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小鼠细胞免疫因子及Th_(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静 金晓洁 +2 位作者 缪志海 夏斌 戴元荣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21-223,23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细胞免疫因子及辅助性T细胞(Th)_(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发病机制,旨在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SPF级昆明种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各12只。哮喘模型组小鼠分别于...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细胞免疫因子及辅助性T细胞(Th)_(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发病机制,旨在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SPF级昆明种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各12只。哮喘模型组小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当天和第8天腹腔内注入卵清蛋白(OVA)混悬液[含OVA/Al(OH)_3 10mg/g]50μg/次致敏,并于第16天给予雾化吸入含1%OVA的0.9%氯化钠溶液30~40ml进行激发,持续30~40min,1次/d,连续7d。正常对照组小鼠则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小鼠行为变化情况、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BALF和血清中细胞免疫因子和(Th)_(17)细胞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且相对阳性着色面积增大。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均明显升高,BALF和血清中IL-4、IL-5、IFN-γ和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均明显升高,可能与BALF和血清中IL-4、IL-5、IFN-γ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小鼠 细胞免疫因子 th17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_(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齐云菲 牛明了 张龙江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6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_(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参苓白术散中剂量组、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_(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参苓白术散中剂量组、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造模。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1.3、22.6、45.2g/kg参苓白术散水煎液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0.4g/kg美沙拉嗪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与美沙拉嗪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日1次,持续14d。给药7、14d后,比较6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给药14d后,比较6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大鼠外周血Th_(17)、Treg细胞水平和Th_(17)/Treg值,以及结肠组织RORγt、FoxP3表达水平。结果:给药7d后,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DA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14d后,参苓白术散各组及美沙拉嗪组DA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给药14d后,模型组血清IL-6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各组及美沙拉嗪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模型组IL-10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外周血Th_(17)细胞水平及Th_(17)/Treg值均高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各组及美沙拉嗪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模型组Treg细胞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各组及美沙拉嗪组高于模型组(P<0.05),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RORγt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FoxP3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各组和美沙拉嗪组高于模型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RORγt/FoxP3表达水平、纠正Th_(17)/Treg免疫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 参苓白术散 RORΓT FoxP3 th_(17) TREG 免疫调节
下载PDF
IL-23/Th_(17)轴拮抗剂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敏 蒋晓妍 张晓艳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3期218-221,225,共5页
IL-23/Th_(17)细胞轴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目前,有多种靶向IL-23/Th_(17)细胞轴的生物制剂在多个国家上市并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除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乌司奴单抗等,仍有较为新兴的靶向IL-23... IL-23/Th_(17)细胞轴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目前,有多种靶向IL-23/Th_(17)细胞轴的生物制剂在多个国家上市并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除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乌司奴单抗等,仍有较为新兴的靶向IL-23/Th_(17)细胞轴的生物制剂不被熟知。因此本文综述4种靶向IL-23/Th_(17)细胞轴的生物制剂比美吉珠单抗、瑞沙珠单抗、泰瑞珠单抗及米吉珠单抗在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th_(17)细胞轴 生物制剂 寻常型银屑病
下载PDF
恩替卡韦抗HBV治疗时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HBeAg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姗姗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8期3910-3912,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HBV治疗时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前、治疗48周时外周血中Treg、Th_(17)细胞数目,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TGF-β、IL...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HBV治疗时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前、治疗48周时外周血中Treg、Th_(17)细胞数目,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TGF-β、IL-17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 1治疗48周时CHB患者外周血Treg、Th_(17)细胞百分比、TGF-β、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抗原转换/转阴组CHB患者外周血Treg、Th_(17)细胞百分比、TGF-β、IL-17水平较e抗原未变化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时可能导致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表达减少,其减少的同时可能更有利于HBeAg的血清学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TREG细胞 th_(17)细胞 TGF-β IL-17
下载PDF
炎症因子、免疫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在COPD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冯兰芳 舒彩敏 季巧英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882-886,899,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免疫细胞、纤维蛋白原(Fi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140例,根据COPD诊断和分期标准将其分为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另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组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查[第...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免疫细胞、纤维蛋白原(Fi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140例,根据COPD诊断和分期标准将其分为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另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组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BODE指数测定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外周血中TNF-α、IL-6、IL-8、Th_(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和血浆Fib;分析各检测指标与肺功能、PaO_2和BODE指数的相关性;选取与BODE指数相关性最强的3个指标并判断其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加重组FEV_1%pre、FEV_1/FVC和PaO_2均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而BODE指数则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均P<0.05)。急性加重组的TNF-α、IL-6、、IL-8、Fib、Th_(17)细胞比例和Th_(17)/Treg比值均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则降低(均P<0.05)。COPD组Ⅲ级者TNF-α、IL-6、和Th_(17)/Treg比值高于Ⅱ级者,而Treg比例则低于Ⅱ级者(均P<0.05)。COPDⅣ级者的TNF-α、IL-8、Th_(17)细胞比例、Th_(17)/Treg比值和Fib高于Ⅲ级者,而Treg比例则低于Ⅲ级者(均P<0.05)。TNF-α、Th_(17)/Treg比值和Fib与FEV_1%pre、FEV_1/FVC、PaO_2和BODE指数存在相关性,且与BODE指数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TNF-α、Th_(17)/Treg和Fib(均P<0.05)。联合检测TNF-α+Th_(17)/Treg+Fib对诊断COPD急性加重的灵敏度(96.25%)和准确度(94.29%)最高。结论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炎症因子含量偏高、Th_(17)/Treg比例失衡和机体免疫过度的状态,且这些指标的异常均有可能是诱发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TNF-α+Th_(17)/Treg+Fib对诊断COPD急性加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因子 th17细胞 TREG细胞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