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storage changes and balances in Africa observed by GRACE and hydrologic models 被引量:1
1
作者 Ayman Hassan Shuanggen J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1期39-49,共11页
Continental water storage plays a major role in Earth's climate system.However,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continental water are poorly known,particularly in Africa.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 Continental water storage plays a major role in Earth's climate system.However,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continental water are poorly known,particularly in Africa.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satellite mission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stimate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TWS)variations at both continental and river-basin scales.In this paper,seasonal and secular variations of TWS within Africa fo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03 to July 2013 are assessed using monthly GRACE coefficients from three processing centers(Centre for Space Research,the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and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Monthly grids from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I and from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3B43 models are also us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of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water storage.Results from GRACE processing centers show similar TWS estimates at seasonal timescales with some differences concerning inter-annual trend variations.The largest annual signals of GRACE TWS are observed in Zambezi and Okavango River basins and in Volta River Basin.An increasing trend of 11.60 mm/a is found in Zambezi River Basin and of 9 mm/a in Volta River Basin.A phase shift is found between rainfall and GRACE TWS GRACE TWS is preceded by rainfall by 2-3 months in parts of south central Africa.Comparing GLDAS rainfall with TRMM model,it is found that GLDAS has a dry bias from TRMM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water storag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 Africa: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tws) River basin
下载PDF
Re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terrestrial waters to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response to alternating ENSO events
2
作者 Pengfei YANG Hok Sum FOK Zhongtian M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253-2267,共15页
Region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s linked to regional terrestrial water and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This study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and E... Region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s linked to regional terrestrial water and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This study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and ENSO,the impact of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TWS)on non-steric sea level(NSSL),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steric sea level(SSL)and NSSL to sea level anomaly(SLA),respectively.From 2003 to 2015,the SLAs exhibited a long-term trend of 6.65±0.78 mm/yr,which wa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SSLs.Additionally,during 2003-2015,ENSO events alternating with varying intensities might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unusually high SLA trend.Compared to the SSLs,the NSSLs contributed the seasonal signals to the SLAs,while the NSSLs changes were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 TWS in the Mekong River Basin at the seasonal scale and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and Red River Basin at other time scales.In contrast to the TWS,the con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were relatively minor.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a level variations and ENSO was also found,with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oceanic Ni?o index and SLAs/SSLs/NSSLs of -0.36/-0.37/-0.62 with lags of 2/3/2 months,respectively.These findings systematically reassessed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to the sea level variations.This study provided a benchmark fo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terrestrial water and other potential causes on sea level rise in the 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ea level variations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ENSO
原文传递
Water storage chang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from 2004 to 2019
3
作者 CHEN MinLan XU YuYue +1 位作者 PAN Hang WANG LuH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036-2046,共11页
