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ECL Labeled DNA Probe for the Diagnosis of Falciparum Malaria
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7期66-66,共1页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on—radioactive DNA labelling kit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ECL) was evaluated for the diagnosis of falciparum mala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L labeled probe successfully det...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on—radioactive DNA labelling kit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ECL) was evaluated for the diagnosis of falciparum mala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L labeled probe successfully detected as little as 25 pg. Purified DNA of 0.001% parasitemia of cultured 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 did not react with hu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ECL Evaluation of ECL Labeled dna probe for the Diagnosis of Falciparum malaria
原文传递
(Dig)-DNA探针检测恶性疟病人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兆松 陈淑贞 +1 位作者 林珍 王荣芝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7-289,共3页
采用异羟基洋地黄毒苷配基(Digoxigenin,(Dig)-11-dUTP),以随机引物法标记含有恶性疟原虫(P.f.)DNA的重组质粒片段(酶切克隆pPF14),制成pPF14-F-Dig探针。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提纯的P.f.DNA及海南地区疟疾病人。结果显示,pPF14-... 采用异羟基洋地黄毒苷配基(Digoxigenin,(Dig)-11-dUTP),以随机引物法标记含有恶性疟原虫(P.f.)DNA的重组质粒片段(酶切克隆pPF14),制成pPF14-F-Dig探针。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提纯的P.f.DNA及海南地区疟疾病人。结果显示,pPF14-F-Dig探针至少可检出40pg的P.f.DNA和低至0.005%原虫血症。38例P.f.病人中,检出阳性33例。3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者中,2例阳性。4例间日疟病人中,阴性3例,可疑1例。21例正常人血皆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dna探针 疟疾 恶性 诊断
下载PDF
DNA探针诊断间日疟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龙兴 柴建华 +1 位作者 詹斌 冯晓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6-88,共3页
对以间日疟原虫特异的0.24kb DNA探针用点杂交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部分恶性疟患者血样和现场镜检阴性的发热病人血样用Southern blotting法加以甄别。结果显示,点杂交阳性反应者本试验亦呈阳性反应。证实在部分恶性疟患者及镜检阴性的发... 对以间日疟原虫特异的0.24kb DNA探针用点杂交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部分恶性疟患者血样和现场镜检阴性的发热病人血样用Southern blotting法加以甄别。结果显示,点杂交阳性反应者本试验亦呈阳性反应。证实在部分恶性疟患者及镜检阴性的发热病人中可能同时感染间日疟原虫。2份点杂交可疑阳性的上海献血员血样,本试验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探针 诊断 间日疟
下载PDF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监测疟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锡欣 黄炳成 +4 位作者 杨宝金 韩广东 赵中平 付斌 符式刚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7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含恶性疟原虫DNA片段的质粒pBF4探针,通过核酸分子杂交试验,探针的敏感性为20pg靶DNA和0.001%原虫血症;并可从多种疟原虫DNA标本中特异地检出恶性疟原虫DNA.显示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恶性疟病人...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含恶性疟原虫DNA片段的质粒pBF4探针,通过核酸分子杂交试验,探针的敏感性为20pg靶DNA和0.001%原虫血症;并可从多种疟原虫DNA标本中特异地检出恶性疟原虫DNA.显示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与镜检的符合率为95.4%(123/129),表明本探针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生物素 dna探针 疟疾 监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磺化标记的DNA探针用于检测恶性疟感染的评价
5
作者 缪为民 管惟滨 +4 位作者 徐晓春 周元昌 陆德如 董蓓华 陈蕊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采用非同位素磺化修饰法(sulfomodification),标记恶性疟原虫DNA重组质粒片段pPF14。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并和常规血片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该法可检出25 pg纯化的DNA,或0.001%的原... 采用非同位素磺化修饰法(sulfomodification),标记恶性疟原虫DNA重组质粒片段pPF14。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并和常规血片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该法可检出25 pg纯化的DNA,或0.001%的原虫率。探针和人白细胞、鼠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DNA均无交叉反应。对179份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疟疾病人血样进行检测,探针法结果和血片法有较好的相关性,探针法检测恶性疟的符合率为92.5%(99/107),和间日疟的交叉反应率为1.39%(1/72),和48例正常人血无一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探针 磺化修饰 疟疾
下载PDF
合成间日疟DNA探针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韩广东 杨宝金 +6 位作者 张贻鲁 宋宏宇 赵长磊 傅斌 张洪花 李继民 傅兆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l份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部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l份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部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测中,在山东采集的310份四热病人血和245份流动人口血,应用本探针检测,未出现阳性结果,经镜检复核,结果相符。在安徽省滁州市采集352份病灶点人群血,有28份出现了阳性,阳性率为7.95%。对以上血样经IFA方法进行抗体测定,显示合成间日疟DNA探针杂交结果与抗体阳性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本合成间日疟DNA探针可应用于灭疟后期的疟疾监测,特别对流动人口集中检查和传染源侦查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dna探针 疟疾 监测
下载PDF
末端标记间日疟寡核苷酸探针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广东 杨宝金 +9 位作者 张贻鲁 宋宏宇 温培娥 陈建明 许陆珊 赵长磊 付斌 张洪花 李继民 付兆义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4年第4期23-26,共4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1份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部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1份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部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测中,在山东采集的310份发热病人血和245份流动人口血,应用本探针检测,未出现阳性结果,经镜检复核.结果相符.在安徽省滁州市采集352份病灶点人群血,有28份出现了阳性,阳性率为7.95%。对以上血样经IFA方法进行抗体测定,显示合成间日疟DNA探针杂交结果与抗体阳性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本合成间日疟DNA探对可应用于灭疟后期的疟疾监测.特别对流动人口集中检查和传染源检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dna探针 疟疾 监测
下载PDF
2010-2019年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升 李琳 +2 位作者 陈秋兰 秦颖 李中杰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8-533,共6页
目的了解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变化特征,为我国消除疟疾后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进行分析。采用线性趋势性分析病例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rc... 目的了解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变化特征,为我国消除疟疾后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进行分析。采用线性趋势性分析病例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rcGIS 10.7软件分析不同来源输入性疟疾的空间分布。结果 2010—2019年自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中国籍疟疾病例共5 041例,其在每年全国输入病例中的占比持续下降(χ2=1 627.63,P<0.05)。居前3位的输入来源国家分别是缅甸(4 227例)、印度尼西亚(354例)、柬埔寨(245例)。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的比例持续上升,恶性疟的比例不断下降。全国28个省份报告有自东盟国家输入的中国籍疟疾病例。89.00%的全国病例分布于云南(3 492例,69.27%)、湖南(358例,7.08%)、四川(287例,5.69%)、广西壮族自治区(158例,3.11%)和广东(93例,1.81%)5省份。境外输入的东盟国家外籍病例545例,以缅甸籍病例为主(513例)。全国10个省份报告有自东盟国家输入外籍疟疾病例,其中云南省报告528例,占96.88%。10年间,每月均有来自东盟国家的输入疟疾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8月。中国籍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外籍病例以<34岁人群为主(76.33%)。结论来自东盟国家的输入疟疾病例持续下降,但较多间日疟输入病例对我国存在传疟媒介分布地区导致继发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云南省等局部地区的风险很高,防止输入病例继发传播的任务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除疟疾 间日疟 监测 输入继发传播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