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hysical Universe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Science:Reflections on the Thought of G.Leopardi
1
作者 Roberto Mantovani Alessandro Prat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3年第8期325-334,共10页
The essay has two main purposes.The first consists of discussing som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the epistemological value of science b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celebrated poets in Italian literature,Gi... The essay has two main purposes.The first consists of discussing som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the epistemological value of science b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celebrated poets in Italian literature,Giacomo Leopardi.The poet firmly believes in the cognitive power of science,capable of revealing false beliefs with the light of reason.However,in his mature reflections,what will radically change will not be the value of scientific activity itself,always admirably accepted,but rather its true salvific force.Leopardi was not a scientist,but he used the scientific culture of his time to critically address the great existential themes of man concerning nature and the universe.He had amply demonstrated a scientific culture since his youthful'History of Astronomy',which would reappear in many of his other literary works.His deep and meditative reflections on the nature of finite and infinite space and time are a clear and fruitful testimony to this.However,Giacomo writes icastically,reason alone is not enough;it needs imagination.The second concerns a first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fluence that the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 had on Leopardi’s thought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se topics:atheism,rejection of providentialism and anthropocentrism,the conception of nature,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intelligence,the rejection of metaphysics,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como Leopardi Leopard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Leopardi's scientific thoughts epistemological value of science MATERIALISM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 metaphysics
下载PDF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2
作者 Laurentiu Staicu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关键词 范畴理论 自然科学 话语 演变 当代哲学 分类方法 哲学家 传统
下载PDF
DEBRA: On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cept Hierarchies from (Literary) Text
3
作者 Peter J. Worth Domagoj Dore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2023年第4期81-130,共50页
With this work, we introduce a novel method for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ceptual hierarchies, or concept maps as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which is aimed specifically for use with literary texts, as such disti... With this work, we introduce a novel method for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ceptual hierarchies, or concept maps as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which is aimed specifically for use with literary texts, as such distinguishing itself from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which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building ontologies from a vast arra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sources, both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to support various forms of AI, in particular, the Semantic Web as envisioned by Tim Berners-Lee. We first elaborate on mutually informing disciplines of philosophy and computer science, or more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ontology, computing and AI, followed by a technically in-depth discussion of DEBRA, our dependency tree based concept hierarchy constructor, which as its name alludes to,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map in the form of a directed graph which illustrates the concepts, their respective relations, and the implied ont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as encoded in the text, decoded with standard Python NLP libraries such as spaCy and NLTK. With this work we hope to both augment th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literature with opportunities for intellectual advancement in AI with more intuitive, less analytical, and well-known forms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cognitive science community, as well as open up new areas of research between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in NLP tools and techniques upon literatur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shedding light on existing methods of computation with respect to documents in semantic space that effectively allows for, at the very least, the comparison and evolution of texts through time, using vector space m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tology Learning ontology Engineering Concept Hierarchies Concept Mapping Concept Map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HILOSOPHY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Machine Lear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Computer science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EPISTEMOLOGY metaphysics PHILOSOPHY Logic Computing ontology First Order Logic Predicate Calculus
下载PDF
Communication, Conviction, and Persuasion 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Charles Darwin 被引量:3
4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3年第5期331-342,共12页
关键词 物种起源 达尔文 查尔斯 通信 科学传播 信念 公理体系 进化论
下载PDF
The "Metaphysical Physician" in Victorian Fiction: The Moonstone and A Romance of Two Worlds
5
作者 Pfitha Kund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维多利亚 世界 小说 医生 月光石 医学科学 故事 理性主义
下载PDF
Future and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without Philosophy?
