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犀角地黄汤)and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Protect Mice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被引量:9
1
作者 LIU Yan-min ZHU Liu-luan +5 位作者 LI Rui ZHANG Jin-liang YAO Shan-shan ZHOU Xiao-bing ZENG Hui WANG Xian-b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46-453,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犀角地黄汤,XJDHD) on lipopolysaccharide(LPS)-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ALF)as well as the un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犀角地黄汤,XJDHD) on lipopolysaccharide(LPS)-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ALF)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o clarify the key herbs and components of XJDHD. Methods:LPS/D-galactosamine(D-GalN) or TNF-α/D-GalN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into C57BL/6J mice to induce ALF. Simultaneously, XJDHD or its individual herbs and components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Survival rates, transaminase levels in serum, and hepatic histology were exami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XJDHD.The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 assay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re additionally performed to expound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anti-apoptotic activity of XJDHD. Result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XJDHD protected mice from lethal liver failure induced by LPS and TNF-α, with notable amelioration of liver injury in histology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ransaminase levels in serum. XJDHD signi?cantly inhibited apoptosis of hepatocytes and enhanced 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sis genes, c-Flip, Iap1, Gadd45 b and A20(all P<0.05). In addition,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was identi?ed as the key herb of XJDHD and galactose as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of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that protects against ALF. Conclusions: XJDHD inhibits TNF-α-induced apoptosis of hepatocytes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nuclear factor κB-regulated anti-apoptotic genes.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may be the most effective herb of XJDHD and galactose is an active component in this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 Chinese medicine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acute liver failure LIPOPOLYSACCHARIDES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原文传递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models with subsequent encephalopathy in the mouse 被引量:1
2
作者 Ann-Marie T Baine Tomohide Hori +2 位作者 Lindsay B Gardner Shinji Uemoto Justin H Nguyen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1年第6期611-619,共9页
BACKGROUND:A reliable model of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FLF) is urgently required in this research field.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murine FLF model.METHODS:We used three groups of male C57BL/6 mice:control,with az... BACKGROUND:A reliable model of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FLF) is urgently required in this research field.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murine FLF model.METHODS:We used three groups of male C57BL/6 mice:control,with azoxymethane treatment (AOM group),and with galactosamin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reatment (Gal+TNF-α group).The effects of body temperature (BT) control on survival in all three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BT control,we compared the survival,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biochemical/coagulation profiles between th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The effects of hydration on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s of prothrombin time (PT INRs) were also checked.Dose-dependent survival curves were constructed for both experimental groups.Neurological behavior was assessed using a coma scale.RESULTS:No unexpected BT effects were see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AOM group,but not the Gal+TNF-α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curves between those with and without BT care.Histopathological assessment showed consistent FLF findings in both experimental groups with BT car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in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and PT-INRs,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T-INRs between the sufficiently and insufficiently hydrated group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LF models in the duration of each coma stage,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ages 1 and 3 as percentages of the disease state (stages 1-4).The two FLF models with BT care showed different survival curves in the dose-dependent survival study.CONCLUSIONS:AOM provides a good FLF model,but requires a specialized environment and careful BT control.Other FLF models may also be useful,depending on the research purpose.Thoughtful attention to caregiving and close observation are indispensable for successful FLF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model acute liver failure AZOXYMETHANE GALACTOSAMINE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罗光成 黄云丽 +4 位作者 闫惠平 冯霞 林芳 凡瞿明 张国元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疾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V相关ACLF患者24例(治愈者13例,死亡者1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者15名,采用Luminex液...