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anging Role of Chinese Women in History--From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to the Moment in Peking
1
作者 朱海娜 《海外英语》 2013年第7X期214-216,226,共4页
In the history of feudal society,women were suffering from the oppression and inequality in their family and status,and also strict restriction from the society.Their freedom was limited and they could not make full u... In the history of feudal society,women were suffering from the oppression and inequality in their family and status,and also strict restriction from the society.Their freedom was limited and they could not make full use of their wisdom,and abili ty.But the role of women did not stay the same during the feudal society.It had changed though the fundamental role remained the same.Here in this essay,it mainly talked about the changing role of Chinese in history,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 nasty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It collected information,and evidences from two books which were of great value to inves tigate women's role.They were Cao Xueqin's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Lin Yutang's Moment in Peking.A great por tion of these two book's main characters were women,no matter what their social statuses were,no matter what roles they were playing in the big feudal family.Based on the result of analysis,the study suggests that women have been making progress all the time in changing their situat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as given women immense chances to achieve their self-actu 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ROLE social status chinese WOMEN in histor
下载PDF
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一体双层”模式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思永 宋庆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2,共21页
当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学术史梳理,以便回望来路,展望去路。近年来,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正成为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应对翻译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诉求。但与当前欣欣向荣的翻译史研究相比,国内的翻译理论史研... 当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学术史梳理,以便回望来路,展望去路。近年来,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正成为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应对翻译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诉求。但与当前欣欣向荣的翻译史研究相比,国内的翻译理论史研究还较为薄弱。本研究聚焦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模式的元思考,尝试以翻译理论史的4个要素——译论、翻译实践、译论者和社会为构成性的“一体”,从内层——心理层和外层——社会层以及相对应的两个跨学科视角——发生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作为阐释性的“双层”,建构一个研究和撰写中国翻译理论史的“一体双层”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理论阐发和举例论证,最后对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提出几点建议,特别是提出建立一个译学分支学科——“译论思想史”的设想。本研究希望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史的研究和撰写提供研究模式方面的可能途径,助力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一体双层”模式 心理建构 社会建构 译论思想史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3
作者 赵元斌 熊静 何官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整理”及“中国目录学史研究”两个维度,按照“提出问题→梳理史料→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首先,提出中国目录学史重要理论问题,搭建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框架;其次,全面展开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收集,编撰《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最后,根据中国目录学史的历史分期,分阶段开展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 古代目录学 近代目录学 现当代目录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下载PDF
回顾与省思:2023年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4
作者 赵晓阳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3-9,共7页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些新的学术增长热点,主要包括新革命生活史,全球史视野下的本土实践,借鉴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研究撰写某行业专业史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史研究理论探索明显滞后、研究“同质化“”碎片化”状态仍比较普遍等问题。期待未来社会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和理论,甚至形成新的研究范式,为历史研究视野和解释能力的深度拓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新革命生活史 全球史 行业史
下载PDF
南来北往:中华民族共同体南北互动交融过程的社会史阐释——以长城为纽带的中原与北方民族关系论
5
作者 常宝 翱英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长城作为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国十分熟悉的伟大工程及历史名胜古迹,是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南北区域相互扩张和流动的轴线,更是以血缘为坐标的族性社会“纽带”。虽然,后人对长城持有不同的认同态度并赋... 长城作为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国十分熟悉的伟大工程及历史名胜古迹,是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南北区域相互扩张和流动的轴线,更是以血缘为坐标的族性社会“纽带”。虽然,后人对长城持有不同的认同态度并赋予了多样的历史意义,但长城作为多元文化类型的秩序线,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南北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和多民族国家的和谐、融合与发展。长城的社会性价值和历史性意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史应挖掘的传统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 长城“纽带”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城市“摩登”现象及其论争
6
作者 焦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城市生活中的“摩登”现象极为普遍,凡是城市生活中带有潮流式的东西皆可以“摩登”称之,其中许多内容反映着城市市民在生活中追逐世界潮流的步伐。官方对“摩登”现象多持否定态度,民间对“摩登”现象则是敌...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城市生活中的“摩登”现象极为普遍,凡是城市生活中带有潮流式的东西皆可以“摩登”称之,其中许多内容反映着城市市民在生活中追逐世界潮流的步伐。官方对“摩登”现象多持否定态度,民间对“摩登”现象则是敌视与维护的言行并存,舆论严重撕裂,由此形成了思想舆论界的“摩登肯定派”与“摩登否定派”的论争,这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碰撞与摩擦的具体体现之一。由此可以了解彼时国人对于西方新奇事物的排斥、选择与扬弃。许多优秀的外来事物就是在这种博弈中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借鉴,成为民众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社会则在这样的冲突、选择与认同的过程中不断演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登现象 近现代城市生活 中西文化论争 社会文化史
下载PDF
超越范式之争——文史哲法学的前提、立场与展望
7
作者 孙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8,共10页
