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理论检视、法理思辨与规则构建——以《仲裁法》修订和《强制执行法》制定为背景
1
作者 张喜彪 《北京仲裁》 2023年第3期17-41,共25页
当前学界对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研究存在诸多矛盾和误识,需要予以澄清。仲裁裁决既判力主观范围通常不存在扩张之情形,仲裁裁决反射效不利地及于案外人才是其有权利提起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根本原因。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适格... 当前学界对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研究存在诸多矛盾和误识,需要予以澄清。仲裁裁决既判力主观范围通常不存在扩张之情形,仲裁裁决反射效不利地及于案外人才是其有权利提起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根本原因。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的适格原告是可能或已经受到仲裁裁决反射效不利影响的案外人,而非第三人。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是一种不同于再审之诉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诉讼法上的形成之诉,属于特殊的事后救济程序,并区分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程序。案外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向仲裁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起诉时应当提供证据并予以初步说明。法院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实质审理此类案件,诉讼过程遵循普通程序对审原则、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案外人需将“仲裁裁决反射效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这一事实证明至“高度盖然性”,否则将承担证明责任。法院应根据案件事实判决驳回诉讼请求、部分或全部撤销仲裁裁决。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仲裁裁决涉及其他关联诉讼的,应优先审理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裁决 撤销诉讼 案外人救济 既判力主观范围 反射效
下载PDF
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翁晓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6,共9页
大陆法系既判力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既判力范围的法律规范。既判力的范围包括主观范围、客观范围和时间范围。就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而言,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基本一致,但是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零散而模糊,具体内容亦有不少不合理处,容易... 大陆法系既判力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既判力范围的法律规范。既判力的范围包括主观范围、客观范围和时间范围。就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而言,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基本一致,但是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零散而模糊,具体内容亦有不少不合理处,容易导致既判力在司法实践中的不当扩张。就时间范围而言,我国法律未有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处理相关问题无法可依。为有利于实现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目的和维护法的安定性,我国应当参照大陆法系国家的既判力范围,就既判力的范围作出系统、明确和合理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时间范围 大陆法系国家 司法实践 民事判决 中国 国法 制度 规定 扩张
下载PDF
民事判决的既判力客观范围 被引量:10
3
作者 常怡 肖瑶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27-32,共6页
既判力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在学者之间以及司法实务中争议颇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既判力客观范围问题在我国日益得到学者和司法界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对既判力客观范围研究起步较晚,对... 既判力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在学者之间以及司法实务中争议颇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既判力客观范围问题在我国日益得到学者和司法界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对既判力客观范围研究起步较晚,对此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既判力客观范围以及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悉,可以探讨一些我国处理既判力客观范围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客观范围 诉讼标的 判决理由 抵销抗辩 一部请求 诉讼和解
下载PDF
代位权诉讼既判力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桂华 范林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2,共4页
既判力指确定的终局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强制性适用力,主要包括主观范围、客观范围。在代位权诉讼中,中国目前法律对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未进行规定,故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不应以债权人是否... 既判力指确定的终局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强制性适用力,主要包括主观范围、客观范围。在代位权诉讼中,中国目前法律对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未进行规定,故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不应以债权人是否胜诉为前提,法院就代位权本身所作的判断应成为免证事实,法院就代位权诉讼标的所作的生效裁判应具有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代位权诉讼既判力 主观范围 客观范围 完善对策
下载PDF
“系争标的”转让的诉讼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福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93,共13页
