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pulation migration acros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Nan WANG Huimeng +3 位作者 DU Yunyan YI Jiawei LIU Zhang TU Wen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195-214,共20页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nter-city interactions is crucial for regional planning.We therefore examine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cros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using mig...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nter-city interactions is crucial for regional planning.We therefore examine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cros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using migration big data from Tencent for the period between 2015 and 2019.We initially used decomposition and breakpoint detection methods to examine time-series migration data and to identify the two seasons with the strongest and weakest population migration levels,between June 18th and August 18th and between October 8th and February 15th,respectively.Population migration within the former period was 2.03 times that seen in the latter.We then used a variety of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to examine population flow direction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individual city in migration.The two capital cities on the QTP,Lhasa and Xining,form centers for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are also transfer hubs through which migrants from other cities off the plateau enter and leave this region.Data show that these two cities contribute more than 35%of total population migration.The majority of migrants tend to move within the province,particularly during the weakest migration season.We also utilize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force and radiation model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strength and the radiating energy of each individual city.Results show that Lhasa and Xining exhibit the strongest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cities and have the largest radiating energies.Indeed,the radiating energy of the QTP cities correlates with their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754 in the weakest migration season,WMS versus 0.737 in the strongest migration season,SMS),while changes in radiating energy correlate with the tourism-related revenue(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685).These outcomes suggest that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evel of tourism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driving the QTP population migration.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provide critical clarification guidance regarding huge QTP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population migration migration big data flow radiation model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 mode
原文传递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local and distant population flow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sing crowd-sourced data
2
作者 XU Jun LIU Ju +1 位作者 XU Yang PEI Ta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231-244,共14页
Human migration between cities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spatial interaction that not only reflects urban attractiveness but also denotes interactions amongst agglomerations.We therefore implemented a web-based visua... Human migration between cities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spatial interaction that not only reflects urban attractiveness but also denotes interactions amongst agglomerations.We therefore implemented a web-based visualization system to analyze and interactively explore local and distant population flow patterns between ci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We utilized 2017 Tencent population flow data from which we initially constructed inbound and outbound vectors for cities on the QTP.We then use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to examine and visualize migration pattern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ities.Result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six local and three distant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on the QTP as well as average summer monthly migrations more than twice the level of those in the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ation flow VIsUALIZATION tencent location big data spatiotemporal pat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原文传递
