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丛土毛虫皮层纤毛器的微管胞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史磊 运迷霞 顾福康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7,共9页
本文应用FLUTAX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了土壤纤毛虫草丛土毛虫(Territricha stramenticola)的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其中纤毛器基部微管按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背触毛等纤毛器图式分布和... 本文应用FLUTAX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了土壤纤毛虫草丛土毛虫(Territricha stramenticola)的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其中纤毛器基部微管按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背触毛等纤毛器图式分布和定位,口围带和波动膜基部含小膜微管托架、小膜附属微管和波动膜微管骨架网;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及后微管芽;背触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棘毛基部含有较发达的横微管束,缘棘毛基部含后微管芽及其横微管束的定位可能具有本种纤毛虫细胞的特异性。纤毛器微管胞器在细胞表膜下分化形成的基部微管及其微管层使细胞的运动纤毛器与强固的微管骨架结构网相联系,其微管胞器的建构可能是细胞对土壤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细胞运动胞器的功能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态发生中,老口围带微管是逐步进行更新的;老棘毛微管胞器对新结构的发生和形成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并且老结构在新结构分化和成熟期间也经历了行使相应的生理功能及逐渐退化和失去功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草丛土毛虫 皮层纤毛器 微管胞器 纤毛器基部微管
下载PDF
不同生理状态下原生动物草丛土毛虫大核DNA的多态性比较
2
作者 赵晗 章骏 盛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对草丛土毛虫(Territricha stram enticola)营养细胞大核DNA和休眠包囊大核DNA进行了RAPD比较分析.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2条没有扩增带,其余30条引物一共扩增出134条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54条片段,以休眠包囊大核DN... 对草丛土毛虫(Territricha stram enticola)营养细胞大核DNA和休眠包囊大核DNA进行了RAPD比较分析.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2条没有扩增带,其余30条引物一共扩增出134条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54条片段,以休眠包囊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80条片段,两者有20条共享片段,共享度为30%.结果表明:草丛土毛虫在形成包囊的过程中,大核DNA的结构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其在包囊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的改变以及休眠状态下生理活动的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丛土毛虫 大核DNA 营养细胞 休眠包囊 RAP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