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愚公移山故事“夸蛾氏”考
1
作者 吴晓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3-28,共6页
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起源于太行、王屋一带山区,但当地的文本不应当有故事末尾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因为山依然在那里。《列子》收录的愚公移山文本并不是起源地的文本,而是非起源地的异文,因脱离了语境,便加入了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 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起源于太行、王屋一带山区,但当地的文本不应当有故事末尾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因为山依然在那里。《列子》收录的愚公移山文本并不是起源地的文本,而是非起源地的异文,因脱离了语境,便加入了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夸蛾氏”与“夸父”“二郎”有关,中原一带依然有“二郎担山”的神话故事。文中的“操蛇之神”当指夸蛾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夸蛾氏 二郎神 夸父逐日
下载PDF
《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菊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7-100,共4页
《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可以认为是体现中西不同文化特征的代表性作品。文章结合马林洛夫斯基的文化三因子论,从器物、组织制度和价值观念三个层面指出两部作品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对两部作品的赏析有一... 《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可以认为是体现中西不同文化特征的代表性作品。文章结合马林洛夫斯基的文化三因子论,从器物、组织制度和价值观念三个层面指出两部作品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对两部作品的赏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老人与海 文化三因子论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从神话传说看人类前行的脚步——对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铁棒磨针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炳年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79-382,共4页
在对神话传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铁棒磨针的传统内容进行解构的基础上,按照这些神话传说最初产生的生活语境原则,关照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重新对其真实的生存语境进行还原、重构,从而试图揭示初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迈向文明... 在对神话传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铁棒磨针的传统内容进行解构的基础上,按照这些神话传说最初产生的生活语境原则,关照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重新对其真实的生存语境进行还原、重构,从而试图揭示初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迈向文明过程中对生存、环境以及自身的态度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铁棒磨针 语境 解构 重构
下载PDF
华夏文明早期海洋观探析——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振岳 马士远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5-21,37,共8页
中国古代地理思想体系中,大地是关注之核心,在"天圆地方"式的想象世界里,海洋处于传统地理思想文化的边缘地带,但并不代表其不存在。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三则文献为对象进行... 中国古代地理思想体系中,大地是关注之核心,在"天圆地方"式的想象世界里,海洋处于传统地理思想文化的边缘地带,但并不代表其不存在。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三则文献为对象进行比较探讨,并结合"四海"观念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与方位神相融合的过程,可发现华夏海洋观念虽未发展成为主流思想文化,但早期华夏民族曾试图对东部海洋进行一定的探索的史实。在华夏先民看来,海洋可容纳洪水、山石等物,海洋具有巨大而广泛的容纳性。体现了华夏民族海洋认识的缓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 海洋观 大禹治水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下载PDF
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5
作者 李素梅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考证可追溯至佛典故事,其后经历了从诠释哲学内涵到升华为民族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愚公由一个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的乌托邦式形象,经唐、宋诗词中文学形象的人文思考,清代形象反思,转变... 对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考证可追溯至佛典故事,其后经历了从诠释哲学内涵到升华为民族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愚公由一个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的乌托邦式形象,经唐、宋诗词中文学形象的人文思考,清代形象反思,转变为承载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其间社会文化的认同与政治力量的推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佛典故事 传承
下载PDF
论《老人与海》与《愚公移山》的人物性格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6
作者 李雪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0-62,共3页
《老人与海》和《愚公移山》均是以老人展示硬汉形象的代表作之一,因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人公性格特点,对于作品赏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和"老人"形象的具体分析,挖掘其内在... 《老人与海》和《愚公移山》均是以老人展示硬汉形象的代表作之一,因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人公性格特点,对于作品赏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和"老人"形象的具体分析,挖掘其内在差异性,进而揭示其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愚公移山 性格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iffusion of 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edia Ecology Theory : Saying from Xi Murong Calling for the Removal of "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from Chinese Textbooks of Secondary School
7
作者 Minqiang CHANG Yiming CHANG Licheng LI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0年第6期52-55,59,共5页
When Taiwan s famous poet and painter Xi Murong answered a Nankai University student s question that"is value more important or technology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saving ecology",she said,"if o... When Taiwan s famous poet and painter Xi Murong answered a Nankai University student s question that"is value more important or technology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saving ecology",she said,"if our heart is greedy,the fate of civilization is terrible".Xi Murong called for the removal of"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from Chinese textbooks of the secondary school.The"red"interpretation of 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by Mao Zedong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metaphor"in special era and circumstances.Of course,it has its own special value.In a sense,it is a"masterpiece"of"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However,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story of"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still has been retained in Chinese textbooks of secondary school as a revolutionary"Bible",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rational view.The opinion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integrated,and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media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green,low-carbon,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sustainable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dia ecology,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is considered.It is thought that the current communication of 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has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ecological dilemma:first,the plight of political ecology;second,the plight of scientific ecology;third,the dilemma of educational ecology.Xi Jinping,general secretary said well,"we need invaluable assets,as well as clea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to keep beautiful homesickness for ourselves and green mountains and clean water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This is the true meaning of deeply reflecting on the story of"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ecology theory A foolish old man Tries to Remove Two mountains Communication Dilemma
下载PDF
史诗、民众与徐悲鸿的写实观 被引量:4
8
作者 鲁明军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5,94,共7页
时至今日,徐悲鸿依然常被各种论述化约为一个"写实主义者"。但事实上,他的艺术实践和观念要比"写实"复杂得多,即便是在他的"写实观"内,也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和张力。本文选择从其史诗性代表作之一《愚公移... 时至今日,徐悲鸿依然常被各种论述化约为一个"写实主义者"。但事实上,他的艺术实践和观念要比"写实"复杂得多,即便是在他的"写实观"内,也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和张力。本文选择从其史诗性代表作之一《愚公移山》出发,围绕其创作背景与历史意涵,特别是体现在其中的"史诗"与"走向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徐悲鸿又是如何因应这一紧张和困惑等问题,作一尝试性的钩沉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改良 论持久战 走向民众
原文传递
《愚公移山》:中国寓言的国际性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美)苏文惠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94,共5页
徐悲鸿于1940年在印度创作的作品《愚公移山》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对苏利文等西方艺术史学家来说,《愚公移山》的中西美术混合风格没有美学品位,但对中国学者来说,这幅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画中的团结抗日精神正是当时... 徐悲鸿于1940年在印度创作的作品《愚公移山》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对苏利文等西方艺术史学家来说,《愚公移山》的中西美术混合风格没有美学品位,但对中国学者来说,这幅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画中的团结抗日精神正是当时所需要的。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研究多偏重于这件作品对中国政治、历史、社会、艺术文化的意义,相比之下,关于作品的国际性意义却很少探讨。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泰戈尔其实在徐悲鸿创作这件作品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邀请徐悲鸿到印度国际大学并非只是因为徐悲鸿是知名的中国画家,而且还因为徐悲鸿的艺术在泰戈尔欲提倡的国际主义、亚洲主义与中印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泰戈尔 亚洲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