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ource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Based on Entropy Theory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Jiansheng XU Y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90-391,共2页
Objective Any natural system is constantly exchanging material, energy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all tkese processes follow the basic law of thermodynamics, with no excep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a... Objective Any natural system is constantly exchanging material, energy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all tkese processes follow the basic law of thermodynamics, with no excep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discharge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reverse geochem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runoff and drainage process. However, some studies only consider the material conservation in theprocess, but ignor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urce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based on Entropy theory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 china
下载PDF
太行抗日根据地农业劳动互助组织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永福 王森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根据地的剩余劳动力,提高根据地农业生产水平,毛泽东在1943年发出“组织起来”的号召。太行抗日根据地党委与政府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起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与群团组织协同负责的领导体系,在原有的劳动互助习惯上创新互助形... 为了充分利用根据地的剩余劳动力,提高根据地农业生产水平,毛泽东在1943年发出“组织起来”的号召。太行抗日根据地党委与政府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起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与群团组织协同负责的领导体系,在原有的劳动互助习惯上创新互助形式,以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平等原则赋予劳动互助组织新的内涵,形成了以劳动模范为中心的新式劳动互助组织,通过群众讨论民主制定组织制度,巩固了劳动互助组织,在实践探索与总结中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抗日根据地 劳动互助 组织机制
下载PDF
抗日根据地“新式家庭”的历史建构——以太行区李来成家庭为中心
3
作者 贺文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3-153,共11页
20世纪40年代,为了动员群众以便更好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国共产党结合晚清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分子家庭革命观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对根据地家庭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于是,太行区襄垣县李来成家庭作为“新式家庭”... 20世纪40年代,为了动员群众以便更好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国共产党结合晚清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分子家庭革命观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对根据地家庭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于是,太行区襄垣县李来成家庭作为“新式家庭”的典型应时代发展需求而生,其特点在于提倡民主家风、制订生产节约计划以及建立相关激励机制。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与文娱宣传,该家庭模式从太行区推广到各抗日根据地,在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农村妇女解放乃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李来成家庭在1945年以后逐渐淡出媒体,但其为中国进行农村家庭变革以及建构农民集体主义理念提供了重要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新式家庭” 历史建构 太行区 李来成家庭
下载PDF
Changes in the Foot Binding Culture: The Female Body and Politics in Regions Govern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4
作者 Jiang Pei Wang Wei Gao Xiang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20年第3期408-434,共27页
Since 1949,Chinese mainland historians and creators in film and television,novels,and reportage have continued to shape the heroic image of female groups in the base area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during th... Since 1949,Chinese mainland historians and creators in film and television,novels,and reportage have continued to shape the heroic image of female groups in the base area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y participated in production,women's mobilization,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political order Tike men.55 They pursued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marked by freedom of marriage,and also participated in regional guerrilla warfare to combat the Japanese puppet army"as men."However,in the remote villages of north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it was not common for women to unbind their feet.In wartime,most women over twenty years of age were forever left with the"three-inch golden lotus"(sancun jinlian)feet.The damage of the war accelerated their acceptance of the CPC's emancipation concepts and policies and presented them with an opportunity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m.The experience of survival drastically changed traditional aesthetics,ideas,and customs related to women.