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REGU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IMPLIED IN A-B CLASSIC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1
作者 姜燕 马新平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It aims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deas of treatment in Zhen Jiu Jia Yi Jing (《针灸甲乙经》, A-B Classic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can be summarized as "regu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through the ... It aims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deas of treatment in Zhen Jiu Jia Yi Jing (《针灸甲乙经》, A-B Classic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can be summarized as "regu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words in the Classic, such as "being normal", "regu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The lost of regulation of a normal person shows disharmony. Regulation can make the person-being-sick become harmony and back to "being normal". "Regu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right imply the quint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classic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gulation and harmonization Being normal
下载PDF
经典针灸身体构建思想探微与理论表达
2
作者 刘立安 孙永章 +5 位作者 曹颖 周梦情 张幼安 邱文轩 赵译奇 周立群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74-177,197,共5页
综合运用中医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等多学科方法,在中国学术传统科学与哲学“道术相合”及“虚实结合”视域下,系统考掘、分析了居于经典针灸理论底层的“中国式”身体构建思想,并推进相关经典理论的现代表达研究。打破现代语境下的... 综合运用中医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等多学科方法,在中国学术传统科学与哲学“道术相合”及“虚实结合”视域下,系统考掘、分析了居于经典针灸理论底层的“中国式”身体构建思想,并推进相关经典理论的现代表达研究。打破现代语境下的身、体不分,对身部与体部分别从整体与重点、实体与抽象等多维度进行考察,阐述了身部整体性的“双筒”观与重视膈、脐的横向观,探索了体部经筋、经脉的虚实相合,以及经络、腧穴设立的纵横互用。进而结合人体运动模式和“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探讨了“形气统一”的身体之合,并触及和展望了与身体扣合的“神体”层面。在考探身体构建视角过程中,结合中西医互鉴,涉及了奇经大络、六经五体、巨刺缪刺等针灸经典理论的考释与现代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构建 身体观 经典针灸 现代表达
下载PDF
针灸治“神”理论在心身病中的应用
3
作者 曹璐璐 王照钦 +2 位作者 龙俊燚 刘慧荣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1-2635,共5页
《黄帝内经》的形神观念对心身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神”在心身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核心主导地位。通过探讨心身医学中“神”的重要性,阐释神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和针灸调神在心身病中的关键角色。详述针灸治疗心身病的全过... 《黄帝内经》的形神观念对心身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神”在心身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核心主导地位。通过探讨心身医学中“神”的重要性,阐释神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和针灸调神在心身病中的关键角色。详述针灸治疗心身病的全过程,强调医患之间的神气互动和腧穴选择的重要性,达到针灸调神养形的治疗效果。以期为现代心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心身病 形神理论 黄帝内经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浅析《针灸资生经》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
4
作者 夏帆 陈小华 明康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方法]通过梳理《针灸资生经》鼻部疾病的相关条文,系统整理归纳治疗鼻部疾病的腧穴数量、归经、特定穴属性及分布规律,并剖析鼻部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及作者经验。[结果]《针灸... [目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方法]通过梳理《针灸资生经》鼻部疾病的相关条文,系统整理归纳治疗鼻部疾病的腧穴数量、归经、特定穴属性及分布规律,并剖析鼻部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及作者经验。[结果]《针灸资生经》中治疗鼻部疾病共涉及66个腧穴,穴位总频次为153次。腧穴使用频率前3名分别是风门、口禾髎、龈交,应用最多的前3条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和五腧穴占比最多,且集中分布在头部和四肢部。鼻部疾病基本病机归结为正气亏虚、邪恋标实,强调治疗应以通为用,即通阳气以养心神、畅气机以通鼻窍、温经穴以调气血3个方面,并善用验方和医案增加真实性。[结论]《针灸资生经》反映了王执中治疗鼻部疾病的诊疗特色,体现出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总结该书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可为临床治疗鼻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资生经》 王执中 鼻部疾病 规律特点 阳经 特定穴 以通为用 浙派中医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论治不孕症探析
5
作者 邱懿 宋雨晖 +4 位作者 刘梦雪 邢艺璇 唐诗 刘未艾 尤昭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876-1879,共4页
