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仲景原文“烦疼”“疼烦”症考释
1
作者
任沁怡
徐爽
+1 位作者
邓慧芳
钟相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8-740,751,共4页
[目的]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疼烦”的含义。[方法]从历代注家注疏入手,对不同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同时通过文字学考证,参考秦汉医学与非医文献,探明“烦”字字义,并结合张仲景原文分析二症含义。[结果]历代注家将二...
[目的]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疼烦”的含义。[方法]从历代注家注疏入手,对不同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同时通过文字学考证,参考秦汉医学与非医文献,探明“烦”字字义,并结合张仲景原文分析二症含义。[结果]历代注家将二症释为疼痛剧烈、疼痛并烦扰、热疼不妥。文字学考证可见,“烦”字除了表示心神的不适感之外,还有繁多、频繁之意。在张仲景原文中二症与具体身体部位连用,见于湿病、疟病、少阳病等,表示疼痛频繁、反复。[结论]张仲景原文中“烦疼”“疼烦”实为“疼痛频繁”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烦
疼
疼
烦
烦
频繁
湿病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之病机及其证治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鑫
王诗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烦疼症状进行辨析,认为其病机关键为阳气怫郁,或由风、寒、湿邪束表所致;或阳气壮盛而寒邪闭表;或少阳枢转不利;或阳热偏盛蕴结于里;或湿热交蒸而郁阳不通。其治疗应根据其具体病因,针对阳气怫郁的病机,采...
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烦疼症状进行辨析,认为其病机关键为阳气怫郁,或由风、寒、湿邪束表所致;或阳气壮盛而寒邪闭表;或少阳枢转不利;或阳热偏盛蕴结于里;或湿热交蒸而郁阳不通。其治疗应根据其具体病因,针对阳气怫郁的病机,采用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烦
疼
阳气怫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名言拾粹
3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314-1314,1366,1373,1445,共4页
在肾则为腰脊腿胫酸软,或攸隐而痛,为骨蒸内热盗汗,或至夜发热,为遍身骨疼,或疼痛如折,为梦遗滑泄,为耳中鸣,足心热。在心则为惊悸怔忡,为掌中干热,为虚烦无寐,为魇梦不宁,为口苦舌干,为口舌糜烂。在肺则为咳嗽多痰,或干咳少痰,为胸满气...
在肾则为腰脊腿胫酸软,或攸隐而痛,为骨蒸内热盗汗,或至夜发热,为遍身骨疼,或疼痛如折,为梦遗滑泄,为耳中鸣,足心热。在心则为惊悸怔忡,为掌中干热,为虚烦无寐,为魇梦不宁,为口苦舌干,为口舌糜烂。在肺则为咳嗽多痰,或干咳少痰,为胸满气逆,或喘或促,为两颧红若脂,为鼻中气如火,为咳血衄血,甚则吐白沫,一边不能睡,咽痛喉烂,声嘶音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悸怔忡
胸满
虚
烦
滑泄
音哑
衄血
舌干
骨
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烦疼”辨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云路
王前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烦疼"是一个古医书中很常见的词,也是至今未有确解的词。笔者认为"烦疼"是一并列结构的双音词,"烦"和"疼"都是一种病症,谓疼痛不适。这种病症可能发生于人体很多部位。
关键词
烦
烦
疼
病症
并列结构
原文传递
“风湿相搏”释疑正误
5
作者
王馨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5-46,共2页
《伤寒论》乃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典范,由于版本流传不一,文字讹误较多,历代医家虽曾对该书进行过校注、订正,弄清了许多鲁鱼豕亥之讹,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笔者学习《伤寒论》,每读至风湿相搏之“搏”字,辄生...
《伤寒论》乃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典范,由于版本流传不一,文字讹误较多,历代医家虽曾对该书进行过校注、订正,弄清了许多鲁鱼豕亥之讹,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笔者学习《伤寒论》,每读至风湿相搏之“搏”字,辄生疑窦。然而遍阅诸家注本,却大多仍沿“搏”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搏
中医辨证论治
伤寒论
鲁鱼
注本
骨节
疼
烦
合而为痹
病脉证治
中风历节病
脉证并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烦疼”释义献疑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军
王靖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70-75,共6页
"烦疼"是个至今颇有争议的词汇。从"烦"的两个核心义素"热"与"多"的各自引申发展路径,从对文、病痛症状、佛患烦疼缘等文献比较互证角度以及与"烦渴"病症比勘来看,"烦疼"...
"烦疼"是个至今颇有争议的词汇。从"烦"的两个核心义素"热"与"多"的各自引申发展路径,从对文、病痛症状、佛患烦疼缘等文献比较互证角度以及与"烦渴"病症比勘来看,"烦疼"之"烦"不是心烦之病症,而表频繁、连续不断义,"烦疼"应理解为频繁或连续不断地疼痛,是状中结构双音词,描写发生在人体各部位的疼痛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烦
疼
烦
渴
病症
词义引申
比较互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张仲景用白术
7
作者
邹书瑛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4-85,共2页
浅谈张仲景用白术邹书瑛1消痰利水,首重白术仲景为何用白术治疗水气病呢?实深得白术健脾土以运津液之真谛。从中剖析其运用白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消利中焦痰水:如枳术汤治脾弱气滞,失于输转,故水气结于胃部的“心下坚,大如盘”...
