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及其对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琼 周远 惠彦渊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的人格境界和担当精神。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意识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养成、道德自信和担当精神的确立、人格修养的提升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境界 理想人格 君子 大学生 人格修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生成的理想类型模式——基于蔡元培、吴玉章、朱九思的案例
2
作者 孙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5,共9页
教育家精神一定是体现在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的,所以,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不可分割。教育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高层级的行业德行,是那些极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个体情怀、职业理念及其实践能力的综合呈现,我们也可以... 教育家精神一定是体现在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的,所以,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不可分割。教育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高层级的行业德行,是那些极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个体情怀、职业理念及其实践能力的综合呈现,我们也可以视其为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人格体系。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弘扬和践行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极为重要,所以探究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机制,同样是发展和探索教育理论的题中之义。借助心理学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理论,以理想类型模式为工具,我们从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学术敏锐与格局担当三个层面探究蔡元培、吴玉章和朱九思三位著名教育家的精神谱系、主要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研究发现,早年的生活历练和学术训练对教育家的人格形成和精神发轫具有基础性价值;教育家的哲学取向决定其教育实践的风格,政治追求影响其精神的特质,而必要的学术敏锐性和个体的格局担当则是最终生成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理想类型模式 个性心理特征理论 案例研究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尽其心”何以“知其性”?——兼析孟子的心性论
3
作者 代训锋 曹彦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孟子的心性学说主要讨论人应当如何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建构最崇高的人格德性。这一问题的论证是在成“圣”是从“天”之所为到“人”皆可成思想转变的前提下,通过“尽其心”乃“知其性”而展开的。由于“尽其心”之“心”在... 孟子的心性学说主要讨论人应当如何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建构最崇高的人格德性。这一问题的论证是在成“圣”是从“天”之所为到“人”皆可成思想转变的前提下,通过“尽其心”乃“知其性”而展开的。由于“尽其心”之“心”在意指上的不确定,不仅使“知其性”之“知”与“性”难以通达,而且也未能使“思”在“尽其心”与“知其性”之间实现有效勾连。这样的矛盾并非孟子理论思维的错误,而是理性的困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张思德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培育研究
4
作者 张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张思德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人民至上、不怕牺牲、任劳任怨、奋勇当先。张思德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思德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亿万... 张思德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人民至上、不怕牺牲、任劳任怨、奋勇当先。张思德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思德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亿万中国人民,彻底结束了中国饱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张思德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正心明志的坐标、立德修身的主调、敢于担当的根基。当下,教育主体需要弘扬张思德精神,通过深化理论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加强榜样引领、激发精神力量,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良好氛围等路径,培育青年理想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思德精神 新时代 青年 理想人格
下载PDF
五彩画笔下的滇西世界:李霖灿云南游记解读
5
作者 石健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李霖灿把中国艺术审美精神,较为完美地融入滇西游记创作中。这些作品还表现了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于不幸底层人民的巨大悲悯,以及对黑暗丑恶现象的猛烈挞伐。李霖灿的滇西游记,丰富了云南乃至整个现代游记的书写,值得深入解读。
关键词 李霖灿 滇西游记 中国艺术审美精神 理想人格 悲悯 批判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中积极人格教育理念及其现代转化路径探析
6