基于定位大数据的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葛恒军 陈跃红 葛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7,共10页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简称“贫困片区”)是我国人口流动剧烈区域之一,目前关于揭示贫困片区人口流动规律的研究尚不多见。该文利用2019年春节前后实时动态腾讯定位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进行耦合分析,揭示14个贫困...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简称“贫困片区”)是我国人口流动剧烈区域之一,目前关于揭示贫困片区人口流动规律的研究尚不多见。该文利用2019年春节前后实时动态腾讯定位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进行耦合分析,揭示14个贫困片区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贫困片区人口流出明显,呈现出东、中部片区人口流出活跃,西部片区人口流入一般活跃的格局,且东、中部片区的净流出量明显高于西部片区的净流入量。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三次产业发展以及贫困人口数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大,其中,二、三产业发展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而教育资源供给矛盾、贫困人口多、第一产业附加值低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③东、中部片区人口流出主要缘于贫困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不足,西部片区人口流入主要受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多的影响。最后提出贫困片区在乡村振兴阶段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空间格局 腾讯定位大数据 地理加权回归 社会经济因素 贫困片区
下载PDF
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城市网络特征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泓羽 唐炉亮 +2 位作者 郑枭于 杜韵琦 吴悦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0,共8页
新冠疫情(COVID-19)对人口流动与城市网络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基于百度人口迁徙数据,利用多维度特征评价方法分析疫情暴发前后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关联特征变化,有助于重大卫生事件突发期间人口出行和迁徙模式认知以及疫情后的社会恢复... 新冠疫情(COVID-19)对人口流动与城市网络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基于百度人口迁徙数据,利用多维度特征评价方法分析疫情暴发前后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关联特征变化,有助于重大卫生事件突发期间人口出行和迁徙模式认知以及疫情后的社会恢复。结果表明:①城市网络中重要性相对较高的城市面对疫情等突发状况冲击时的韧性比低位城市小,加权优势度最大起伏可达0.380,且城市位次恢复需要更多时间;②城市间形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京津冀4个城市群为核心顶点的“筝型”城市网络结构,核心城市群中的大规模疫情暴发会明显抑制整个网络的人口流动规模和密度,并且其部分城市职能会暂时被周边核心城市分担;③城市集群结构韧性大,在长时间序列上保持稳定,间断性疫情暴发不会明显改变城市群结构,城市群内部的优势城市会发生明显变化;④疫情暴发会降低全国人口的出行意愿,但在疫情暴发前后,各城市与其主要人口流动城市间仍能保持健康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人口流动 网络分析 社团检测 百度迁徙大数据
下载PDF
地理位置大数据支持下的武汉人群活动模式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罗茜 焦利民 《时空信息学报》 2023年第1期86-94,共9页
探究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有助于理解人群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Tucker张量分解法和K-means聚类挖掘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①用张量分解法处理地理位置大数据从多维... 探究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有助于理解人群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Tucker张量分解法和K-means聚类挖掘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①用张量分解法处理地理位置大数据从多维度揭示城市人群活动时空模式是有效的;武汉都市发展区人群活动可分解为三种每日时间段模式、两种日常周期模式和五种地理空间模式,反映出武汉城市人群活动在时间段、周期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得到四个层次空间结构,呈现为城市中心依次向外的圈层结构,各个聚类中以生活服务、购物服务、公司企业三种兴趣点功能为主。本研究可为优化城市管理和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位置大数据 城市人群活动 时空分布 Tucker张量分解 武汉都市发展区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人口流动空间格局与网络结构韧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赖建波 朱军 +4 位作者 郭煜坤 游继钢 谢亚坤 付林 王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3,共9页
针对都市圈建设发展较快与超设防事件频发现象,评估和分析城市群网络结构韧性水平对区域一体化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2017年“腾讯迁徙”数据构建城市网络人口流动矩阵,分析城市群内部人口流... 针对都市圈建设发展较快与超设防事件频发现象,评估和分析城市群网络结构韧性水平对区域一体化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2017年“腾讯迁徙”数据构建城市网络人口流动矩阵,分析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规模与特征,并从层级性、中断场景下传输性以及脆弱性对城市网络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时段中原城市群人口流动具有规律性,节假日期间郑州与多数城市的人口流动状况具有动态平衡性;(2)不同时段高层级人口流动网络主要呈现为以郑州为核心的发散式结构;(3)中原城市群网络层级性显著,整体表现为单核心网络,介数策略对网络的破坏性最大,拥有高介数的节点在网络中承担核心作用;(4)郑州、洛阳、周口等核心城市节点对整体网络效率影响更大,中原城市群韧性水平整体良好,具有“十”字形空间特征,但部分规划核心城市的协同发展仍有待提高,未来需完善不同等级、规模、职能的城市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城市网络韧性水平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空间格局 腾讯迁徙大数据 城市网络韧性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群人口流动空间网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伟丽 郝智娟 +1 位作者 王伊斌 魏瑞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选取2015—2018年11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动频次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和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二次指派程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间以及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空间网络格局及演变,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 选取2015—2018年11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动频次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和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二次指派程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间以及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空间网络格局及演变,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①城市群间人口流动空间网络呈现明显的“钻石”结构,而城市群内部表现为不同丰度的“金字塔”结构,优化提升阶段城市群是人口流动的主体区域,其城市群内部与城市群之间人口流动空间网络结构相较于其他两个阶段更复杂。