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帝国的“蓝色公路”:《水经注》的空间想象
1
作者 田晓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6,176,共20页
考察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重构《水经注》的文本生态,以求阐明此巨著之意义与价值。其一将郦道元的作品置于经注传统的语境脉络中,一方面强调注经者所面临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指出注疏相对于原始文本的创造... 考察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重构《水经注》的文本生态,以求阐明此巨著之意义与价值。其一将郦道元的作品置于经注传统的语境脉络中,一方面强调注经者所面临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指出注疏相对于原始文本的创造潜力;其二,让郦道元的著作与同时代的南方山水写作进行对话,强调该著作在空间感知和空间表现方面的独特模式。由此提出,郦道元基于帝国想象,构建了一套由江河组成的基础设施体系,这套江河系统可以被视作以人工运河来佐助自然江河的中古隋唐政体的有力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郦道元 水经注 帝国 空间感知 空间表现 山水写作 注疏
下载PDF
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
2
作者 易红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对安乐哲(Roger T.Ames)《中庸》英译本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者运用了形音型、比照型、解释型和评价型4类注释,藉此阐明了译者源文本翻译的哲学基础,彰显了其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体现了《中庸》... 对安乐哲(Roger T.Ames)《中庸》英译本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者运用了形音型、比照型、解释型和评价型4类注释,藉此阐明了译者源文本翻译的哲学基础,彰显了其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体现了《中庸》对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丰硕的儒学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哲 《中庸》 注释 哲学建构 典籍翻译
下载PDF
重树经学典范:曹元弼“郑注配经”的思想要义
3
作者 邓国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百年来中国人文学术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在研究内容、态度、方法上均不断变化,在接受的同时亦自我调整。20世纪60、70年代“范式转移”的研究观念论开始大行其道,亦渗透进近40年来中国学术各类之中,与“新变”一词语义互参,成为当下学术... 百年来中国人文学术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在研究内容、态度、方法上均不断变化,在接受的同时亦自我调整。20世纪60、70年代“范式转移”的研究观念论开始大行其道,亦渗透进近40年来中国学术各类之中,与“新变”一词语义互参,成为当下学术思路不断求新求变的集体风尚,形成集中一偏的思想困局。相对于集大成式的学术高度的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以客观态度审视学术研究主体性的范式观念,本来早存在于中国经学的传统之中,透过范式的“会通”构成强大的学术人格魅力,以顶天立地的文化精神为时代缔构正面的建设力量,从而体现集体幸福的愿望,形成“立”的精神动力,与“范式转移”所导致的“破”,实在是两副照面。因此特别彰显民国时代以来,在学制“废经”而学术全面西化的时代情景中,于学制外所存在坚持不懈的终身治经之士如曹元弼,其全力重建经学的典范价值,坚持树立中国文化的恒常属性,重建中国文化的高尚情操。正视曹元弼“范式重建”的意义,无疑能增强社会上有所“立”的正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元弼 经学典范 郑注配经 学术大统 王道精神
下载PDF
《集韵》辑音指误
4
作者 遆亚荣 岳利民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集韵》源于《经典释文》之辑音存在大量讹误,其讹误可分为“折合注非其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非注音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被注字或音注有错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音切出错的辑音讹误”四大类型。文章依次举例分析并指... 《集韵》源于《经典释文》之辑音存在大量讹误,其讹误可分为“折合注非其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非注音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被注字或音注有错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音切出错的辑音讹误”四大类型。文章依次举例分析并指明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韵》 《经典释文》 辑音 指误
下载PDF
伦理正义对中华法系统一性的价值影响
5
作者 魏治勋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
伦理正义是统一性的中华法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法律哲学的凝结。中华法系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典体系的统一性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法律秩序构造是一个必要前提,“伦理正义”价值对于这一目标追求具有保障意义。中华法系是一个伦理... 伦理正义是统一性的中华法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法律哲学的凝结。中华法系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典体系的统一性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法律秩序构造是一个必要前提,“伦理正义”价值对于这一目标追求具有保障意义。中华法系是一个伦理法体系,其伦理正义决定和影响着法律正义的设计和实现。中华法系立法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服务于律典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高超的法律解释学,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法系统一性的形成。在具体操作形式上,借助“以经释律”“引经注律”“引经决狱”方法贯彻伦理正义价值原则,中华法系的立法解释、律学研究和司法裁判活动展现了高度的统一性;通过和平的交流互鉴,整个中华法系圈在存续期间保持了伦理价值、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高度一致性。以伦理正义引领的中华法系的统一性,承担了一般国家法律体系所没有的重大且复杂的历史内涵,从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持久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的统一性 以经释律 引经注律 引经决狱 伦理正义
下载PDF
《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路径探析
6