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the war;women began to go out of their hom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of the Women's Salvation Association and the Youth Salvation Association,and a group of women achieved marriag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form of"divorce her husband"(qi xiu fu).Due to pressure,women carried more physical and mental responsibilities,faced insufficient advocacy for their rights,and the aesthetics and mentality of womanhood underwent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t binding foot unbinding "divorce her husband" rural women north china base area the anti-japanese War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利用木活字印刷术开展革命出版事业考论
5
作者 孙云霄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9,共8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以农村为主,交通落后,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又屡遭敌人封锁,铅印、石印、油印的设备及耗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革命宣传和教育普及的需要。民国年间南方地区由于纂修家谱等原因,木活字印刷业仍较为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以农村为主,交通落后,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又屡遭敌人封锁,铅印、石印、油印的设备及耗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革命宣传和教育普及的需要。民国年间南方地区由于纂修家谱等原因,木活字印刷业仍较为活跃。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转移,于是中共党政军机关主动利用木活字印刷革命读物和文件传单。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等地的苏区,出版物以初级教育课本为主。此外,中共还通过刻制木活字补充损坏或者缺少的铅字。传承千年的木活字印刷得以发挥余热,有力推动了当地的扫盲和群众动员工作,为偏远地区传播革命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木活字印刷 根据地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下载PDF
情感视域下的传统戏剧改造与革命动员——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考察中心
6
作者 王亿千 张文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工作者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传统戏剧在群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为使其能服务于抗战宣传,戏剧工作者先后采用“旧瓶装新酒”与“新瓶装新酒”的方式,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其进行有步骤、... 全面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工作者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传统戏剧在群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为使其能服务于抗战宣传,戏剧工作者先后采用“旧瓶装新酒”与“新瓶装新酒”的方式,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其进行有步骤、全方位的革命化改造。经过改造的传统戏剧在内容上与群众斗争实践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也增强了情绪感染力,成为中国共产党施行情感动员的利器。这使传统戏剧在实际的演出过程中能够迅速激起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产生有效互动,从而有力配合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动员实践,其内在逻辑与运作机制仍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传统戏剧 情感动员 革命动员
下载PDF
太行抗日根据地劳动互助的实践与经验
7
作者 王森浩 李永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3-80,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持续不断地扫荡,根据地人财物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又停止对八路军供给,并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加之自然灾害的严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保证... 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持续不断地扫荡,根据地人财物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又停止对八路军供给,并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加之自然灾害的严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保证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将农民组织起来劳动互助,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与生产困难,同时开展生产竞赛、选树劳动英雄,提高了农民的觉悟与生产积极性。计折工制度与民主作风成为互助组平稳运行的两大支柱,因地制宜的组织形式则保证劳动互助能够扎根于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太行抗日根据地劳动互助中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实现乡村振兴仍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抗日根据地 劳动互助 党的领导 群众路线 制度建设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苏北根据地的财经措施
8
作者 铁春燕 曾凡云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财政经济工作是苏北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坚持敌后抗战、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以及在财经战场打击敌人等具有重要意义。苏北抗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展根据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合理负担,活跃市场贸易、打破日伪... 抗日战争时期,财政经济工作是苏北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坚持敌后抗战、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以及在财经战场打击敌人等具有重要意义。苏北抗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展根据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合理负担,活跃市场贸易、打破日伪经济封锁,开展货币斗争、维护根据地利益,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抗日根据地 财经建设 货币斗争 发展生产
下载PDF
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9
