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nd Uncerta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 Cloud Computing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超 张海粟 +2 位作者 马于涛 李德毅 陈桂生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58-66,共9页
The lasting evolution of computing environment,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nteraction methods leads to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changes the configuration mode of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and all kinds of resou... The lasting evolution of computing environment,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nteraction methods leads to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changes the configuration mode of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and all kinds of resources are virtualized and provided as services. Mass participation and online interaction with social annotations become usual in human daily life. People who own similar interests on the Internet may cluster naturally into scalable and boundless communities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will emerge. Human is taken as an intelligent computing factor, and uncertainty becomes a basic property in cloud computing. Virtualization, soft computing and granular computing will become essential features of cloud computing.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problems of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and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nd uncerta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will be more important frontiers in cloud computing for researchers within the community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social annotation common sense uncerta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下载PDF
Traffic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2
作者 Jinlai Liu Haitao Wen +2 位作者 Xiangyu Hou Guanglu Sun Suxia Zhu 《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会议论文集》 2016年第2期67-69,共3页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network traffic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NTCA).Network traffic is collected from multiple clients.According to the offline traffic analysis,network flows are analyzed and anno...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network traffic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NTCA).Network traffic is collected from multiple clients.According to the offline traffic analysis,network flows are analyzed and annotated with application protocol.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are stored in the system.NTCA also provides a visual interface to simplify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With good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NTCA can be extended to a network traffic clas sification system,which is crucial to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CLASSIFICATIon TRAFFIC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FEATURE EXTRACTIon TRAFFIC ANNOTATIon
下载PDF
宋人注杜的三种整理本考察
3
作者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11,20,共12页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的整理著作;《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是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正本清源、斠证发微、订讹掘隐工作,而与原本相较,成为了一种融合较多整理者见解的新著;《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则是恪守古籍整理规范,重在校点勘误、旨在恢复原貌的精审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注杜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下载PDF
