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ingle Fusion Signal for t(14;18)(q32;q21) Translocation Is Present in Both the Follicular Lymphoma and Local Endothelial Cells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曦 李钦璐 +4 位作者 王莹 黄闪 姜利军 周剑峰 曹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3期324-327,共4页
Herein we reported a case of follicular lymphoma with 50.26% clonal malignant lymphocytes and 50% tumor cells positive for the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gene and B-cell lymphoma 2 gene (IGH-BCL2). To determine whet... Herein we reported a case of follicular lymphoma with 50.26% clonal malignant lymphocytes and 50% tumor cells positive for the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gene and B-cell lymphoma 2 gene (IGH-BCL2). To determine whether endothelial cells (ECs) within the tumor share the feature of advanced malignancy, we isolated and purified the ECs from the tumor by using the immunomagnetic beads conjugated with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D34, a surface marker of ECs. Thereafter, we identified ECs according to their morphology and found that ECs presented consistently flat and elongated appearance with a lot of Weibel-Palade bodies in the cytoplasm. Results of flow cytometry confirmed that ECs isolated from the follicular lymphoma expressed high level of both vWF and CD34 and the purity of the ECs fraction was more than 90%. Additionally, we used FISH to check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 the purified ECs and found that some of the ECs had only one fusion signal for the green IGH probe and the red BCL2 probe in contrast to typical t(14;18)(q32;q21) translocation with two fusion signals. This phenomenon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tumor cells. It might be a different breakpoint of IGH in this case, which induced the loss of the fusion signal, indicating t(14;18)(q32;q21) translocation. The positive cells accounted for 18% of the isolated ECs from the tumor, indicating that a proportion of ECs from follicular lymphoma had the sam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s the neoplastic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al cells follicular lymphoma chromsome translocation IGH-BCL2
下载PDF
Genetic effects of Agropyron cristatum 2P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fragments in a wheat background
2
作者 XU Shi-rui JIANG Bo +7 位作者 HAN Hai-ming JI Xia-jie ZHANG Jin-peng ZHOU Sheng-hui YANG Xin-ming LI Xiu-quan LI Li-hui LIU Wei-hu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2-62,共11页
Agropyron cristatum(2n=4x=28,PPPP)is a wild relative of common wheat which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desirable genes that can be exploited for wheat improvement.Wheat–A.cristatum 2P alien translocation lines exhibit... Agropyron cristatum(2n=4x=28,PPPP)is a wild relative of common wheat which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desirable genes that can be exploited for wheat improvement.Wheat–A.cristatum 2P alien translocation lines exhibit many desirable traits,such as small flag leaves,a high spikelet number and density,and a compact plant type.An agronomic trait evaluation and a genetic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ranslocation lines and backcross populations of these lines carrying different translocation frag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ranslocation fragment from 2PT-3(2PL)reduced the length of the flag leaves,while translocation fragments from 2PT-3(2PL)and 2PT-5(2PL(0.60–1.00))reduced the width of the flag leaves.A translocation fragment from 2PT-13(2PS(0.18–0.36))increased the length and area of the flag leaves.Translocation fragments from 2PT-3(2PL)and 2PT-8(2PL(0.86–1.00))increased the density of spikelets.Translocation fragments from 2PT-7(2PL(0.00–0.09)),2PT-8(2PL(0.86–1.00)),2PT-10(2PS),and 2PT-13(2PS(0.18–0.36))reduced plant height.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wheat–A.cristatum translocation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A.cristatum 2P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lines flag leaf spikelet density genetic effects
下载PDF
岩藻黄质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3
作者 谢婷 刘婷婷 +3 位作者 曾雪慧 李亚敏 周庞虎 易念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09-3614,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后分4组干预:对照组单纯培养24 h,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地塞米松干预24 h,岩藻黄质组使用岩藻黄质干预24 h,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使用地塞米松与岩藻黄质同时干预24 h。干预结束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骨形成相关蛋白、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②JC-1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与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凋亡比例减少(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荧光探针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活性氧含量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活性氧含量减少(P<0.05);⑤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⑥结果表明,岩藻黄质通过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与骨形成相关分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细胞凋亡 岩藻黄质 活性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核转位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刘海云 石淼婷 +5 位作者 骆欣怡 孙敏燕 徐晨曦 陈鲲翰 王晓敏 舒任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 观察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胰岛抵抗的作用。