In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ir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resulted in many issues such as land subsidenc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hindering it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wat... In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ir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resulted in many issues such as land subsidenc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hindering it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resource changes is important for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NCP.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 satellite data to monitor the total water storage(TWS) change in the NCP during 2004–2019.Evapotranspiration,precipitation,and runoff during 2004–2019 were sequentially examined,using the water balance formula(WBF),to retrieve TWS change.Furthermore,the soil moisture,snow water equivalent,and canopy water storage from the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natural component of the TWS variations.A comparison of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e drivers of the changes in water resourc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overall TWS retrieved by GRACE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as a consequence of human activity,while TWS obtained by WBF fluctuated periodically around zero under the impact of three natural drivers;(2) TWS in the NCP fell at a remarkable rate of-12.39 mm/y from 2004 to 2019,and the natural part of TWS experienced two significant declines,during 2004–2010 and 2013–2016;(3) variations in runoff,precipitation,and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2004 to 2019 were not significant,but human activities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decreasing TWS than natural factors.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cross the NCP under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Plain water storage GRACE human activities climatic factor
原文传递
2000−2020年华北干旱半干旱区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艳 刘晓曼 +2 位作者 袁静芳 付卓 乔青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861,共13页
生态工程背景下的碳储量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和前沿议题.华北干旱半干旱区作为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效显著区域,其碳储量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对促进碳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修正碳密度数据,... 生态工程背景下的碳储量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和前沿议题.华北干旱半干旱区作为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效显著区域,其碳储量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对促进碳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修正碳密度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估算了华北干旱半干旱区2000−2020年碳储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讨了影响碳储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华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的减少以及林地、灌木、草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占比之和由52.94%增至54.47%,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60.59%.②华北干旱半干旱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总碳储量分别为7542.46 Tg、7570.94 Tg、7733.11 Tg、7909.20 Tg、8210.84 Tg,平均变化速率为33.501 Tg/a,21年间累计增加668.38 Tg.③碳储量稳定区域的面积占92.39%;碳储量增加区域面积占5.17%,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的绿洲地区及山地林区,与林地、草地转入区域存在一定重叠;碳储量减少区域面积占2.45%,主要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中草地-未利用地交界处以及河北省居民用地.④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华北干旱半干旱区碳汇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年均降水量和累计造林面积.不同因子交互作用后会增强单因子对碳汇空间分异的解释力,表明区域内碳汇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研究显示,华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碳储量持续增加,其碳汇能力主要受限于自然因素,但生态工程等积极人为措施也能显著提升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inVEST模型 地理探测器 华北干旱半干旱区
下载PDF
融合GNSS和GRACE/GFO数据反演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
5
作者 刘鹏 段虎荣 +2 位作者 张成浩 王金驰 梁文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5,共7页
为解决单一使用GNSS或GRACE/GFO等技术反演区域陆地储水量变化存在的不足,本文借鉴分解-重构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融合GNSS和GRACE/GFO反演区域陆地储水量变化的方法。利用来自中国陆态网西南地区的90个GNSS测站时间序列数据,融合GNSS和G... 为解决单一使用GNSS或GRACE/GFO等技术反演区域陆地储水量变化存在的不足,本文借鉴分解-重构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融合GNSS和GRACE/GFO反演区域陆地储水量变化的方法。利用来自中国陆态网西南地区的90个GNSS测站时间序列数据,融合GNSS和GRACE/GFO反演了中国西南地区2012—2022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并通过空间分布分析对比其他融合方法及降水数据,验证了本文融合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融合反演结果在空间分布上综合了GNSS和GRACE/GFO的优点;在时间尺度上,GNSS、GRACE/GFO的反演结果均滞后于降水2个月,而融合反演结果仅滞后于降水1个月,且相应的相关系数也高于GNSS、GRACE/GFO反演结果。因此,本文方法为融合多源数据以获取更可靠的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GRACE/GFO 融合反演 陆地水储量变化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前后山东省水储量变化分析
6
作者 兀泽坤 李爱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掌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山东省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采用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GRACE重力卫星数据,结合同期主要水文要素(降水量、蒸散发量)数据集,以南水北调开通时间为界,利用分时间段分区域的方式对研究区陆地水储量变化、主要水... 为掌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山东省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采用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GRACE重力卫星数据,结合同期主要水文要素(降水量、蒸散发量)数据集,以南水北调开通时间为界,利用分时间段分区域的方式对研究区陆地水储量变化、主要水文要素变化进行研究,结合同期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数据推算南水北调工程对山东省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多年间研究区水储量空间分布呈从东到西依次降低的态势,季节特性表现为夏秋季水储量丰富,而春冬季较少;分时段研究结果显示水储量衰减速度在南水北调工程开通前后分别为-1.45、-0.36 cm/a,综合多个水文要素数据集计算发现南水北调工程对鲁西的中南部、鲁中的南部产生了较好的正向影响。综合而言,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山东省水储量56.9%的下降趋势,在研究时间段内对研究区水资源条件、水储量富集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重力卫星 陆地水储量 时空变化 南水北调
