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9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PC test station based on ROOT and VME
1
作者 Zhi-Peng Lu Qing-Min Zhang +7 位作者 Jie Zhao Jia-Wen Zhang Yu-Guang Xie Sen Qian Zhe Ning Jeremiah Monari Kebwaro Yu-Chi Chen Zi-Xing H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Due to its advantages in large-area application situations, the R&D of the resistive plate chamber(RPC)has always been carried out. A performance test station for RPC R&D has been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ased ... Due to its advantages in large-area application situations, the R&D of the resistive plate chamber(RPC)has always been carried out. A performance test station for RPC R&D has been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ased on the VME bus and ROOT in Linux. This system can be customized expedient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tests, which facilitates detector R&D because of its automatic HV scan, especially for long-term test. With this system, we have implemented the RPC performance test,including the efficiency curve, counting rate, dark current and charge and timing re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E总线 RPC 试验站 Linux 性能试验台 时间分辨率 长期试验 性能测试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with Different Sunshine-Based Models for Some Burundian Stations
2
作者 Mathias Bashahu Gratien Ndacayisaba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Sunshine duration (S) based empirical equation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o estimate the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G) for six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Burundi. Those equations inc... Sunshine duration (S) based empirical equation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o estimate the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G) for six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Burundi. Those equations include the Ångström-Prescott linear model and four amongst its derivatives, i.e. logarithmic, exponential, power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Monthly mean values of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data for a period of 20 to 23 years, from the Geographical Institute of Burundi (IGEBU), have been used. For any of the six stations, ten single or double linear regress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above-said five functions, to relate in terms of monthly mean values, the daily clearness index () to each of the next two kinds of relative sunshine duration (RSD): and . In those ratios, G<sub>0</sub>, S<sub>0 </sub>and stand for the extraterrestrial daily solar radiation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the day length and the modified day lengt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atural site’s horizo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mean values of the clearness index and the RSD, each station experiences a high number of fairly clear (or partially cloudy) days. Estimated value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y) in each developed linear regression, have been compared to measured values in terms of the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R) and of determination (R<sub>2</sub>), the mean bias error (MBE),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and the t-statistics. Mean values of these statistical indicators have been used to rank, according to decreasing performance level, firstly the ten developed equations per station on account of the overall six stations, secondly the six stations on account of the overall ten equations. Nevertheless, the obtained values of those indicators lay in the next ranges for all the developed sixty equations:;;;, with . These results lead to assert that any of the sixty developed linear regressions (and thus equations in terms of and ), fits very adequately measured data, and should be used to estimate monthly average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with sunshine duration for the relevant sta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using as RSD, is slightly more advantageous than using for estimating the monthly average daily clearness index, . Moreover, values of 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this study match adequately data from other works on the same kinds of empirical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rness Index Two Kinds of Relative Sunshine Duration Ångström-Prescott Linear Model and Four Derivatives Statistical tests Six Burundian stations
