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1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时期红色文艺的传承与创新
2
作者 王明娟 叶兴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新时期以来的红色文艺一方面传承着此前“经典”红色文艺中时代性、人民性、党的先进性等核心价值理念,一方面又在主题内容、形象塑造、表达方式、风格呈现等方面开创了审美新质。主题内容上紧跟中国式现代...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新时期以来的红色文艺一方面传承着此前“经典”红色文艺中时代性、人民性、党的先进性等核心价值理念,一方面又在主题内容、形象塑造、表达方式、风格呈现等方面开创了审美新质。主题内容上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律动,脱贫攻坚、反腐倡廉、抗击疫情等主题拓展了传统“红色文艺”的革命题材边界。形象塑造上既有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式英雄,也涌现出大量的平民化英雄。表达方式上从“个人记忆”的前设视角转化为“集体记忆”的后设视角,使作品具有更宏阔的视野和理论审视的色彩。风格呈现上更具有娱乐性和亲和力,更易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尽管新时期以来的“红色文艺”在经典传承中有了诸多创新,但仍存在有待提升的空间,如红色内涵与人性规律、审美规律的契合问题,市场化与艺术化调和的问题等,这是在新的历史考验中需要直面回答的时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艺 革命历史 平民化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新时期
下载PDF
滕代远有关红军长征报道文献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群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4,124,共10页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创建人之一的滕代远拥有丰富的红军生活与战斗经历。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的发言及有关著述中,滕代远对红军的建立与发展,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长征胜利进军的原因及意义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介绍。与之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创建人之一的滕代远拥有丰富的红军生活与战斗经历。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的发言及有关著述中,滕代远对红军的建立与发展,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长征胜利进军的原因及意义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介绍。与之有关文献内容流传于三十年代的海外及国统区,对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红军长征的影响产生了积极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海内外开展长征早期报道的记录,滕代远的有关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代远 《论中国红军》 《中国新军队》 长征传播史 文献价值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日本文学图书汉译出版考
4
作者 李圣杰 江一帆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日本文学 翻译出版 新文学 出版史
下载PDF
变异与变通:《剑桥中国文学史》关于明代台阁体的书写
5
作者 李晗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138-145,160,共9页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北美汉学家全面把握中国文学史的代表之作,代表了当代北美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北美汉学家深受西方学术传统和本国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以明代前期台阁体为研究对象时,在文本选择的眼光、思维系统、方法...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北美汉学家全面把握中国文学史的代表之作,代表了当代北美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北美汉学家深受西方学术传统和本国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以明代前期台阁体为研究对象时,在文本选择的眼光、思维系统、方法向度、学术体系、文学史观等诸多层面呈现出与国内不同的研究范式。考察《剑桥中国文学史》明代台阁体部分的叙史方式、研究特色及创见之处,反思与纠偏其在学理上的缺失与不足,有助于国内学界对“重写文学史”探索新的可能路径,促进全球学术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汉学 《剑桥中国文学史》 明代台阁体 新历史主义 文化研究
下载PDF
《新青年》在中国西部的传播——以川陕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2
6
作者 申朝晖 李继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93,109,共10页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新青年》在西部的传播以间接方式为主。其传播特点也与先觉的东部有明显的差异,即整体的滞后与内在的不平衡,互动反馈不足而单向接受影响深远。《新青年》对西部社会、思想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对西部现代文...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新青年》在西部的传播以间接方式为主。其传播特点也与先觉的东部有明显的差异,即整体的滞后与内在的不平衡,互动反馈不足而单向接受影响深远。《新青年》对西部社会、思想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对西部现代文学的生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构成了《新青年》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中国西部 文化传播 文学创化
下载PDF
国家文学体制与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吴翔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4-64,共21页
新中国儿童文学是一种国家文学,由此具有了鲜明的党性和人民性立场。在此文学体制下,儿童文学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时以苏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师者资源,强调其教育的方向性。通过评奖、编选和出版的“一体化”运作,确立了这一时期儿... 新中国儿童文学是一种国家文学,由此具有了鲜明的党性和人民性立场。在此文学体制下,儿童文学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时以苏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师者资源,强调其教育的方向性。通过评奖、编选和出版的“一体化”运作,确立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经典化的机制及国家文学的导向。以克服自然性为内质的“重述历史”中,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将儿童的觉悟、教育、转变与政治话语缝合在一起,从而与成人文学共同合奏时代变革的宏大主题。对于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评价应置于历史语境及儿童文学自身发展的链条之中,去发掘其“为什么要”“何以是”“怎么样”等关乎儿童文学发展的本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儿童文学 国家文学 一体化 经典化 重述历史
下载PDF
古今中西视野下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的演变(1949—2019)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2-49,共8页