下载PDF
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7
作者 夏婷婷 薛璇 +3 位作者 王灏伟 徐文哲 盛紫怡 汪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2-1303,共12页
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可为区域水资源禀赋和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为水资源调控与管理保护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GRACE数据、气象数据、实际蒸散发与人类活动等多源数据对1990—2020年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动态变化... 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可为区域水资源禀赋和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为水资源调控与管理保护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GRACE数据、气象数据、实际蒸散发与人类活动等多源数据对1990—2020年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定量评估了不同影响因子对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长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变化与分异显著,整体以0.123 cm·a^(-1)的速率呈现增长变化,其中,库木库里盆地、克里雅河流域、车尔臣河流域、和田河流域均呈现增加趋势,叶尔羌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状态。陆地水储量变化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9.63%,其中,库木库里盆地陆地水储量变化增加趋势最为显著。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整体在2005-2006年增加速度最快,变化量为2.253 cm。(2)1990-2020年气温、降水量与蒸散发均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变化显著,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30 a间陆地水储量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实际蒸散发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呈现正相关区域分别占比为40.78%、54.19%、44.74%。(3)气象因素中气温和降水量是主导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双因子交互中气温∩人口密度(0.823)的解释力最强,气象因素中气温∩降水量(0.713)解释力最强,且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强于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昆仑山北坡
下载PDF
南水北调前后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聂圣琨 尹文杰 +3 位作者 郑伟 李克昭 吴庭涛 刘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于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突变的特征时间点,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合多变量趋势分析和贡献率量化法探究陆地水储量变化成因,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前(2004-01~2015-... 基于GRACE及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突变的特征时间点,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合多变量趋势分析和贡献率量化法探究陆地水储量变化成因,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前(2004-01~2015-01)后(2015-01~2020-10),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衰减趋势分别为-17.19 mm/a和-13.49 mm/a,缓解约24%,缓解趋势由南到北逐渐增大;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贡献率比为7∶3,人为耗水是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的主要原因;调水量的贡献率和趋势呈现年际增大和升高态势,预示南水北调工程在改善区域陆地水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南水北调工程 滑动T检验 陆地水储量 海河流域
下载PDF
2002-2021年中国陆地水储量及其组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褚江东 粟晓玲 +2 位作者 吴海江 刘雨翰 冯凯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8,共9页
为深入探讨中国2002年4月至2021年3月陆地水储量(TWS)及其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基于分解集成思想的VMD-LSTM组合预测模型插补GRACE重力卫星和其后续卫星GRACE-FO间断期的数据,利用Theil-Sen斜率分析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中国... 为深入探讨中国2002年4月至2021年3月陆地水储量(TWS)及其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基于分解集成思想的VMD-LSTM组合预测模型插补GRACE重力卫星和其后续卫星GRACE-FO间断期的数据,利用Theil-Sen斜率分析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中国九大流域TWS及其组分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基于随机森林法初步分析TWS各组分对TWS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VMD-LSTM模型能够有效插补中国GRACE序列间断期数据,绝大多数区域的纳什效率系数大于0.6、相关系数大于0.9、均方根误差小于2 cm,插补精度显著提高;TWS变化和地下水储量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除东南诸河片、珠江流域片和长江流域片外,其他流域TWS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由地下水亏损导致;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华北地区TWS主要受地下水储量的影响,相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TWS受冠层水储量和土壤水储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VMD-LSTM GRACE数据插补 组分变化 中国
下载PDF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构中国九大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鑫春 游为 +1 位作者 万祥禹 宋梦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GRACE与GRACE-FO任务间的数据空缺导致无法连续监测陆地水储量变化。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GRACE/GRACE-FO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为参考值,以降水、气温和模型模拟的陆地水储量数据为预测参数,采用3种不同策略重构中国九大流... GRACE与GRACE-FO任务间的数据空缺导致无法连续监测陆地水储量变化。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GRACE/GRACE-FO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为参考值,以降水、气温和模型模拟的陆地水储量数据为预测参数,采用3种不同策略重构中国九大流域2002-04~2021-12连续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基于去趋势项和去季节项信号重构策略的重构结果略优于去趋势项信号重构策略,且两者结果均优于整体信号重构策略,在人类活动或冰川融化频繁的流域(如海滦河、长江、西南诸河和内陆河流域)这种优势更为明显。此外,重构结果的性能也受GRACE/GRACE-FO数据信噪比和预测参数与GRACE/GRCAE-FO数据的相关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GRACE-FO 陆地水储量变化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重构策略 中国九大流域
下载PDF
Inferring decelerated land subsidence and groundwater storage dynamics in Tianjin–Langfang using Sentinel-1 InSAR
11