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疾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V相关ACLF患者24例(治愈者13例,死亡者1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者15名,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IL-10、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并结合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CLF组IL-6、IL-8和TNF-α水平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0.01),CHB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ACLF死亡组IL-6、TNF-α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TNF-α、IL-6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712,P<0.001;r=-0.521,P=0.009);TNF-α、IL-6与MELD评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491,P<0.015;r=0.379,P=0.048)。细胞因子与HBV 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其中IL-6和TNF-α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下载PDF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组织IFN-γ、TNF-α和IL-10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田辉 孙颖 +5 位作者 滕光菊 赵军 常彬霞 张伟 李保森 邹正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肝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型肝炎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肝组织IFN-γ、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在ACLF患者肝组织IFN-γ和TNF-α...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肝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型肝炎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肝组织IFN-γ、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在ACLF患者肝组织IFN-γ和TNF-α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肝组织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内IFN-γ表达与TNF-α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86,P<0.001)。结论乙型肝炎ACLF患者因肝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而发生了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I FN-γ TNF-αI L-10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反应停对急性肝衰竭的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树人 郑茉莉 +2 位作者 李灼亮 余宙耀 陆汉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反应停 (Thal)对急性肝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D 半乳糖胺 (D GalN ,60 0mg/kg ,ip)和细菌脂多糖 (LPS ,5 μg/只 ,H)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 ,观察Thal对急性肝衰竭死亡率、细胞因子、转氨酶、肝组织形态学和单个核细胞TNF... 目的 探讨反应停 (Thal)对急性肝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D 半乳糖胺 (D GalN ,60 0mg/kg ,ip)和细菌脂多糖 (LPS ,5 μg/只 ,H)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 ,观察Thal对急性肝衰竭死亡率、细胞因子、转氨酶、肝组织形态学和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Thal可降低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TNFα和转氨酶的水平 (P <0 .0 5 ) ,减轻肝细胞坏死的程度 ,抑制单个核细胞TNFα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预防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大鼠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宇峰 谭晓慧 +4 位作者 朱雪娟 汤伟 张彬 汪晓莺 朱轶晴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大鼠实验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32只。实验组腹腔注射40%CCl4及猪血清4周以诱导慢性肝损伤,将其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拉...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大鼠实验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32只。实验组腹腔注射40%CCl4及猪血清4周以诱导慢性肝损伤,将其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拉米夫定组12只、恩替卡韦组12只,均给予腹腔联合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以诱导ACLF;诱导6 h后,拉米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10 mg/kg及恩替卡韦0.05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3 d。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或灌胃,模型组大鼠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慢性肝损伤造模4周和诱导ACLF后24、72 h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ALT、AST、TBIL),ELISA法检测诱导ACLF后7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ACLF后72 h处死大鼠,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慢性肝损伤造模4周,实验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诱导ACLF后24 h,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拉米夫定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恩替卡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诱导ACLF后72 h,模型组、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肝功能指标较24 h时均下降(P均<0.01);但拉米夫定组血清ALT、TBIL均仍高于模型组(P均<0.05),拉米夫定组血清AST虽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组肝功能指标虽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肝功能指标虽均低于拉米夫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ACLF后72 h,模型组、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血清TNF-α、IL-17均高于对照组,但此两种因子水平在四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组肝组织病理镜下所见与模型组大致相仿,但肝细胞局灶性坏死较模型组多见,可见片状坏死,且拉米夫定组较恩替卡韦组重。结论在ACLF急性发作期,应用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均可能一过性加重肝组织的损伤,且以拉米夫定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 大鼠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小鼠血清TNFα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 吕飒 +1 位作者 周莹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导致的急性肝衰竭(ALF)小鼠模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方法应用APAP建立ALF小鼠模型,观察死亡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TNFα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导致的急性肝衰竭(ALF)小鼠模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方法应用APAP建立ALF小鼠模型,观察死亡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TNFα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伊文思蓝(EB)在脑中含量检测BBB通透性。结果小鼠注射APAP后4 h开始死亡,6 h死亡率达到高峰。血清ALT水平2 h开始升高,9 h达到高峰。肝脏病理学9 h病变最重,表现为大块或亚大块出血性坏死。6 h组血清TNFα较0小时组显著升高。脑组织EB含量于2 h开始升高,6 h达到高峰。结论在APAP所致的ALF动物模型中,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脑组织EB含量的显著升高相一致。TNFα可能是导致ALF时BBB通透性增加的重要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血脑屏障