②人口流动空间网络格局相对稳定,以“胡焕庸线”为人口流动总量的分界线,在优化提升阶段的城市群作用之下,东部城市群的人口流动总频次远大于中西部,呈现出稳定的“东密西疏”结构。③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空间网络均呈现小世界特性,形成明显的以相邻城市为主体的“凝聚子群”。④城市群人口流动空间网络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舒适度水平逐渐成为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因子。人均绿地面积、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人均道路面积、人均专利授权量和年均气温等在多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动空间网络形成中均发挥了显著作用,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不同城市群的人口流动产生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流动空间网络 腾讯位置大数据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新冠疫情前后背景噪声分析
8
作者 邓明文 许鑫 李金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7-18,共12页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14个测震台站垂直分量波形记录,通过计算PSD(功率谱密度)和PDF(概率密度函数),统计不同频段功率谱密度分布情况,对比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疫情前后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数据探讨人口迁...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14个测震台站垂直分量波形记录,通过计算PSD(功率谱密度)和PDF(概率密度函数),统计不同频段功率谱密度分布情况,对比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疫情前后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数据探讨人口迁徙与背景噪声变化的相关性。同时计算了疫情前后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Mc),对比分析其地震监测能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背景噪声水平受疫情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高频段(1~35 Hz)最大下降幅度为36.6 dB,部分台站长周期频段下降突出,这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的;上述变化与人口迁徙大数据变化呈现了极大的正相关。此外在疫情封闭期间,地震监测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部分台站获得更为清晰的震相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地震背景噪声 概率密度函数 人口迁徙大数据 地震监测能力
下载PDF
疫情下人口流动格局对旅游热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
9
作者 闵曙辉 马小雪 《江苏商论》 2023年第9期60-66,共7页
旅游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统筹旅游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工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游业恢复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文章借助百度迁徙大数据,选取北京、上海、武汉、南京为旅游热点案例城市,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旅游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统筹旅游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工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游业恢复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文章借助百度迁徙大数据,选取北京、上海、武汉、南京为旅游热点案例城市,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并剖析影响旅游经济的因素,以期促进旅游业发展。结果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4座城市的迁徙规模指数和出行强度均比2019年同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国民在提高“疫情”关注度的同时,减少“旅游”的搜索量,旅游人数减少,旅游经济受挫;旅游地经济水平及旅游地吸引力对旅游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百度迁徙大数据 人口流动 旅游业
下载PDF
胡焕庸线存在性的大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征的生态学及新经济地理学认识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铮 夏海斌 +6 位作者 田园 王魁 花卉 耿文均 田丽 郑保利 赵金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166-5177,共12页
基于大数据分析思路和数据挖掘工具,在县级尺度上,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合成海拔(地带性因素)、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农业生产潜力、适宜水资源偏离度、交通便捷性、区位指数等,克鲁格曼Krug... 基于大数据分析思路和数据挖掘工具,在县级尺度上,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合成海拔(地带性因素)、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农业生产潜力、适宜水资源偏离度、交通便捷性、区位指数等,克鲁格曼Krugman所谓的区域地理本性特征,对胡焕庸线的存在的地理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密度与合成海拔、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适宜水资源偏离度、农业生产潜力等生态学因素密切相关,与交通便捷性、GDP和区位指数等显著相关。(2)对大多数省的人口密度的影响的贡献率排在强烈的是合成海拔、农业生产潜力和和水资源适应度,其次是交通便捷性和区位指数;它们是克鲁格曼Krugman新经济地理学认识的第一次区域本性和第二次地理本性因素。(3)新疆、山东、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和天津的人口分布比较独特,还需引入新的因子来解释其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4)胡焕庸线沿线是一个生态脆弱地带。