作者 喻聪舟 王宏宇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促进传统人格教育创造性转化是推进新时代我国人格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进取型的积极人格,道家思想提倡培养豁达型的积极人格,两种积极人格的相反相成构成了我国传统积极人格。从时代的要求看,传统积极人格的... 促进传统人格教育创造性转化是推进新时代我国人格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进取型的积极人格,道家思想提倡培养豁达型的积极人格,两种积极人格的相反相成构成了我国传统积极人格。从时代的要求看,传统积极人格的两个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豁达心态,但忽视了对科学素养、理性精神的培养。新时代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应当通过扬其利弃其弊的方式来实现。第一,借鉴新时代的时代精神促进传统积极人格内涵的时代更迭,以更好地发扬我国教育传统的优点。第二,吸收现代科学精神丰富传统积极人格的内涵,以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第三,实现积极人格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促进其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教育 积极人格 理想信念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嘉道时期的诗学思潮转向
7
作者 钱佳楠 郭院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71,共12页
清朝嘉道之际的社会处在所谓盛世滑向衰世的过渡阶段,学风、士风的变化深刻影响了诗学思潮与诗歌创作。细致入微的学术训练、程朱理学下的世界观、身份认同下社会参与意识的高涨,使理性主义的思想笼罩在嘉道诗坛上空,诗歌的价值取向也... 清朝嘉道之际的社会处在所谓盛世滑向衰世的过渡阶段,学风、士风的变化深刻影响了诗学思潮与诗歌创作。细致入微的学术训练、程朱理学下的世界观、身份认同下社会参与意识的高涨,使理性主义的思想笼罩在嘉道诗坛上空,诗歌的价值取向也回归正统。在继续强调诗歌独创性和个性化的前提下,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得到体认,个人化与纪实性成为该阶段的诗歌特征。诗学思潮则趋向敛华就实,情志并重。诗论家集中总结了清中叶以后的诗学经验,丰富了“学人之诗”的理论内涵。“以人论诗”将诗人的品行节操作为评判标准,崇“真”尚“志”,强调诗与人一。这些诗学观念既是嘉道诗坛对清前中叶诗歌的继承与反思,也是晚清志士之诗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诗学思潮 学人之诗 志士之诗
下载PDF
在“不干人”与“遍干诸侯”之间:李白干谒诗文中的理想自塑与个性坚守
8
作者 莫亚容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李白对干谒行为的认识十分矛盾,同时在干谒诗文中塑造了极具特色的个人形象。他借助诗文反复描述其才华横溢却又壮志难酬的现状,并加之以豪情侠义与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在书写中逐步完成自我体认与形象建构。对积极干谒的现实行动,他通... 李白对干谒行为的认识十分矛盾,同时在干谒诗文中塑造了极具特色的个人形象。他借助诗文反复描述其才华横溢却又壮志难酬的现状,并加之以豪情侠义与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在书写中逐步完成自我体认与形象建构。对积极干谒的现实行动,他通过否认对名利的追求,美化干谒动机,借他人经历投射个人苦闷等心理防御方式,获得相应的心理平衡,实现个人理想形象的坚守,为后世留下永恒的“谪仙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干谒诗文 理想自塑 个性坚守
下载PDF
古代汉语与现代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对比--以《论语》及其现代日语译本为例
9
作者 邓超群 颜忻怡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聚焦于中国古典名著《论语》及其现代日语译本,从第一人称代词之省略、第一人称代词之翻译、第一人称代词之“礼”等方面探讨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论语》的原文和现代日语译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 聚焦于中国古典名著《论语》及其现代日语译本,从第一人称代词之省略、第一人称代词之翻译、第一人称代词之“礼”等方面探讨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论语》的原文和现代日语译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数量相差不大,这与古代汉语和现代日语的表达中都有大量的第一人称代词省略的现象有关;在第一人称代词翻译的过程中,对某个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现代日语译词的选择并不固定,且存在诸多增译和减译的情况;古代汉语和现代日语的表达都十分重视“礼”,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不同种类的第一人称代词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 现代日语 《论语》 日译本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内核的教育史课程思政路径析论
10
作者 王耀祖 张敏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0-27,共8页
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内核——本根于“人性”的人本思想、追求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与理念,是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为大学生立志有恒提供精神资源,是教师立德和奠定事业的磐基,挖... 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内核——本根于“人性”的人本思想、追求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与理念,是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为大学生立志有恒提供精神资源,是教师立德和奠定事业的磐基,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不但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文化的基本工作。基于此,从自强不息精神、理想人格风范、重义轻利价值取向以及尊师重道风气与传统等,通过构建“学—思—行—兴”模式,揭橥中国传统教育在磨砺学生坚定意志、形塑至善完人、浸润淑世情怀、铸就大国良师等层面的价值,探索其中的“立德树人”过程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内核 教育史课程 课程思政 人性论 理想人格 义利观
下载PDF