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构建了完整的针灸学术框架体系,为后世学医者必读书目。其启后世不孕证治之先河,以《卷十二·妇人杂病第十》为主具体阐述了不孕症诊疗方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章为挖掘皇普... 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构建了完整的针灸学术框架体系,为后世学医者必读书目。其启后世不孕证治之先河,以《卷十二·妇人杂病第十》为主具体阐述了不孕症诊疗方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章为挖掘皇普谧在不孕症中运用针灸之学术精华,尝试从书中腧穴治疗不孕症机理进行剖析并推广于临床,从经络循行规律、标本根结及全息理论等多角度阐释诸腧穴治疗不孕症的理论基础,为不孕症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针灸甲乙经 取穴规律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月经病治疗
6
作者 宋雨晖 何雨函 +5 位作者 邱懿 黄语函 邢艺璇 唐诗 刘未艾 尤昭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2079-2082,共4页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最为完备的针灸学专著,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推崇,亦是最早将妇科疾病单独成篇的古籍。月经病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症状广泛且迁延,治疗难度大。全书论述月经病的条文内容详细,取穴明确,治疗具...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最为完备的针灸学专著,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推崇,亦是最早将妇科疾病单独成篇的古籍。月经病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症状广泛且迁延,治疗难度大。全书论述月经病的条文内容详细,取穴明确,治疗具有特色。故文章的对于《针灸甲乙经》中月经病的针灸选穴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通过整理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针灸治疗月经病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月经病 病因病机 取穴 治疗特点
下载PDF
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博灵 赵永烈 +1 位作者 王丹萍 周晓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23-627,共5页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起于小腹深处肾下胞中,三脉浅出体表位置不同,受《针灸甲乙经》影响,针灸学教材认为三脉同出于会阴。《黄帝内经》认为任脉上循脊里、督脉少腹直上,故王冰认为任脉、督脉命名实为区别腹背阴阳,但冲脉与任脉、督脉循行并未重合。任、督、冲脉“异名同体”包含任、督脉的循行重合与冲、督脉生理病理密切联系两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脉 督脉 冲脉 一源三歧 异名同体 《黄帝内经》 《难经》 《脉经》 《针灸甲乙经》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惠娟 俞洁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462-467,共6页
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中医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包括辨证治疗、中药序贯治疗、经典方加减治疗、经验方治疗、针灸治疗等。治疗安全有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中药及针灸治疗痰湿型PCOS... 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中医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包括辨证治疗、中药序贯治疗、经典方加减治疗、经验方治疗、针灸治疗等。治疗安全有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中药及针灸治疗痰湿型PCOS的小样本量研究较多,但缺少临床多中心的大样本验证;(2)虽然研究表明心理应激与痰湿型PCOS的发生发展互为因果,但临证时对此的重视程度依然有所欠缺;(3)方药研究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尽可能开展系统科学、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使中医药疗效的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2)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情志疗法,使患者从心态上转变,有利于长期疗效的坚持;(3)多从药物成分研究设计实验,有助于更好地明确方药治疗该病的机制及新药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 辨证治疗 中药序贯治疗 经典方加减治疗 经验方治疗 针灸治疗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神志病治疗思路浅析
9
作者 庄子豪 纪越 +3 位作者 左涌丽 李鑫举 蔡雪朦 王慎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其中对于神志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都有着许多精彩的论述,文章对《针灸甲乙经》中所提到的神志病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根据其病因病机简单分析了其治疗思路,总结了其治疗特点,以期给临床提...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其中对于神志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都有着许多精彩的论述,文章对《针灸甲乙经》中所提到的神志病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根据其病因病机简单分析了其治疗思路,总结了其治疗特点,以期给临床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神志病 癫疾 狂证
下载PDF
皇甫谧对张仲景经方运用浅析
10
