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生命认知的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丹 陈婷 陈秀娣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7期71-75,共5页
有关青少年生命认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薄弱地位。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经历不同,在死亡认知上的表现差异显著,经历过人的死亡的青少年有更多表达了对死亡本质的认知,较少表达对死亡的具体... 有关青少年生命认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薄弱地位。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经历不同,在死亡认知上的表现差异显著,经历过人的死亡的青少年有更多表达了对死亡本质的认知,较少表达对死亡的具体形象认知;父母的应对方式不同,导致青少年对于死亡认知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日常生活中对死亡事件是否讨论,会影响到青少年对生命以及死亡的认知。生命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死亡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死亡本质和表达态度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经历 应对方式 日常讨论 生命认知 死亡认知
下载PDF
穿越时空与生死的心灵对话——《生死场》从小说到话剧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元 《青海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77-79,共3页
萧红与田沁鑫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思索者 ,虽相隔半个多世纪 ,但却通过《生死场》把这两个天才女性的心灵连在了一起 ,该作从小说到话剧 ,体现了她们心灵的契合与相通 ,也显示了她们过人的敏悟、深刻与才华。她们对生与死、男人与女人等等... 萧红与田沁鑫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思索者 ,虽相隔半个多世纪 ,但却通过《生死场》把这两个天才女性的心灵连在了一起 ,该作从小说到话剧 ,体现了她们心灵的契合与相通 ,也显示了她们过人的敏悟、深刻与才华。她们对生与死、男人与女人等等人生基本命题的思考与探索 ,是真正独立女性的声音 ,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表现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萧红 田沁鑫 20世纪 中国女作家 心灵对话 小说 话剧
下载PDF
进入现场的写作与知识分子的自我观照——从邵丽、孙惠芬看女性作家乡村书写的一种路向
3
作者 陈晨 《写作》 2019年第5期34-41,共8页
邵丽的“挂职系列小说”与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均建立在作家对于当下乡村生活真实参与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她们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中那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姿态和严谨的写实手法,而是将自己置身于驳杂纷乱的乡村现场,既能够直... 邵丽的“挂职系列小说”与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均建立在作家对于当下乡村生活真实参与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她们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中那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姿态和严谨的写实手法,而是将自己置身于驳杂纷乱的乡村现场,既能够直面当下乡村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同时又立足于多样的生命诉求和复杂的现实生活基础,力图在众声喧哗中接近生活的本相。邵丽和孙惠芬对知识分子的自我观照也是这类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于当下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的隔膜有着清醒的认知,同时又主动寻找与他者之间在生命上的内在关联,并由此完成了对自我的丰富。邵丽和孙惠芬的写作具有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她们的写作融入了女性经验又体现出超性别的视野,对于现实主义的乡土书写富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丽 挂职系列小说 孙惠芬 《生死十日谈》 乡村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