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element analysis of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s Mausoleum in pits No.1 and No.2 被引量:6
1
作者 Weijuan Zhao Aijun Xu +8 位作者 Rongwu Li Zhengyao Gao Guoxia Li Jianzhong Xie Guohe Han Songlin Feng Dongyu Fan Ying Zhang et 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16期1337-1340,共4页
In order to search for sources of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Qin’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e selected 20 samples of pottery warriors and pottery horses of the Qin’s Mausoleum from pit No. 1,19 samples of potte... In order to search for sources of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Qin’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e selected 20 samples of pottery warriors and pottery horses of the Qin’s Mausoleum from pit No. 1,19 samples of pottery warriors and brick from pit No. 2, 20 samples of clays near the Qin’s Mausoleum and 2 samples of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The 32 kinds of element content of each sample were measured b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by fuzzy cluster analysis, the trend 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mple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from pits No.1 and No. 2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am layer near Qin’s Mausoleum, but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loess layers were not so close, and they were out of all relation to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Thus, it could be deduced that the Li Mountain clay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original place of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the kiln sites might be located nearby the Q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luster ANALYSI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s MAUSOLEUM the ORIGINAL place of raw materi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microelement analysis.
原文传递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of sources of raw material of Emperor Qin Shi 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2
作者 高正耀 赵维娟 +9 位作者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李融武 张仲立 朱君孝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3年第1期62-70,共9页
There have been selected 83 sample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Emperor Qin Shi Huang's Mausoleum, 20 samples of clays taken from around Qin's Mausoleum and 2 samples of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All ... There have been selected 83 sample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Emperor Qin Shi Huang's Mausoleum, 20 samples of clays taken from around Qin's Mausoleum and 2 samples of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All these samples have been measured by instrument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and as many as 32 kinds of element contents of each sample are measur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has been reached when fuzzy cluster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element contents of all these samples: (i) The samples ar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namely, samples from pits No. 1 and No. 2; samples from pit No. 3; loam layers; the mixture of loam and loess; and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ii) The terracottawarriors and horses in pits No. 1, No. 2 and No. 3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from one another. The clays from which they were made are not entirely identical.We have found that samples in pit No. 3 are very closely related and their claysources are comparatively concentrated. Samples in pits No. 1 and No. 2 are less related and their clay sources are comparatively scattered. (iii) The clays from which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ere mad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loam layer near Qin's Mausoleum, particularly to the loam layer of Zaoyuan village and Gaoxing village, but they are not so related to loess layers there, nor to the loam layers of Anhoubao, even less related to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Arational deduction thus drawn is that the raw material of clays from which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ere made might probably be taken from loam layers around Zaoyuan and Gaoxing, or loam layers near Qin's Mausoleum whose properties a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loam layers of Zaoyuan and Gaoxing, rather than loess layers around the above places. Since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as taken from loam near Qin's Mausoleum, it could be deductedthat the kiln sites might be located in around Qin's Mausol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URCES of raw material qin SHI 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fuzzy cluster analysis.
原文传递
秦代行縢考析——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
3
作者 李莞菁 戴鸿 刘冰冰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根据历史文物资料,对照我国传统服饰对秦代行縢进行考证,通过对比与之形制相似的邪幅、胫衣,分析出三者的异同,并结合图像、出土实物论述秦始皇陵兵马俑士兵防护自膝至踝部位的服用形式。
