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选举政治与政党重组发展前景初探——基于2024年选举结果的分析
1
作者 林冈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2期33-46,共14页
基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选举结果,探讨该地区选举政治变化与政党重组前景。根据以往选举中不同政党得票情况的起伏变化,观察蓝、绿阵营和南北政治光谱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合政党重组的分析概念,展望政党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选举结果,探讨该地区选举政治变化与政党重组前景。根据以往选举中不同政党得票情况的起伏变化,观察蓝、绿阵营和南北政治光谱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合政党重组的分析概念,展望政党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国民党在2024年立法机构选举中扭转败局,民众党作为第三势力强势崛起,为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两种可能性。如果国民党在下次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选举中获胜,台湾地区行之有年的两党体系可望得以延续,也就不会发生严格意义的政党重组;如果民众党在未来选举中继续得分,则意味着台湾地区可能从两党政治走向多党政治。台湾地区是否会发生公认的政党重组现象,还要根据国民党和民众党在未来选举中的表现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 政党政治 政党重组 国民党 民进党 民众党 第三势力
下载PDF
权力榨取、制度脱序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衰朽
2
作者 宫高杰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政治衰朽是政治变迁的结果之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动荡、失序和不稳定提供了解释面向。一般而言,权力和制度是考察政治变迁的典型路径。综合权力和制度两个变量分析民进党当局的政治实践,发现民进党当局走向政治衰朽有其必然性。纵观当... 政治衰朽是政治变迁的结果之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动荡、失序和不稳定提供了解释面向。一般而言,权力和制度是考察政治变迁的典型路径。综合权力和制度两个变量分析民进党当局的政治实践,发现民进党当局走向政治衰朽有其必然性。纵观当前岛内政治变迁过程,民进党当局一方面竭力追求执政权力,通过无节制地攫取政治资源、人为削弱民众的政治参与、加剧同在野政党的恶性竞争,来维系其摇摇欲坠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肆意改变政治游戏规则,导致台湾地区参选、治理、沟通制度的多重脱序,引发岛内选举乱象、民主失序和两岸关系的持续紧张。权力结构和制度形态作为政治变迁的根源,致使民进党当局政治衰朽的过程难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度 政党政治 政治衰朽 民进党
下载PDF
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的多元认知分析
3
作者 游力亮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9,共9页
[目的/意义]研究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对中国内地引导涉台舆论、争取台湾地区民心,以及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推动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5家台湾地区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7份有... [目的/意义]研究台湾地区智库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认知,对中国内地引导涉台舆论、争取台湾地区民心,以及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推动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5家台湾地区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7份有关“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成果进行考察,以此探究其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主要认知及背后的动因与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台湾地区智库的认知主要分为理性分析类、建言完善类、应对措施类以及民主质疑类,在认知特点上呈现理性分析与偏见认知的分野。爱国主义、对两岸格局的理性认知、附和行政当局与勾连美国的图谋是台湾地区智库认知的主要动因。在影响上,台湾地区智库的正面评价遭到台湾地区当局与绿媒的刻意忽略,而负面认知则被绿媒大量传播,对台湾地区的媒体舆论和民众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智库 中国国民党 民进党 国家统一 “一国两制”
下载PDF
“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清果 曹艳辉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15-22,共8页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多党纷争时期,在野党高举"新闻自由"旗帜,与国民党争夺媒体资源。政党轮替后,对峙的国民两党都是表面附和&qu...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多党纷争时期,在野党高举"新闻自由"旗帜,与国民党争夺媒体资源。政党轮替后,对峙的国民两党都是表面附和"新闻自由",实际上却采用隐性、间接的方式操控媒体。政党竞争带来了广电媒体的解禁、新闻自由法律法规的修正、新闻自由观念的成熟等正面效应。但政党对媒体的变相操控却让新闻自由异化,"只问政党,不问事实"的蓝绿媒体难以承担"第四权"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严” 国民党 民进党 新闻自由
下载PDF
第四次交锋:台湾地区岛内“九二共识”再争议述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相平 张萌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2年第2期1-20,共20页
“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发展不可动摇的柱石。30年来,中国大陆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但是,在中国台湾岛内,蓝、绿阵营围绕“九二共识”先后有四次激烈交锋。第四次交锋始于2016... “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发展不可动摇的柱石。30年来,中国大陆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但是,在中国台湾岛内,蓝、绿阵营围绕“九二共识”先后有四次激烈交锋。第四次交锋始于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2020年1月,国民党“二合一”选举失败后,围绕“九二共识”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内部斗争,交锋达到高潮。最后,国民党“全代会”通过两岸政策,宣布“有前提地”保留“九二共识”,此次交锋告一段落。这次交锋,是国民党中华民族立场倒退的表现,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大陆政策立场的倒退,给国民党带来“泡沫化”“边缘化”危机,同时,也为国共交流、两岸关系发展增加了变数和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二共识” 国民党 民进党 江启臣 两岸关系
下载PDF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冈 储俊庚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1期59-66,共8页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贪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贪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 选举制度 单席选区制 民进党