作者 张婷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健全完善财经制度和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构建长效机制;厉行节约,精兵简政,奠定廉洁政治的物质基础;从严治吏,狠抓“关键少数”等有效措施取得了长效的实践效果... 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健全完善财经制度和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构建长效机制;厉行节约,精兵简政,奠定廉洁政治的物质基础;从严治吏,狠抓“关键少数”等有效措施取得了长效的实践效果,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提高思想认识,以更加积极的历史主动精神将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勇于自我革命,夯实党风建设的主体力量;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汲取党建工作的历史能量,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抗日民主根据地 反腐败 党风廉政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兴家计划与生产动员——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中心
10
作者 侯艳兴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31-42,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制订兴家计划的工作。在实践中,虽然此项工作遭遇了诸多困境,产生了一些不足,但是中共边探索边总结出一套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包括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制订兴家计划的工作。在实践中,虽然此项工作遭遇了诸多困境,产生了一些不足,但是中共边探索边总结出一套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包括宣传释疑、注重策略、干部先订、因户施策、提供贷款、劳动互助、生产竞赛。最终,兴家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彰显的意义更大。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组织全面扩张、渗透进农民家庭,开展生产动员,制订兴家计划,改造家庭伦理,进行精准扶助,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化与计划化的一次伟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华中抗日根据地 兴家计划 生产动员
下载PDF
华北根据地的社会变动与财粮征收工作
11
作者 杨豪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30,I0005,共10页
在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发生了包括阶级关系调整、基层治理转型和新旧精英更替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变动,这些社会变动对于财粮征收工作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阶级关系的调整构建了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各... 在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发生了包括阶级关系调整、基层治理转型和新旧精英更替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变动,这些社会变动对于财粮征收工作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阶级关系的调整构建了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各地民众交粮纳税的意愿大幅提升。基层治理的转型消除了传统财粮征收过程中固有的贪污中饱、负担不公和偷税漏税等积弊,降低了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中间耗损。新旧精英的更替则进一步增强了华北根据地各级政权的财粮征管能力,保证了财粮征收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财粮征收是一项系统工程,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锁钥在于中国共产党以“社会”推助“财经”,成功将财粮征收工作纳入社会变动的整体框架之中,不仅顺利完成了财粮征收的各项任务,而且彻底打破了清季民国财政扩张内卷化的制度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粮征收 社会变动 经济负担 华北根据地
下载PDF
合法与合理:苏中抗日根据地粮赋政策研究
12
作者 闵莞 王建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皖南事变后,处在复杂斗争环境中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力图通过征收公粮走出财政供给困境。1941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出台征粮草案,初步确定征收标准,囿于条件限制当年的征收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1942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实施并赋征粮以整理税源,此... 皖南事变后,处在复杂斗争环境中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力图通过征收公粮走出财政供给困境。1941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出台征粮草案,初步确定征收标准,囿于条件限制当年的征收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1942年苏中抗日根据地实施并赋征粮以整理税源,此后逐年改进田亩累进等级使粮赋政策日臻完善。在严峻的“清乡”环境中,苏中抗日根据地秉持着与群众共生存的逻辑,坚持执行打折征收与救济减免等措施,平衡公粮与民食的关系。可以说,苏中抗日根据地通过实施粮赋政策,解决了政治上合法与经济上合理的双重难题,从而在长期的三角斗争中,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再现了中共依靠人民战争解决生存问题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中抗日根据地 粮赋 合法 合理
下载PDF
全面抗战前后毛泽东山西战略的形成与实践
13
作者 韩孟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山西是华北地区的锁钥,在民国历史上是比较富庶的省份。中央红军结束长征,转战陕北,毛泽东等中共高层考虑扩展红军的发展空间,提出东进山西的战略,红军东征为此战略的展开拉开了序幕。这次东征虽以回师陕北告终,但基于东征过程中对山西... 山西是华北地区的锁钥,在民国历史上是比较富庶的省份。中央红军结束长征,转战陕北,毛泽东等中共高层考虑扩展红军的发展空间,提出东进山西的战略,红军东征为此战略的展开拉开了序幕。这次东征虽以回师陕北告终,但基于东征过程中对山西的进一步了解,毛泽东对山西战略更是势在必行。抗战爆发后,毛泽东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实现方式,将战略的中心目标由军事进取改变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阎锡山取得联合抗日共识。全面抗战爆发,毛泽东的山西战略逐步实现,游击战在华北战场上升到主体地位,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山西战略逐步付诸实践,进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及革命的广阔天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山西战略的提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伟大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探求民族独立与解放道路过程中的伟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山西 红军 抗日根据地
下载PDF
苏北抗日根据地淮戏改造的范式转换——以《照减不误》与《渔滨河边》为中心的考察
14