关键词 秦代 兵马俑 行縢 邪幅 胫衣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for the polychrome terracotta army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by MALDI-TOF-MS 被引量:3
4
作者 Hongtao Yan Jingjing An +2 位作者 Tie Zhou Yin Xia Bo R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1期2574-2581,共8页
A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for the polychrome terracotta army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has been identified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Methods for... A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for the polychrome terracotta army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has been identified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odel sample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interferences have been evaluated,as well as ageing processes.A method involving the complexation of EDTA in combination with dialysis was used to eliminate any interference in the polychrome layers taken from the historical samples.The model samples were aged by being buried in loess to replicate the ageing process of the historical samples as closely as possible.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and subsequent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the extracted protein were investigated.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the‘‘peptide mass fingerprints’’of the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mode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MALDITOF-M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nimal glue was used as the binding media for the polychrome layers of Emperor Qin Shihuang’s terracotta army.It also shows that animal glue used as binding media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MS 蛋白质 兵马俑 秦始皇 媒体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肽质量指纹图谱 多色
原文传递
秦始皇兵马俑彩绘胶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璐 黄建华 +2 位作者 申茂盛 王丽琴 卫引茂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5-701,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C4柱固相萃取、氨水超声辅助萃取、离子交换树脂净化以及微波辅助水解/皂化等步骤,建立了对同一个文物样品进行蛋白、脂肪酸和糖类物质分析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分析了秦始皇兵马俑彩绘所使用胶料中的氨基...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C4柱固相萃取、氨水超声辅助萃取、离子交换树脂净化以及微波辅助水解/皂化等步骤,建立了对同一个文物样品进行蛋白、脂肪酸和糖类物质分析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分析了秦始皇兵马俑彩绘所使用胶料中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物质,结果表明,秦俑彩绘样品使用的胶料为蛋白类物质,但残留量较低(仅有0.89‰)。通过样品胶料的氨基酸组成特点,即均含有动物胶的特征氨基酸羟基脯氨酸,以及甘氨酸、谷氨酸及脯氨酸的相对含量,结合因子分析,判断7件文物样品的胶料为蛋类与动物胶的混合物, 2件为动物胶与奶类的混合物, 1件为动物胶、奶类和蛋类的三元混合物。本研究结果表明,秦俑彩绘制作时的胶料选择可能并没有严格一致的规定,当前秦俑彩绘易于脱落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胶料残留量少,出土后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胶料 秦始皇兵马俑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文物保护
下载PDF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弓韬表面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及显微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璐 黄建华 +3 位作者 申茂盛 于孟楠 王丽琴 卫引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23-3627,共5页
为了研究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出土弓韬遗迹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在876 cm^-1波数处有纤维素中β-D-葡萄糖苷键的特征吸收振动谱带,... 为了研究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出土弓韬遗迹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在876 cm^-1波数处有纤维素中β-D-葡萄糖苷键的特征吸收振动谱带,在1 080 cm^-1波数处和1 033 cm^-1波数处有纤维素中葡萄糖环中C-O醚键的伸缩振动峰。结合样品红外谱图在动物纤维应有的峰位1 658 cm^-1左右和1 534 cm^-1左右未出现吸收峰推测弓韬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为棉、麻类植物纤维编织而成。此外,样品红外光谱在1 637 cm^-1处有木质素中共轭羰基和C=C伸缩振动的重叠吸收峰,以及1 434 cm^-1处有纤维素与木质素中CH2的弯曲振动峰。基于棉纤维在1 434 cm^-1左右无吸收峰,亚麻纤维在1 730和1 434 cm^-1附近有吸收峰,而苎麻纤维只在1 434 cm^-1附近有吸收峰的判断标准,推测弓韬遗迹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为苎麻织物。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样品表面形态均一,呈细微片状垒结,未见平行排列的纤维以及表面的节理信息。判断是因纺织品长时间埋藏、降解,导致纤维物理结构消失所致。三维视频显微镜测量结果表明,纺织品残留物的纺织密度为9×9根·cm^-2,与其他遗址出土的纺织品痕迹相比经纬稀疏,密度并未达到制作服饰的要求。经纬线直径分别为(0.965±0.029)和(0.982±0.019) mm(95%置信水平),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经、纬线径差异不显著。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了弓韬制作之初在其表面曾缠绕过苎麻织物的结论,推测其用途为包裹以便于持握及加固弓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兵马俑 弓韬 纺织品残留物 红外光谱分析 显微分析
下载PDF
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秦始皇陵一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维娟 李融武 +9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张仲立 朱君孝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8-594,共7页