方法 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多... 目的 观察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胰岛抵抗的作用。方法 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多糖提取物小、大剂量组(5,10 g·kg^(-1))和盐酸二甲双胍组(0.25 g·kg^(-1)),每组9只,给药8周。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胰岛和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Akt1)、GLUT4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钱柳多糖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和肝脏结构较完整,血糖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胰岛p-PI3K、p-Akt1、GLUT4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增强(P<0.05)。结论 青钱柳多糖可调节T2DM大鼠糖脂紊乱,其机制可能是增强胰岛p-PI3K、p-Akt1、GLUT4蛋白的表达,促进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从而调节外周胰岛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 外周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TRPM7和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周立飞 高跃丽 +4 位作者 耿欣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TRPM7)和B细胞迁移基因2(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TRPM7)和B细胞迁移基因2(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RPM7、BTG2蛋白表达,分析TRPM7、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肿瘤组织中TRPM7、BTG2蛋白表达,采用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TRPM7、BTG2水平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M7、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M7、TNM分期(Ⅲ期)、肿瘤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TG2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TRPM7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TRPM7低表达组(P<0.05);BTG2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高于BTG2低表达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上调,BTG2蛋白表达下调,均与宫颈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 B细胞迁移基因2 宫颈癌
下载PDF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2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and immunotherapeutic indicator for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6
作者 RENLONG ZHOU SHUANG LI XILIN XIAO 《BIOCELL》 SCIE 2023年第11期2397-2408,共12页
Background:In many cancer types,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2(ARNT2)has been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gnosis.However,the role of ARNT2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 Background:In many cancer types,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2(ARNT2)has been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gnosis.However,the role of ARNT2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has not been completely elucidated.In this study,the potential role of ARNT2 in ccRCC development was characterized.Methods:A pan-cancer dataset(TCGA-TARGET-GTEx)was accessed from UCSC Xena Data Browser.ARNT2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tumor samples was compared.Univariate Cox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RNT2.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enrichment of functional pathways and gene signatures.CIBERSORT and ESTIMATE methods evaluated the immune infiltration.The ARNT2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in ccRCC tissue and cell lines using RT-qPCR and Western blot.Results:ARNT2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ysregulated in 23 out of 30 cancer types.Pan-cancer data reveale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ARNT2 expression and immune modulators,immune cell infiltration,and genomic alternations.In ccRCC patients,the low-ARNT2 expression group had higher immune infiltration,CD8 T cells,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expression,as well as higher enrichment score of immunotherapeutic predictors than those in the high-ARNT2 expression group.Low-ARNT2 expression group was more responsive to immunotherapy.Moreover,low ARNT2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ccRCC tissue and cell lines.Conclusions:Dysregulated ARNT2 expression is involved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 modulation of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ARNT2 can be potentially used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and an immunotherapeutic indicator for ccR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ancer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2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MMUNOTHERAPY