论真德秀《论语集编》对朱子之学的“铨择刊润”之功
4
作者 惠江南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23,共10页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然其“浑然犹经”,理解难度较大。朱门弟子及其后学在继承和推广朱子之学时,显然就面临着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通俗化问题。故此,朱熹的弟子门人在奉《四书章句集注》为治学圭臬的同时纷纷...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然其“浑然犹经”,理解难度较大。朱门弟子及其后学在继承和推广朱子之学时,显然就面临着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通俗化问题。故此,朱熹的弟子门人在奉《四书章句集注》为治学圭臬的同时纷纷为其续作篡疏,通过经典诠释的再诠释推动朱学的传承与创新。真德秀是著书诠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开创者和最有成就者,其代表作《论语集编》因“依注作书”的编纂体例、“以朱注朱”的诠释方法、“宗主朱学”的诠释特点和“以理为主”的诠释思想而对《论语集注》有“铨择刊润”之功,并由此推动了《论语集注》的经典化进程和朱子学术思想的通俗化与官方化进程,亦影响了南宋以后《四书》诠释学和中国经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集注》 《论语集编》 朱子学 真德秀 论语诠释
下载PDF
《集韵》辑音指误
5
作者 遆亚荣 岳利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集韵》源于《经典释文》之辑音存在大量讹误,其讹误可分为“折合注非其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非注音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被注字或音注有错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音切出错的辑音讹误”四大类型。文章依次举例分析并指... 《集韵》源于《经典释文》之辑音存在大量讹误,其讹误可分为“折合注非其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非注音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被注字或音注有错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音切出错的辑音讹误”四大类型。文章依次举例分析并指明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韵》 《经典释文》 辑音 指误
下载PDF
晚明关学干城渭南史记事行实考
6
作者 魏冬 陈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
史记事,万历乙未进士,先后任山西介休、榆次知县,后升兵部主事、云南道御史,巡按湖广,官至光禄少卿。后因直言敢谏,触忌罢官。归乡后,史记事讲学里中,考订礼乐,设立义仓,倡作堤障,里人德之。史记事与长安冯从吾、凤翔张舜典等关中大儒... 史记事,万历乙未进士,先后任山西介休、榆次知县,后升兵部主事、云南道御史,巡按湖广,官至光禄少卿。后因直言敢谏,触忌罢官。归乡后,史记事讲学里中,考订礼乐,设立义仓,倡作堤障,里人德之。史记事与长安冯从吾、凤翔张舜典等关中大儒相知相交,同为东林学人西北之巨擘。其居官关注民生,教养兼举;立朝不畏权贵,刚直敢言;退居教化一方,泽化乡里。故无论人格著述,史记事皆与关学学人品节相符,当为晚明之关学干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事 《四书疑问》 《大成礼乐集》 关学
下载PDF
《大武》卒章论——以宋版《春秋经传集解》及王家嘴楚简为线索
7
作者 宋亚飞 陈民镇 《北方论丛》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大武》乐章的篇数、篇目、篇序等问题,历来聚讼纷纭。如关于《武》在《大武》中的次序,大抵有首章说、次章说、卒章说三种观点。部分持首章说和次章说的学者认为今本《左传》所记楚子语“其卒章”有误,今本与宋版存在出入。然验之现... 《大武》乐章的篇数、篇目、篇序等问题,历来聚讼纷纭。如关于《武》在《大武》中的次序,大抵有首章说、次章说、卒章说三种观点。部分持首章说和次章说的学者认为今本《左传》所记楚子语“其卒章”有误,今本与宋版存在出入。然验之现存宋版《春秋经传集解》,朱熹刊定《诗集传》时,当时所流传的宋版《左传》所记楚子语确作“其卒章”。新出土的王家嘴楚简《诗经》亦进一步证明,《武》当是《大武》卒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武》乐章 宋版《春秋经传集解》 王家嘴楚简 《诗经》
下载PDF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清代戏曲碑刻释文校补
8
作者 游秋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中的部分释文存在一定的文字误、缺、衍、脱及句读失误等问题,今校正误释8条,校补缺文8条,校正衍文4条,校补脱文3条,举正句读3条,以便为相关碑刻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文本。
关键词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 清代 戏曲碑刻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杨伯峻《论语译注》注释特点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蔡莱莉 柳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71,共7页
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历代注疏文本紧密关联。杨伯峻面对新的时代,敏锐地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嬗变和转型。其《论语译注》以尊重传统、实事求是、千虑一得的鲜明注释特点,积极探索当代译注体文本形态及注释方法。杨氏之实践及其成果,对于传... 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历代注疏文本紧密关联。杨伯峻面对新的时代,敏锐地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嬗变和转型。其《论语译注》以尊重传统、实事求是、千虑一得的鲜明注释特点,积极探索当代译注体文本形态及注释方法。杨氏之实践及其成果,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与当代转型,对于今天的文化发展与文化繁荣,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无疑具有启迪意义和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伯峻 《论语译注》 儒家精典 注释特点