儒家修身思想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63-67,共5页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德才兼备”的修身内容...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德才兼备”的修身内容、行之有效修身方法,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的价值目标、修身内容、修身方法的阐述梳理,在把握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时代蕴涵和对儒家修身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目标参考、内容依托、方法借鉴三个层面,阐述儒家修身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意蕴,为儒家修身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修身思想 理想人格 当代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探析
下载PDF
“圣人”与“哲学王”:孔子与柏拉图理想人格思想比较
12
作者 金睿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物,他们分别构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哲学王”。“圣人”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哲学王”是拥有真知识的人。两种理想人格的相同点在于,“圣人”和“哲学王”都是国家的统治者,其... 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物,他们分别构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哲学王”。“圣人”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哲学王”是拥有真知识的人。两种理想人格的相同点在于,“圣人”和“哲学王”都是国家的统治者,其意在实现的政治目标都是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两种理想人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圣人”的本体论基础是“道”,“哲学王”的本体论基础是“善”的理念;“圣人”的塑造方式是“志”和“学”,“哲学王”的塑造方式是“优生学”和“回忆”。不论何种理想人格,都为后世进行人格修养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柏拉图 理想人格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如何理解对自我的义务?——基于康德伦理学的分析
13
作者 刘作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9,197,共14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对自我的义务,但是对自我的义务面对着无法解释义务概念中强制性的困难。康德通过区分自我的两种不同视角来解决这个困难,并赋予对自我的义务以基础性地位。对自我的义务是形式的,它是具体的对自我的义务以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对自我的义务,但是对自我的义务面对着无法解释义务概念中强制性的困难。康德通过区分自我的两种不同视角来解决这个困难,并赋予对自我的义务以基础性地位。对自我的义务是形式的,它是具体的对自我的义务以及对他人的义务的前提。没有对自我的义务,就没有其他义务。康德的解决方式,既回应了安斯康姆否认存在着对自我义务的批评,又不需要预设达沃尔的第二人称的理由。然而,这种解决方式以先验观念论为基础,当代建构主义者没有预设先验观念论,但也没有给予这一义务以基础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自我的义务 自我的两种视角 安斯康姆 第二人称的理由 先验观念论
下载PDF
残疾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基于残疾人自我教育与广义劳动相结合的视角
14
作者 范鹏 巩万成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残疾人基于全社会普遍关怀与制度保障基础上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自我教育,同样应该与劳动相结合。残疾人由于自身特点...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残疾人基于全社会普遍关怀与制度保障基础上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自我教育,同样应该与劳动相结合。残疾人由于自身特点所涉及的生产劳动,本文界定为包括精神产品产出在内的广义劳动,这一劳动是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主自决、自强自立”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而广义劳动与自我教育的“自在、自发、自觉、自主”的“相结合”,则是这一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可能的甚至带有规律性的四个发展阶段,自主阶段的境界中自我教育与广义劳动的相结合,由于全社会“平等、融合、共享”价值观念的支撑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护航,事实上完成了从“相结合”到“相适应”,从“相适应”到“相促进”,又从“相促进”到“相互成就”的过程。当残疾人自我教育与广义劳动完成了相互成就的过程之后,自我教育与广义劳动在残疾人的现实人生中便融为一体,进而促成残疾人理想人格塑造和理想人生实现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理想人格 自我教育 生产劳动 劳动
下载PDF
经典侠客人物对习武者理想人格的影响研究——以金庸小说中侠客人物为例
15
作者 李港萍 《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51-57,共7页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环境日益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武者群体应立足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复杂的局势中构建起理想人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文本细读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庸经典侠客形象进行分析,探寻...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环境日益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武者群体应立足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复杂的局势中构建起理想人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文本细读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庸经典侠客形象进行分析,探寻其对习武者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研究认为:金庸笔下经典的正面人物主要包括了“家国优先、不吝己身”的理想之侠与“委身市井、秉持小义”的现实之侠。理想之侠的特质促使习武者构建家国一体、守护弱小、独立自主的精神内涵,侠义现实促使习武者树立乐于实践、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行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 习武者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墓志视阈下唐代女性理想人格中的任侠精神