文史哲是中国文化鲜明的标志性特征。笔者尝试提出的文史哲法学,既是立足于中国传统与实践,又是面向世界的具有普遍性样态的法学范式,理应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法学目标。有别于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的研究旨趣,文史哲法... 文史哲是中国文化鲜明的标志性特征。笔者尝试提出的文史哲法学,既是立足于中国传统与实践,又是面向世界的具有普遍性样态的法学范式,理应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法学目标。有别于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的研究旨趣,文史哲法学是一种全新视角的法学研究范式,它倡导厚植于中国的文史哲传统。其中,文学是法学素材的来源,史学是法学精神的见证,哲学则是法学价值的终极追求。文史哲法学旨在沟通中国历史传统与当下实践,侧重将文史哲作为工具和视角来研究人文与法学的互动关系,将人文价值和生活实践统一于法学研究场域之内,在保持统一性的前提下追求普遍性与实践性向度。中华法治文明在保持其独立个性、赋能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为纾解人类的法律工具主义困境提供中国方案,促使法学脱离封闭的教条式思维模式与理论的窠臼,进而更好地为中国法学的本土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法学 教义法学 社科法学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法系
下载PD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under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8
作者 Chang Jianhua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8年第3期402-428,共27页
In the wake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Chinese scholars have welcomed in the resurgence of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Looking back over the past 30-odd year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it could be said there exist... In the wake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Chinese scholars have welcomed in the resurgence of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Looking back over the past 30-odd year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it could be said there existed four general periods: A brainstorm period, an initial "beginning" period, a period of maturation and lastly an expansion period. From looking at the context of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it is clear that scholars researching Chinese social history were, from the beginning, focused on how exactly to define "society." This, however, resulted in much debate about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social history itself. Though the matter has yet to be setded, the ultimate research objective for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is in its pursuit of truth. In recent years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n of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viewpoint(s) establish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have also provided forth a new horiz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social history economic reform new cultural history
原文传递
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维阐释
9
作者 肖安宝 黎胜文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智慧
下载PDF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0
作者 李冉 郭小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变革引起概念巨变的“鞍形期”之中。就必要性而言,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离不开对于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论认知、通过历史研究彰显学科厚度、经由概念史范式揭示术语革命精神。应当主要在学科本体概念、基础理论概念、学科重要概念这三个论域内展开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更好地应用概念史范式,应当在加强与唯物史观的融合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制作用、在加快对相近学科的借鉴中形成合乎自身定位的方法与策略、在加深对同类概念的集成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新时代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多维逻辑
11
作者 韩剑锋 潘鑫蕊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作为“四史”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启示。从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汲取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史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 作为“四史”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启示。从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汲取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史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史 “四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思考及其方法论创新
12
作者 杨与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90-99,333,共11页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结合19世纪末欧美四国的基本国情,论述了四条体现特殊性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针对德国跨越式发展而导致的政治领域的“历史错乱”,恩格斯提出充分利用议会斗争“新武器”的道路。针对英...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结合19世纪末欧美四国的基本国情,论述了四条体现特殊性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针对德国跨越式发展而导致的政治领域的“历史错乱”,恩格斯提出充分利用议会斗争“新武器”的道路。针对英国社会平稳发展的情况,他提出为建立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而斗争的道路。针对美国由历史的断层而导致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与无产阶级不成熟的国情,他提出通过普遍性的党纲来组织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道路。针对俄国脱离历史发展而导致的自身的落后与西方的先进并存的国情,他提出俄国革命与欧洲工人运动形成互补,利用土地公有制快速飞跃的道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理论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任务,必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基本国情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之路——三十年的批判与展望
13
作者 刘斌 侯志江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85-93,共9页
自弗朗西斯·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以来,学术界的批判之声不绝如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文献。梳理这些文献,发现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批判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理论层面的批判多集中于“历史终结论”的立论前提、... 自弗朗西斯·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以来,学术界的批判之声不绝如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文献。梳理这些文献,发现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批判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理论层面的批判多集中于“历史终结论”的立论前提、论证过程、最终结论,进而指出其内在困境;实践层面的批判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资本主义现状、福山本人思想变化等方面证伪其理论。回顾“历史终结论”的批判图景,有助于洞悉福山作出该结论的实质,透视其理论观点的真实面目,领悟占领舆论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的时代价值,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更多战略定力,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论” 自由民主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史主体理论的创新与启示
14