浅谈张仲景用白术邹书瑛1消痰利水,首重白术仲景为何用白术治疗水气病呢?实深得白术健脾土以运津液之真谛。从中剖析其运用白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消利中焦痰水:如枳术汤治脾弱气滞,失于输转,故水气结于胃部的“心下坚,大如盘”之证。泽泻汤治疗“心下有支饮,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术汤
泽泻汤
利水
支饮
水气病
中气虚
痰饮证
桂枝芍药知母汤
太阳病
骨节
疼
烦
掣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表清热说二豆
8
作者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
2019年第1期50-51,共2页
二豆,即豆豉、豆卷。二者都有解表之功,临床常相须使用,故统称'二豆'。不过,二者虽出身相同,但由于炮制不同,故功效也有异。豆豉又名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晒干而成.
关键词
大豆黄卷
骨节
烦
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虎加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
9
作者
肖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1098-1098,共1页
白虎加桂枝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组成,功能清泄里热,兼解表寒。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等症。后世多用于治疗热痹证。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外感...
白虎加桂枝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组成,功能清泄里热,兼解表寒。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等症。后世多用于治疗热痹证。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外感之证收到满意疗效,介绍于下。例1:燕某,男,39岁,2019年11月19日来诊。发热恶寒,头痛(以左前额角一鸡卵大范围为显),口渴多饮7天,曾在当地大队医疗站治疗无效,并“疑为脑部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体会
发热恶寒
脉证并治
白虎加桂枝汤
脑部肿瘤
骨节
疼
烦
医疗站
生石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談談疟疾的辨証論治
10
作者
阮子驥
《福建中医药》
1958年第5期7-10,共4页
病名瘧疾俗称打擺子,为夏秋间流行最普遍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间歇性寒热、脾脏腫大、贫血等为其特征。从祖国医学书籍上归纳起来,有痎瘧、风瘧、寒瘧、暑瘧、湿瘧、温瘧、瘅瘧、瘴瘧、牝瘧、疫瘧、劳瘧、痰瘧、食瘧、
关键词
炙甘草
水煎
加味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
往来寒热
川朴
半夏
止吐药(中药)
草果
烦
疼
头痛
头
疼
疼
痛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舌苔白
陈皮
发热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仲景原文“烦疼”“疼烦”症考释
1
作者
任沁怡
徐爽
邓慧芳
钟相根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8-740,751,共4页
基金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2301-16)
2022年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XJZX2019)。
文摘
[目的]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疼烦”的含义。[方法]从历代注家注疏入手,对不同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同时通过文字学考证,参考秦汉医学与非医文献,探明“烦”字字义,并结合张仲景原文分析二症含义。[结果]历代注家将二症释为疼痛剧烈、疼痛并烦扰、热疼不妥。文字学考证可见,“烦”字除了表示心神的不适感之外,还有繁多、频繁之意。在张仲景原文中二症与具体身体部位连用,见于湿病、疟病、少阳病等,表示疼痛频繁、反复。[结论]张仲景原文中“烦疼”“疼烦”实为“疼痛频繁”之意。
关键词
张仲景
烦
疼
疼
烦
烦
频繁
湿病
《伤寒论》
《金匮要略》
Keywords
ZHANG Zhongjing
Fanteng(
烦
疼
)
tengfan
(
疼
烦
)
Fan(
烦
)
frequent
dampness diseas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之病机及其证治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鑫
王诗源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基金
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SDYAL18029)
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8JXY3079)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8RZ011)
文摘
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烦疼症状进行辨析,认为其病机关键为阳气怫郁,或由风、寒、湿邪束表所致;或阳气壮盛而寒邪闭表;或少阳枢转不利;或阳热偏盛蕴结于里;或湿热交蒸而郁阳不通。其治疗应根据其具体病因,针对阳气怫郁的病机,采用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烦
疼
阳气怫郁
Keyword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Essentials from the Golden Cabinet
vexing pain
constraint of yang qi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名言拾粹
3
出处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314-1314,1366,1373,1445,共4页
文摘
在肾则为腰脊腿胫酸软,或攸隐而痛,为骨蒸内热盗汗,或至夜发热,为遍身骨疼,或疼痛如折,为梦遗滑泄,为耳中鸣,足心热。在心则为惊悸怔忡,为掌中干热,为虚烦无寐,为魇梦不宁,为口苦舌干,为口舌糜烂。在肺则为咳嗽多痰,或干咳少痰,为胸满气逆,或喘或促,为两颧红若脂,为鼻中气如火,为咳血衄血,甚则吐白沫,一边不能睡,咽痛喉烂,声嘶音哑。
关键词
惊悸怔忡
胸满
虚
烦
滑泄
音哑
衄血
舌干
骨
疼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烦疼”辨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云路