下载PDF
TNF-α在D-Gal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郑侠 范启林 +2 位作者 许露露 张淼 张玉彬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409-413,431,共6页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特征表现为机体短期内出现大面积炎症反应和大量肝细胞死亡。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常被用于构建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大量的研究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急性肝衰竭密切相关。本文拟就肿瘤...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特征表现为机体短期内出现大面积炎症反应和大量肝细胞死亡。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常被用于构建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大量的研究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急性肝衰竭密切相关。本文拟就肿瘤坏死因子-α在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肝损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机制、诱导肝细胞凋亡途径及药物干预作用,以期对急性肝衰竭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肝衰竭 凋亡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ET、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增利 吴文秀 张秋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4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制备组。将肝硬化大鼠分为模型组、等效剂量药物组和小剂量药物组... 目的:探讨"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制备组。将肝硬化大鼠分为模型组、等效剂量药物组和小剂量药物组。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攻击,收集血清、血浆及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TBil的含量及血浆ET、血清TNF-α的含量,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等效剂量药物组ALT、AST、TBil含量明显降低,ET含量明显减少,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截断逆挽方"可减少血浆ET含量,降低血清TNF-α水平,对肝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等效剂量组作用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断逆挽方 慢加急性肝衰竭 内毒素 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下载PDF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炳柱 王晓韧 +3 位作者 许磊 朱安超 杨宝山 刘冰熔 《肝脏》 2015年第8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构建小鼠ALF的动物模型,CORM-2于造模...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构建小鼠ALF的动物模型,CORM-2于造模前30 min行尾静脉注射,造模后6 h分别留取血清、肝组织标本。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水平,HE观察肝脏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保护组小鼠血清ALT[(1274.60±157.24)U/L比(3499.00±136.19)U/L]和AST[(1151.50±244.58)U/L比(4079.50±481.11)U/L]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t1=33.81,t2=17.16,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护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0.14±0.05)比(0.37±0.05),t=10.29,P<0.05];保护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TNF-α[(139.60±28.39)pg/mL比(447.34±128.17)pg/mL、(0.31±0.03)比(0.69±0.05)]和IL-6[(215.21±85.16)pg/mL比(1461.58±244.90)pg/mL、(0.33±0.03)比(0.72±0.0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均t1=7.41,t2=20.61,t3=15.20,t4=21.15,P<0.05)。结论 CORM-2能够抑制小鼠ALF时的炎性反应,减轻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HBV感染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对外周血NF-κB、TNF-α、LXA4和LPS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峥 童旭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315-2318,2387,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HBV感染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氧素A4(LXA4)和内毒素(LPS)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HBV感染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氧素A4(LXA4)和内毒素(LPS)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抗病毒+保肝+营养支持+血浆置换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营养状态、凝血功能情况,记录MELD评分、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NF-κB、TNF-α、LXA4和LPS水平,并记录2组临床结局。结果 2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腹水、黄疸、乏力、食欲减退、尿少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Bil、AST、ALT、GGT、ALB、PA、Plt、PTA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ELD评分、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NF-κB、TNF-α、LPS水平显著降低而LXA4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够显著改善HBV-ACLF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营养和凝血功能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NF-κB、TNF-α、LXA4和LPS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复方甘草酸苷 HBV感染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氧素A4 内毒素
下载PDF
尼克酰胺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崔小兰 李大伟 夏强 《胃肠病学》 2015年第4期214-219,共6页