作者 邓茹菲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斗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革命者应和着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对地方淮戏进行了革命化改造。改造后的淮戏突破了艺术表现的传统藩篱,在剧目的表情达意间回应并实现“旧瓶子装进了新的酒,不但酒没有坏,连瓶子也变新了”的范...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斗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革命者应和着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对地方淮戏进行了革命化改造。改造后的淮戏突破了艺术表现的传统藩篱,在剧目的表情达意间回应并实现“旧瓶子装进了新的酒,不但酒没有坏,连瓶子也变新了”的范式转换。中共开展淮戏改造的逻辑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内含复杂结构。这其中,具有节点意义的《照减不误》和《渔滨河边》作为典型剧目串联起了中共淮戏改造背后的历史生产逻辑,显化了新淮戏在政治教化与民众动员间的运作能量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淮戏 苏北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戏剧运动 旧瓶装新酒
下载PDF
晋西北士绅参观团赴延安访问之影响
15
作者 李建权 卢佳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难困苦时期,积极推进根据地各界落实全民族抗战路线,把各革命阶级紧密团结起来,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就尤为重要。1942年5月4日至8月5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 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难困苦时期,积极推进根据地各界落实全民族抗战路线,把各革命阶级紧密团结起来,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就尤为重要。1942年5月4日至8月5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等为代表的士绅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赴延安参观活动。他们在延安参观的三个月,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接见,亲身感受到了边区民主的政治氛围,亲眼看到了边区的新经济与新文化成果。晋西北士绅参观团对延安的访问有力地加强了“三三制”的宣传落实,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晋西北根据地的建设,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明士绅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统一战线 牛友兰 延安
下载PDF
困境与路径:山东抗日根据地财粮干部队伍建设
16
作者 石文安 《苏区研究》 2024年第3期94-106,共13页
山东抗日根据地独特的发展历程致使山东在建政初期便面临“干部荒”,财粮领域尤为严重,而财粮干部的文化和政治素质皆不能满足征收钱粮的技术性和政治性要求,又揭示出财粮干部质弱的面相。为此,中共通过聘用、调剂和培养等途径充实财粮... 山东抗日根据地独特的发展历程致使山东在建政初期便面临“干部荒”,财粮领域尤为严重,而财粮干部的文化和政治素质皆不能满足征收钱粮的技术性和政治性要求,又揭示出财粮干部质弱的面相。为此,中共通过聘用、调剂和培养等途径充实财粮机构,并组织工作队、改造村政权以弥补干部数量的不足。同时,中共借助财经学校、财粮训练班、在职干部学习教育以及轮训村干部等方式提升干部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强化干部的经济理论修养和政策执行能力。最终,山东抗日根据地财粮干部质量兼弱的困局得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财粮干部 钱粮征收 队伍建设
下载PDF
新四军生产节约运动研究
17
作者 吴云峰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抗战期间,为了打破日伪的经济封锁,改进作风,提高战斗力,减轻人民负担,坚持持久抗战,新四军开展了生产节约运动。运动分为探索准备、大生产局部展开、大生产普遍推广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生产节约运动中,新四军妥善处理打仗、练兵与... 抗战期间,为了打破日伪的经济封锁,改进作风,提高战斗力,减轻人民负担,坚持持久抗战,新四军开展了生产节约运动。运动分为探索准备、大生产局部展开、大生产普遍推广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生产节约运动中,新四军妥善处理打仗、练兵与生产的矛盾,解决生产固定性与部队流动性的矛盾,协调部队生产与群众生产的关系,解决生产技术不熟练的问题,克服了生产节约中遇到的难题。新四军生产节约运动的开展,战胜了经济困难,改善了部队生活,提高了战士的觉悟,促进了部队巩固,并在生产节约运动中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生产节约运动 华中抗日根据地
下载PDF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18
作者 李沛琦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其创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并不断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为进行廉...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其创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并不断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为进行廉政建设,从健全法律法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思想教育、发展民主政治等四个方面,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宝贵的廉政建设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廉政建设
下载PDF
统合、独立与规范:胶东抗日根据地司法检察机构变迁史研究
19
作者 李艳霞 孙延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中共领导的胶东司法检察机构从无到有、从自发探索到依据山东抗日民主政权要求逐步完善、自觉发展,经历了统合、独立到规范的过程。蓬黄掖抗日民主政府时期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首个司法检察机关;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时期建立了山东... 中共领导的胶东司法检察机构从无到有、从自发探索到依据山东抗日民主政权要求逐步完善、自觉发展,经历了统合、独立到规范的过程。蓬黄掖抗日民主政府时期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首个司法检察机关;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时期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首个相对完整的司法检察组织系统;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时期进入按照上级要求自觉发展阶段,司法检察机构不断扩大完善,司法检察制度建设逐渐正规化;胶东行署时期的司法检察组织系统逐步稳定、规范,探索建立了检察委员会,逐步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抗日根据地 司法检察机构 机构变迁
下载PDF
豫西抗日根据地军队粮食供应问题研究
20
作者 王志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河南战役国民党守军全线溃败,豫中、豫西沦陷。中共中央及时发出“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从1944年9月~1945年4月,八路军六支部队先后南渡黄河进入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克服种种困难,形成了在艰苦环境下军粮... 河南战役国民党守军全线溃败,豫中、豫西沦陷。中共中央及时发出“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从1944年9月~1945年4月,八路军六支部队先后南渡黄河进入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克服种种困难,形成了在艰苦环境下军粮筹集、储存、运输、配给等的军队粮食供给体系,解决了根据地军队在残酷战争环境中的军粮供应问题,不仅使部队在贫穷的豫西站稳了脚,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完成了党中央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抗日根据地 军队 粮食供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