6
作者 Mirella Fortin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关键词 科学哲学 世界观 逻辑实证主义 形而上学 实用主义
下载PDF
"This is the Way, Walk Ye in It": Rebuildin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vement
7
作者 Rolf Swense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4年第1期45-58,共14页
关键词 文化 理论 哲学 宗教
下载PDF
科玄论战与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
8
作者 朱志方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78-99,143,共23页
1923年发生的科玄论战,凸显了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西方分析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如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要素、科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等,在这一争论的前后都得了系统的回答。中国科... 1923年发生的科玄论战,凸显了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西方分析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如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要素、科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等,在这一争论的前后都得了系统的回答。中国科学哲学的兴起既与当代西方分析的科学哲学同步,又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新式学堂和近代工业的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反思的肥沃土壤,中国科学哲学反对纯思辨的玄学但并不笼统地反对哲学,提倡用科学方法来说明科学,在反对思辨玄学等方面科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哲学结成了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玄学 科学哲学 科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形而上学奠基概念的心理因果性问题重思
9
作者 成骁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6,25,共9页
金在权认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会在心理因果问题上犯难。心理因果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非过度决定论题,即过度决定情形不可接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过度决定情形都不可接受,而只是系统性的过度决定情形不可接受,因为这些情形违背了节省原则... 金在权认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会在心理因果问题上犯难。心理因果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非过度决定论题,即过度决定情形不可接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过度决定情形都不可接受,而只是系统性的过度决定情形不可接受,因为这些情形违背了节省原则;那些非系统性的、偶然发生的、自然界中极其罕见的过度决定情形可以被接受。金在权的排除论证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其使用的随附性概念以及在随附性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的随附性物理主义对心物关系的刻画,会同时违背非系统性原则和节省原则。随附性概念只是刻画了心物之间的依赖关系,而没有说明这种依赖关系何以存在。相比之下,因分体论原则可以弥合物理与化学、化学与生物等不同层次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承袭分体论原则的形而上学奠基概念能够说明心物之间的形而上学依赖关系。而且,基于奠基概念理解心物关系,也可以填补心物之间的说明空缺,使人们不仅能够知道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存在共变关系,而且这种共变关系是可以解释并被理解的。本研究为理解心理因果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除论证 非过度决定 非系统性原则 节省原则 形而上学奠基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刑法“主体性”否定:缘起、解构、反思——以认知科学的五个层级为基础
10
作者 甄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52,共11页
人工智能是否能与人类一样具有刑法“主体性”地位无法在刑法理论内部找到答案,而需要以相关的认知科学为基础,否则就会陷入循环论证的困境。根据认知科学的五个层级理论,人工智能在神经层级、心理层级的低阶认知层面,仅是对人类认知的... 人工智能是否能与人类一样具有刑法“主体性”地位无法在刑法理论内部找到答案,而需要以相关的认知科学为基础,否则就会陷入循环论证的困境。根据认知科学的五个层级理论,人工智能在神经层级、心理层级的低阶认知层面,仅是对人类认知的简单模拟;在作为高阶认知与低阶认知中间环节的语言层级认知层面,人工智能的人工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在思维层级、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层面,当前的人工智能并没有显现出其具有思维或产生文化的能力。结合塞尔“中文房间模型”研判,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刑法意义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在辨认能力方面,人工智能传感器对客观世界的识别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认知进行形式模拟,但其并不能将识别到的信息与自身“行为”结合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该“行为”的社会意义;在控制能力方面,人工智能所展示出的“控制能力”实质上是一种执行算法的能力,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人类控制,而非人工智能的“自我控制”。因此,在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并不具有刑法“主体性”,进而承担刑事责任,当前的刑法理论也不必对所谓的“强人工智能”过度反应。将“类人”的人工智能提升到人类同等高度,有损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将“删除数据、修改程序、永久销毁”等与刑罚异质的要素纳入刑法会让其有适用于人类的危险。故在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对刑法理论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导致传统社会风险加剧,刑法理论的应对模式仍应当在现有刑法理论体系内,结合风险刑法理论将其作为“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对待。当人工智能作为犯罪对象时,其是以财物、作品等形式存在,在司法认定过程中要注意界分人工智能本身与人工智能的载体;当其作为犯罪工具时,会导致犯罪后果扩大,查证难度增大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认知层级 强人工智能 中文房间模型
下载PDF
Kant's Copernican Revolution
11
作者 Milos Rastovic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1期19-26,共8页
关键词 哥白尼 康德 形而上学 理性批判 哲学思想 宇宙学 中心点 认识论
下载PDF
广义论证的观念与中国古代科学史中的逻辑研究
12