下载PDF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忠海 高子雅 +1 位作者 严志强 刘化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57-364,共8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中国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是CVD主要的病理过程。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特别是DNA甲基化在CVD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n-...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中国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是CVD主要的病理过程。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特别是DNA甲基化在CVD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n-eleven translocation methylcytosine dioxygenase 2,TET2)参与基因表观遗传调控,TET2在CV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ET2可以调节心脏发育、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本文就TET2在CV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 DNA甲基化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α_(1A)-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稳定共表达细胞的构建
8
作者 王晓璇 李玉蕾 +1 位作者 周培岚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7-594,共8页
目的建立α_(1A)-肾上腺素能受体(α_(1A)-AR)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稳定共表达细胞。方法①将pcDNA3.1-α_(1A)-AR-3×FLAG重组质粒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经潮霉素B(Hygro-B)200 mg·L^... 目的建立α_(1A)-肾上腺素能受体(α_(1A)-AR)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稳定共表达细胞。方法①将pcDNA3.1-α_(1A)-AR-3×FLAG重组质粒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经潮霉素B(Hygro-B)200 mg·L^(-1)压力筛选后加入α_(1A)-AR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NE,10μmol·L^(-1))孵育30 min,通过高内涵筛选系统检测细胞核内绿色荧光强度,验证EGFP-NFAT2核转位,筛选得到稳定表达α_(1A)-AR的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该细胞和对照细胞U2OS-EGFP-NFAT2中α_(1A)-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③将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分别加入NE(10^(-8)~10^(-5) mol·L^(-1))或α2-AR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MED,10^^(-8.8)~10^(-5) mol·L^(-1))孵育30 min,通过高内涵筛选系统检测EGFP-NFAT2核转位。④将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α1-AR拮抗剂萘派地尔(1μmol·L^(-1))组、NE(1μmol·L^(-1))组、萘派地尔+NE(各1μmol·L^(-1)共孵育)组、α2-AR拮抗剂阿替美唑(0.1μmol·L^(-1))组、DMED(0.1μmol·L^(-1))组、阿替美唑+DMED(各0.1μmol·L^(-1)共孵育)组和萘派地尔+DMED(萘派地尔1μmol·L^(-1)与DMED 0.1μmol·L^(-1)共孵育)组,药物孵育时间均为30 min,通过高内涵筛选系统检测EGFP-NFAT2核转位,验证该细胞α_(1A)-AR功能的特异性。结果①Hygro-B压力筛选得到58株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NE 10μmol·L^(-1)孵育后,其中50号细胞核内绿色荧光强度最强,故选定其为稳定共表达α_(1A)-AR和EGFPNFAT2的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②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可明显表达α_(1A)-AR蛋白,而对照细胞U2OS-EGFP-NFAT2中未见α_(1A)-AR蛋白表达。RT-qPCR结果显示,该细胞在传代5~20代内α_(1A)-AR mRNA均稳定表达,其表达水平为对照细胞的500~800倍。③NE或DMED使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中EGFP-NFAT2核转位明显增加,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5.94×10^(-7)和6.15×10^(-8) mol·L^(-1)。④与溶剂对照组和萘派地尔组比较,NE组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EGFP-NFAT2核转位明显增强(P<0.01),而萘派地尔+NE组EGFP-NFAT2核转位较NE组明显减弱(P<0.01)。与溶剂对照组和阿替美唑组比较,DMED组EGFP-NFAT2核转位明显增强(P<0.01),阿替美唑+DMED组EGFP-NFAT2核转位与DMED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萘派地尔+DMED组EGFP-NFAT2核转位较DMED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成功构建稳定共表达α_(1A)-AR和EGFP-NFAT2的U2OS-EGFPNFAT2-α_(1A)-AR细胞,可用于靶向α_(1A)-AR化合物筛选和受体分子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核转位 去甲肾上腺素 高内涵筛选系统
下载PDF
DNMT3A与TET2双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苏杰 周雪 李莎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与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双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治疗的DNMT3A与TET2双突变AML患者86例设为DNMT3A与TET2双突变组,同...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与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双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治疗的DNMT3A与TET2双突变AML患者86例设为DNMT3A与TET2双突变组,同时选取DNMT3A单突变AML患者50例、TET2单突变AML患者80例作为对照,分别设为DNMT3A单突变组、TET2单突变组。比较各突变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红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初次诱导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DNMT3A与TET2双突变组患者年龄<60岁比例为93.02%,高于TET2单突变组(70.00%)、DNMT3A单突变组患者(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突变组患者WBC、血红蛋白及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与TET2双突变组患者初次诱导完全缓解率为31.40%,明显低于TET2单突变组患者(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NMT3A单突变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A与TET2双突变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个月(95%CI:10.48~11.52),明显少于TET2单突变组患者的22个月(95%CI:20.99~2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NMT3A单突变组患者的12月(95%CI:10.70~13.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TET2单突变患者,DNMT3A与TET2双突变AML患者初次诱导疗效及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3A 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 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孝 辛志勇 +4 位作者 肖世和 林志珊 徐惠君 杜丽璞 钱幼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0,共5页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i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i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两个基因都呈显性遗传.α-Amy-X2控制形成二条α-淀粉酶2特异酶带,可认为是7Ai—1长臂的生化标记.经BYDV抗性和α-淀粉酶2遗传分析,推断这两个基因位点相距为约29.4个遗传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 大麦黄矮病毒病 淀粉酶 易位系 重组率
下载PDF