背景: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死亡率高。目的:研究尼克酰胺在AHF小鼠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700 mg/kg和脂多糖10μg/kg建立小鼠AHF模型。将54只小鼠分... 背景: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死亡率高。目的:研究尼克酰胺在AHF小鼠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700 mg/kg和脂多糖10μg/kg建立小鼠AHF模型。将54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尼克酰胺对照组、AHF模型组、尼克酰胺低、中、高剂量组(400、800、1 000 mg/kg),检测ALT、AST、TNF-α和IL-6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将另外40只小鼠分为AHF模型组、0.9%Na Cl溶液组以及尼克酰胺低、中、高剂量组,动态观察72 h内的小鼠死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尼克酰胺对照组相比,AHF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明显,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以低、中、高剂量尼克酰胺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尼克酰胺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生存率分别为37.5%、62.5%、100%,均显著高于AHF模型组(P均<0.05)。结论:尼克酰胺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而对AHF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提高小鼠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烟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大黄素对刀豆蛋白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继华 谢琴秀 +3 位作者 程君 尹华发 叶英 李家斌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刀豆蛋白(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大黄素组按25 mg/kg给予大黄素灌胃,2 h后经尾静脉注射20 mg/kg的Con A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模型...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刀豆蛋白(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大黄素组按25 mg/kg给予大黄素灌胃,2 h后经尾静脉注射20 mg/kg的Con A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模型组以大黄素溶剂代替大黄素预处理,2 h后以同法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Con A注射10 h后摘眼球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无菌取肝脏,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组织损伤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mRNA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mRNA。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黄素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模型组(P均<0.01)。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坏死灶,而大黄素组小鼠肝组织坏死明显减轻。模型组GITR、GITRL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大黄素组GITR、GITRL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GITR、GITRL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大黄素组GITR、GITRL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GITR/GITRL通路而减轻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肝功能衰竭 急性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中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家峰 吕飒 +1 位作者 王文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血脑屏障(BBB)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施加D-氨基半路糖(D-GalN)和脂多糖或D-GalN和TNF-α形成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模型。通过依文思蓝染色研究BBB的渗透性,并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血脑屏障(BBB)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施加D-氨基半路糖(D-GalN)和脂多糖或D-GalN和TNF-α形成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模型。通过依文思蓝染色研究BBB的渗透性,并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中BBB渗透性增加,电镜下观察到组织的紧密连接瓦解和内皮细胞皱缩,并伴随囊泡和空泡增加。此外,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的脑组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TNF-α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脑水肿中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BBB渗透性增加可能是由于紧密连接丧失和其相关蛋白Occludin下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紧密连接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小鼠血清与组织中PTX3、HBP、PCT及IL-6、IL-1β、TNF-α的变化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春霞 陈倩 +2 位作者 王瑶 焦方舟 龚作炯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血清与组织中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血清与组织中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将3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12h后处死小鼠,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肝脏、脾脏、小肠组织中的PTX3、HBP、PCT及IL-6、IL-1β、TNF-α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ALF模型组小鼠较正常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程度明显增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血清AST、ALT、TBIL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小鼠血清及肝脏、小肠组织中PTX3与正常小鼠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脏组织中PTX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及肝脏、脾脏、小肠组织中HBP、PCT及IL-6、IL-1β、TNF-α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PCT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1,cut-off值为35.2pg/ml,敏感度为93.8%,特异性为87.5%;PTX3其次,AUC为0.859,cut-off值为475.4pg/ml,敏感度为81.3%,特异性为87.5%;TNF-α的诊断效能最低,其AUC为0.695,cut-off值为54.5pg/ml,敏感度为68.8%,特异性为62.5%。结论PTX3、HBP、PCT可用于早期急性肝衰竭的辅助诊断,且较IL-6、IL-1β、TNF-α诊断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正五聚蛋白3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与组织中降钙素原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虹 李汛 +1 位作者 王鲁文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6-297,305,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血清与组织中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脾脏...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血清与组织中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脾脏、小肠组织中的PCT水平,以及细胞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α、IFN(干扰素)-γ、IL(白介素)-4血清水平。采用鲎试剂检测内毒素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组大鼠血清PCT、TNF-α、IFN-γ、IL-4及内毒素水平很低,而模型组大鼠12小时、24小时血清PCT、TNF-α、IFN-γ、IL-4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大鼠的肝脏、脾脏及小肠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CT,但水平较低;而模型组大鼠12小时、24小时的肝脏、脾脏及小肠组织中PC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肝衰竭早期并发感染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指标。