作者 李妙辉 任君 +1 位作者 王婷婷 王冠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主体理论进行了时代性创新。在历史主体建构方面,习近平揭示了“过去”对于历史主体的建构意义,提出了“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开创未...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主体理论进行了时代性创新。在历史主体建构方面,习近平揭示了“过去”对于历史主体的建构意义,提出了“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开创未来”这一更具贯通性、更为完整的建构逻辑。在历史主体的实践机理方面,习近平指出应在多维视域下探索关于个别国家特定时期的具体演进规律,并据此研判具体趋势、发挥历史主动,使历史主体实践理论更加系统和深化。在历史主体作用方面,习近平深入论证了党的领导在人民发挥历史主体作用中的地位,将其从关键条件上升为根本保障条件。这些创新在当前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启示有:着力深化对“三大规律”的探索与运用;科学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坚定历史进步信念与培育历史主动精神;依托“伟大工程”加强优化党的历史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主体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研究
15
作者 游志纯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善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运用历史思维的目标指向在于:坚持以史固本,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党初心使命的奋斗根基;坚持以史鉴今,以历史经... 善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运用历史思维的目标指向在于:坚持以史固本,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党初心使命的奋斗根基;坚持以史鉴今,以历史经验启迪当今实践,以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以历史方位明确主题主线;坚持以史育人,以正确历史观奠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涵养人的品德修养,以历史主动精神砥砺人的使命意识与创造精神。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历史思维运用的三重目标指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维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思维 以史固本 以史鉴今 以史育人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
16
作者 余绪鹏 刘念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F0003,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本科阶段的必修思政课。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该课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在融入理念上需要坚持:以史为据,讲清二十大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本科阶段的必修思政课。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该课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在融入理念上需要坚持:以史为据,讲清二十大精神植根于历史的事实依据;学史明理,阐释二十大精神植根于历史的理论逻辑;读史增信,感悟二十大精神植根于历史的政党自信。在融入的重点内容上,要准确把握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深刻阐释“两个行”的理论内涵,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脉络,全面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融入的具体建议上,要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内容的各个部分,深入讲解“三个务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五个必由之路”等知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Response to Epidemic Disease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17
作者 Xinzhong Yu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0年第2期55-59,共5页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China and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It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nation and society,which enlightened us to under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China and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It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nation and society,which enlightened us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historical logic behind the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edicine epidemic disease history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理性取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美东 张蓝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共12页
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贯穿于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主持的改革还是士大夫群体对器物、制度变革的设想,都未触及科学理性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先进的共产党人... 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贯穿于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主持的改革还是士大夫群体对器物、制度变革的设想,都未触及科学理性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先进的共产党人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增进了对科学理性精神的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求解放的历程中,科学理性精神才得以实践并明晰。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完整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国防科技的奠基发展,体现了对科学理性精神的切实践行。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中国人民重新高举实事求是、群众观点的科学理性大旗,拓展中国现代化生机与活力的生动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秉持了党的历史上一脉相承的科学理性精神,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内涵,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突出制度和人的现代化,继承并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理性精神 中国近现代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载PDF
钱穆关于先秦诸子起源的论述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长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先秦诸子起源是关系诸子学近代转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钱穆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又不完全赞同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而是认为“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其中,开诸子之先者为儒家,而“儒家起... 先秦诸子起源是关系诸子学近代转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钱穆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又不完全赞同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而是认为“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其中,开诸子之先者为儒家,而“儒家起于艺士”;继之而起的是墨家,而“墨家起于工人集团”。此后,“其他诸家,皆从儒墨生”。这些观点在当时学界引起了较大关注,可以说进一步澄清了诸子起源的真相。当然,钱穆的观点不能成为定论,但其着眼于社会生活流品的思路,无疑开启了诸子起源研究的新方向。而其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彰显了诸子学的平民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先秦诸子起源 社会生活流品 平民精神 中国近代诸子学史
下载PDF
百年党史的叙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
作者 秦益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7,共13页
对于研究和叙述历史而言,“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研究历史要“论(逻辑)从史出”,叙述历史要“史论结合”,要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后得出的“论”。毛泽东概括了社会革命... 对于研究和叙述历史而言,“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研究历史要“论(逻辑)从史出”,叙述历史要“史论结合”,要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后得出的“论”。毛泽东概括了社会革命一般规律,即“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也就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革命。从1919年到201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正是这样一轮革命。而按照无产阶级革命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二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为叙述百年党史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共党史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 社会革命一般规律 无产阶级革命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