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基础设施与城市:广州AED普及中的行动者媒介实践
1
作者 曹培鑫 杨子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4年第1期164-182,共19页
作为曾被批评为国内普及AED首批城市中唯一缺席的一线城市,广州实际在近年探索了一条有别于由政府牵头的普及路径:原先并不处于特定结构中的地铁、媒体、法律界、政府、社会组织等行动者,在猝死身体的多次征召下互相联结,织就一张去中心... 作为曾被批评为国内普及AED首批城市中唯一缺席的一线城市,广州实际在近年探索了一条有别于由政府牵头的普及路径:原先并不处于特定结构中的地铁、媒体、法律界、政府、社会组织等行动者,在猝死身体的多次征召下互相联结,织就一张去中心的AED普及网。本研究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以观察广州个案中身体的能动性,并拆解多行动者参与下人工技术物“嵌入身体”与“嵌入城市”的“黑箱”。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意涵复杂的人类病理症状,猝死使现代身体在文化意义上从人转为非人行动者,而猝死身体在现代城市语境中能动定义的“现场急救”“新闻表征”等超越人类意图的转译问题,为AED相关的媒介实践提供了动力。本文通过广州个案的基础设施研究,尝试省思本土新闻传播ANT经验研究过度凸显“人类能动性”而遮蔽“非人能动性”的弊端,并以此重启ANT与媒介研究的学术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D 行动者网络理论 猝死 身体研究 城市研究
下载PDF
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进峰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7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治疗75例老年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ACST),对死亡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观察75例老年ACST患者的诊治过程,观察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手术组死亡率低(13.3%),非手术组死... 目的观察治疗75例老年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ACST),对死亡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观察75例老年ACST患者的诊治过程,观察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手术组死亡率低(13.3%),非手术组死亡率高(40%)。结论早诊断、早发现、早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 死亡因素 死亡率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相琳 罗丹 +5 位作者 杨伟 王颖 李汶嘉 张玮 任延平 苏显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年龄≥8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92例和药物治疗组104例,对2组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无事件生存、...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年龄≥8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92例和药物治疗组104例,对2组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无事件生存、再入院、再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出血等不良事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比例和肌酐水平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70.65%vs25.00%,(82.63±25.35)μmol/L vs(71.09±22.71)μmol/L,P<0.01]。介入治疗组无事件生存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再入院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66.30%vs 50.96%,25.00%vs 44.23%,P<0.05);2组再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及出血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年龄因素 心律失常 心性 猝死 心脏 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老年夫妻的老化刻板印象对死亡焦虑的行动者效应和对象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金凤 林森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2-378,共7页
目的:考察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及配偶的死亡焦虑的影响。方法:145对老年夫妻完成老化印象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并运用行动者-对象互依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老化刻板印象和死亡焦虑在夫妻内部分别具有一致性;(2)老化刻板印... 目的:考察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及配偶的死亡焦虑的影响。方法:145对老年夫妻完成老化印象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并运用行动者-对象互依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老化刻板印象和死亡焦虑在夫妻内部分别具有一致性;(2)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死亡焦虑的行动者效应显著;(3)丈夫的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对妻子死亡焦虑的对象效应显著,妻子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对丈夫死亡焦虑的对象效应显著。结论: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配偶的死亡焦虑,但夫妻之间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刻板印象 死亡焦虑 老年夫妻 行动者-对象互依模型
下载PDF
试论田汉早期话剧中孤独的流浪者——以《咖啡店一夜》和《名优之死》为例
5
作者 冯丽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63-66,共4页
作为“中国的戏剧魂”,田汉对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田汉始终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探索中,这在他早期的剧作中尤为明显,在田汉这种强烈自觉的社会关切意识下,也应... 作为“中国的戏剧魂”,田汉对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田汉始终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探索中,这在他早期的剧作中尤为明显,在田汉这种强烈自觉的社会关切意识下,也应运而生了一批在社会变革期间上下求索途中,迷茫彷徨的一群“流浪者”形象,使得他早期的剧作蒙上了一层感伤的薄雾,但是是否如陈瘦竹所言,田汉这种感伤的浪漫主义情怀有损于主题的积极性呢?本文将通过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品《咖啡店一夜》和《名优之死》,进一步探寻田汉的感伤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店一夜》 《名优之死》 感伤主义
下载PDF
图文互动下的悲剧演绎——论田汉《名优之死》的连环画改编
6
作者 李曼琼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0-35,共6页
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的经典剧作之一,除了舞台呈现的方式,它还以连环画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名优之死》的两版连环画改编都充分利用了文字与图像各自独特的叙事优势,在图文互动中重新演绎了名优刘振声的悲剧人生。在脚本... 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的经典剧作之一,除了舞台呈现的方式,它还以连环画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名优之死》的两版连环画改编都充分利用了文字与图像各自独特的叙事优势,在图文互动中重新演绎了名优刘振声的悲剧人生。在脚本创作方面,改编者通过删减旁枝、调改情节、增设细节等手段重构了作品的情节线索;在图像绘制方面,画家则通过描摹细节、布设景别、转换视角等方式展露了作品的情感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名优之死》 连环画改编
下载PDF
论田汉“以戏点题”的互文性叙事——以话剧《名优之死》为例
7
作者 朱青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21-124,共4页
田汉一生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他众多的话剧作品中随处可见戏曲元素的身影。在《名优之死》这部作品中田汉采用了"戏中戏"的手法,在戏剧故事情节的展开中插入了《乌龙院》《玉堂春》《打渔杀家》三个戏曲选段,既贴合了剧中戏... 田汉一生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他众多的话剧作品中随处可见戏曲元素的身影。在《名优之死》这部作品中田汉采用了"戏中戏"的手法,在戏剧故事情节的展开中插入了《乌龙院》《玉堂春》《打渔杀家》三个戏曲选段,既贴合了剧中戏曲艺人的身份设定,交待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同时又对人物命运结局进行了隐喻。戏曲选段的运用不但呼应了话剧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两者的渗透交错更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戏点题"的互文性叙事效果,升华了话剧主旨精神,使全剧内容更加意义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名优之死 互文性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