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微亮晶(MT)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德海 孟祥化 +2 位作者 郭峰 任国选 葛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3-1030,共8页
微亮晶(MT)碳酸盐岩是发育在中、新元古代的特殊碳酸盐岩,全球分布广泛,MT构造由纯净、等粒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发育丰富的MT碳酸盐岩,并且在浊积岩中发现新的MT类型。详测高于庄组剖面,通过米级旋回类型划分... 微亮晶(MT)碳酸盐岩是发育在中、新元古代的特殊碳酸盐岩,全球分布广泛,MT构造由纯净、等粒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发育丰富的MT碳酸盐岩,并且在浊积岩中发现新的MT类型。详测高于庄组剖面,通过米级旋回类型划分、沉积环境、费希尔图解、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研究,并结合海平面变化、Sr和C同位素研究表明:原生MT构造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台地潮下型,深水非对称型米级旋回中上部的泥晶灰岩、细粉屑灰岩、钙质泥岩以及浊积岩球体的核心部位;MT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米级旋回海平面上升的高水位时期,87Sr/86Sr值较低(小于0.70967),δ13C值为(0±1)‰的古海水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于庄组 中元古代 微亮晶碳酸盐岩 蓟县 矿物学
下载PDF
大连金石滩兴民村组臼齿碳酸盐岩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彭楠 旷红伟 +1 位作者 柳永清 李家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3,共7页
Molar-tooth构造(简称臼齿构造或MT)是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产出特殊的沉积构造,发育于特定的沉积环境。臼齿碳酸盐岩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有助于其成因解释。大连金石滩新元古代兴民村组臼齿碳酸盐岩的研究表明,兴民村组的MT形成于开阔陆... Molar-tooth构造(简称臼齿构造或MT)是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产出特殊的沉积构造,发育于特定的沉积环境。臼齿碳酸盐岩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有助于其成因解释。大连金石滩新元古代兴民村组臼齿碳酸盐岩的研究表明,兴民村组的MT形成于开阔陆表海浅潮下带—潮间带动荡环境,海平面升降频繁;沉积序列主要为泥晶灰岩与含泥灰岩、砂屑灰岩与泥晶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与泥晶灰岩和砂屑灰岩与纹层状泥晶灰岩的韵律。MT形成于过饱和CaCO3的微高盐度和高古温度环境,少有陆源物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新元古代 兴民村组 mt构造碳酸盐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张煌 刘嘉麒 +1 位作者 尹国胜 严兆彬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6,共7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井冈山的区域地学背景,总结出井冈山区域地貌的5个特点: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悬殊的地势高差、丰富的地貌类型、独特的盆岭相间格架和壮丽的地貌景观,进而从构造、岩...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井冈山的区域地学背景,总结出井冈山区域地貌的5个特点: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悬殊的地势高差、丰富的地貌类型、独特的盆岭相间格架和壮丽的地貌景观,进而从构造、岩性和气候等3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地貌特征的形成机制。这对揭示保护区的自然科学价值和开发保护自然资源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 地学背景 地貌特点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秦岭地区石炭纪两种新的扇状脉植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秀元 王军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9-501,共13页
记述的两种新植物分别来自秦岭地区的凤县和镇安县。产于凤县草凉驿红花铺草凉驿组的Adiantiteshonghuapuensissp .nov .,至少二次羽状复叶 ,羽片线形 ,以宽角着生于羽轴上 ;小羽片椭圆形 ,羽片基部的小羽片偶尔分裂为 2— 3个裂片。小... 记述的两种新植物分别来自秦岭地区的凤县和镇安县。产于凤县草凉驿红花铺草凉驿组的Adiantiteshonghuapuensissp .nov .,至少二次羽状复叶 ,羽片线形 ,以宽角着生于羽轴上 ;小羽片椭圆形 ,羽片基部的小羽片偶尔分裂为 2— 3个裂片。小羽片基部收缩 ,有短柄或以较宽的基部着生于羽轴上 ,扇状脉。另一产自镇安县茅坪东山梁二峪河组的Qinlingopterisorientalisgen .etsp .nov .,其特征是二次羽状复叶 ,末二级羽轴与末级羽轴夹角较小 ,大约 30°左右。小羽片亚对生 ,长卵形或亚圆形 ,顶端较窄 ,中部较宽 ,基部较狭并具短柄 ;叶脉扇状 ;羽轴上具间小羽片 ,间小羽片与正常小羽片等形同大。草凉驿组的地质时代大致为纳缪尔期至维斯发早期 ,而二峪河组则为早石炭世维宪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地区 石炭纪 扇状脉植物 草凉驿组 二峪河组
下载PDF