16
作者 吴明冉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唐代社会文化多元,任侠是儒释道以外的“社会潮流”。女性在推崇传统淑女贤妇的理想人格外,也呈现出对任侠精神的追求。文章以墓志记载的唐代女性为例,分析唐代女性理想人格中任侠精神产生的时代因素和多样的文化背景,探讨唐代女性刚柔... 唐代社会文化多元,任侠是儒释道以外的“社会潮流”。女性在推崇传统淑女贤妇的理想人格外,也呈现出对任侠精神的追求。文章以墓志记载的唐代女性为例,分析唐代女性理想人格中任侠精神产生的时代因素和多样的文化背景,探讨唐代女性刚柔兼备、扶危济困、尚义勇敢和注重主体意识的任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女性墓志 理想人格 任侠精神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的“成人”之道
17
作者 罗毓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成人”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取向,可分为五个环节:心性基础、主体力量、修养工夫、处世方略、理想人格。心性基础、理想人格分别处于起讫位置,主体力量、修养工夫、处世方略是功能依次展开的中间环节。道、儒两家的“君子”人格... “成人”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取向,可分为五个环节:心性基础、主体力量、修养工夫、处世方略、理想人格。心性基础、理想人格分别处于起讫位置,主体力量、修养工夫、处世方略是功能依次展开的中间环节。道、儒两家的“君子”人格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广泛。由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谱系较多,“成人”之道可从道、儒、释三家哲学的共同点上来考察。今天,我们应立足于已体现为我们的时代精神的民族精神,去反思中国古代哲学的“成人”之道,从中汲取精神文明发展的中国古代哲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心性 主体力量 修养 处世
下载PDF
高中生理想人格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振勇 黄希庭 支富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2-564,共3页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人格特质词自评量表对全国十四省市的 85 0名高中生的理想人格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高中生的理想人格结构包括有理性、宜人性、虚伪性 (负价 )、内外倾和有活力五个因素 ;女生在虚伪性这一负性评价因素上比男生更持...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人格特质词自评量表对全国十四省市的 85 0名高中生的理想人格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高中生的理想人格结构包括有理性、宜人性、虚伪性 (负价 )、内外倾和有活力五个因素 ;女生在虚伪性这一负性评价因素上比男生更持否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人格特质 理想人格 人格结构分析 有理性 宜人性 虚伪性
下载PDF
《论语》《孟子》中第一人称称谓的语用考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夏先培 遆亚荣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38-142,共5页
《论语》、《孟子》中的第一人称称谓包括人称代词和名词性称谓两大部分。两书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基本一致,即多数用于上对下,这表明当时人们已不大接受对一般人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自称的做法。《孟子》中的名词性称谓形式比《论语》更为... 《论语》、《孟子》中的第一人称称谓包括人称代词和名词性称谓两大部分。两书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基本一致,即多数用于上对下,这表明当时人们已不大接受对一般人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自称的做法。《孟子》中的名词性称谓形式比《论语》更为丰富,有些词语在《论语》中还是一般词语,到《孟子》中则发展为谦称,这说明,从《论语》时代到《孟子》时代,称谓词语随着称谓礼仪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称谓 第一人称 论语 孟子
下载PDF
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过程与展开模型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稳根 戴海琦 戴慧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86-1990,共5页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理想点过程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拓广等级展开模型(GGUM)用于现有人格测验的数据分析和新量表的建构,显示出了较优势模型更优良的一些性质。不过,现有项目反应过程的研究结果来自于大样本的调查,...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理想点过程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拓广等级展开模型(GGUM)用于现有人格测验的数据分析和新量表的建构,显示出了较优势模型更优良的一些性质。不过,现有项目反应过程的研究结果来自于大样本的调查,缺乏实验证据的支持,GGUM也存在不适用于分析多类别人格测验数据的局限性。未来需要对GGUM进行拓展,剔除其主观反应类别阈限对称的限定。此外,还要重视配对格式人格测验数据分析模型的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测验 理想点过程 展开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