下载PDF
Probe Selection for Over-the-Air Test in 5G Base Stations with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被引量:3
3
作者 Xiang Zhang Shangbin Qiao +1 位作者 Mugen Peng Yong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9年第7期1-12,共12页
In 5G systems,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has been adopted in base stations (BSs) to improve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The traditional conductive performance test techniques are challenging ... In 5G systems,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has been adopted in base stations (BSs) to improve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The traditional conductive performance test techniques are challenging due to the unaffordable cost and high complexity when testing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over-the-air (OTA) test has been presented, in which probe selection is the key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hannel emulators and probes. In this paper, a novel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probe selection procedure. A sectoring- based multi-probe anechoic chamber (MPAC) is built to evaluate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massive MIMO equipped in 5G BS. In addition, link leve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roposal’s performance gain under the commercial network assumptions, where the average throughput of three velocity is given with different SNR reg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TA chamber and multi-probe wall are available not only for 5G BSs, but also for user equipments (UEs) with end-to-end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choic chamber MASSIVE MIMO base stations over-the-air test PROBE SELE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下载PDF
Synthesized Multi-station Tribo-test System for Bio-tribological Evaluation in Vitro
4
作者 WU Tonghai DU Ying +2 位作者 LI Yang WANG Shuo ZHANG Zhin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53-861,共9页
Tribological te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evaluation of long-term bio-tribological performances of prosthetic materials for commercial fabrication.Those tests focus on the motion simulation of a real joint in v... Tribological te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evaluation of long-term bio-tribological performances of prosthetic materials for commercial fabrication.Those tests focus on the motion simulation of a real joint in vitro with only normal loads and constant velocities,which are far from the real friction behavior of human joints characterized with variable loads and multiple directions.In order to accurately obtain the bio-tribological performances of artificial joint materials,a tribological tester with a miniature four-station tribological system is proposed with four distinctive features.Firstly,compar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a test are ensured by four equal stations of the tester.Secondly,cross-linked scratch between tribo-pairs of human joints can be simulated by using a gear-rack meshing mechanism to produce composite motions.With this mechanism,the friction tracks can be designed by varying reciprocating and rotating speeds.Thirdly,variable loading system is realized by using a ball-screw mechanism driven by a stepper motor,by which loads under different gaits during walking are simulated.Fourthly,dynamic friction force and normal load can b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The verifications of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developed tester show that the variable frictional tracks can produce different wear debris compared with one-directional tracks,and the accuracy of loading and friction force is within ?5%.Thus the high consistency among different stations can be obtained.Practically,the proposed tester system could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bio-tribological evaluations for prosthet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joint multi-station tribological tester bio-tribology testing system
