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演义》历史观论略
1
作者 纪德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颇为复杂,正统史观、道德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循环史观等兼而有之,并且彼此交织,相互为用。作者崇尚英雄,但他崇尚的主要是出身正统的、以宽仁忠义为本的英雄,也是能体现天心民意的英雄,因此《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颇为复杂,正统史观、道德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循环史观等兼而有之,并且彼此交织,相互为用。作者崇尚英雄,但他崇尚的主要是出身正统的、以宽仁忠义为本的英雄,也是能体现天心民意的英雄,因此《三国演义》呈现的是以儒家政治道德为核心的多元历史观。这种多元历史观虽然包含某些合理的成分,但无法对三国兴亡作出富有诠释力的理论说明。只有秉持唯物史观,结合小说的具体描写,才可能对蜀汉兴亡、三国归于一统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正统史观 道德史观 英雄史观 天命史观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法先王”思想的天命史观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俊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5-123,共9页
儒家主张“法先王”并非仅仅停留于社会政治等现实领域,其思想结构的深处还存在着一个超越性维度,即“天命论”。从历史观的视域下看,“先王”与“天命”的互动构成了儒家观察历史变动规律的一个根本视点,可将其称之为“天命史观”或“... 儒家主张“法先王”并非仅仅停留于社会政治等现实领域,其思想结构的深处还存在着一个超越性维度,即“天命论”。从历史观的视域下看,“先王”与“天命”的互动构成了儒家观察历史变动规律的一个根本视点,可将其称之为“天命史观”或“历史天命论”。在儒家思想中,“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以内在心性为链条而达成的双向互动的统贯关系,而在历史上,在“人”的系统中,真正能够通过德性生命的圆成从而上达于天的,无疑只有具备了圣贤人格的三代先王。由此,先王便成为了沟通天人的一个内在中介点。先王受命于天本质上是由自身的德性修养与民心向背决定的,天命的道德属性象征着一个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命运。同时,先王获取天命的下贯并非一蹴而就,其间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修身俟命的过程,通过对一己之仁心的回归,推行仁政,从而尽人事听天命,以安然平和的心态等待天命的降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法先王 天命史观 天人合一 “俟命论”
下载PDF
工业设计专业导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3
作者 李兵 陈飘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工业设计专业导学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启蒙课”。课程通过阐述工业设计的历史使命、讲解工业设计的教学案例、构建家校教育的沟通桥梁、组织参加项目路演、解读专业培养方案、指引学生生涯规划等举措,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 工业设计专业导学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启蒙课”。课程通过阐述工业设计的历史使命、讲解工业设计的教学案例、构建家校教育的沟通桥梁、组织参加项目路演、解读专业培养方案、指引学生生涯规划等举措,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期让学生们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设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历史使命 教学实践 育人桥梁 设计观
原文传递
历史唯物视角下的新命运观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扬力 《理论界》 2020年第5期12-18,共7页
命运观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生观问题的展开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界的西方哲学中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命运观的对立,对立的实质是实践是否被引用。在旧哲学之前的命运观是消极和宿命的,要么被自然的流变所支配,要么被上帝所支配,属于... 命运观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生观问题的展开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界的西方哲学中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命运观的对立,对立的实质是实践是否被引用。在旧哲学之前的命运观是消极和宿命的,要么被自然的流变所支配,要么被上帝所支配,属于人能自主把握的部分失之甚少。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已降,唯物史观得到了阐明,当马克思式的实践的概念被注入命运观之后,这样的局面发生了质变,人类开始实践地把握自己的命运,遂发现个体的命运依然被时代和社会的因素所局限。于是,只有将个体的命运融入到集体的命运才能突破命运观局限的枷锁,达到价值层面的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观 实践论 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