辽东大连金石滩新元古代碳酸盐岩臼齿构造形态及其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楠 旷红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辽东大连金石滩新元古代兴民村组上部灰岩段发育了一系列形态复杂多样的臼齿构造(Molar-tooth struc-ture,简称MT)。通过野外及室内综合研究鉴别出条带状、短直杆状、蠕虫状、细丝状、圆斑状(气泡状、瘤状)和碎屑状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 辽东大连金石滩新元古代兴民村组上部灰岩段发育了一系列形态复杂多样的臼齿构造(Molar-tooth struc-ture,简称MT)。通过野外及室内综合研究鉴别出条带状、短直杆状、蠕虫状、细丝状、圆斑状(气泡状、瘤状)和碎屑状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条带状最为发育。MT发育段主要由含砂屑或粉屑灰岩、泥晶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和含泥泥晶灰岩的韵律组成,系多个向上沉积动力减弱、水体变浅的潮下-潮间带沉积旋回序列。兴民村组MT发育的沉积环境具有一定水深和频繁波动的水动力特点,MT形态受宿主岩石性质的影响和控制。MT主要发育在浅潮下带-潮间带下部沉积微相。不同形态的MT及其组合分别宿主于不同的沉积岩相或沉积韵律,表现了MT形态的指相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新元古代 兴民村组 碳酸盐 臼齿构造 形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前寒武纪“臼齿状构造谜”的一些认识:来自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的信息 被引量:20
6
作者 梅冥相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97-610,共14页
臼齿状构造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中的、特殊的"谜"一样的沉积构造,以发育一系列奇形怪状、大大小小的裂缝和裂隙为特征,这些裂缝和裂隙由等粒和均匀的微亮晶方解石充填。臼齿状构造时代分布的特殊性(新... 臼齿状构造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中的、特殊的"谜"一样的沉积构造,以发育一系列奇形怪状、大大小小的裂缝和裂隙为特征,这些裂缝和裂隙由等粒和均匀的微亮晶方解石充填。臼齿状构造时代分布的特殊性(新太古代至新元古代)以及分布的全球性,使其在显生宙还未发现类似的对等物。对臼齿状构造成因的不同认识使其成为"臼齿状构造谜"。天津蓟县剖面中元古界高于庄组(1,600Ma至1,400Ma)第3段隐晶质泥晶灰岩序列中的臼齿状构造,以其特别的沉积特征为了解"臼齿状构造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特征包括:(1)臼齿状构造特别的形态学特征,(2)由微亮晶所充填的臼齿状裂缝具有明显的边界(以富集残余有机质和黄铁矿为特点),(3)臼齿状构造的宿主岩石是不发育叠层石和纹理化构造的隐晶质泥晶灰岩,(4)与臼齿状构造常常共生的极为特别的宏观藻类化石等。因此,臼齿状构造可以解释为一种发育在席底生境中、由一系列复杂的作用过程所形成的、与微生物相关的原生沉积构造。作为前寒武纪最普遍的沉积现象,臼齿状构造为更好地理解复杂多变的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臼齿状构造 高于庄组 天津蓟县剖面
下载PDF
新疆中天山西段博罗霍洛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8-24,共7页
对中天山西段博罗霍洛山地区广泛发育的早古代代各纪地层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系统讨论了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对中天山地区沉积和构造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早古生代时期,本区具有裂陷带性质,并将... 对中天山西段博罗霍洛山地区广泛发育的早古代代各纪地层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系统讨论了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对中天山地区沉积和构造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早古生代时期,本区具有裂陷带性质,并将裂陷带的演化归纳为坳陷、裂陷和闭合三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罗霍络山 早古生代 地层 沉积相 构造古地理演化
下载PDF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志留系库茹尔组头足类等化石的发现及其时代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铁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志留系在博罗科努山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且厚度巨大,岩性、岩相稳定。但对其内部划分,尤其是中、上部,缺乏标准化石作为依据。1988年笔者在原划归上统的库茹尔组中,首次采到角石Sichuanoceras sp., Parahelenites cf. rarus和三叶虫Encrin... 志留系在博罗科努山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且厚度巨大,岩性、岩相稳定。但对其内部划分,尤其是中、上部,缺乏标准化石作为依据。1988年笔者在原划归上统的库茹尔组中,首次采到角石Sichuanoceras sp., Parahelenites cf. rarus和三叶虫Encrinurus sp.等化石。因而库茹尔组很可能属志留系中统,而非上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罗科努 志留系 库茹尔组 头足类 时代讨论
下载PDF