下载PDF
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的感潮河道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中峰 黄本胜 +1 位作者 刘达 李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使再进一步增加泵站规模,水位也不会继续下降;泵站抽排对某位置水位的降低效应与泵站和该位置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距离越近,水位降低越明显。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确定了满足水位管控要求的两座泵站规模的合理组合:距离相对较远的温涌泵站为80 m3/s,较近的金紫涌泵站为130 m~3/s。试验方法和主要成果可为工程方案比选及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对类似河涌整治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道 排涝泵站规模 物理模型试验 水位 整治工程
下载PDF
新时期航天器环境工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宁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空间事业的发展对航天器环境工程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为该专业技术进步和领域延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10年来,伴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中国航天器环境工程领域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文章回顾了... 空间事业的发展对航天器环境工程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为该专业技术进步和领域延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10年来,伴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中国航天器环境工程领域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文章回顾了中国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围绕中国空间站长期运行、深空探测新任务、低轨巨型星座建设等提出的新需求,分析了航天器环境工程将面对的挑战和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结合具体工作内容介绍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LEO辐射环境在轨探测与数据应用、特殊空间环境效应与防护、火星探测器特殊力热环境试验技术和航天器产品环境试验ISO标准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过程中,航天器环境工程必将伴随着航天器整体技术的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环境工程 空间环境效应 环境试验 中国空间站 低轨星座 深空探测
下载PDF
抽蓄电站无压隧洞交叉区体型优化试验研究
7
作者 田静 顾长宽 +1 位作者 郭汉驰 薛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17,38,共4页
交叉无压隧洞交汇区域水流的水力特性复杂,无压隧洞交叉区体型及交汇口水流水力特性的研究对确保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高落差泄洪排沙洞和放空洞交叉区体型进行优化,最终确... 交叉无压隧洞交汇区域水流的水力特性复杂,无压隧洞交叉区体型及交汇口水流水力特性的研究对确保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高落差泄洪排沙洞和放空洞交叉区体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圆弧连接+交叉角21°的交叉区体型。对比分析圆弧连接+交叉角21°的交叉区优化体型下特征试验工况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6种特征试验工况下,泄洪排沙洞和放空洞交叉口及下游均为急流,明流泄洪且流态较稳定,均在交汇口下游右边直墙处形成最大水深,水深低于直墙高度,满足水面线不宜超过直墙范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无压隧洞 体型优化 交汇水流 抽水蓄能电站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一种双工位NEG吸气性能测试装置设计
8
作者 戎振华 成永军 +5 位作者 陈联 孙雯君 董猛 周超 冯天佑 马占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文章设计了可选择定压法或定容法测量非蒸散型吸气剂(NEG)吸气性能的测试装置,装置设计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测试工位,可同时对两个测试样品进行预处理和性能测试,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测试效率高。测试装置可直接通过软件输出吸气速率和... 文章设计了可选择定压法或定容法测量非蒸散型吸气剂(NEG)吸气性能的测试装置,装置设计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测试工位,可同时对两个测试样品进行预处理和性能测试,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测试效率高。测试装置可直接通过软件输出吸气速率和吸气量等性能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本底真空度高,其中样品室真空度优于1×10^(−7) Pa,漏放气速率小于3×10^(−7) Pa·L/s;测试数据精度高且可靠,其中吸气速率测量精度达1 mL/s,吸气量测量精度达1 P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位 定压法 定容法 吸气性能 小孔流导
下载PDF
两条轴线平行布置的泄洪洞出口联合消能工布置形式研究
9
作者 李伟 崔笑 +2 位作者 吴吉才 谭盛凛 韩立军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7期43-48,共6页
针对芝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两条轴线平行布置的泄洪排沙洞,原设计方案出口联合消能工存在消能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选用单体正态水工模型,基于水力相似准则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对出口联合消能工的布置形式进行研究。试验实测数据表明,最终... 针对芝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两条轴线平行布置的泄洪排沙洞,原设计方案出口联合消能工存在消能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选用单体正态水工模型,基于水力相似准则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对出口联合消能工的布置形式进行研究。试验实测数据表明,最终推荐方案可有效提高消能效率、改善水流流态、优化设计方案,并达到了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轴线平行布置的泄洪洞出口联合消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线平行布置 泄洪洞 联合消能工 布置形式 模型试验 芝瑞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空间站舱内微量有害气体状态评价和流转分析
10
作者 杨润泽 王传增 +4 位作者 卞强 周国栋 刘向阳 吴志强 杨松林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文章聚焦于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中微量有害气体的整体状态和控制情况,阐述了微量有害气体随舱内物质循环向冷凝水回收净化以及CO_(2)去除和还原等环节流转的规律。通过在轨状态分析、地面比对评估试验结果和流转特性分析,说明中国空... 文章聚焦于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中微量有害气体的整体状态和控制情况,阐述了微量有害气体随舱内物质循环向冷凝水回收净化以及CO_(2)去除和还原等环节流转的规律。通过在轨状态分析、地面比对评估试验结果和流转特性分析,说明中国空间站各净化系统对舱内微量污染物成分进行了有效控制,舱内空气中微量有害气体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研究旨在为后续微量有害气体净化环节的运行和监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站 舱内环境控制 微量有害气体 空气净化 评估试验