作者 高煜萌 司智慧 汪晓春 《设计》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探究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梳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分类的内在含义,结合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对其进行分类及抽象提取,并对应至人的情感三层次,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使河流类名称符号具象化,从而导向河流类名称... 探究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梳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分类的内在含义,结合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对其进行分类及抽象提取,并对应至人的情感三层次,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使河流类名称符号具象化,从而导向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可行路径。得出《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有效路径。《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可按照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分为三大类,分别对应人的情感层次中的三层次,从而可以确定各层次的具体设计内容,继而总结出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文化 《水经注》 河流类名称 文创 设计路径
下载PDF
《经典释文》异读字又音成因探析
7
作者 刘海兰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经典释文》丰富的异读材料,不仅是音韵研究的重要语料载体,同时也反映了复杂的字际关系问题。书中的“又音”,除了语音演变导致的又音,还有诸多又音是在用字过程中产生的,对因假借、训读和同形而造成的又读现象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异读字 又音
下载PDF
A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Annota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A Case Study of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Fushengliuji 被引量:1
8
作者 Xiangde Meng Xiangchun Meng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0年第2期122-144,共23页
Annotation in translation is of great value in communicating"the local"to the global readership.Based on our content and function-centered statistics on the 483 notes of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Shen Fu... Annotation in translation is of great value in communicating"the local"to the global readership.Based on our content and function-centered statistics on the 483 notes of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Shen Fu’s autobiographical work Fushengliuji,we find that 1)in terms of content,cultural,geographic,historical,and literary referen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annota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work;annotations in the four versions are employed to serve 6 major functions/purposes:to further inform,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to interpret personally,to cite or allude,and to correct mistakes;2)no correl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use of annotation and the reception of the work per se,but it can reflect the translator’s poise and strategy which ultimately affect the reception of the work;and 3)Lin’s version used relatively few notes and relied heavily on paraphrasing,a practice which leads to better accessibility of his transl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possible sacrifice of some culturally and socially significant elements of the original.Black’s translation used notes sparingly,and she was so creative as to rearrange and edit the original text,revealing her approach of radical"reader-centeredness".Pratt and Chiang’s version and Sanders’version used a large number of notes carrying a sinological mission,reveal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 original and their decision to inform and inspire their readers.We argue that cultural translation,whether aided by annotation or not,is predominantly an art about"glocalism"and that both author-centeredness and reader-centeredness can be reconciled,since ultimately they serve the same"communicative"purp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hengliuji ANNOTATIon STATISTIC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strategy
原文传递
The Sinicization of Hermeneutics:A Universal Conception of Classical Hermeneutics
9
作者 Hong Hand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1年第3期24-42,共19页