新疆博罗霍洛山地区上志留统博罗霍洛山组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新疆中天山西段的博罗霍洛山地区,在早古生代具有裂陷带性质。上志留统博罗霍洛山组形成于该裂陷带的最后闭合阶段,具有其特殊的形成时间和沉积特征。通过对该组地层的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本文较深入地讨论了其沉... 新疆中天山西段的博罗霍洛山地区,在早古生代具有裂陷带性质。上志留统博罗霍洛山组形成于该裂陷带的最后闭合阶段,具有其特殊的形成时间和沉积特征。通过对该组地层的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本文较深入地讨论了其沉积环境及其沉积构造背景。认为该组岩石为浊流沉积物,其形成与活动性较强的大陆边缘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陆源物质来源以当时存在于裂陷带以南的具有一定陆壳厚度和中等成熟度的“伊宁古陆”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罗霍洛山组 浊流沉积 地球化学 沉积构造背景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热穹隆变质—岩浆作用及演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颖 曾超 +1 位作者 王雪莲 胡立 《安徽地质》 2013年第4期244-249,共6页
处于扬子与华夏古板块加里东期拼贴带的武功山热穹隆,以造山期变形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并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与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屹立于晚古生代... 处于扬子与华夏古板块加里东期拼贴带的武功山热穹隆,以造山期变形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并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与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屹立于晚古生代地层分布区的穹隆状构造。在区域递增变质带基础上,造山早期,深部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的变质岩发生交代形成原地型英云闪长质"混染岩浆",岩浆上浸过程中,活动组分不断作用于围岩,致使围岩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生重新调整,形成岩体边缘混合岩。同时,由于硅铝质围岩组分加入,酸度增加,而渐变过渡为花岗闪长质岩浆。造山晚期,进一步演化为岩浆型正常花岗岩,并呈套叠状侵入于早期岩体之中。从早到晚构成同源岩浆演化系列,并发育明显构造应力变形。热穹隆区加里东期形成递进渐增变质—岩体边缘混合—变形花岗岩"三位一体"分布格局。中生代伸展—岩浆作用的复合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热穹隆的构造背景,大致在早白垩世末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功山热穹隆 渐增变质带 岩体边缘混合岩 热穹隆形成与演化
下载PDF
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油气勘查的方法与技术
11
作者 王庆乙 姚治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95-700,共6页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沉积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油气远景区。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常规油气勘查方法在该地区基本失效。三年来,对该类地区应用以MT为主体的电磁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工区地表自然条件十分复杂,但深...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沉积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油气远景区。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常规油气勘查方法在该地区基本失效。三年来,对该类地区应用以MT为主体的电磁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工区地表自然条件十分复杂,但深部地层基本平整;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有封盖条件的远景构造。经过试验攻关,本文认为现有的MT法尚需作进一步的技术完善,同时应采用新的方法并依靠科研突破某些关键性技术,从而形成针对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区油气勘查的有效的整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区 油气勘探 海相 电磁法勘探
下载PDF
广西沿海四种红树植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德超 罗花 +8 位作者 邓家刚 郝二伟 易湘茜 冯小慧 韦林垚 夏中尚 徐炜杰 谢金玲 侯小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7-1276,共10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得到红海榄的叶、秋茄的茎和叶、水黄皮的叶和桐花树的茎的95%乙醇提取物,并用MTS法检测提取物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增殖抑制效果,结果桐花树茎95%乙醇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对DU145干预24、48、...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得到红海榄的叶、秋茄的茎和叶、水黄皮的叶和桐花树的茎的95%乙醇提取物,并用MTS法检测提取物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增殖抑制效果,结果桐花树茎95%乙醇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对DU145干预24、48、72 h的IC_(50)分别为75.23、88.81、76.53μg·mL^(-1)。在此基础上,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桐花树茎95%乙醇提取物进行梯度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后选择桐花树茎乙酸乙酯部位(EACS)对19种肿瘤细胞(HT-29,SW480,DLD-1,COLO205,PC3,Hela,PANC-1,EJ,A549)和3种正常细胞(HUVEC,EC304,RWPE-1)进行MTS实验检测其抗增殖作用,用集落形成进一步检测EACS对细胞HT-29、DLD-1、SW480、DU145、PC3、SKOV3-S的增殖影响。结果表明:EACS对16个肿瘤细胞和3个正常细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对RWPE-1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药物作用72 h后的IC_(50)为22.78μg·mL^(-1);EACS对细胞HT-29、DLD-1、SW480、DU145、PC3、SKOV3-S的集落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抗肿瘤活性 筛选 mtS 集落形成