作者 曾昭式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中,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里都包含着对中国逻辑的论述,或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的逻辑思想,或将中国逻辑作为中国科学史的内容之一。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中国古代科学所包含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逻辑分析。这些... 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中,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里都包含着对中国逻辑的论述,或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的逻辑思想,或将中国逻辑作为中国科学史的内容之一。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中国古代科学所包含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逻辑分析。这些研究者与中国哲学史家、逻辑史家的研究有着一个共同的困惑:如果说逻辑是普遍的,并且逻辑的作用是思想的论证工具,那么,中国古代思想有没有论证工具?广义论证观念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提供了一个逻辑学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 中国古代逻辑 广义论证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新论
13
作者 王文兵 陈宗照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2,共22页
陈独秀、邓中夏、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积极参与“科玄论战”,不仅有其特定历史机缘,更是他们自觉贯彻党的政策主张的组织行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为改造社会的真理而与各种社会思想的流派辩论”、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 陈独秀、邓中夏、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积极参与“科玄论战”,不仅有其特定历史机缘,更是他们自觉贯彻党的政策主张的组织行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为改造社会的真理而与各种社会思想的流派辩论”、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确立“科学的奋斗的人生观”。不仅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科玄论战”,而且当时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宣传工作、党员个人言行的组织纪律要求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当以“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参与“科玄论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出版物”等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对于党员个人言行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要求,强调“无论何时何地个个党员的言论,必须是党的言论,个个党员的活动,必须是党的活动,不可有离党的个人的或地方的意味”。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组织纪律等方面看,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绝不是他们各行其是的个人行为,而是有领导、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行为,具有集体行动性质,其参与“科玄论战”的配合情况和基本格局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确立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科、玄、马”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既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科学的奋斗的人生观”,也是其建立“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的重要尝试。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参与“科玄论战”的政策主张、组织行为、基本格局和时代意义等问题,不仅是深化“科玄论战”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而且对于深入理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思想起源,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等,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科玄论战” 科学与人生观 组织行为 集体行动
下载PDF
On the Issues of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14
作者 CHEN Jiam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2年第2期255-269,共15页
The transcendental approach initiated by Immanuel Kant and Peter Strawson has bee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exponent of this line of thinking. Barry Stroud understands this form of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 The transcendental approach initiated by Immanuel Kant and Peter Strawson has bee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exponent of this line of thinking. Barry Stroud understands this form of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as relying on an empirical "verification principle" and hence he rejects it as unnecessary. Nevertheless, Stroud's view is only warrant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some non-empirical objective spheres, including concepts and propositions as regards general metaphysics, moral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 the transcendental approach is still necessary. In terms of quality, transcendental approach belongs to "conceptual argumentation," which differs from experience and logic with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setting up a theoretical antecedent before further inquiry at the level of doctrine, i.e., conce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metaphysics Kant STRAWSon
原文传递
对“一元训练理论”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61
15