下载PDF
韩愈经学思想探析——以《论语笔解》为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伏清 彭文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共4页
韩愈作为中唐著名的儒学家,其经学思想颇为丰富。韩愈解经的方式主要有:舍传求经,直究经典;疑经求实,发明新义;原经求道,以己解经。韩愈和李翱合著的《论语笔解》及其对《孟子》《大学》的推崇,都凸显了韩愈对传统解经方式的背离。这种... 韩愈作为中唐著名的儒学家,其经学思想颇为丰富。韩愈解经的方式主要有:舍传求经,直究经典;疑经求实,发明新义;原经求道,以己解经。韩愈和李翱合著的《论语笔解》及其对《孟子》《大学》的推崇,都凸显了韩愈对传统解经方式的背离。这种全新的解经方式和对尚未为经的子学的力推为宋学的开启播下了一颗星星之火,在整个经学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论语笔解》 经学思想
下载PDF
汉晋《论语》注的援《易》解经特色 被引量:6
11
作者 闫春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1,共7页
在《论语》注释史上,援引《易》之经传以注解《论语》,是汉晋时期《论语》注释的突出特色。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时期援《易》注经的必要性、可能性、分类及其各自特征,并通过考察援《易》解《论语》中的孔子形象进一步加以... 在《论语》注释史上,援引《易》之经传以注解《论语》,是汉晋时期《论语》注释的突出特色。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时期援《易》注经的必要性、可能性、分类及其各自特征,并通过考察援《易》解《论语》中的孔子形象进一步加以补证。深人探讨汉晋《论语》注中的援《易》注经及其所彰显的时代风貌,并从中管窥孔子形象及其流变,既能显微出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的学术传承及其转向,更可对后者的中心问题——圣人观及其玄学家所发挥之玄学新义有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论语》 汉晋 援《易》解经 以《易》解《论语》
下载PDF
朱熹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 被引量:5
12
作者 乐爱国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1-67,107,共8页
《论语》讲“君子”“小人”,既有“以德言”,即“君子”指有德之人,“小人”指无德之人,又有“以位言”,即“君子”指居上位的统治者,“小人”指居下位的平民百姓。朱熹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较以往更多地讲“以位言”,尤其... 《论语》讲“君子”“小人”,既有“以德言”,即“君子”指有德之人,“小人”指无德之人,又有“以位言”,即“君子”指居上位的统治者,“小人”指居下位的平民百姓。朱熹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较以往更多地讲“以位言”,尤其是,朱熹《论语集注》解读“樊迟请学稼”而将“小人哉,樊须也”中的“小人”解为“细民”,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小人”解为“仆隶下人”,为朱熹首次。朱熹对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读,并非将义与利对立起来,但仍将其中的“君子”“小人”解为“以德言”,而不是“以位言”。清代的刘宝楠、俞樾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又较朱熹更多地讲“以位言”,并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君子”“小人”解为“以位言”。研究这种解读的变化,无疑有助于当今的《论语》解读,甚至有益于对儒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朱熹 论语集注 以德言 以位言
下载PDF
张栻早期、中期与晚期工夫论之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文碧方 洪明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4,共7页
张栻原本继承胡宏之学,但在与朱子交往的过程中,其思想特别是工夫论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界一般将其工夫论分为早晚两期,但考察其晚年更订的《孟子说》的部分内容以及《论语解》,会发现南轩在去世前还有一次较为隐秘的转变。因此其工夫论... 张栻原本继承胡宏之学,但在与朱子交往的过程中,其思想特别是工夫论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界一般将其工夫论分为早晚两期,但考察其晚年更订的《孟子说》的部分内容以及《论语解》,会发现南轩在去世前还有一次较为隐秘的转变。因此其工夫论实际上应该分为三期:早期继承胡宏之学,主张"先察识后涵养";中期为"存养体察,固当并进"而"存养是本";晚期则为"主敬"的抬升与"察识"的隐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工夫论 主敬 察识 《论语解》
下载PDF
张栻《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永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共9页
张栻对二程推崇备至,书中大量引述和发挥二程之言,宗奉二程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张栻对《论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表现出专注于阐发义理、追求义理连贯和意义圆通的特色。再者,《论语解》是张栻依托《论语》而大量发挥其理学思想的... 张栻对二程推崇备至,书中大量引述和发挥二程之言,宗奉二程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张栻对《论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表现出专注于阐发义理、追求义理连贯和意义圆通的特色。再者,《论语解》是张栻依托《论语》而大量发挥其理学思想的著作。在解说过程中,张栻将其理学观念熔铸于《论语》文本之中,赋予《论语》以鲜明的理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论语解 理学
下载PDF
证其所长 考其所短——桂文灿《论语皇疏考证》简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宏 杨士卿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60,共6页