肝脏、脾脏及小肠组织中PCT水平变化比血清PCT更敏感,可能与器官功能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内毒素 大鼠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及对AngⅡ、TNF-α和IL-10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玉球 周宁 蒋永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7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效果及对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内科治疗...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效果及对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内科治疗的84例早期乙肝ACL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AngⅡ、TNF-α、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水平降低,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ngⅡ、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恩替卡韦在早期乙肝ACLF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AngⅡ水平,并改善炎性反应,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恩替卡韦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 促血管生成素Ⅱ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哈福双 韩涛 +2 位作者 梁宁 聂新华 朱争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于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衰竭模型组、rhG-CSF组,每组35只。采用腹腔内注射D-GalN (1400mg/kg)建立急性肝衰...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于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衰竭模型组、rhG-CSF组,每组35只。采用腹腔内注射D-GalN (1400mg/kg)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建立模型后12、24、48、72及120 h的肝脏ALT、TBil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测定TNFα阳性细胞率。并观察建立模型后120 h生存率。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T-t检验。结果 rhG-CSF组与肝衰竭模型组相比,肝脏HE染色提示除造模后120 h外,其余各个时间点肝细胞变性坏死均更严重;造模后120 h rhG-CSF组的肝脏HE染色提示肝小叶结构恢复相对更完全。rhG-CSF组在5个时间点TNFα阳性细胞率较肝衰竭模型组均有增高趋势。rhG-CSF组ALT及TBil水平在5个时间点均有高于肝衰竭模型组的趋势,两组内比较,ALT水平在造模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Bil水平在造模后24、48、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5个时间点,rhG-CSF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肝衰竭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rhG-CSF组和肝衰竭模型组相比,120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急性肝衰竭的急性炎症反应期应用rhG-CSF可能加重肝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D-氨基半乳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影响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冶成贵 朵红梅 +2 位作者 魏国月 童芝文 辛晓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1924-192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影响急性肝衰竭(ALF)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8只SPF级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根据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腹膜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腹膜内注射D-半乳糖胺800 mg/k...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影响急性肝衰竭(ALF)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8只SPF级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根据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腹膜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腹膜内注射D-半乳糖胺800 mg/kg体重),抗体治疗组(在ALF诱导前接受抗体治疗,接受抗TNF-αIgG,每只小鼠100μg),每组6只。通过蛋白印迹分析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IL-8炎症因子的水平。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肝损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的浓度。通过组织分析对小鼠肠黏膜完整性和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通过细菌易位测定和异黄酮荧光素评估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降低(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TNF-α、IL-6、IL-1β、IL-8的血清浓度水平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ALT和TBA的浓度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ALT和TBA的浓度降低(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肠黏膜完整性评分和肠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肠黏膜完整性评分和肠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的细菌菌落形成和FITC-D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细菌菌落形成和FITC-D降低(P<0.05)。结论在ALF小鼠中,TNF-α通过抑制ZO-1、claudin-1和occludin表达而增加了肠通透性,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肠紧密连接蛋白 肠黏膜屏障 肠通透性
下载PDF
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孙建华 王少丽 +2 位作者 公会会 李春姬 孙勇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3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作为HBV-ACLF组,...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作为HBV-ACLF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8.36±5.56)岁,年龄范围为25~74岁,另选取同期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根据是否发生病死事件将HBV-ACLF组患者分为生存组(n=52)与病死组(n=28)。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CHI3L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血清CHI3L1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HBV-ACLF组血清CHI3L1水平[(69.45±6.85)μg/L]高于健康组[(47.43±4.46)μg/L],病死组血清CHI3L1水平[(96.14±9.65)μg/L]高于生存组[(55.08±5.3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HI3L1预测HBV-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806~0.902,P<0.001),截断值为75.60μg/L,灵敏度为84.18%,特异度为86.74%。国际标准化比值≥2.27、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23.68分、血清CHI3L1≥75.60μg/L是HBV-ACLF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结论CHI3L1水平升高与HBV-ACL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HBV-ACLF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