作者 黄璐 邱新宇 +1 位作者 杨磊 吴印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质疑一元训练理论主流观点及论据支撑方面的若干问题,认为:一元训练理论主流文本是一种个体言说方式的超规则化文本;不能否认天才的客观存在与理论认同问题;引证规则必须参照一个标准;“二次文献”的引证效力尚待商榷;无科学证伪的经验... 质疑一元训练理论主流观点及论据支撑方面的若干问题,认为:一元训练理论主流文本是一种个体言说方式的超规则化文本;不能否认天才的客观存在与理论认同问题;引证规则必须参照一个标准;“二次文献”的引证效力尚待商榷;无科学证伪的经验阐发不能代替结论;一元训练理论支持者并未摆脱思维定势的纠缠。旨在促进一元训练理论自省、发展、超越的过程,最后提出建议支持一元训练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一元训练理论 论据引证
下载PDF
图尔敏论证模型在科学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6
作者 任红艳 李广洲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4,40,共8页
基于论证的科学教学活动注重证据的收集与获取、强调社会交互过程的知识建构,已经成为西方科学教育的关注焦点之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过程及结果更是凸显了论证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可行性。本文在介绍图... 基于论证的科学教学活动注重证据的收集与获取、强调社会交互过程的知识建构,已经成为西方科学教育的关注焦点之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过程及结果更是凸显了论证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可行性。本文在介绍图尔敏论证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在科学教育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尔敏论证模型 社会性科学论证 科学教育
下载PDF
课堂科学辩论实施探究——以中美中小学科学课堂案例比较分析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唐小为 李佳 宋乃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共6页
科学辩论是理论性探究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国内外中小学科学课堂缺少科学辩论,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严重问题”。在我国中小学科学课堂讨论中,虽然意见分歧常常出现,形成了科学辩论的契机,但科学辩论却不能有效展开。通过中关课堂案例... 科学辩论是理论性探究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国内外中小学科学课堂缺少科学辩论,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严重问题”。在我国中小学科学课堂讨论中,虽然意见分歧常常出现,形成了科学辩论的契机,但科学辩论却不能有效展开。通过中关课堂案例的比较分析,提出并探讨展开课堂科学辩论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应避免限制学生理性思维的课堂活动预设;第二,“磋商”应成为课堂科学讨论的基本互动模式。同时,还必须对科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师生角色都进行调整,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开展科学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堂 科学辩论 课堂活动预设 互动模式
下载PDF
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论证的必要性分析——基于科学本体、科学学习和国际比较视角 被引量:21
18
作者 邓阳 王后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5,54,共7页
科学论证是重要的科学活动,应当融入到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当中。这不仅是因为科学论证带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科学论证能够为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得起到促进作用。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无论是国际大规模的科学素养测试还是各国科... 科学论证是重要的科学活动,应当融入到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当中。这不仅是因为科学论证带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科学论证能够为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得起到促进作用。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无论是国际大规模的科学素养测试还是各国科学课程,都表明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论证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证 科学教育 科学本体 科学学习 国际比较
下载PDF
科学、人文的紧张与冲突——20世纪20年代初“科玄论战”的文化与教育省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泽平 姚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科玄论战"是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事件,"科玄论战"的背后隐藏着科、玄两派对现代化过程中理性与价值效用认识的分歧。在论战中,科学派高扬科学的大旗,促进了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 "科玄论战"是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事件,"科玄论战"的背后隐藏着科、玄两派对现代化过程中理性与价值效用认识的分歧。在论战中,科学派高扬科学的大旗,促进了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但科学派将科学奉若神明,显现出"科学万能"的意愿。玄学派对于科学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但他们对全盘西化的警醒、对科学、理性、知识应用于人生之域有限性的强调以及对人文价值的重视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无疑同样具有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科学派 玄学派
下载PDF
辩论干预应用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综述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玉芹 阮全友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1期52-61,共10页
在科学教育中,辩论干预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具有很大潜力,因而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引起科学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为此,通过依据一定的筛选标准,从关注科学素养培养的核心期刊上选择了31篇文献,从辩论干预在科学... 在科学教育中,辩论干预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具有很大潜力,因而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引起科学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为此,通过依据一定的筛选标准,从关注科学素养培养的核心期刊上选择了31篇文献,从辩论干预在科学教育中应用的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研究发现,尽管辩论干预在科学素养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呈现多样性,但其在科学素养培养中的应用模式主要呈现三种形式:浸入式、结构式和社会科学式。此外,还对研究中涉及的其他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也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辩论干预 辩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