小麦-大麦矮秆易位系T2DL·2HS的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树贵 刘淑会 +3 位作者 鲁敏 王亮明 杜万里 陈新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技术对从普通小麦和农家二棱大麦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矮秆种质系WB7-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WB7-3田间农艺性状较好,且表现为矮秆;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技术对从普通小麦和农家二棱大麦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矮秆种质系WB7-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WB7-3田间农艺性状较好,且表现为矮秆;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未出现杂交信号;位于大麦2H染色体短臂上的特异STS引物ABC454能在WB7-3中扩增出大麦特征条带,表明WB7-3含有大麦2HS的染色体片段;利用210对位于小麦各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其进行扩增结果显示,2DS上4对引物(Xgdm35、Xgdm5、Xgwm261和Xgwm455)在WB7-3中有条带缺失,由此确定该小大麦矮秆材料WB7-3是一个2DL/2HS小片段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矮秆 T2DL·2HS STS SSR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B细胞异位基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云飞 肖何 +2 位作者 罗佳 皮国成 王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B细胞异位基因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 2,BTG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25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101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BTG2蛋白... 目的探讨B细胞异位基因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 2,BTG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25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101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BTG2蛋白的表达,并分为3组:BTG2高表达组,BTG2蛋白中表达(++)或强表达(+++);BTG2低表达组,BTG2蛋白低表达(+);BTG2阴性组,BTG2蛋白无表达(-)。分析BTG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选取12对癌与癌旁配对组织,用RT-PCR检测其BTG2表达水平。结果 125例癌组织中,BTG2阴性组、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别为106、13、6例;癌旁组织中,BTG2阴性组、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别为41、14、22例,癌与癌旁组织BTG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02,P<0.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12对癌与癌旁配对组织中,癌组织BTG2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的有8例。癌栓发生与BTG2表达有明显相关性(χ~2=8.305,P=0.013),其中低表达组癌栓发生率最高。BTG2低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期为36个月(95%CI:8.437~63.564),而高表达和阴性表达组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Log-Rankχ~2=4.512,P=0.105)。亚组分析表明,BTG2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长于低表达组(χ~2=4.266,P=0.039),而高表达与阴性组(χ~2=2.729,P=0.099)以及低表达与阴性组(χ~2=1.400,P=0.237)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肝硬化、癌栓和转移情况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BTG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低表达,并且BTG2蛋白的高表达提示肝癌患者预后较好,可作为肝细胞癌的潜在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BTG2 总生存期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小檗碱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志敏 秦传蓉 +4 位作者 章必成 付红星 杨波 邱国超 饶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檗碱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 目的探讨小檗碱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檗碱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增殖基因BTG2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檗碱可以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随着小檗碱作用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P<0.01);小檗碱可使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与小檗碱的作用时间成正比(P<0.05);随着小檗碱作用时间的延长,抗增殖基因BTG2 mRNA的表达增加(P<0.0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mRNA的表达则逐渐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能够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抗增殖基因BTG2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B细胞转运基因2(BTG2)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cL2蛋白质家族——定位与转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祖平 刘树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0-653,共4页
Bcl 2蛋白质家族的抗凋亡和促凋亡成员 ,在线粒体水平上决定细胞的存活或死亡 .在正常细胞中 ,这些成员呈现功能适应性的细胞内分布 ;抗凋亡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内膜系特别是线粒体外膜上 :但绝大多数促凋亡成员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 .细... Bcl 2蛋白质家族的抗凋亡和促凋亡成员 ,在线粒体水平上决定细胞的存活或死亡 .在正常细胞中 ,这些成员呈现功能适应性的细胞内分布 ;抗凋亡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内膜系特别是线粒体外膜上 :但绝大多数促凋亡成员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 .细胞接受死亡信号后 ,Bcl 2家族成员本身受到一系列的调节 ,如磷酸化、裂解、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等 ,结果之一是促凋亡成员发生细胞内定位的改变 ,从细胞浆转位于线粒体膜上 ,并引发线粒体功能异常及其内外膜间致凋亡因子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质家庭 定位 转位 线粒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雷祎 刘芳 +3 位作者 范承启 王洋 王铁功 邵成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2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中男14例,...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2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16~88岁,平均49.7岁,病灶最大径2.0~15.2cm,平均5.59cm。肿瘤形态呈类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2例。病灶呈实性11例,呈囊实性16例,8例可见钙化灶。11例实性病灶CT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呈轻度或轻中度强化;16例囊实性病灶CT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分别呈结节状(岛屿状)、分隔样强化或边缘不均匀强化。3例邻近脏器受侵,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4例可见血管侵犯。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通常瘤体体积较大,钙化及病灶内出血、坏死、囊变较多见,CT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强化方式多样,与其肿瘤细胞成分、排列方式及血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EDTA对狭叶香蒲吸收水中Cu^(2+)及Cu^(2+)在组织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道勇 王建龙 潘响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31,38,共4页