王前
机构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摘
"烦疼"是一个古医书中很常见的词,也是至今未有确解的词。笔者认为"烦疼"是一并列结构的双音词,"烦"和"疼"都是一种病症,谓疼痛不适。这种病症可能发生于人体很多部位。
关键词
烦
烦
疼
病症
并列结构
Keywords
Fan(
烦
)
Fanteng(
烦
疼
)
disorder
apposite structure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风湿相搏”释疑正误
5
作者
王馨然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中医科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5-46,共2页
文摘
《伤寒论》乃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典范,由于版本流传不一,文字讹误较多,历代医家虽曾对该书进行过校注、订正,弄清了许多鲁鱼豕亥之讹,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笔者学习《伤寒论》,每读至风湿相搏之“搏”字,辄生疑窦。然而遍阅诸家注本,却大多仍沿“搏”字,
关键词
相搏
中医辨证论治
伤寒论
鲁鱼
注本
骨节
疼
烦
合而为痹
病脉证治
中风历节病
脉证并治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烦疼”释义献疑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军
王靖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70-75,共6页
文摘
"烦疼"是个至今颇有争议的词汇。从"烦"的两个核心义素"热"与"多"的各自引申发展路径,从对文、病痛症状、佛患烦疼缘等文献比较互证角度以及与"烦渴"病症比勘来看,"烦疼"之"烦"不是心烦之病症,而表频繁、连续不断义,"烦疼"应理解为频繁或连续不断地疼痛,是状中结构双音词,描写发生在人体各部位的疼痛病症。
关键词
烦
疼
烦
渴
病症
词义引申
比较互证
Keywords
fanteng
fanke
syndrome
extension
comparison and mutual evidence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张仲景用白术
7
作者
邹书瑛
机构
四川省涪陵卫生学校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4-85,共2页
文摘
浅谈张仲景用白术邹书瑛1消痰利水,首重白术仲景为何用白术治疗水气病呢?实深得白术健脾土以运津液之真谛。从中剖析其运用白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消利中焦痰水:如枳术汤治脾弱气滞,失于输转,故水气结于胃部的“心下坚,大如盘”之证。泽泻汤治疗“心下有支饮,其人...
关键词
枳术汤
泽泻汤
利水
支饮
水气病
中气虚
痰饮证
桂枝芍药知母汤
太阳病
骨节
疼
烦
掣痛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表清热说二豆
8
作者
胡献国
机构
湖北远安县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9年第1期50-51,共2页
文摘
二豆,即豆豉、豆卷。二者都有解表之功,临床常相须使用,故统称'二豆'。不过,二者虽出身相同,但由于炮制不同,故功效也有异。豆豉又名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晒干而成.
关键词
大豆黄卷
骨节
烦
疼
分类号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虎加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
9
作者
肖霞
机构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1098-1098,共1页
文摘
白虎加桂枝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组成,功能清泄里热,兼解表寒。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等症。后世多用于治疗热痹证。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外感之证收到满意疗效,介绍于下。例1:燕某,男,39岁,2019年11月19日来诊。发热恶寒,头痛(以左前额角一鸡卵大范围为显),口渴多饮7天,曾在当地大队医疗站治疗无效,并“疑为脑部肿瘤”。
关键词
临床应用体会
发热恶寒
脉证并治
白虎加桂枝汤
脑部肿瘤
骨节
疼
烦
医疗站
生石膏
分类号
R249.2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談談疟疾的辨証論治
10
作者
阮子驥
出处
《福建中医药》
1958年第5期7-10,共4页
文摘
病名瘧疾俗称打擺子,为夏秋间流行最普遍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间歇性寒热、脾脏腫大、贫血等为其特征。从祖国医学书籍上归纳起来,有痎瘧、风瘧、寒瘧、暑瘧、湿瘧、温瘧、瘅瘧、瘴瘧、牝瘧、疫瘧、劳瘧、痰瘧、食瘧、
关键词
炙甘草
水煎
加味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
往来寒热
川朴
半夏
止吐药(中药)
草果
烦
疼
头痛
头
疼
疼
痛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舌苔白
陈皮
发热期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仲景原文“烦疼”“疼烦”症考释
任沁怡
徐爽
邓慧芳
钟相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之病机及其证治研究
李鑫
王诗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医名言拾粹
《光明中医》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烦疼”辨析
王云路
王前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原文传递
5
“风湿相搏”释疑正误
王馨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烦疼”释义献疑
李军
王靖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张仲景用白术
邹书瑛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解表清热说二豆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白虎加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
肖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談談疟疾的辨証論治
阮子驥
《福建中医药》
195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