We need to start from the approach to classical annotation of jingxue(Conflician classical studies),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experience,and to make use of the fine resource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hermeneutics,so as... We need to start from the approach to classical annotation of jingxue(Conflician classical studies),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experience,and to make use of the fine resource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hermeneutics,so as to build a universal classical hermeneutics that will bridge Chinese and foreign thought i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This is a necessary path to opening up and innovating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To carry out this important academic project of universal classical hermeneutics,it is necessary to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Western hermeneutics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and especially to fully grasp Gadamer’s hermeneutical thought and theorie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In addi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organize the vast experience and long history of jingxue and its branches,such as exegesis,textual studies,philology,bibliography and hermeneutics,and to take the modernization of jingxu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establishing a type of universal classical hermeneutics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jingxue but also superior to Western hermeneutic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ase ourselves on China,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excavate history and grasp the contemporary,so as to fully reflect the "Chinese style and manner"and characteristics in disciplinary,academic and discours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 classical studies HERMENEUTICS classical annotation classical hermeneutics universal classical hermeneutics
原文传递
《道德经》注解的疑难与新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鹏山 衣抚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6,共10页
《道德经》的注解历来纷纭,很多问题至今未能取得共识,甚至有些词句的注解存在重大语言、逻辑、义理缺陷,而注家或得过且过,或视而不见、因循守旧、不求确解。基于以下三条原则,可为《道德经》古今注解中的疑难问题给出合理的解读:考核... 《道德经》的注解历来纷纭,很多问题至今未能取得共识,甚至有些词句的注解存在重大语言、逻辑、义理缺陷,而注家或得过且过,或视而不见、因循守旧、不求确解。基于以下三条原则,可为《道德经》古今注解中的疑难问题给出合理的解读:考核《道德经》中核心词汇及其词性的正反使用情况;兼顾逻辑、义理和事理等方面综合考量,给出合理解释;鉴于《道德经》的韵文性质,重视每句尾字的押韵情况,对《道德经》的文字及其表达给出相应疏证。由此,可对“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等千古难题提出新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经典注解 老子
下载PDF
论儒家经义训解的基本方式
11
作者 景海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192,共11页
儒家思想系统根源于六经,从六经生成之始,即伴随着文献整理与文本解释的活动;而这些典籍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意义的不断拓展,特别是经过长久的连续性诠释之后,才形成了绵延两千余年的经学主流。围绕着这些解经活动,儒家经典注疏的开展,呈... 儒家思想系统根源于六经,从六经生成之始,即伴随着文献整理与文本解释的活动;而这些典籍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意义的不断拓展,特别是经过长久的连续性诠释之后,才形成了绵延两千余年的经学主流。围绕着这些解经活动,儒家经典注疏的开展,呈现出风格迥异、体式多样的形态,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这需要加以辨析,才能够明了和理解这些经典解释活动中的复杂环节,也才能深入到经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中。直接面对六经的理解和诠释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解释性文本,这便是传、记之著。而后续致力于文字疏解、词义训释和经意阐明的语文学著述,更多地表现为经注的形式。这些对于经本文及早期的意义解释均给予关注、并尝试作进一步疏解的作品,便构成了数量众多、体式各异的第二序的解经著作。在不同的时代,经典注释有着相异的背景,从而形成了复杂的解经样态,在方法学上也各有特点,这些都需要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经学 经与传 义疏学 经解体式 经典诠释
下载PDF
庞德中国典籍英译中的注释研究
12
作者 祝朝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112,共7页
庞德中国古诗及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庞德译作的注释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在指出庞德时代厚重翻译流弊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庞德注释的类型、原则与目的。研究发现,庞德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脚注、前言+译者注、术语表与文内... 庞德中国古诗及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庞德译作的注释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在指出庞德时代厚重翻译流弊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庞德注释的类型、原则与目的。研究发现,庞德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脚注、前言+译者注、术语表与文内注释等4类,他的注释原则是尽量不用注释,如果使用,则是为了凸显他的表意文字翻译法或让译文意义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英译 庞德 注释 类别 目的
下载PDF
漫论白居易《长恨歌》通行英译的得失——以郭杰《白居易诗歌精解》为参照
13
作者 张广奎 于燕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传播的成功,离不开前人注疏之功。综观《长恨歌》问世的译本,多数译者对于原诗蕴含的字句与涉及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训诂与考据。具体表现为包括典故、文化负载词在内的历史文化元素的误译、原诗旨归的误读以及译文风格的...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传播的成功,离不开前人注疏之功。综观《长恨歌》问世的译本,多数译者对于原诗蕴含的字句与涉及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训诂与考据。具体表现为包括典故、文化负载词在内的历史文化元素的误译、原诗旨归的误读以及译文风格的错位。以学界高度认可的郭杰《白居易诗歌精解》为基准,通过分析翟理斯等几位西方汉学家及许渊冲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说明权威的选注本对于译者明典故、察背景、考身世大有裨益。因此,经典诗歌外译须以注疏为法,择善本而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精解》 郭杰 《长恨歌》 经典外译