作者 Xuguo Shi Tongtong Zhu +6 位作者 Wei Tang Mi Jiang Houjun Jiang Chen Yang Wei Zhan Zutao Ming Shaoche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2022年第1期1526-1546,共21页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 large amount of groundwater is extracted from confined aquifers worldwide.The North China Plain has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subsid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 large amount of groundwater is extracted from confined aquifers worldwide.The North China Plain has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subsidence during the past six decades.In this study,we use Sentinel-1A/B SAR images from 2015 to 2020 to map the ground subsidence of the Tianjin–Langfang area.Three subsiding zones centered at Guangyang,Wuqing–Bazhou,and Jinghai are identified with maximum subsidence rates of 98.1,121.8,and 104.7 mm/yr.Seasonal and long-term signals are separated from time series subsidence and hydraulic measurements us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to retrieve aquifer parameters.The long-term subsidence,which fits well with an exponential decaying model,remarkably slows down in our study area.The elastic skeletal storage coefficients range between 0.52×10−3 and 9.66×10−3.We then retrieve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otal groundwater storage,recoverable groundwater storage,and irreversible groundwater storage.Groundwater storage depletion rates are apparently reducing,which benefits from the operation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and local ground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Plain aquifer parameter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groundwater storage SUBSIDENCE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 被引量:74
12
作者 马柱国 符淙斌 +5 位作者 杨庆 郑子彦 吕美霞 李明星 段亚雯 陈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961,共11页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年降水观测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 PDS...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年降水观测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 PDSI、地表湿润指数SWI及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数据反演的陆地水储量(TWS)对中国区域干旱化问题进行了再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2001~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100°E以东)"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长江上中游及江淮流域已转为显著的干旱化趋势,而华北地区的降水已转为增加趋势,东部"南旱北涝"的格局基本形成;北方过去的"西湿东干"也转变为"西干东湿"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然,中国区域的降水格局在2001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年代尺度转折性变化,两种常用干旱指数sc PDSI和SWI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但GRACE的陆地水储量(TWS)的分析却显示,最近16年来,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格局仍未发生变化,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干旱化的时段,且有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干旱化 陆地水储量(tws) 南涝北旱 转折性变化
下载PDF
顾及GRACE季节影响的华北平原水储量变化反演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圳 章传银 +3 位作者 柯宝贵 刘阳 李婉秋 尹财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0-949,共10页
基于移去-恢复方法,利用GRACE卫星重力数据研究了华北平原2003年1月—2014年6月的陆地水变化,提出了一种顾及季节影响尺度因子计算方法,用于减小GRACE后处理误差。将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水文模式和降水模型结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 基于移去-恢复方法,利用GRACE卫星重力数据研究了华北平原2003年1月—2014年6月的陆地水变化,提出了一种顾及季节影响尺度因子计算方法,用于减小GRACE后处理误差。将本文方法所得结果与水文模式和降水模型结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之前华北平原发生比较明显的干旱现象,陆地水和地表水分别以(-7.9±2.4)mm/a和(-7.3±2.8)mm/a的速度下降,但地下水仅以(-0.6±1.4)mm/a的速度减少;2008年之后,陆地水和地表水分别以(4.3±1.3)mm/a和(10.9±2.1)mm/a的速度上升,期间地下水的超采严重,平均以(-6.5±1.2)mm/a的速度下降,但下降速度以0.9mm/a^2的趋势减缓。研究期间内,华北平原的陆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整体分别呈现(-2.0±0.6)、(2.9±0.7)和(-4.8±0.7)mm/a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交叉小波谱分析了GRACE滞后于降水的现象。研究结论表明,降水和地下水开采是影响华北平原水储量变化的两大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尺度因子 水储量 小波分析 华北平原
下载PDF
联合重力卫星数据及气候水文模型监测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浩翰 何秀凤 郑加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8-492,共5页
利用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我国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结合该区域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的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偏差为0.58... 利用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我国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结合该区域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的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偏差为0.58 cm,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陆地水储量变化呈总体逐渐增加的趋势,受降雨量变化影响明显,且在时间上相对降雨量变化具有延迟性,与降水量变化的总体趋势一致,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性,尤其是周年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LDAS 西南地区 陆地水储量
下载PDF
华北山前平原灌溉农田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渗漏量估算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茜 沈彦俊 +3 位作者 裴宏伟 田浩业 李放 裴源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以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大埋深土壤水分剖面观测设施为依托,利用中子水分仪对15.4m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连续1年的定位观测,同时通过定期采集深层土壤和水分样品,对该区土壤水分变动特征和深层入渗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 以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大埋深土壤水分剖面观测设施为依托,利用中子水分仪对15.4m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连续1年的定位观测,同时通过定期采集深层土壤和水分样品,对该区土壤水分变动特征和深层入渗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受土壤质地组成控制,同时在年内受降水事件和灌溉的影响而波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的变异性呈减弱趋势;根区土壤水分受降水(灌溉)和作物耗水的共同影响而变化剧烈,根区以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有一定延迟;在观测期间,整个15.5m深度的土壤剖面上有水分的盈余,土壤水贮量增加了216mm,但在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表现出耗损过程(土壤水贮量减少了208mm)。最后利用氯质量平衡法估算560cm深度处渗漏量约为6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 土壤水分 土壤水贮量 渗漏量