下载PDF
2012年台湾选举对政党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2,共10页
台湾立法机构选举所采取的以单名选区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并立式两票制和各级行政首长选举所实行的相对多数当选制,有利于强化既有两党体系,使其朝均等制衡的方向发展。基于国、民两党目前在"立法院"的席次分布和22个县... 台湾立法机构选举所采取的以单名选区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并立式两票制和各级行政首长选举所实行的相对多数当选制,有利于强化既有两党体系,使其朝均等制衡的方向发展。基于国、民两党目前在"立法院"的席次分布和22个县市长选举的得票近况,民进党恐难赢得2012年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在立法机构也仍将处于少数地位,但两党在这次"二合一"选举中的得票数和得票率将趋于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政党体系 国民党 民进党 “泛蓝” “泛绿”
下载PDF
台湾政党体系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冈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91,共8页
2009年台湾的县市长选举、2010年初的两次"立委"补选以及年底的"五都"选举表明,民进党的政治实力已经从2008年的低谷回升。鉴于国民党和民进党各有源于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民众在身份认同、统"... 2009年台湾的县市长选举、2010年初的两次"立委"补选以及年底的"五都"选举表明,民进党的政治实力已经从2008年的低谷回升。鉴于国民党和民进党各有源于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民众在身份认同、统"独"议题、两岸关系、涉外关系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蓝、绿"分野,有理由预料均衡两党体系和政党轮替,将成为岛内的政治常态。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具有形塑作用,台湾的选举制度有利两党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政党体系 国民党 民进党
下载PDF
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后的政党政治走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38-440,共3页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治,演变为两极(民进党、国民党)多元(若干小党)格局的多党政治,蓝绿政治仍将是台湾政党政治的主色调,政党政治的演化也导致台湾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也导致两岸关系的变数愈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国民党 民进党 台湾
下载PDF
“九合一”选举与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冈 吴维旭 田弘 《闽台关系研究》 2022年第4期37-52,共16页
在2022年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大获全胜,民进党遭到惨败,台湾地区民众党失大于得。“九合一”选举结果显示,谋求连任的县市长享有继续执政的优势,在没有现任县市长参选的县市竞争较激烈,同时政党轮替的一般性规律仍起作用。选举... 在2022年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大获全胜,民进党遭到惨败,台湾地区民众党失大于得。“九合一”选举结果显示,谋求连任的县市长享有继续执政的优势,在没有现任县市长参选的县市竞争较激烈,同时政党轮替的一般性规律仍起作用。选举结果再次呈现典型的“北蓝南绿”特征。台湾地区政治地理差异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原因。“北蓝南绿”选票结构的未来变化主要取决于南北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人口流动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合一”选举 政党政治 政党轮替 “北蓝南绿” 国民党 民进党
下载PDF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经济态势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长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2,共6页
民进党上台四年来,台湾经济从中速发展逆转为负增长和低速增长,处于衰退和低迷之中。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政局和社会动荡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台湾当局以"台独"意识形态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使两岸关系僵局无法缓解,外资对台投... 民进党上台四年来,台湾经济从中速发展逆转为负增长和低速增长,处于衰退和低迷之中。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政局和社会动荡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台湾当局以"台独"意识形态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使两岸关系僵局无法缓解,外资对台投资大量减少;近两年国际经济不景气,使台湾出口贸易受阻,只依赖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增长来维持其经济正增长的局面。前两个因素如果不解决好,台湾经济要恢复到过去的中速增长是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民进党 台湾经济态势 衰退
下载PDF
2020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先才 胡雪儿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1年第4期32-40,共9页
派系作为民进党政治运作的重要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民进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安排,对民进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二合一”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政治出现新的动向,“新潮流系”仍是实力最强的派系,“英系”也俨然成军。党内... 派系作为民进党政治运作的重要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民进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安排,对民进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二合一”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政治出现新的动向,“新潮流系”仍是实力最强的派系,“英系”也俨然成军。党内大致形成“新系+苏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英系+正国会+涌言会”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的局面,派系间的权力平衡暂时得以维系。随着2022年“九合一”选举和2024年“大选”的逐渐临近,派系间的分化组合将又趋激烈,各派系的博弈日渐加剧。在民进党全面执政的情势下,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无疑将会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进党 派系政治 影响
下载PDF