下载PDF
海南岛冬季瓜菜寒害气象指标及发生规律研究
11
作者 邹海平 张京红 +3 位作者 李伟光 陈小敏 白蕤 吕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5-863,共9页
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站的1971—2020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气象数据和灾情资料,构建考虑阴雨寡照影响、能量化寒害过程影响程度且具备生物学特征的冬季瓜菜寒害气象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ArcGIS技术,得出海南岛... 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站的1971—2020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气象数据和灾情资料,构建考虑阴雨寡照影响、能量化寒害过程影响程度且具备生物学特征的冬季瓜菜寒害气象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ArcGIS技术,得出海南岛冬季瓜菜寒害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季各月及各月轻至重度瓜菜寒害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北部和中部,出现概率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东部沿海一带。冬季各月瓜菜寒害均主要以轻、中度等级为主,二者占比高达88.3%。3个月中,1月瓜菜寒害发生次数最多(占比达48.6%),瓜菜轻至重度寒害亦均在1月出现最多(占比分别为50.2%、43.4%和40.2%)。近50年海南岛冬季各月瓜菜寒害年发生次数不显著减少的站点占多数(占比分别为83.3%、94.4%和72.2%),各月不同等级瓜菜寒害中除2月重度瓜菜寒害年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的站点较多(占比38.9%)外,其余等级瓜菜寒害年发生次数不显著减少的站点亦占多数(占比61.1%~88.9%)。冬季各月不同等级瓜菜寒害的影响范围均按寒害轻至重顺序明显缩小。3个月之间相比,12月和2月瓜菜寒害影响范围接近且明显小于1月,轻度和中度寒害影响范围月之间亦表现出类似规律,重度寒害影响范围12月和1月接近且明显大于2月。近50年海南岛冬季各月及各月所有等级瓜菜寒害影响范围均在缩小。总体而言,近50年海南岛冬季瓜菜寒害年发生次数减少、影响范围缩小,对海南岛冬季瓜菜种植有利。但2月东、中、西部地区瓜菜重度寒害年发生次数在增加,需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瓜菜 寒害气象指标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站次比 海南岛
下载PDF
以检测为基础的高校转基因试验基地安全管理研究
12
作者 颜晶莹 倪亮 +2 位作者 黄冲平 李坤峰 沈星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231,共6页
转基因技术对选育高产、高品质的作物品种和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贡献。我国高度重视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转基因仍然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需要被严格监管。高校转基因试验基地是开展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该文从... 转基因技术对选育高产、高品质的作物品种和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贡献。我国高度重视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转基因仍然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需要被严格监管。高校转基因试验基地是开展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该文从转基因植物的种植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出发,以浙江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以转基因检测为基础的全方位监管溯源流程,包括从种子—幼苗—果实—秸秆—土壤残留根系等不同阶段的取样检测,提出了以检测为基础的高校转基因试验基地安全监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安全管理 转基因试验基地 检测
下载PDF
变电站站控系统改造镜像闭环测试技术研究
13
作者 尤小明 杨梅强 +1 位作者 周晓飞 李忠安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6期64-68,共5页
针对变电站站控系统改造停电难、停电调试验收时间短、人工验收慢且信息核对不全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变电站站控系统改造镜像闭环测试系统。针对现场运行设备搭建镜像系统,采用横向镜像比对、纵向闭环验证的机制,以功能模块化的思路完... 针对变电站站控系统改造停电难、停电调试验收时间短、人工验收慢且信息核对不全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变电站站控系统改造镜像闭环测试系统。针对现场运行设备搭建镜像系统,采用横向镜像比对、纵向闭环验证的机制,以功能模块化的思路完成变电站站控系统改造的自动测试,并自动生成标准化的测试结果报告。将现场人工验证环节提前移到所设计的镜像闭环测试系统中高效进行,可有效缩短现场停电时间,提前消除验证隐患,提高变电站的改造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站控系统 镜像闭环测试系统 模块化组件
下载PDF
5G非地面网络相关误差矢量幅度标准测试模型分析
14
作者 梁昕 雷磊 +1 位作者 宋晓勤 张晨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77-84,90,共9页
针对泛在通信和万物智联的发展需求,地面5G蜂窝通信系统和非地面网络系统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资源共享。非地面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文中先讨论5G非地面网络系统元素及相关应用场景,接着根据5G基站的测试方法和一致性要求,来分析... 针对泛在通信和万物智联的发展需求,地面5G蜂窝通信系统和非地面网络系统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资源共享。非地面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文中先讨论5G非地面网络系统元素及相关应用场景,接着根据5G基站的测试方法和一致性要求,来分析误差矢量幅度测试的方法及相关指标,通过自主设计的程序生成的测试波形与商业软件生成的测试波形进行比对,从信噪比、信道带宽以及子载波间隔三个方面分析其对误差矢量幅度的影响。为非地面网络设备的设计研发提供基于3GPP最新标准的测试方法,可为相关设备大规模量产节省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PP 5G 非地面网络 误差矢量幅度测试 基站测试方法
下载PDF
反射式THz-TDS用于轨道交通典型液体安检的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利民 吴衡 +2 位作者 王涛 程良伦 秦玉文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296-302,共7页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用于轨道交通易燃易爆危险液体的安全检测,需要兼顾速度和准确率。一般在大流量人群中,因为检测速度限制,不适合直接采用实验室常用的测试指纹谱之后再与样品数据库的吸收峰位置比对的方法来精确确定样品成...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用于轨道交通易燃易爆危险液体的安全检测,需要兼顾速度和准确率。一般在大流量人群中,因为检测速度限制,不适合直接采用实验室常用的测试指纹谱之后再与样品数据库的吸收峰位置比对的方法来精确确定样品成分信息。针对轨道交通中典型液体样品,在常温常压和正常大气湿度(25℃、60%空气湿度)条件下,测试反射式THzTDS的脉冲回波数据。建立非易燃易爆危险品、易燃易爆类、强酸类等分类数据库,结合样品光谱数据库特征,归纳了4种典型的时域脉冲谱线,即含有显著次级反射峰、微小次级反射峰、无反射峰和向下反转的次反射峰。依据太赫兹时域谱线次级反射峰的特征,结合分类识别决策模型,快速实现了综合分类判别,准确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液体检测 轨道交通安检