选取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 方法测量了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这些兵马俑的... 选取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 方法测量了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这些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可能为骊山地区的粘土,由此推断烧制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始皇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产地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秦始皇陵2,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和研制工程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融武 赵维娟 +10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郭敏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芝芳 张仲立 朱君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 ,选取 6 3个秦始皇陵 2 ,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 2 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 ,2个耀州瓷胎样品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 ,选取 6 3个秦始皇陵 2 ,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 2 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 ,2个耀州瓷胎样品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 .结果表明 ,2号坑和 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 ,但多数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样品关系密切 ,其原料来源可能在秦陵附近 ,由此推断烧制 2 ,3号坑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陵附近 .还初步分析了 2 ,3号坑兵马俑研制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秦陵封土 ,2号坑夯土、回填土与附近黏土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陵兵马俑 微量元素 原料来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秦陵铜车马最佳保存湿度的确定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丽琴 党高潮 +1 位作者 程德润 郭振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1-445,共5页
选择了土红、孔雀石绿、白铅矿和铅丹4 种在古代彩绘中有代表性的颜料,通过改变环境湿度有无紫外光照射,考察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土红、孔雀石绿比较稳定,光照射和湿度对其影响甚小;铅颜料容易变化,尤其是铅丹在光... 选择了土红、孔雀石绿、白铅矿和铅丹4 种在古代彩绘中有代表性的颜料,通过改变环境湿度有无紫外光照射,考察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土红、孔雀石绿比较稳定,光照射和湿度对其影响甚小;铅颜料容易变化,尤其是铅丹在光照高湿(相对湿度66% ~81% )条件下变成铅白。经综合分析,确定出保存带有精美彩绘的秦陵铜车马的最佳湿度为44%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彩绘 颜料 秦陵铜车马 保存 土红
下载PDF
中子活化分析在秦始皇陵1,3号坑兵马俑原料产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融武 谢建忠 +9 位作者 赵维娟 高正耀 李国霞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芝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8-654,共7页
选取秦始皇陵 1号坑兵马俑样品 2 0个 ,3号坑兵马俑样品 4 4个 ,秦陵附近黏土样品 2 0个 ,耀州瓷胎样品 2个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元素的质量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图 .结果表明 ,... 选取秦始皇陵 1号坑兵马俑样品 2 0个 ,3号坑兵马俑样品 4 4个 ,秦陵附近黏土样品 2 0个 ,耀州瓷胎样品 2个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元素的质量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图 .结果表明 ,1号坑和 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 ,但它们都与秦陵附近垆土关系密切 ,与秦陵附近黄土关系比较疏远 ,与耀州瓷胎的关系甚远 .由此推断秦陵 1号坑和 3号坑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秦陵附近的某些垆土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活化分析 秦始皇陵 兵马俑 原料产地 模糊聚类分析 微量元素质量 陶俑 含量
下载PDF
秦始皇陵兵马俑原料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维娟 郭敏 +6 位作者 谢建忠 李国霞 高正耀 韩国河 冯松林 张仲立 李融武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5-29,共5页
选取秦始皇陵兵马俑样品 83个 ,秦始皇陵附近的粘土样品 2 0个 ,耀州瓷胎样品 2个 ,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量样品中 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 .结果表明 ,一、二、三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各... 选取秦始皇陵兵马俑样品 83个 ,秦始皇陵附近的粘土样品 2 0个 ,耀州瓷胎样品 2个 ,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量样品中 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 .结果表明 ,一、二、三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各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们所用粘土不完全相同 ;兵马俑样品与秦始皇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 ,与秦始皇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 ,与耀州瓷胎无关 .这说明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 ,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始皇陵附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 兵马俑 原料 模糊聚类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粘土
下载PDF
秦始皇陵兵马俑陶土产地溯源的中子活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勇 郭宝发 原思训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中子活化技术对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样品和临潼境内的土样进行了分析检测,在对所检测元素的科学筛选后,运用统计学软件,选取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土样分析结果中8种元素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研究发现,秦始皇陵周围赵背户村、王硷... 采用中子活化技术对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样品和临潼境内的土样进行了分析检测,在对所检测元素的科学筛选后,运用统计学软件,选取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土样分析结果中8种元素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研究发现,秦始皇陵周围赵背户村、王硷村附近的土样和兵马俑的化学成分相似程度很高,推测烧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陶土取自这些地点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兵马俑 产地研究 中子活化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秦始皇陵二号坑兵马俑原料产地的中子活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霞 赵维娟 +9 位作者 李融武 高正耀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芝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选取19个秦始皇陵二号坑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粘土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并将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二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粘土样品关系密切,二号坑兵马... 选取19个秦始皇陵二号坑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粘土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并将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二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粘土样品关系密切,二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及烧制窑址可能在秦陵附近.另外,还初步研究了秦陵封土、二号坑的夯土、回填土与秦陵附近粘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二号坑 兵马俑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原料产地 考古学 粘土
下载PDF