为促进与保障民事交易,近现代民事诉讼立法普遍允许当事人在诉讼中转让“系争标的”,从而导致民事法律行为与正在进行的诉讼(诉讼系属)发生关联,“系争标的”之交易行为也随之产生诉讼效果,引发更换当事人及既判力扩张等一系列程序问题... 为促进与保障民事交易,近现代民事诉讼立法普遍允许当事人在诉讼中转让“系争标的”,从而导致民事法律行为与正在进行的诉讼(诉讼系属)发生关联,“系争标的”之交易行为也随之产生诉讼效果,引发更换当事人及既判力扩张等一系列程序问题。对“系争标的”转让的诉讼效果,立法上主要有当事人恒定主义或诉讼承继主义两种处理模式,两者分别侧重不同的法律价值及对不同当事人的权利保护。折中上述两模式,以扬长避短,是理性选择及价值衡量的客观需要。同时,为防止“系争标的”转让的诉讼效果走向泛化,使诉讼效果与实体效果保持一致,立法应明定“系争标的”转让的客体范围,排除债权转让、义务转让及受让人善意取得行为产生诉讼效果。在主体及内容方面,鉴于“系争标的”转让可能造成诉讼复杂化,立法上应平衡设置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合理限制转让人的诉讼处分权,并以当事人恒定主义及诉讼承继主义各自优势,为对方当事人及受让人提供妥当的程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争标的转让 诉讼承继主义 当事人恒定主义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
下载PDF
特定继受人的程序保障研究
6
作者 唐豪 马登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9条和第250条对特定继受人程序保障方面的规定比较简单,存在异议陈述权和程序救济权缺失、不同情形下诉讼费用分配不明、诉讼地位定位不清、善意取得受让人保护程序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9条和第250条对特定继受人程序保障方面的规定比较简单,存在异议陈述权和程序救济权缺失、不同情形下诉讼费用分配不明、诉讼地位定位不清、善意取得受让人保护程序欠缺、法院对参加申请的审查程序模糊、转让人附随义务履行的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特定继受人程序保障制度可以分别从基准时之前和基准时之后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继受 既判力主观范围 当事人适格 程序保障
下载PDF
论股东代表诉讼之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 被引量:3
7
作者 谭逍月 段文波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0-100,共11页
股东代表诉讼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包括向公司与其他股东二者的扩张。长期以来原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存在诉讼代理与诉讼担当之争,综合立法现状、制度渊源与改革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原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应定性为法定诉讼担当,从而为... 股东代表诉讼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包括向公司与其他股东二者的扩张。长期以来原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存在诉讼代理与诉讼担当之争,综合立法现状、制度渊源与改革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原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应定性为法定诉讼担当,从而为判决既判力向公司扩张提供正当理论支撑。但受制于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形骸化,对原告股东起诉的正当性审查无从实现,公司与其他股东对于诉讼的获悉存在信息壁垒,由此应当通过诉讼告知程序为公司或其他股东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进入诉讼开辟通路。同时借由不起诉理由书与统一案件受理费等程序构建,作为其他股东进入诉讼的激励机制,进而为既判力的扩张提供理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 法定诉讼担当 诉讼告知
下载PDF
程序保障视野下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研究
8
作者 黄梦琪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44-49,共6页
学理上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讨论不足,但法官在裁判文书中已试图运用该理论进行说理,有必要对扩张的具体情形进行探讨。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应平衡程序保障与纠纷一次性解决等价值。以程序保障原理作为分析工具,探究既判力主观范... 学理上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讨论不足,但法官在裁判文书中已试图运用该理论进行说理,有必要对扩张的具体情形进行探讨。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应平衡程序保障与纠纷一次性解决等价值。以程序保障原理作为分析工具,探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不同情形下的依据和对策,重点探讨诉讼系属中和诉讼系属后特定继受场合下的扩张,并类型化分析法定诉讼担当场合下的扩张问题,建议程序保障机制可以从事前和事后两个角度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主观范围扩张 相对性原则 程序保障
下载PDF
我国代位权诉讼既判力范围探析
9
作者 张文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8-50,125,共4页
我国代位权诉讼突破了传统民法理论界的"入库规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代位权诉讼制度。我国相关诉讼立法并未对既判力范围进行相关规定,结合传统既判力范围理论,具体分析我国代位权诉讼既判力的主观、客观及时间范围对立... 我国代位权诉讼突破了传统民法理论界的"入库规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代位权诉讼制度。我国相关诉讼立法并未对既判力范围进行相关规定,结合传统既判力范围理论,具体分析我国代位权诉讼既判力的主观、客观及时间范围对立法完善有重大意义。我国代位权诉讼既判力的范围应当及于债务人并及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位权诉讼 既判力 主观范围 客观范围 时间范围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性原则
10
作者 孔维益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77-79,共3页
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法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理论界对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性进行研究的并不多。作者试图对这一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阐述扩张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最后分析... 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法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理论界对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性进行研究的并不多。作者试图对这一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阐述扩张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几种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具体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既判力 主观范围 扩张性原则
