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美国联邦宪法对警察的规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小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7,共9页
美国联邦宪法的效力最高条款要求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都必须遵守联邦宪法。按照联邦宪法制定的联邦和各州的刑事法律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全国警察执法的法律依据具有同一性特征。而且,联邦宪法,尤其是联邦宪法修正案的规定都是程... 美国联邦宪法的效力最高条款要求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都必须遵守联邦宪法。按照联邦宪法制定的联邦和各州的刑事法律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全国警察执法的法律依据具有同一性特征。而且,联邦宪法,尤其是联邦宪法修正案的规定都是程序性的,对警察执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对全国警察进行程序性约束中,联邦最高法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成为全国警察执法的具体规范化要求,甚至全国的警察在执法特定阶段所用的语言、所做的动作都高度一致,这是联邦警察制度集中性的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宪法 宪法修正案 联邦制 美国警察
下载PDF
美国内战前关于主权问题的论争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云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6-740,共5页
美国内战之前,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一般学者认为《邦联条例》之下主权属于各州,1787年《联邦宪法》事实上授予了联邦主权,但宪法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引起激烈的争论。由于南北方差异、西部扩张和奴隶制等因素,... 美国内战之前,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一般学者认为《邦联条例》之下主权属于各州,1787年《联邦宪法》事实上授予了联邦主权,但宪法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引起激烈的争论。由于南北方差异、西部扩张和奴隶制等因素,州主权论仍然有所依托,内战之前联邦主权和州主权的斗争就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联邦制 《联邦宪法》 美国
下载PDF
“平等保护条款”与美国公民的“州际迁徙权”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成良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3-48,共6页
美国人虽然历来重视迁徙自由,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他们所享有的“州际迁徙权”并不完全,因为迁居外州的公民并不能立即享受到与迁入州原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自20世纪60年代起,州际迁徙者开始借助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中的“平... 美国人虽然历来重视迁徙自由,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他们所享有的“州际迁徙权”并不完全,因为迁居外州的公民并不能立即享受到与迁入州原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自20世纪60年代起,州际迁徙者开始借助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条款争取获得与迁入州原居民同样的特权与豁免权。在联邦最高法院的坚持下,各州歧视新迁入者的许多法律已被取消,但在福利待遇方面,州际迁徙者的权益仍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宪法 十四条修正案 平等保护条款 州际迁徙权
下载PDF
论汉密尔顿的法治思想:以人性恶为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国勇 杨灵一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受人性恶思想的影响,汉密尔顿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张成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他提出了联邦主义理论,积极推动召开制宪会议,为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捍卫美国的独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他在吸收洛克、孟德斯鸠分权思想的基础... 受人性恶思想的影响,汉密尔顿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张成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他提出了联邦主义理论,积极推动召开制宪会议,为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捍卫美国的独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他在吸收洛克、孟德斯鸠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等法治理论成为美国治国安邦的政治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密尔顿 人性恶 联邦主义 美国联邦宪法 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
下载PDF
2020年《俄罗斯联邦宪法》修改前后文本对照 被引量:1
5
作者 於海梅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4期166-185,共20页
2020年俄罗斯联邦对《俄罗斯联邦宪法》进行了多处修改,在《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一部分的九章中,除第一章(宪制的原则)、第二章(人和公民的权力与自由)和第九章(宪法修改和重新审议)外,第三章(联邦体制)、第四章(俄罗斯联邦总统)、第五章... 2020年俄罗斯联邦对《俄罗斯联邦宪法》进行了多处修改,在《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一部分的九章中,除第一章(宪制的原则)、第二章(人和公民的权力与自由)和第九章(宪法修改和重新审议)外,第三章(联邦体制)、第四章(俄罗斯联邦总统)、第五章(联邦会议)、第六章(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七章(司法机关)和第八章(地方自治)均有修改。修宪的具体内容涉及领土主权、语言文化、民族权利、联邦与主体的管辖权、最低工资、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公职人员任职要求和限制、国际组织、维护和平、总统权力、总统任期、总统豁免权、罢免总统、两院建构、联邦委员会的管辖权、国家杜马的管辖权、两院会议、议会监督、总统的立法否决权、俄罗斯联邦政府、政府总理、政府副总理、联邦部长、政府信任问题、司法系统、法官任职要求和限制、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检察机关、地方自治等。本文《俄罗斯联邦宪法》修改前后的文本进行了翻译和对照整理,以展现此次《俄罗斯联邦宪法》修改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联邦 宪法修改 文本对照
下载PDF
美国早期“州的可起诉性”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红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159,共11页
他州公民或外国人是否可向联邦法院起诉一州,这一问题引发美国建国者进行了多次激烈的争论。在1787—1788年联邦制宪期间,他们就争论于此。在18世纪90年代,随着在联邦最高法院出现八起他州公民或外国人起诉一州的案件,建国者们又在各种... 他州公民或外国人是否可向联邦法院起诉一州,这一问题引发美国建国者进行了多次激烈的争论。在1787—1788年联邦制宪期间,他们就争论于此。在18世纪90年代,随着在联邦最高法院出现八起他州公民或外国人起诉一州的案件,建国者们又在各种场合以多种方式表达支持或反对"州的可起诉性"的言论。他们的不同观点基于对州权的认知,体现了对新国家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思考,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利益的考虑。联邦宪法第11条修正案的批准,暂时终止了这场关于"州的可起诉性"的争论,表明反对可起诉州的建国者在这一阶段的国家构建中取得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早期 州权 州的可起诉性 联邦宪法第11条修正案
下载PDF
论法人的基本权利主体地位 被引量:30
7
作者 杜强强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共10页
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公司是基本权利主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很多判例中亦认定美国宪法的特权与豁免条款不适用于公司。宪法第14修正案通过后,尤其是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逐渐将宪法的保护扩大适用于公司,使得公司成为某... 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公司是基本权利主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很多判例中亦认定美国宪法的特权与豁免条款不适用于公司。宪法第14修正案通过后,尤其是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逐渐将宪法的保护扩大适用于公司,使得公司成为某些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这一转变迎合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成为可能。本文借鉴美国的宪法实践,细致梳理了公司作为基本权利主体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 公民 公司
原文传递
美国联邦立宪时期关于修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蔡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74,共10页
1787年宪法的修宪条款体现了美国联邦立宪时期的两个关键的理念和制度创新——"人民主权"和"联邦制"。以詹姆斯·麦迪逊为代表的一批政治精英们通过阐释修宪的意义、提高修宪的门槛以及为批准宪法设置条件等一... 1787年宪法的修宪条款体现了美国联邦立宪时期的两个关键的理念和制度创新——"人民主权"和"联邦制"。以詹姆斯·麦迪逊为代表的一批政治精英们通过阐释修宪的意义、提高修宪的门槛以及为批准宪法设置条件等一系列举措,不仅表达了在"后革命时代"抑制"人民主权"、维护政治秩序和稳定的普遍诉求,而且成功地对邦联制度进行了彻底变革,创建了"半联邦半国民"的新型复合制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修宪 人民主权 联邦制 复合制政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