文物铜车马部分残件的分析测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小燕 郭振琪 孙宝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对秦陵一号铜车马材质取样 ,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其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金相组织状态 ;用能谱分析研究工艺 ;用 X-射线衍射研究铜合金的组成结构和物相 ;配合电... 对秦陵一号铜车马材质取样 ,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其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金相组织状态 ;用能谱分析研究工艺 ;用 X-射线衍射研究铜合金的组成结构和物相 ;配合电子探针做微区分析。分析的结果为铜车马的修复和保护起到了至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俑一号铜车马 文物鉴定分析 材料分析 光谱法
下载PDF
骊山粘土热变化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广雍 高正耀 +1 位作者 潘贤家 姚志亭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530-533,共4页
本文采用穆斯堡尔谱技术,并结合X荧光、X衍射、中子活化、热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对骊山粘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确定了骊山粘土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原料来源。继而对骊山粘土进行了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和同一温度不同时间的试烧,前者分别... 本文采用穆斯堡尔谱技术,并结合X荧光、X衍射、中子活化、热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对骊山粘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确定了骊山粘土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原料来源。继而对骊山粘土进行了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和同一温度不同时间的试烧,前者分别在氧化和还原气氛下进行,后者仅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结果表明,烧结18h后各种穆斯堡尔谱参数不再变化。并可望能从样品中非磁性Fe^(3+)或Fe^(2+)的四极分裂及非磁性强度的分布依赖于试烧温度的变化曲线分别推断出氧化气氛或还原气氛下烧制陶器的烧结温度和烧制时间,估计出秦俑的烧结温度为950—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堡尔谱 骊山粘土 烧制
下载PDF
秦始皇陶俑:墓俑或功臣肖像?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静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8,共14页
文章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的互补考证,探讨秦代时历史思想的需求以及"相术"的经验联合所衍生的肖像艺术。短期的秦帝国在许多方面造成中国文化的突破,肖像艺术的形成也是其中之一。秦始皇帝的陶俑,继承了墓俑传统,但同时用墓... 文章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的互补考证,探讨秦代时历史思想的需求以及"相术"的经验联合所衍生的肖像艺术。短期的秦帝国在许多方面造成中国文化的突破,肖像艺术的形成也是其中之一。秦始皇帝的陶俑,继承了墓俑传统,但同时用墓俑的"旧瓶"装肖像的"新酒"成为统一天下的英雄"功臣肖像"。在郦山附近所陪葬的秦始皇的武官、文官陶俑,各有个体的面貌。此一造形具体人物的目的有二:让此一帮助始皇统一天下的可靠禁军继续保护他的永生;使参与统一天下而保卫统一者的英雄永垂不朽,以纪念统一天下之大事。不过此种"纪念"并不是给民众看的"纪念馆",而是用以祭告秦国先王神人。这两种目的,同样兼含丧葬信仰以及历史思想两种需求。由此中国文明便产生了肖像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史 秦始皇兵马俑 肖像 陪殉 墓主像 相术
下载PDF
秦始皇陵三号坑兵马俑的模糊聚类分析
17
作者 赵维娟 李融武 +9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但其原料产地至今未明。选取秦始皇陵三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44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但其原料产地至今未明。选取秦始皇陵三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44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三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始皇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与秦始皇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与耀州瓷胎无关。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始皇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兵马俑 原料产地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陶瓷 考古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百年来的秦史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留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9,共3页
百年来的秦史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秦始皇兵马俑、云梦秦简出土为界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期为秦始皇兵马俑、云梦秦简发现前的七八十年,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二期为秦始皇兵马俑、云梦秦简面世后的三十余年,... 百年来的秦史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秦始皇兵马俑、云梦秦简出土为界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期为秦始皇兵马俑、云梦秦简发现前的七八十年,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二期为秦始皇兵马俑、云梦秦简面世后的三十余年,以两会(秦俑学研究会、秦文化研究会)成立为界亦分作两个阶段。第二期的第二个阶段是秦史研究发生深刻变革的阶段。其特点一是以秦文化为旗帜凝聚秦史研究的方方面面,二是更加自觉地与考古工作相结合,三是追求精细研究与通俗表述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史研究 秦始皇兵马俑 云梦秦简 秦文化
下载PDF
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彩绘陶俑的颜料种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建华 杨璐 +3 位作者 申茂盛 王丽琴 夏寅 惠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1-699,共9页
为科学分析秦俑一号坑第3次发掘出土彩绘颜料的种类,使用粉末偏光显微法、拉曼光谱法以及X荧光光谱法(XRF)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对15件秦俑彩绘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秦俑表面广泛使用石绿、石青、朱砂等单一颜料,同时还存在铅丹、朱砂、... 为科学分析秦俑一号坑第3次发掘出土彩绘颜料的种类,使用粉末偏光显微法、拉曼光谱法以及X荧光光谱法(XRF)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对15件秦俑彩绘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秦俑表面广泛使用石绿、石青、朱砂等单一颜料,同时还存在铅丹、朱砂、中国紫混合,铅丹、骨白混合,朱砂、铅白混合,铅白、骨白、朱砂混合等混合颜料使用现象。可以看出,秦俑彩绘以使用单色颜料为主,部分使用混合颜料以达到配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兵马俑 彩绘 颜料分析
下载PDF
秦文化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构想
20
作者 王彦锐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4-97,共4页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秦文化作为西安精品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有着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对其旅游价值的利用、开发上,可借鉴近几年西安开发唐文化旅游资源的做法和经验。本文以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旅游开发为例,从...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秦文化作为西安精品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有着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对其旅游价值的利用、开发上,可借鉴近几年西安开发唐文化旅游资源的做法和经验。本文以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旅游开发为例,从旅游价值的开发角度来发掘秦文化的现代价值。根据秦文化旅游的资源条件优势,提出发展秦文化旅游的措施:一是要大力营造秦文化旅游的氛围;二是要着力打造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文化旅游 秦兵马俑 秦始皇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