下载PDF
汉江新集水电站土石坝水下抛填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锐 张方涛 +3 位作者 李波 张著彬 余伟 黄继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由于压实度的不可控性,水下抛填一直较少作为土石坝等永久建筑物的施工方案,而采取水下抛填可大大提高工程经济性,研究土石坝水下抛填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汉江新集水电站主河床土石坝水下抛填施工为例,引入离心模型试验对其进行了... 由于压实度的不可控性,水下抛填一直较少作为土石坝等永久建筑物的施工方案,而采取水下抛填可大大提高工程经济性,研究土石坝水下抛填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汉江新集水电站主河床土石坝水下抛填施工为例,引入离心模型试验对其进行了前期论证,并在坝体填筑完成后通过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水下抛填密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下抛填密度与抛填料颗粒级配、上覆堆载、水深等因素密切相关,且经强夯处理后抛填体的有效加固深度在6.0 m范围内;离心模型试验和超重型动力触探检测成果相关性较好,可作为研究土石坝水下抛填密度的有效手段。研究成果给后续坝体设计、安全监测方案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对同类工程设计施工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水下抛填 离心模型试验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新集水电站
下载PDF
饱和场地中异跨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特性分析
17
作者 苏健 肖威 +2 位作者 许民泽 崔春义 赵经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252,共7页
为研究饱和场地中异跨地铁车站结构体系地震动力响应特性问题,以某异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Midas 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建立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体系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选取弹性模... 为研究饱和场地中异跨地铁车站结构体系地震动力响应特性问题,以某异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Midas 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建立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体系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选取弹性模量、黏聚力、泊松比、摩擦角作为敏感性影响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和饱和两相介质动力分析方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剪力墙和悬挑跨附近易发生受弯破坏,中柱易发生受剪破坏;在单一横向地震动作用下或者水平与竖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弹性模量影响最大,泊松比和摩擦角的敏感性次之,黏聚力影响最小。此动力响应特性分析流程方法可为异跨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饱和场地 异跨地铁车站 正交试验法 地震动力响应 参数敏感性
下载PDF
真空电子束熔炼炉用坩埚冷却装置的抗震试验研究
18
作者 成成 贾子朝 +1 位作者 李菊 闫超 《真空》 CAS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自主研制了一种坩埚冷却装置,用于真空电子束熔炼炉中坩埚的安全冷却。本文对该坩埚冷却装置进行了抗震鉴定试验,测试了坩埚冷却装置在抗震试验前后的共振频率,并利用地震台进行了5次运行基准地震试验和1次安全停堆地震试验。试验结果表... 自主研制了一种坩埚冷却装置,用于真空电子束熔炼炉中坩埚的安全冷却。本文对该坩埚冷却装置进行了抗震鉴定试验,测试了坩埚冷却装置在抗震试验前后的共振频率,并利用地震台进行了5次运行基准地震试验和1次安全停堆地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坩埚冷却装置具有足够的抗震强度,能够在规定的地震条件下正常运行,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坩埚冷却装置 共振频率 抗震试验 地震台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可液化粉土地层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9
作者 周强 陈斯 +3 位作者 汪云龙 赵继辉 周海祚 郑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1344,共14页
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破坏一直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受河流冲积和海水侵蚀等沉积环境影响,天津地区可液化粉土地层分布广泛,粉土液化会对地铁车站结构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尚不清楚。目前,平行布置的地铁车站群作为典型交通枢纽,... 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破坏一直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受河流冲积和海水侵蚀等沉积环境影响,天津地区可液化粉土地层分布广泛,粉土液化会对地铁车站结构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尚不清楚。目前,平行布置的地铁车站群作为典型交通枢纽,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普遍,车站群中临近双车站的抗震问题亟待研究。通过三轴试验研究黏粒含量对粉土静、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塑性边界本构模型PM4Silt标定中不同黏粒含量粉土模型参数及基于有限差分分析,阐明低黏粒含量土层对地铁车站动力响应的不利影响,为可液化粉土地层车站选址提供建议;通过参数分析研究车站间距对临近车站相互作用的影响,揭示临近车站相互作用的影响范围,提供最优车站间距参考值。该研究可为临近车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边界面模型 可液化粉土 临近地铁车站
下载PDF
中国空间站松不脱螺栓锁紧隔振器频率漂移建模与试验
20
作者 何柯达 李青 刘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0,31,共11页
中国空间站(以下简称空间站)大量科学仪器设备需要松不脱螺栓锁紧。针对空间站主动隔振器研制过程中松不脱螺栓锁紧诱发的频率漂移问题,探索了空间站主动隔振器锁紧状态非线性连接动力学机理建模与试验验证。对基于松不脱螺栓的隔振器... 中国空间站(以下简称空间站)大量科学仪器设备需要松不脱螺栓锁紧。针对空间站主动隔振器研制过程中松不脱螺栓锁紧诱发的频率漂移问题,探索了空间站主动隔振器锁紧状态非线性连接动力学机理建模与试验验证。对基于松不脱螺栓的隔振器锁紧释放装置进行力学分析,并根据松不脱螺栓接触面应力的非线性分布建立基于Iwan模型的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分析动力学响应的非线性特性。研制空间站主动隔振器样机进行正弦振动试验,验证所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空间站精密科学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松不脱螺栓 频率漂移 非线性 振动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