研究基本展现了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的胡焕庸线的地理学与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 空间分布 胡焕庸线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研究——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梁林 赵玉帛 刘兵 《西北人口》 CSSCI 2019年第1期20-28,共9页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IS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区域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网络模型,从网络结构和空间格局两个方面测度京津冀区域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符合"小世界"...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IS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区域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网络模型,从网络结构和空间格局两个方面测度京津冀区域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符合"小世界"网络特征,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和运行效率,并且所有城市节点的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目前京津冀人口可以跨越行政界限自由流动,且保持相对平衡,京津冀协同战略发展已经取得了实质性效果。(2)京津冀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具有明显层次性,呈现"北疏南密"流动分布态势和"一大三小"多中心网络空间格局,并非传统认知上"京津双核心"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对于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京津冀区域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人口流动 复杂网络 腾讯位置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口迁移量预测模型仿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巧玲 茹金平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6-249,共4页
对人口迁移量进行准确的分析,是人口数量智能化发展方向,与环境、经济和政策等因素有关。人口迁移过程中,受到气候、战争、就业环境、疾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因素起到的作用大小很难进行有效界定。传统的预测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往... 对人口迁移量进行准确的分析,是人口数量智能化发展方向,与环境、经济和政策等因素有关。人口迁移过程中,受到气候、战争、就业环境、疾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因素起到的作用大小很难进行有效界定。传统的预测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通过对各指标设定固定的权值,以更多的指标数据逼近真实的结果,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在数据增加的同时,也没有很好地衡量各因素起到作用的大小,造成人口迁移量预测出现偏差。提出引入多种群竞争免疫算法的人口迁移量预测方法。对以往的人口迁移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计算上述不同属性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将多种群竞争相关理论引入到免疫算法中,进行人口迁移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大数据统计的人口迁移量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满足人口规划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统计 人口迁移量 预测方法
下载PDF
中国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天籽 陆铭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文章基于2016年和2018年的腾讯位置大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回归模型系统探究了中国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网络关联性增强,整体结构日趋稳健,但依然存在“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态势;... 文章基于2016年和2018年的腾讯位置大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回归模型系统探究了中国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网络关联性增强,整体结构日趋稳健,但依然存在“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态势;经济发达、行政地位高的节点城市在人口流动网络中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人口流动网络的凝聚子群特征明显,人口流动仍以子群内流动为主,子群间联系较少;区域差异是人口流动的源动力,就业机会、工资收入以及迁移成本仍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性需求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日渐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腾讯位置大数据 QAP回归模型
下载PDF
人口流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网络时空特征研究——基于雄安新区成立前后的对比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林 赵玉帛 武晓洁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基于人口流视角,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IS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城市网络测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比分析雄安新区成立前后京津冀城市网络的复杂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网络中城市地位变化呈现上升、下降、持平... 基于人口流视角,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IS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城市网络测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比分析雄安新区成立前后京津冀城市网络的复杂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网络中城市地位变化呈现上升、下降、持平三种趋势,网络整体在雄安新区成立前后呈现无标度和层级化特点,表明城市网络联系呈现非均衡性和异质性。从城市网络结构来看,平均联系强度和网络密度正向指标均呈现高水平状态下的下降趋势,而平均聚类系数持续降低;从网络空间分布来看,城市网络呈现"北疏南密"分布态势和"一大三小"多中心空间格局,网络重心有南移趋势。总体来看,雄安新区成立后,京津冀城市网络日趋成熟,向多中心均衡化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京津冀 城市网络 腾讯位置大数据 人口流
下载PDF
基于人口迁徙大数据的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项昀 徐铖铖 +2 位作者 于维杰 华雪东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1-246,共6页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利用人口迁徙大数据,绘制基于出行距离的客运方式分担率曲线,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分别为[8,119]km、[119,1594]km和[1594,3000]km,相对优势距离分别为[8,463]km、[318,983]km和[2477,30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城市对外交通 客运方式 优势出行距离 分担率 人口迁徙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精细尺度人口空间化——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例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吴中元 许捍卫 胡钟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5,共5页