下载PDF
秦岭东部李官桥盆地玉皇顶组生物地层划分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安成 程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9,共9页
长期以来,李官桥盆地始新统玉皇顶组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属早始新世。笔者通过野外追索,使盆地中原来分散的化石地点有了层位归属,并于玉皇顶组上部发现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群。本文将玉皇顶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并根据各层位哺乳动物化... 长期以来,李官桥盆地始新统玉皇顶组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属早始新世。笔者通过野外追索,使盆地中原来分散的化石地点有了层位归属,并于玉皇顶组上部发现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群。本文将玉皇顶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并根据各层位哺乳动物化石性质,提出玉皇顶组的时代范围应为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地层 划分 始新世 玉皇顶组
下载PDF
泰山旅游文本的误译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叶彤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2-54,共3页
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认识旅游景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或误译。在此仅简单列举泰山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部分误译现象,以选用正确的译本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从... 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认识旅游景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或误译。在此仅简单列举泰山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部分误译现象,以选用正确的译本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从而促进泰山旅游业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旅游 旅游文本 翻译 误译
下载PDF
西秦岭西段同德—河南县一带汞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邦永 文雪峰 +2 位作者 钱明 刘成贵 周金喜 《黄金科学技术》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西秦岭西段同德—河南县一带汞锑矿分布广泛,矿化明显受地层和构造控制。矿体主要分布于三叠系中,赋矿岩石为长石石英粉砂岩、泥板岩、硅质岩和角砾碎屑灰岩。对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后,认为汞主要来源于深部。由于辰砂等成矿物质熔点低,易... 西秦岭西段同德—河南县一带汞锑矿分布广泛,矿化明显受地层和构造控制。矿体主要分布于三叠系中,赋矿岩石为长石石英粉砂岩、泥板岩、硅质岩和角砾碎屑灰岩。对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后,认为汞主要来源于深部。由于辰砂等成矿物质熔点低,易于气化。在地壳深部呈气态形式存在,易于被有机质吸附并储存起来,因汞气的不稳定,它会不断进入水介质形成含矿热液,并通过运移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汞锑 矿床特征 成因探讨
下载PDF
米仓山—南大巴山西段深部构造特征及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
16
作者 侯丁根 周效志 +2 位作者 汶小岗 孙文华 张永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8期25-29,55,共6页
以区域构造与沉积特征为指导,基于二维地震勘探成果,结合镇地1井钻孔数据,对米仓山隆起与南大巴山西段过渡区的深部构造特征进行剖析,并探讨了构造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倾向NE的逆断层,纵向贯穿区内寒武系至... 以区域构造与沉积特征为指导,基于二维地震勘探成果,结合镇地1井钻孔数据,对米仓山隆起与南大巴山西段过渡区的深部构造特征进行剖析,并探讨了构造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倾向NE的逆断层,纵向贯穿区内寒武系至志留系主要地层,向上、向下分别收敛于志留系、震旦系滑脱层。深部表现为双重构造特征,即以志留系底部滑脱层为界面,上覆地层起伏较大,下伏地层相对稳定。牛蹄塘组受构造影响较小,多处目的层垂向临近构造相对简单,表明页岩气富集的封盖条件良好。受构造控制影响,目的层西北浅、东南深,主要为1500~3000 m,埋深适中;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主要为80~100 m;储层具备封隔性,Ⅰ类含气区连续分布,含气性较好。研究区成藏特征优良,有利区可供后续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震 构造 牛蹄塘组 页岩气 成藏特征 米仓山—南大巴山西段
下载PDF
哈尔克山西段中浅变质岩系变形解析及构造地层
17
作者 李向东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9-226,共8页