作者 赵中玮 万健民 +2 位作者 景选龙 苗冲 辛雪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张仲景与皇甫谧两位医家生活年代十分接近,前者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成为“方书之祖”,后者编撰的《针灸甲乙经》也成为针灸学经典,两部专著的问世共同促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形成和发展。皇甫谧认为,医道分为“针道”和“汤液”两大体... 张仲景与皇甫谧两位医家生活年代十分接近,前者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成为“方书之祖”,后者编撰的《针灸甲乙经》也成为针灸学经典,两部专著的问世共同促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形成和发展。皇甫谧认为,医道分为“针道”和“汤液”两大体系,汤液医学经张仲景、王叔和发展,已臻完善;而针道流传中,现存的针灸典籍已经残缺不全,错讹较多,需要进一步编次整理。皇甫谧在这一医学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撰写了《针灸甲乙经》。因此,皇甫谧的医学学术思想体系不局限于针灸这一方面,人们在关注皇甫谧针灸学术贡献的同时,不应忽视皇甫谧也精于“汤液”,尤其擅长运用仲景经方的这一事实。通过对皇甫谧的有关著述及相关史料分析可知:皇甫谧对张仲景非常推崇,并对仲景经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仲景经方研究之先河,明确了寒食散的出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将经方条文引入《针灸甲乙经》并完善了针灸学理论,其中所体现的皇甫谧针药并重的医学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谧 张仲景 针灸 经方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及针灸治疗癫痫的探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艳春 周波 +2 位作者 宋立群 宋业旭 董亚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42-44,共3页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癫痫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针灸学著作,书中对癫痫的发病、病机、治疗、腧穴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对《针灸甲乙...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癫痫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针灸学著作,书中对癫痫的发病、病机、治疗、腧穴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对《针灸甲乙经》的学术思想作了简单的论述,探讨了《针灸甲乙经》中癫痫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以及治疗规律,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癫痫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 癫痫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纪军 王正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7期38-40,共3页
本文选取《针灸甲乙经》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明确穴位配伍的条文 10 1条 ,分析其穴位配伍的特点。结果显示《甲乙经》中针灸处方大量选取特定穴配伍 ,尤以五腧穴相配为多 ;并运用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多种... 本文选取《针灸甲乙经》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明确穴位配伍的条文 10 1条 ,分析其穴位配伍的特点。结果显示《甲乙经》中针灸处方大量选取特定穴配伍 ,尤以五腧穴相配为多 ;并运用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多种配穴法。此外 ,文中还对 5组固定穴位配合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处方 针灸
下载PDF
论《针灸甲乙经》特定穴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常小荣 赵钊 +2 位作者 潘思安 卢享君 李成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4,共4页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所载理论精要、临床内容丰富,尤其对特定穴的论述,规范了特定穴的位置,补充了新的内容,丰富了特定穴的种类,进一步明确了特定穴的主治范围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为后世医家学习、研...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所载理论精要、临床内容丰富,尤其对特定穴的论述,规范了特定穴的位置,补充了新的内容,丰富了特定穴的种类,进一步明确了特定穴的主治范围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为后世医家学习、研究和运用特定穴提供了参考依据,在特定穴理论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五输穴 背俞穴 募穴 郄穴
下载PDF
《针灸医籍选读》(9版)中《黄帝内经》选读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文林 贺松其 +3 位作者 余娅娅 周灵通 吴春晓 孙小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针灸医籍选读》(9版)精选和释义了《黄帝内经》的很多经典篇章,为师生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相关的篇章发现,《针灸医籍选读》(9版)中《黄帝内经》选中存在个别字词的印刷错误、部分释义值得商榷... 《针灸医籍选读》(9版)精选和释义了《黄帝内经》的很多经典篇章,为师生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相关的篇章发现,《针灸医籍选读》(9版)中《黄帝内经》选中存在个别字词的印刷错误、部分释义值得商榷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无针左右""其死也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的"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荥输治外经",《灵枢·寿夭刚柔》中的"刺卫者出气",《灵枢·终始》中的"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四时气》中的"五十九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等存在注释不够严谨,与相关的原文、按语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黄帝内经》的原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医籍选读》 《黄帝内经》 释义
下载PDF
《灵枢官能第七十三》学术思想刍议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洁 张国山 +2 位作者 娄必丹 刘密 常小荣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7-148,F0003,共3页