精细尺度的人口空间化研究成为当前GIS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大多针对区域或城市尺度进行研究,少有对街道、社区甚至住宅小区的亚城市单元人口的研究。该文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结合人口统计... 精细尺度的人口空间化研究成为当前GIS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大多针对区域或城市尺度进行研究,少有对街道、社区甚至住宅小区的亚城市单元人口的研究。该文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建筑物空间属性数据和住宅小区边界数据,提出了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和住宅小区级别的精细尺度人口估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住宅小区空间尺度下的估算结果与实际人口的线性拟合R^2达到0.9494,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为今后精细尺度人口空间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位置大数据 人口格网 居住空间数据 人口估算模型
下载PDF
中国市域间日常人口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7
作者 施响 王士君 +2 位作者 王冬艳 浩飞龙 李卓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89-1899,共11页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了2015—2018年中国368个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识别了与人口流入、流出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形成了以京、深、沪、穗、蓉、莞为“中枢...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了2015—2018年中国368个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识别了与人口流入、流出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形成了以京、深、沪、穗、蓉、莞为“中枢”的菱形空间结构。(2)通过社区划分得到的城市子群结构表明,社区间呈现明显的地理临近和省际分异特征,既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受省界制约明显的中心–腹地结构的小型城市子群,也形成了跨越省界的多中心结构的大型城市子群,但大部分城市以省界为主要流动圈层,省域内人口流动更为密切。(3)ERGM模型确定的人口流入、流出网络影响因素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一致,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市场因素和经济因素在人口流动中仍然具有主导性作用。(4)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属性特征,而城市人口外流更依赖于外部网络关联要素,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推拉理论中城市“拉力”的主导力量,以及各类距离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腾讯位置大数据 ERGM 外来人口
下载PDF
新冠肺炎交通防控政策对长沙市人口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闫常鑫 王彬 +3 位作者 陈理 向往 王云 闫学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0-197,共8页
为探究新冠肺炎疫情下交通防控政策对长沙市人口流动的影响,本文根据长沙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颁布的交通防控政策和疫情实时防控情况划分防控阶段,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长沙市不同阶段的交通防控政策以及量化防控... 为探究新冠肺炎疫情下交通防控政策对长沙市人口流动的影响,本文根据长沙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颁布的交通防控政策和疫情实时防控情况划分防控阶段,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长沙市不同阶段的交通防控政策以及量化防控效果,分析交通防控政策对长沙市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沙市在交通管制阶段,平均人口迁出强度、平均人口迁入强度及城市内部出行强度分别下降了83.68%、69.24%及59.74%,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流动,降低了疫情扩散危险。在交通恢复阶段,长沙市人口流动强度逐渐反弹,城市内部出行强度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了交通管制对疫情扩散限制的有效性,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精准防控政策和复工复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防控政策 双重差分模型 人口流动 百度迁徙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中国中心城市识别及网络腹地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储君 仝德 +2 位作者 曹志强 邱君丽 潘向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7,61,共5页
中心城市识别与腹地范围划分对城市体系分析至关重要。利用2018年腾讯迁徙大数据,采用随机加权块模型和相对关联法分析了中心城市及其网络腹地。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中存在1组中心城市和2组次中心城市,其在整个城市网络中起到支配... 中心城市识别与腹地范围划分对城市体系分析至关重要。利用2018年腾讯迁徙大数据,采用随机加权块模型和相对关联法分析了中心城市及其网络腹地。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中存在1组中心城市和2组次中心城市,其在整个城市网络中起到支配作用。(2)中心城市的网络腹地以本地邻域城市为主,但部分城市的网络腹地超越了本地邻域范围,网络腹地之间存在交叠,中西部中心城市网络腹地的邻域空间范围比东部中心城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腹地 中心城市 迁徙大数据 城市网络
下载PDF
疫情下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成林 路兰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94-102,共9页
将疫情防控划分为多个阶段,基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利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各阶段的人口流动网络。通过对各阶段网络的密度、平均度等统计特征分析可知,中国的防控措施对遏制疫情扩散效果显著;由各阶段网络的中心性分析结果可知,省... 将疫情防控划分为多个阶段,基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利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各阶段的人口流动网络。通过对各阶段网络的密度、平均度等统计特征分析可知,中国的防控措施对遏制疫情扩散效果显著;由各阶段网络的中心性分析结果可知,省市的人口流动控制能力大小由该省市的度数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的共同决定;运用块模型分析方法,对各阶段网络进行板块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后东北板块成员之间关联程度减弱,成员内部向外关联减少;中西、华南、西南板块向外关联至华东板块趋势没有变化;凭借良好的疫情防控效果,其他板块向外溢出至西北板块的关联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人口流动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