通过构造地层和构造解析的研究,确定哈尔克山西段上奥陶-下泥盆统中浅变质岩系经历了推覆剪切→推覆强变形→近南北挤压收缩三期变形。前两期以推覆平卧褶皱组合为特点,形成韧性变形带,第三期变形最终形成轴面直立的开阔褶皱。本区... 通过构造地层和构造解析的研究,确定哈尔克山西段上奥陶-下泥盆统中浅变质岩系经历了推覆剪切→推覆强变形→近南北挤压收缩三期变形。前两期以推覆平卧褶皱组合为特点,形成韧性变形带,第三期变形最终形成轴面直立的开阔褶皱。本区构造形态以推覆岩片大量叠置、平卧与尖棱倒转褶皱复合为特征,属板块聚合带成分。变形研究表明,塔里木西北缘构造运动早期以由南向北的韧性推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哈尔克山 南木札尔特河 构造地层 变形解析 构造层次
下载PDF
南天山阿尔夏特地区科克铁克达坂组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分析
18
作者 杜涛 郑毅 +5 位作者 谢伟 付晓文 王万全 李振兴 范寿龙 杨善涛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南天山地区的科克铁克达坂组是保存于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南侧的一套晚志留世地层,总体出露较好,研究其物源区大地造背景对南天山造山带志留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背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测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 南天山地区的科克铁克达坂组是保存于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南侧的一套晚志留世地层,总体出露较好,研究其物源区大地造背景对南天山造山带志留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背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测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对科克铁克达坂组物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为过渡陆壳源区、隆升基底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科克铁克达坂组 物源区 构造背景分析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2
19
作者 辜平阳 徐学义 +5 位作者 何世平 陈锐明 庄玉军 赵慧博 查方勇 郭亚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823,共13页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元素与Zr相关性较好,表明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原岩属于拉斑玄武质岩系列,Si O_2、Ti O_2、Al_2O_3、P_2O_5含量相对较低,Ca O、Mg O含量相对较高。Mg~#值为41.52~43.0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石的Mg~#值,Fe_2O_3~T、Mg O、Ca O与Si O_2含量呈负相关性,指示原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辉石、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异结晶作用。镁铁质麻粒岩∑REE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Eu/Eu~*=0.91~1.01)。岩石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显生宙典型岛弧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在俯冲作用机制下,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使地幔楔发生富集,形成富集地幔,随着(弧后)伸展作用的加强,进一步诱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最终岩浆就位形成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后期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为镁铁质麻粒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麻粒岩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安南坝地区 塔里木东南缘
下载PDF
西秦岭南部白龙江隆起中三叠统光盖山组岩相及盆地分析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祥辉 王成善 +4 位作者 刘树根 冉波 徐文礼 周勇 张志敬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9-692,共14页
对西秦岭南部白龙江隆起南北两侧的中三叠统上部光盖山组岩相进行了研究,按照沉积作用方式识别划分出碎屑流、颗粒流、浊流、牵引流、平坦床砂静水5种沉积作用及岩相类型,并区分各种亚相类型.位于隆起北侧迭部飞仙剖面的岩相可识别出9... 对西秦岭南部白龙江隆起南北两侧的中三叠统上部光盖山组岩相进行了研究,按照沉积作用方式识别划分出碎屑流、颗粒流、浊流、牵引流、平坦床砂静水5种沉积作用及岩相类型,并区分各种亚相类型.位于隆起北侧迭部飞仙剖面的岩相可识别出9个相序旋回,单个相序基本结构为砾质碎屑流相-鲍玛序列组合相,反映构造和沉积作用的旋回性和阶段性.总结发现,隆起南北两侧岩相的共同点是斜坡碎屑流和浊流型重力流较为发育,滑塌型重力作用少见,物源区较近且以灰岩为主;差别是不同剖面岩相结构、相序旋回有所不同,被侵蚀的物源地层时代不一样.进一步研究表明,光盖山组属于较缓的边坡沉积,是大陆碰撞阶段残留海盆大陆一侧的边缘相,盆地的形成与构造挠曲作用产生的沉降有关.鉴于洮河盆地晚古生代和早-中三叠世存在深海和残留洋盆,若尔盖盆地与之共用一个基底,因此,推测这2个盆地的中-上三叠统复理石之下可能没有台地相上古生界和中-下三叠统,不利于在该区开展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沉积 油气 光盖山组 中三叠统 白龙江隆起 西秦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