《灵枢官能第七十三》是为《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本文从"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必知天忌,乃言针意"、"用针之要,无忘其神"、"上工救其萌芽、不治已病治未病"、&... 《灵枢官能第七十三》是为《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本文从"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必知天忌,乃言针意"、"用针之要,无忘其神"、"上工救其萌芽、不治已病治未病"、"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泻必用方,补必用员"、"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几个代表性语汇入手,就其中医针灸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灵枢官能篇》论述了针灸医师必须具备性格平和沉稳、知识渊博、医德高尚的人品;必须具备正确辨证施治的医师基本功;还论及了针刺手法补泻、针和灸的不同适应症和治未病的理论;这些都为后世中医理论,特别是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灵枢 官能第七十三篇 中医针灸
下载PDF
试论《针灸甲乙经》对临证取穴的指导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瑜 吴志明 +2 位作者 廖映烨 单娥仙 李志宏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1-63,83,共4页
《针灸甲乙经》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处方,其取穴的特点体现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以及单穴的应用和特定穴的应用等方面。在配穴上,有特定穴相配、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特点。这些取穴和配穴的方... 《针灸甲乙经》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处方,其取穴的特点体现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以及单穴的应用和特定穴的应用等方面。在配穴上,有特定穴相配、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特点。这些取穴和配穴的方法对针灸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 针灸选穴
下载PDF
《针灸资生经》眼科病治疗规律浅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永政 张洪星 +1 位作者 贾红玲 张永臣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70-72,共3页
宋代医家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临床专著,在针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书中有关眼科疾病治疗的条文,统计常用腧穴及归属经络,发现《针灸资生经》中治疗眼科病以阳经经脉为主,取膀胱经穴位最多,腧穴大都位... 宋代医家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临床专著,在针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书中有关眼科疾病治疗的条文,统计常用腧穴及归属经络,发现《针灸资生经》中治疗眼科病以阳经经脉为主,取膀胱经穴位最多,腧穴大都位于头面部与四肢部,方法上以针药灸结合治疗,善用灸法,注重经验效方的应用,现就书中有关眼科疾病的治疗作初步探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资生经 眼科病 选穴规律 治疗特点
下载PDF
《难经》针灸学术精要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亚蓓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论述《难经》对于针灸学的贡献。着重介绍了《难经》的奇经八脉学说、八会穴的观点、五输穴观点、原穴的临床应用观点、俞募穴理论、独特的针法等,为当代针灸工作者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对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和研究提供可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难经》 针灸学 学术精要 针法
下载PDF
《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素云 黄龙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理解方法。方法:以黄龙祥研究员辑复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为蓝本,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重点分析如何正确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 目的:探讨《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理解方法。方法:以黄龙祥研究员辑复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为蓝本,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重点分析如何正确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文献原意和内涵。结论: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必须进行层层递进式剖析,并鉴别其中针灸方与腧穴主治内容、不同的腧穴主治成分、症候群组、病名与症状4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针灸学/历史 @黄帝明堂经
下载PDF
“诵、解、别、明、彰”在《针灸医籍选读》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鸿芳 韩德雄 +2 位作者 刘婧 李阳 张全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使古代针灸医籍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方法]“诵、解、别、明、彰”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基于《针灸医籍选读》课程特点,应用现代语言,重新...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使古代针灸医籍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方法]“诵、解、别、明、彰”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基于《针灸医籍选读》课程特点,应用现代语言,重新解读该五步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结果]现代语言解读下的“诵、解、别、明、彰”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可逐步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结论]应用现代语言解读“诵、解、别、明、彰”经典学习五步法,可提高学生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针灸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针灸医籍选读 诵解别明彰 经典理论 临床思维 继承 创新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