下载PDF
近20年华北地区土壤水储量变化趋势及水分管理与调配对策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秀兰 延晓冬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1-379,共9页
从35个台站土壤湿度实测资料出发,探讨了近20年华北地区土壤水储量变化趋势及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年平均0~50cm土壤水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土壤变干最显著的两个中心区域分别为京津塘地区和山西西部,次显著中... 从35个台站土壤湿度实测资料出发,探讨了近20年华北地区土壤水储量变化趋势及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年平均0~50cm土壤水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土壤变干最显著的两个中心区域分别为京津塘地区和山西西部,次显著中心为内蒙古东部。在0~50cm深度范围内,从地表面开始,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储量的减少幅度逐渐增加,且季节特征明显,即春秋季减少幅度大于夏冬季。各分区土壤水储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特征,就0~50cm土壤水储量而言,各分区存在一个共同特点:1995~2002年均呈明显的波动下降变化趋势。土壤变干的趋势,对华北地区农业和生态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结合区域实际提出相应的水分管理与调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土壤水储量 水分管理与调配
下载PDF
利用重力卫星探测近16年中国大陆地区陆地水储量长期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正波 张诚 +2 位作者 崔立鲁 钟波 高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01-1706,共6页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区域陆地水储量长期变化趋势,利用2002年4月—2017年6月近16年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y and climate explorer,GRACE)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中国大陆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与全球陆地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lan...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区域陆地水储量长期变化趋势,利用2002年4月—2017年6月近16年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y and climate explorer,GRACE)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中国大陆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与全球陆地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扣除季节性信号研究近16年来中国大陆地区陆地水储量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002—2017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北方以减少为主,而南方以增加为主,其中青藏高原南部、新疆北部和华北地区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并呈现出加速趋势。GRACE时变重力场和GLDAS模型得到的关于加速度项时空分布基本相符,加速度项与长期趋势项的结合更好地反演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卫星 变化趋势 中国大陆地区 陆地水储量
下载PDF
基于GRACE和MODIS数据的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晓英 叶根苗 +1 位作者 蔡晨凯 苏志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的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TWSA)以及MODIS遥感数据生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趋势性、相关性及时空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以及植被覆盖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的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TWSA)以及MODIS遥感数据生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趋势性、相关性及时空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以及植被覆盖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陆地水储量变化(TWSA)之间有强相关性,二者均在2月份达到最低值,在8月份达到峰值,季节变化均呈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规律。利用GRACE水储量与NDVI最小二乘拟合关系,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得出长江流域2016年为偏丰水年。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卫星 长江流域 陆地水储量(tws)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灰色预测
下载PDF
基于GRACE卫星的陆地水储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9
作者 钱海明 王春林 +1 位作者 孙金彦 黄祚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347-350,共4页
基于GRACE重力卫星的时变地球重力资料,反演了全球及我国西南地区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通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出陆地水储量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变化速率。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水储量变化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等效水高变化速率为0.142±... 基于GRACE重力卫星的时变地球重力资料,反演了全球及我国西南地区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通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出陆地水储量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变化速率。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水储量变化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等效水高变化速率为0.142±0.002 8 cm/年,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水储量周年变化明显;2009年9月~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也得到了较好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时变重力场 西南地区 陆地水储量
下载PDF
基于GRACE的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束秋妍 潘云 +2 位作者 宫辉力 黄志勇 郑龙群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卫星数据反演2003—2015年间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华北平...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卫星数据反演2003—2015年间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可以分解为3个主要模态,其对总体变化的解释率达到96.35%。其中,第1模态解释率约为80%,空间变化一致,表现出多年趋势性减少与年内季节性变化相结合的特征,推测可能由研究区内地下水开采和年内降水分布共同作用导致;第2和第3模态分别表现出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2种变化相反的空间格局,对总体变化的解释率分别约为12%和5%,在时间上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推测可能主要受沿海-内陆、山前-平原的水循环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储量变化 华北平原 GRACE EO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