下载PDF
陈玖学生平及《评注七子兵略》的来源
14
作者 许富宏 黄绿青 《孙子研究》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陈玖学是明代著名的兵学古籍整理者,其家世有从军爱兵学的传统。陈玖学对赵光裕《武经标题正义》进行了订正重编,撰成《新镌增补标题武经七书》,保留了赵光裕书中“兵权谋”内容,而删除了其中“兵形势”“兵技巧”“兵阴阳”部分。《新... 陈玖学是明代著名的兵学古籍整理者,其家世有从军爱兵学的传统。陈玖学对赵光裕《武经标题正义》进行了订正重编,撰成《新镌增补标题武经七书》,保留了赵光裕书中“兵权谋”内容,而删除了其中“兵形势”“兵技巧”“兵阴阳”部分。《新镌增补标题武经七书》影响甚大,后世刊刻流传即为《评注七子兵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玖学 兵学 评注七子兵略
下载PDF
《医古文》文选词语注释指瑕
15
作者 张雪梅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古文》,文选词语注释力求精当,但仍存在瑕疵,如“比例”“输”“俞”“卒”“瘲瘛”等注释有误;“自当”“唯当”“一以参详”“有如”“以十数”等该注而未注。在此列举讨论,以...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古文》,文选词语注释力求精当,但仍存在瑕疵,如“比例”“输”“俞”“卒”“瘲瘛”等注释有误;“自当”“唯当”“一以参详”“有如”“以十数”等该注而未注。在此列举讨论,以期为其修订、再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文》 文选 词语 误注 漏注
下载PDF
由第一步而至千里:陆学的次第与贯彻——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说起
16
作者 王家旺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7-44,共8页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命题是陆九渊对自己“不著书”原因的解释,不能仅从经学或者解释学方面来理解这一命题。从陆九渊对韩愈“倒做”的批评来看,“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在其思想体系中只是先后关系而非对立或并列关系,二者之间次...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命题是陆九渊对自己“不著书”原因的解释,不能仅从经学或者解释学方面来理解这一命题。从陆九渊对韩愈“倒做”的批评来看,“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在其思想体系中只是先后关系而非对立或并列关系,二者之间次第严密,绝不可躐等倒做。陆九渊强调,“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须建立在“我”发明本心、涵养磨砺、道德主体圆满养成的基础上,即必须先“六经注我”,待道德本体卓然而立之后,才能“我注六经”。从“实理”到“实事”“实行”,确立与挺拔“我”之道德意识,最终落实到日用生活之践履,这即是陆学的贯彻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次第 贯彻
下载PDF
日藏汉籍古抄本师说注记辨证
17
作者 高薇 《励耘学刊》 2023年第2期260-279,310,311,共22页
日本汉籍古抄本的眉栏、栏下、栏间和纸背往往载有辅助文义理解的“师说”注记,数量众多。作为平安时期累代博士官汉籍传授的产物,师说注记展现出层累特征,具有“先师说”“师说”“今按”等多个文本层次。而不同层次之间所展现出的“... 日本汉籍古抄本的眉栏、栏下、栏间和纸背往往载有辅助文义理解的“师说”注记,数量众多。作为平安时期累代博士官汉籍传授的产物,师说注记展现出层累特征,具有“先师说”“师说”“今按”等多个文本层次。而不同层次之间所展现出的“师说择从先师说”“师说不从先师说”“今按择从先师说”等复杂关系,既体现出对博士官学问权威地位的敬重,更服从于言必有据的学术信念。因此,师说注记不但记录下日本汉文传授的详细内容,呈现中国古代典籍在日本传授的具体过程,而且所提供的决疑辨惑之判断依据,对中国古代佚失文献之研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藏汉籍古抄本 师说注记 汉籍传授
下载PDF
魏晋礼法合治与伦理共同体的形成
18
作者 曹胜高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礼法合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策略,在早期中国经过学理阐释和司法实践,成为建构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礼借助道德认同形成行为自觉,法依靠外在强制确立行为规范,两汉已经将贯穿于经典中的伦理认同作为司法实践的内在要求。魏晋建构伦理秩... 礼法合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策略,在早期中国经过学理阐释和司法实践,成为建构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礼借助道德认同形成行为自觉,法依靠外在强制确立行为规范,两汉已经将贯穿于经典中的伦理认同作为司法实践的内在要求。魏晋建构伦理秩序时,借助礼制稳固了早期中国形成的伦理认同,将之作为衡量社会秩序的基准。魏律与泰始律已经体现出礼法共同维护伦理秩序的走向,如以礼法合治的方式维持孝道,将之从伦理观念强化为公共秩序。唐代以引经疏律的方式确认了礼法合治的实践,将经书所维护的道德伦理作为法律制定与司法实践的内在要求,以社会教化强化伦理认同,以司法实践维护伦理秩序,促成了中华民族伦理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决狱 以法明礼 引经疏律 礼法合治
下载PDF
《经典释文》中的“又音”与音义匹配 被引量:6
19
作者 岳利民 张翠翠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51,共10页
《经典释文》中的"又音"用例多,性质复杂。有些"又音"不为字头注音,被注字另有其字;有些"又音"为字头注音,但"首音"不为字头注音;有些"又音"是为异义异音字的字头注音;有些"又... 《经典释文》中的"又音"用例多,性质复杂。有些"又音"不为字头注音,被注字另有其字;有些"又音"为字头注音,但"首音"不为字头注音;有些"又音"是为异义异音字的字头注音;有些"又音"是为同义异音字的字头注音;有些"又音"是用来易字的无效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又音 音义匹配
下载PDF
《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的统计及结构特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笑山 李秀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用反切比较法和反切结构分析法重新统计观察《经典释文》首音中重纽反切,可以发现《经典释文》首音重纽反切结构具有两条规律:(1)用A或B类切上字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2)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以区分被切字的重纽归属。按A、B类... 用反切比较法和反切结构分析法重新统计观察《经典释文》首音中重纽反切,可以发现《经典释文》首音重纽反切结构具有两条规律:(1)用A或B类切上字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2)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以区分被切字的重纽归属。按A、B类上字和非A、B类上字分别考察《经典释文》的重纽反切,仅有0.9%的反切不能区分重纽,这跟前贤认为《经典释文》不能清楚地区分重纽的看法大不相同。区分重纽时,规律1先于规律2起作用,但A、B类上字的区分率(45.13%)远远低于下字声母的区分率(95.80%)。因此,规律2是反映重纽的语音内涵的主要规律,规律1是反切和谐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重纽 反切 数量统计 结构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