民进党时期的台湾政治生态──以“核四”事件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礼伟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1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旨在以“核四”事件为分析个案 ,对当前台湾政治生态进行研讨。本文认为在台湾的“民主政治”表象之下仍保留着大量不良的政治文化 ,不过相对于过去而言 ,台湾目前在政治制度发展方面的若干实践仍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 “核四”案 民进党 政治生态
下载PDF
民进党内的派系演化轨迹及其制度性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0,共8页
本文以台湾民进党领导层和党籍"立委"为观察指标,讨论民进党内的派系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探寻其制度性原因。民进党的派系政治具有制度化运作和"派系共治"的历史传统。民进党在2006年宣布解散派系后,党内派系出现了... 本文以台湾民进党领导层和党籍"立委"为观察指标,讨论民进党内的派系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探寻其制度性原因。民进党的派系政治具有制度化运作和"派系共治"的历史传统。民进党在2006年宣布解散派系后,党内派系出现了由强组织向弱组织转化的迹象。派系林立的根本原因是党内高层选举所实行的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为中小派系留下了存活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进党 派系政治 选举制度 党内提名制度
下载PDF
《海峡评论》论“九二共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幸艳 《台湾历史研究》 2022年第4期26-35,共10页
《海峡评论》是长期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台湾地区统派杂志。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该刊围绕“九二共识”是否存在的问题,通过刊登理论文章、采访当事人、文献考证等方式证明“九二共识”真实存在,驳斥了民进党陈水扁、蔡英文的有关言论,... 《海峡评论》是长期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台湾地区统派杂志。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该刊围绕“九二共识”是否存在的问题,通过刊登理论文章、采访当事人、文献考证等方式证明“九二共识”真实存在,驳斥了民进党陈水扁、蔡英文的有关言论,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围绕“九二共识”是什么,对国民党衍生出来的多种与“九二共识”原意不相符的说法进行一一纠正,有助于澄清“九二共识”的真相。但该刊对国民党“一中各表”说有三种不同看法,如何进一步厘清,是《海峡评论》社论需要加强的地方。《海峡评论》还就如何发展“九二共识”进行积极思考,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建议,有利于减少各方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评论》 “九二共识” 一个中国原则 民进党 国民党
下载PDF
台湾民进党当局在两岸“三通”问题上的立场及我应采取的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松岭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2-87,共6页
自从大陆提出“三通”政策以来,两岸交流日益紧密。台湾当局政党轮替后,“三通”一直进展缓慢。分析研究台湾民进党当局在两岸“三通”上的立场,可以看出其关键在于经济问题政治化,政党利益大于人民利益,在“三通”中掺杂“台独”因素... 自从大陆提出“三通”政策以来,两岸交流日益紧密。台湾当局政党轮替后,“三通”一直进展缓慢。分析研究台湾民进党当局在两岸“三通”上的立场,可以看出其关键在于经济问题政治化,政党利益大于人民利益,在“三通”中掺杂“台独”因素。厘清这一问题并寻找我们的对策,对于我们反独促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 立场 民进党当局
下载PDF
民进党“中间化道路”选择的原因及前景分析
17
作者 朱陆民 刘燕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9-73,共5页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以国民党人马英九成功连任落幕,民进党大佬苏贞昌随即提议"修改‘台独’党纲"。民进党近年来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调整"台独"党纲,呈现出走"中间化道路"的趋势,这既是其自身发展的...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以国民党人马英九成功连任落幕,民进党大佬苏贞昌随即提议"修改‘台独’党纲"。民进党近年来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调整"台独"党纲,呈现出走"中间化道路"的趋势,这既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陆和国际局势发展的要求",中间化道路"有利于民进党的壮大,也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维护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进党 中间化道路 原因 前景
下载PDF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望苏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 ,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既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又是它们自身的政治特色和政治优势。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政党制度 民主党派 进步性 广泛性
下载PDF
略论民国初年的反帝制复辟思潮
19
作者 王劲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77-84,共8页
民国初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和推动的反对帝制复辟思潮 ,在推翻袁世凯帝制、粉碎张勋复辟中起了巨大作用。中华革命党、欧事研究会和进步党 ,不仅从不同角度出发 ,各自发挥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帝制复辟思潮... 民国初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和推动的反对帝制复辟思潮 ,在推翻袁世凯帝制、粉碎张勋复辟中起了巨大作用。中华革命党、欧事研究会和进步党 ,不仅从不同角度出发 ,各自发挥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帝制复辟思潮的作用 ,而且相互配合、支持 ,共同形成了反对帝制复辟思潮的洪流 ,荡涤了袁氏帝制和“丁巳复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中华革命党 欧事研究会 进步党 反对帝制复辟
下载PDF
民进党提名制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兵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1,共11页
在创立正式提名制度后的近30年间,民进党提名制度的修正极其频繁。将其历史体系划分为四个模式阶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落实党内民主与遏止人头党员之间求取平衡,是民进党提名制度修正的总体趋向。政党体系、选举制度、派系互动和政党... 在创立正式提名制度后的近30年间,民进党提名制度的修正极其频繁。将其历史体系划分为四个模式阶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落实党内民主与遏止人头党员之间求取平衡,是民进党提名制度修正的总体趋向。政党体系、选举制度、派系互动和政党组织发展模式是民进党提名制度变迁的内外影响因素。而民进党提名制度的实施,反过来对党内派系、政党组织发展模式以及政党体系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国民党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进党 提名制度 公职选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