水培实验研究表明,100mg/L的Cu2+和0.5mmol/L的EDTA对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同时0.5mmol/L的EDTA能够促进狭叶香蒲吸收水中的Cu2+,并促进Cu2+从须根向地上部分转移,茎和叶中积累的Cu2+浓度为1233.8mg/kg... 水培实验研究表明,100mg/L的Cu2+和0.5mmol/L的EDTA对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同时0.5mmol/L的EDTA能够促进狭叶香蒲吸收水中的Cu2+,并促进Cu2+从须根向地上部分转移,茎和叶中积累的Cu2+浓度为1233.8mg/kg和632.3mg/kg DW(干重),Cu2+从须根转移到茎部分的转移系数TFs从0.95上升到2.15;从须根转移到叶部分的转移系数从0.48上升到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香蒲 Cu^2+ 吸收 迁移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2表达与基因重排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倩 赵海鸥 +4 位作者 于海 高建芳 张娜 王慧 张云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不同器官和部位发生的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采用双色FISH法检测42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基因重排及扩增。...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不同器官和部位发生的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采用双色FISH法检测42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基因重排及扩增。观察组织标本中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CL-2基因重排阳性率为42.9%(18/42),16例生发中心型(GCB型)阳性率为43.8%(7/16),26例non-GCB型阳性率为42.3%(11/26),统计学分析χ~2=0.008(P>0.05),差别不显著;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重排列联系数为0.333(P<0.05),差异显著;bcl-2蛋白表达与BCL-2扩增列联系数为0.243(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 bcl-2蛋白高表达(中强以上,≥50%)与BCL-2基因重排有密切相关性。DLBCL中,bcl-2蛋白高表达提示可能存在BCL-2基因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BCL BCL-2 基因重排 基因扩增
下载PDF
过表达BTG2增强人肺腺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东娟 吕喜英 +4 位作者 林萍萍 赵继伟 党春艳 胡潺潺 朱翠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0-1528,共9页
在肺癌类型中,肺腺癌占大多数,其总体生存率差,BTG2是抗增殖基因家族的一员,属于BTG/TOB家族。许多研究表明,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但其在肺腺癌放疗敏感性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肺腺癌组... 在肺癌类型中,肺腺癌占大多数,其总体生存率差,BTG2是抗增殖基因家族的一员,属于BTG/TOB家族。许多研究表明,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但其在肺腺癌放疗敏感性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肺腺癌组织样本及在线数据库,探究BTG2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提示在具有放疗抗性的肺腺癌患者中,BTG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在肺腺癌细胞系中,BTG2能对放疗产生响应,其在肺腺癌患者中的低表达状态与不良的预后相关(P<0.05);在人肺腺癌A549和H1299细胞系中转染过表达BTG2(OE-BTG2)慢病毒,通过克隆形成检测过表达BTG2对肺腺癌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实验证实过表达BTG2可显著增强A549和H1299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P<0.05);并进一步通过WB、免疫组化检测BTG2及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证实:过表达BTG2可显著增加A549和H1299细胞辐射后的凋亡水平。最后通过裸鼠成瘤试验检测BTG2在活体中对肺腺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提示:在动物实验中,过表达BTG2可显著增强肺腺癌的辐射敏感性(P<0.05)及增加辐射后BAX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BTG2在肺腺癌组织中处于低表达状态,并且与不良的临床预后紧密相关,过表达BTG2可促进凋亡过程,增加人肺腺癌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能为克服肺腺癌的辐射抗性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B细胞易位基因2 辐射敏感性 凋亡
下载PDF
DNA去甲基化酶TET2在胃癌细胞低表达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严 雷增杰 +1 位作者 王斌 陈东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790-1793,共4页
目的探讨DNA去甲基化酶TET2和E-钙黏蛋白(E-ca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10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TET2和E-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ET2和E-cad在... 目的探讨DNA去甲基化酶TET2和E-钙黏蛋白(E-ca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10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TET2和E-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ET2和E-cad在胃癌组织高表达率分别为24%(24/100),26%(26/100),显著低于癌旁黏膜82.8%(21/29),65.5%(19/29)(P<0.05)。TET2和E-cad在TNM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TET2或E-cad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组(P<0.05)。胃癌组织中TET2与E-cad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ET2与E-cad表达呈正相关,胃癌细胞TET2低表达与胃癌转移有密切关系,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ET2 E-钙黏蛋白
下载PDF
缺氧环境肝癌SMMC-7721细胞ABCG2和HIF-1α的表达及其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卿小松 孔宪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三磷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lα)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24h组、缺氧48h组及缺氧72h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ABCG2和H... 目的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三磷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lα)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24h组、缺氧48h组及缺氧72h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ABCG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将缺氧72h组SMMC-7721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1.0、2.0、4.0μmol/L的HIF-1α抑制剂YC-1处理,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YC-1处理的SMMC-7721细胞ABCG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缺氧时间延长,ABCG2和HIF-1α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P<0.05),且ABCG2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4,P<0.05);随YC-1浓度的增加,缺氧72h组SMMC-7721细胞ABCG2和HIF-1α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ABCG2和HIF-1α的表达随缺氧加重而增加,ABCG2表达上调可能是HIF-1α介导肝癌细胞缺氧环境中生存及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2 缺氧 肝肿瘤 实验性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