下载PDF
论既判力视角下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之适格原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洪兵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判决既判力理论在实现判决的公平正义,保障当事人权利的终极实现,促进纠纷解决的经济性、一致性方面经受了各国长期司法实践的检验。无论是从民事诉讼理论界的一贯主张还是从司法实务界的实践动向来看,它被吸收进我国民事诉讼法已是大... 判决既判力理论在实现判决的公平正义,保障当事人权利的终极实现,促进纠纷解决的经济性、一致性方面经受了各国长期司法实践的检验。无论是从民事诉讼理论界的一贯主张还是从司法实务界的实践动向来看,它被吸收进我国民事诉讼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却有着先天的难以调和之处,因此在既判力理论逐渐进入我国成文法的背景下,在其理论框架下对第三人撤销之诉进行重新检视十分必要。总的来说,我国应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严格限定在受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影响的第三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 既判力 反射效 主观范围扩张
下载PDF
论既判力主观范围之扩张——以第三人程序保障为视角
12
作者 谢燕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0-73,共4页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理论的正当性问题在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以第三人程序保障为视角,通过分析第三人程序保障与既判力主观范围之关系,并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所扩张及之的第三人的程序保障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既判力主观范围...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理论的正当性问题在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以第三人程序保障为视角,通过分析第三人程序保障与既判力主观范围之关系,并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所扩张及之的第三人的程序保障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主观范围 扩张 第三人程序保障
下载PDF
既判力相对性原则:根据、例外与制度化 被引量:121
13
作者 张卫平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86,共19页
既判力相对性原则是既判力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判决的既判力在一般情形下仅发生于当事人之问。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纠纷的终局解决,保障法律关系的稳定,同时能够为没有参加诉讼的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权益提供程序保障。作为既判力相... 既判力相对性原则是既判力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判决的既判力在一般情形下仅发生于当事人之问。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纠纷的终局解决,保障法律关系的稳定,同时能够为没有参加诉讼的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权益提供程序保障。作为既判力相对性原则的例外,确定判决对于诉讼系属后的承继人及为当事人或其承继人占有请求之标的物者,亦有效力。为他人之利益而作为原告或被告者之确定判决,对于该他人也有效力。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尚未明确规定既判力相对性原则。这一原则的缺失导致了民事诉讼法在第三人权益的程序保障方面存有重大缺陷,也造成了实践中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的混乱局面。应当完善既判力制度,确立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限制在确定判决既判力相对性的例外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既判力相对性原则 既判力主观范围 第三人撤销之诉
原文传递
论民事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范围及扩张基础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晓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0,共5页
原则上,既判力只对诉讼双方当事人有效,但在特定情况下,既判力必要地及与第三人。基于不同的扩张基础,既判力可能扩张至不同类型的第三人。一般来说,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范围包括诉讼担当人、诉讼承担人、对裁判标的有公共利益的所有... 原则上,既判力只对诉讼双方当事人有效,但在特定情况下,既判力必要地及与第三人。基于不同的扩张基础,既判力可能扩张至不同类型的第三人。一般来说,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范围包括诉讼担当人、诉讼承担人、对裁判标的有公共利益的所有人、有实体法上依赖关系的人和请求标的的持有人或占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主观范围 扩张范围 扩张基础
原文传递
论债权人代位诉讼的程序法构造——以实体法到程序法之演变为视角
15
作者 林洧 《贸大法律评论》 2022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我国《民法典》第535条与第537条构建了债权人代位诉讼的静态规范,但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诉讼法的动态解释。为加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衔接,有必要从债权人代位诉讼的程序法构造出发,进行诉讼担当性质论下的审判对象与既判力主观... 我国《民法典》第535条与第537条构建了债权人代位诉讼的静态规范,但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诉讼法的动态解释。为加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衔接,有必要从债权人代位诉讼的程序法构造出发,进行诉讼担当性质论下的审判对象与既判力主观范围等程序法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债权人代位诉讼的当事人适格进行研究可知,代位权本质上是诉讼实施权的范畴,诉讼标的则为债务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诉讼本身也属于特殊类型的法定诉讼担当。在判决确定之后,其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则会全面扩张及于债务人;同时,为实现诉讼经济的理念,原则上应禁止其他债权人再就同一实体法律关系为后诉讼。基于此,从程序保障论的视角上,需要通过事前的诉讼告知或诉讼通知制度,正当化前述对于债务人与其他债权人的约束;也需要赋予案外第三人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权利,以正当化既判力的扩张效力,同时提供用于弥补程序保障不足的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人代位诉讼 法定诉讼担当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 诉讼标的 程序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