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在古今中西的视野中按“新中国(含‘文革’)文论”“新时期(含‘后新时期’)文论”和“新世纪(含‘新时代’)文论”展开其文论话语形成、转型和发展的演变轨迹。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标识的新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具有承... 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在古今中西的视野中按“新中国(含‘文革’)文论”“新时期(含‘后新时期’)文论”和“新世纪(含‘新时代’)文论”展开其文论话语形成、转型和发展的演变轨迹。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标识的新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具有承担贯彻国家文化战略的文艺政策、明确指导新中国文艺的创作与批评实践的重要功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论在西方文论的巨大影响下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新世纪文学形态和格局的剧变与文论界的自我反思成为新世纪文论话语建设的发展动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赋予文论建设的特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 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 文论话语体系
下载PDF
从“美国化”到“本土化”: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缘起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洪斌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7,共11页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展开,清华园里相应地出现了一股文化运动的思潮,当时称之为"清华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感染时代精神的清华师生们,开始以犀利的眼光,反省清华教育中的"美国化",重新...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展开,清华园里相应地出现了一股文化运动的思潮,当时称之为"清华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感染时代精神的清华师生们,开始以犀利的眼光,反省清华教育中的"美国化",重新检讨清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形成了中西文化调和的校园思想氛围。深处其间的清华学子们,同时感受"整理国故"运动的强烈影响,于是从批评学校忽略中文教育发端,而后扩展至呼吁学校加强国学教育,直到最后在多重因素的衡量之下,校方遂在清华改办大学之际,创立了旨在"中西并重、新旧沟通"的国学研究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 清华文化运动 国文改良
下载PDF
专题研究:深化台湾新文学研究的最佳路径——以“1926-2016:台湾小说中的‘中华叙事’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130,共9页
书写整体性的中国新文学史的前提,是对台湾文学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在两岸文学平行研究基础上完成文学史编年对接。通过梳理1926 2016年间台湾小说的代际特征我们发现:台湾新小说的题材变化、艺术进步、文体嬗变、观念变革等具有明显... 书写整体性的中国新文学史的前提,是对台湾文学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在两岸文学平行研究基础上完成文学史编年对接。通过梳理1926 2016年间台湾小说的代际特征我们发现:台湾新小说的题材变化、艺术进步、文体嬗变、观念变革等具有明显阶段性,既有面向世界艺术的开放性,也与大陆文学形成了源流、融会、反哺与互动关系,总体上与大陆文学发展历程同步;台湾"中华叙事"小说的中国意识和中国文化精神从未中断,其代表作品也具有超越时代、地域、党派和阶级意识局限的审美经典性。总之,两岸文学历史并非异质且可以化约,以生态文化学为方法论,以穿越思维勘察思潮流派,以人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三维坐标来发现和评审经典作品,即可展开两岸文学的平行研究和编年对接,书写真正具有整体观念的中国新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史 台湾小说 专题研究 中华叙事 生态文化学
下载PDF
近代白话通史修撰中的体裁、语言与格式问题——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的几个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2,177,共12页
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 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言与格式等修史形式问题上作了有意识的探索,与此前二十多年间的近代白话演史多有区格。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革命与新史学革命的“事中人”,吕思勉始终实践在重建书面语与新通史的第一线,却又与文学革命及史学革命皆保持着相当冷静的距离。他并没有陷于文−白及述−著二元对立的框架内,而是以更为整体的视野去考虑国文、国史的重建问题。他对于“白话文”的追求在于既取其“浅”与宽,又希望保留它与原始史籍的“精神”纽带。其实践方向是包括史钞体裁、新国语文体与新征引格式在内的整体化方案,以求重建近代中国叙史(尤其是通史)的新书面形式。这种探索在当时中西新旧逐渐对立的时代语境中是颇为独特与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近代白话修史 新史学革命 文学革命 史钞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兼与《中国文学史新著》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4-19,共6页
所谓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与人性发展同步"这一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实际上不过是对欧洲文学发展规律的套用。把"人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解放、个人意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等等,就把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批优... 所谓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与人性发展同步"这一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实际上不过是对欧洲文学发展规律的套用。把"人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解放、个人意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等等,就把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批优秀作品排除在外。把作家人性自由的表达和感情的浓烈度作为衡量作品艺术力量的标准,认为人性的发展制约美感的发展,都经不起中国文学实践的检验,理论上也站不住脚。中国文学发展有其特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发展规律 特殊规律 《中国文学史新著》
下载PDF
西方文学教育与近代中国新文学--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教育为例
13
作者 余来明 严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3,共12页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全英文授课的教会学校,创设之初就非常重视西方人文思想。该校自19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全英文与通识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学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西方文学相关课程注重元典阅读,促使学生广泛涉猎...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全英文授课的教会学校,创设之初就非常重视西方人文思想。该校自19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全英文与通识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学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西方文学相关课程注重元典阅读,促使学生广泛涉猎西方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入学考试对英文名著的重视在社会上形成了英语学习的“倒逼”机制,使学生学习英文和西方文学作品不断小龄化、深入化。与此同时,“五四”前学校刊物上学生创作的小说及诗歌,在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均显现出西方文学影响下的新文学印记;学生表演莎剧与中文剧,开国内新剧表演之先,是现代戏剧运动史上不可忽视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圣约翰大学 英语教育 近代中国 西方文学 新文学
