胞,观察它们在细胞中的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周期的细胞数量、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ATM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测序证实突变成功,GFP抗体免疫印迹证实了突变体的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TRF1S219A-GFP和TRF1S219D-GFP均呈点状定位于细胞端粒。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过表达野生型和非磷酸化突变体的H eLa细胞产生G 2/M期的阻滞(P<0.05)。转染野生型和突变体后H eLa细胞中ATM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结论:ATM激酶对TRF1丝氨酸219位的磷酸化可以抑制由于TRF1过量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周期G 2/M期的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结合蛋白类 端粒结合因子-1 ATM 磷酸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脐血铅对端粒长度影响及其与TRF1和TRF2相关性
16
作者 赵艳芳 曲宝明 马海燕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水平脐血铅对新生儿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与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孕期无急慢性疾病的足月顺产儿脐血88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脐血铅浓度,以脐血铅浓度30μg/L为界... 目的研究低水平脐血铅对新生儿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与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孕期无急慢性疾病的足月顺产儿脐血88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脐血铅浓度,以脐血铅浓度30μg/L为界分为安全浓度组(脐血铅浓度<30μg/L)48例、中毒浓度组(脐血铅浓度≥30μg/L)40例,采用全血提取基因组法提取两组脐血DNA,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基因组DNA的端粒长度,ELISA法测定TRF1、TRF2的浓度。结果安全浓度组端粒长度长于中毒浓度组,差异有显著性(t=2.479,P<0.05)。端粒长度与脐血铅浓度呈负相关(r=-0.301,P<0.05),TRF1与脐血铅浓度呈正相关(r=0.528,P<0.05),TRF2与脐血铅浓度呈负相关(r=-0.361,P<0.05)。结论脐血铅可通过增加TRF1表达、减少TRF2的表达来干扰新生儿端粒长度的延长,进而导致端粒长度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端粒长度 新生儿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1和端粒结合因子-1在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苗发安 梁君 +3 位作者 张慧 陈晨 纪培志 范月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手术切除的垂体瘤组织中POT1、TR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TR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而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及TRF1蛋白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腺瘤的POT1和TRF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微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5,P=0.005)。结论POT1和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及巨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RF1和POT1可能与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瘤 端粒保护蛋白1 端粒结合蛋白1
下载PDF
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TRF1蛋白的影响
18
作者 陈天云 刘羽佳 +2 位作者 陈雯奕 刘倩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 目的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浓度为4.8×10^(6)~8.0×10^(6)个/ml。C组未进行药物处理,正常培养。I组予1.5%异氟醚处理6 h。IM组予1 mmol/L褪黑素1μl处理细胞11 h后,1.5%异氟醚处理6 h。IMB组予100 m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α)选择性抑制剂BYL7191μl处理30 min后,1 mmol/L褪黑素1μl处理11 h,1.5%异氟醚处理6 h。采用RT-qPCR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TRF1)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I组和IM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IM组p-Akt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IM组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TRF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IM组比较,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明显上调异氟醚处理后SHSY-5Y细胞TRF1蛋白表达,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异氟醚 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1与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梦云 青玉凤 +4 位作者 潘舒月 蒲梦君 杨其彬 黄翠平 周京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97-603,共7页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TRF)1和TRF2在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①收集107例SLE患者(根据病情是否活动分为活动期组40例与稳定期组67例,根据是否合并肾脏损害分为肾损组46例及无肾损组61例)、41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TRF)1和TRF2在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①收集107例SLE患者(根据病情是否活动分为活动期组40例与稳定期组67例,根据是否合并肾脏损害分为肾损组46例及无肾损组61例)、41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实验室资料及临床资料。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组别TRF1、TRF2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③采用SPSS19.0软件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Speann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TRF1、TRF2转录及蛋白水平在SLE活动期组(TRF1:0.0031±0.0033;TRF2:0.0105±0.0648)、肾损组(TRF1:0.0023±0.0026;TRF2:0.0043±0.0033)分别高于稳定期组(TRF1:0.0012±0.0011;TRF2:0.0042±0.0086)、无肾损组(TRF1:0.0013±0.0018;TRF2:0.0034±0.0072)及健康对照组(TRF1:0.0012±0.0030;TRF2:0.0034±0.00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对照组与稳定期组、无肾损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SLE患者中TRF1转录水平与TRF2(r=0.356,P〈0.01)、ESR(r=0.365,P〈0.05)正相关,TRF2转录水平与TRF1(r=0.356,P〈0.01)、SLEDAI评分值(r=0.270,P〈0.05)、ESR(r=0.304,P〈0.05)、肌酐(r=0.258,P〈0.05)及尿蛋白定量(24h)(r=0.344,P〈0.05)正相关。结论TRF1、TRF2在SLE患者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TRF2与SLEDAI评分、尿蛋白定量(24h)呈正相关,提示TRF2可能可作为SLE病情活动及肾脏榻害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2
原文传递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青松 邢艳 +6 位作者 廖涛 朱兴春 蔡燕 蒋红 雷佳红 袁国华 陈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3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采用SBYR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中心组织...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3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采用SBYR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中心组织和癌旁组织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TRF1mRNA在食管癌中心和癌旁表达所得CT值与β-actinmRNA所得CT值之差(即ΔCT值)分别为1.42±2.31和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3);POT1在两者中的表达分别为4.72±1.47和3.80±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33);TRF2为8.53±2.57和8.38±1.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3)。结论虽然TRF2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和肿瘤旁表达没有差异,但TRF1和POT1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异常降低,提示TRF1和POT1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2 端粒保护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