桂文灿《论语皇疏考证》是晚清时期考证皇侃《论语义疏》的重要著作。作者证其所长,考其所短,并对异文加以考订,体现出博采兼收、考证深入、实事求是的考证特点。
关键词 桂文灿 清朝 《论语》诠释 考证特点
下载PDF
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春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朱熹的文论家形象一直晦而不彰。朱熹不仅创立了博大精深、光耀百代的朱子哲学,而且善识音律,精通文学,经常从一位情感充沛的创作者或一位掘深探微的鉴赏者的角度入手来解读文学,摇曳性灵、感发生命,揭示出了某些文学创作、鉴赏与批评... 朱熹的文论家形象一直晦而不彰。朱熹不仅创立了博大精深、光耀百代的朱子哲学,而且善识音律,精通文学,经常从一位情感充沛的创作者或一位掘深探微的鉴赏者的角度入手来解读文学,摇曳性灵、感发生命,揭示出了某些文学创作、鉴赏与批评领域的本质规律。《论语集注》中"文道一贯"的文学本体观、"文质彬彬"的文学创作观、"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观、"玩味""涵泳"的文学鉴赏观初步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让我们得以窥见朱熹理学家身份光环下的文论家面目,并搜索出传统经学诠释路径从经学到文学转向的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论语集注 文学观
下载PDF
民国时期词集编年笺注之兴起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松 曲景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7,共8页
清中叶之前,词集笺注一般重在注解语辞典故,清中叶至清末民初,词集笺注主要以疏证体的形式出现,重在人事考订,笺注转向注重知人论世,为编年笺注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基础。民国时期,随着新学术思想的影响与现代词学学科的建立,以龙榆生、夏... 清中叶之前,词集笺注一般重在注解语辞典故,清中叶至清末民初,词集笺注主要以疏证体的形式出现,重在人事考订,笺注转向注重知人论世,为编年笺注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基础。民国时期,随着新学术思想的影响与现代词学学科的建立,以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邓广铭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将词集校勘、笺释、编年等内容融为一体,极大推动了词集编年笺注的兴盛与成熟,既体现了词集文献整理走向学术化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标示着20世纪词别集整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词集 疏证 编年笺注
下载PDF
日本幕末、明治时代两部《论语》新疏的校勘学成就——《论语集说》与《论语会笺》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立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日本幕末与明治时代接连诞生了两部《论语》新疏,一部是安井息轩的《论语集说》,另一部则是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两部新疏是日本儒学史乃至整个《论语》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两位作者也是著名的儒学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时间以来... 日本幕末与明治时代接连诞生了两部《论语》新疏,一部是安井息轩的《论语集说》,另一部则是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两部新疏是日本儒学史乃至整个《论语》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两位作者也是著名的儒学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时间以来几乎不知二书的存在,即使是日本学界,关注者及相关研究亦甚少。实际上,安井息轩于《论语集说》最为用力,在其晚年才得以杀青,而《论语会笺》也是竹添光鸿经过长期地修改校订而完成的会心之作。然而迄今关于《论语集说》与《论语会笺》的研究,大多都没有注意到安井息轩与竹添光鸿的校勘学成就,对于《论语集说》全无论及,而关于《论语会笺》则仅举其所用互校的本子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儒学 四书学 安井息轩 《论语集说》 竹添光鸿 《论语会笺》
下载PDF
论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本文考察了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在文献的校勘、辑佚和考辨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认为这一刻本在本文及注释两方面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值得认真研究。
关键词 杜牧 朝鲜刻本 《樊川文集夹注》 文献价值 校勘 辑佚 考辨
下载PDF
黄震《论语》诠释的“浙学”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明贵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110,159,共7页
黄震作为南宋四明朱学传人,一方面极力推崇朱注,为其疏通发明,既注重名物训诂,又注重阐明文意;另一方面,对于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能够做到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绝不盲从,体现了"浙学"的批判精神。在对《论语》进行解释时,举凡... 黄震作为南宋四明朱学传人,一方面极力推崇朱注,为其疏通发明,既注重名物训诂,又注重阐明文意;另一方面,对于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能够做到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绝不盲从,体现了"浙学"的批判精神。在对《论语》进行解释时,举凡《集注》中涉及到的字词、人物、史实、名物解释不明者、有异议者,他都予以了考证;同时,释经力主务求本意,反对文外求意、反对以后事释经、反对过高之论、反对务新奇,体现了"浙学"的求实精神。在诠释《论语》时,他还极尽发挥之能事,其阐发的躬行践履思想,极具实学特色,反映了"浙学"的"经世致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震 论语 诠释 浙学 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