下载PDF
“新文学史”观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由新编一部中国新文学史的出版反思现代中国文学史观
14
作者 岳凯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文学历史的叙述离不开文学史观的导引,而现代中国文学史现却伴随着时代社会的沧桑演进而屡屡嬗变,一直处于变动的状态之中。文章借助于程凯华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的解读,认为该史著提出的“中国新文学史”观具有理论的普适性和... 文学历史的叙述离不开文学史观的导引,而现代中国文学史现却伴随着时代社会的沧桑演进而屡屡嬗变,一直处于变动的状态之中。文章借助于程凯华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的解读,认为该史著提出的“中国新文学史”观具有理论的普适性和操作的可行性,其书写观念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新的文学史观的拓展和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史观 现代中国文学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中国新时期当代文学史的书写
15
作者 蒋永影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6-109,136,共4页
新时期以来近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从政治范式到审美范式,再到文化范式的演变打开了对新历史主义精神的理解空间。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史学传统的精神渊源和当代文学史对新历史主义方法论的旨归遥相呼应。在这一互动中,当代文学史完成... 新时期以来近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从政治范式到审美范式,再到文化范式的演变打开了对新历史主义精神的理解空间。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史学传统的精神渊源和当代文学史对新历史主义方法论的旨归遥相呼应。在这一互动中,当代文学史完成了对自我书写的确认,尽管这种确认仍处于否定未完成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文学史 新时期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之发端
16
作者 张传敏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06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源头,它在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确立并受到人事因素的巨大影响,虽然曾一度被列入教育部的大学中文系科目表,却仍然保持了其'民间'特色。就学术承传关系来说,民国时期朱自... 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源头,它在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确立并受到人事因素的巨大影响,虽然曾一度被列入教育部的大学中文系科目表,却仍然保持了其'民间'特色。就学术承传关系来说,民国时期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开创了文学史编著体例,并影响了后者的学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民国时期 新文学课程 学科史
下载PDF
浅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埃及近代文学复兴之共性
17
作者 陈越洋 申十蕾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6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埃及近代文学复兴不仅是中埃两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两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文学来源于生活,它的复兴必然与激烈的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埃及近代文学复兴相伴随的是法国、英国入侵直...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埃及近代文学复兴不仅是中埃两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两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文学来源于生活,它的复兴必然与激烈的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埃及近代文学复兴相伴随的是法国、英国入侵直至埃及人民成功击退殖民统治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成果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两大运动发生的历史时段虽不完全吻合,但都发轫于社会转型期,其间所表现出的人民性、开放性、多元性、社会性等文学精神有着极大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埃及近代文学复兴 文学精神
下载PDF
党史与文学的“肝胆相照”——评常勤毅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
18
作者 牛殿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qu...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勤毅 《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 文学视角 毛泽东 蒋光慈
下载PDF
新世纪西部文学新变——以弋舟、马金莲、高建群、红柯、周瑄璞的小说创作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鹏娟 李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70-76,共7页
新世纪二十年,传统西部文学的精神文化特征在淡化消解,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作为其显现物和象征物的时空和地理环境的“西部”,也逐渐丧失其原有样貌。这一切源于近二三十年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和发展。急速的社会转型和发展改变着西部,也冲... 新世纪二十年,传统西部文学的精神文化特征在淡化消解,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作为其显现物和象征物的时空和地理环境的“西部”,也逐渐丧失其原有样貌。这一切源于近二三十年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和发展。急速的社会转型和发展改变着西部,也冲击着西部作家的精神世界,并带来文学的改变。文章以弋舟、马金莲、高建群、红柯、周瑄璞的创作为例,探析了西部文学新世纪的新变,及其背后的原因、未来发展可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西部文学 西部精神 社会转型 新变
下载PDF
“现代性”的扩张与困惑——“民国文学史”叙写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治斌 《甘肃高师学报》 2016年第8期12-16,共5页
"民国文学史"的写作与讨论成为近些年现当代文学学科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们都想在固有的规范之外寻求和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以期开拓新的研究空间。随着中国学界对"现代性"理论的研究、阐释再一次兴起,用"... "民国文学史"的写作与讨论成为近些年现当代文学学科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们都想在固有的规范之外寻求和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以期开拓新的研究空间。随着中国学界对"现代性"理论的研究、阐释再一次兴起,用"现代性"理论来解读和阐释"民国文学史"自然成了实现这一突破最重要的研究途径和方法论之一。试图展示"民国文学史"叙写与"现代性"理论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从多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求对"民国文学史"研究新的阐释方法和解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空间拓展 再阐释 新文学与民国文学 “民国文学史”的现代叙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