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谈古文字中特殊的形体省略现象
1
作者 徐子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在汉字发展史上,形声字存在省声、省形的变化。通过对一些相关字形的考察,发现形声字是可以完全省去声旁;表意字也可以省略形体一部分,成为一个与本身看似不相关的字。这些并不是书写者写错造成的,而是出于求简的考虑。
关键词 汉字发展史 古文字 形声字 表意字 声旁 省声 省形
下载PDF
《声音史》对“现代性焦虑”的审美观照
2
作者 赵新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罗伟章的《声音史》以边缘人杨浪特异的听觉能力与声音模仿能力,还原了乡村变迁的历史,呈现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凋敝与荒芜。小说既有对乡土的深切缅怀,又审视了现代性价值引发的焦虑问题,具体有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盛行产生的生态... 罗伟章的《声音史》以边缘人杨浪特异的听觉能力与声音模仿能力,还原了乡村变迁的历史,呈现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凋敝与荒芜。小说既有对乡土的深切缅怀,又审视了现代性价值引发的焦虑问题,具体有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盛行产生的生态焦虑、失去故土的精神焦虑以及城乡失衡导致的进城者与返乡者的双重身份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焦虑 罗伟章 《声音史》 乡土变迁
下载PDF
室内声场计算机模拟发展40年(1968~2008) 被引量:8
3
作者 曾向阳 《电声技术》 2008年第S1期12-17,23,共7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室内声场计算机模拟已成为声学及相关学科的一个应用广泛的研究方向。对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简要概述了各个阶段的研究状况和主要进展,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支研究方向以及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室内声场计算机模拟已成为声学及相关学科的一个应用广泛的研究方向。对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简要概述了各个阶段的研究状况和主要进展,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支研究方向以及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声场 计算机模拟 发展历程
下载PDF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新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匡君 董冀平 《云梦学刊》 2008年第3期121-122,137,共3页
西方音乐史是高校音乐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把音乐史各章节内容变成一个个研究性课题、把西方音乐史学习内容音响化,并结合姐妹艺术去比较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 主动 探究 音响化
下载PDF
“杨各庄”等地名的地理分布及其音变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陆天桥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8,共5页
华北地区及华东地区地名中多见“X各庄”和“X家庄”。该地区中,从西北部到东南部,“X各庄”的比例逐渐增多,而“X家庄”的比例逐渐减少,形成了一个语音渐变的地理连续体。这种特殊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西北部较频繁地受到北方阿尔泰... 华北地区及华东地区地名中多见“X各庄”和“X家庄”。该地区中,从西北部到东南部,“X各庄”的比例逐渐增多,而“X家庄”的比例逐渐减少,形成了一个语音渐变的地理连续体。这种特殊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西北部较频繁地受到北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影响,而相对来说,东南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地名中的“各”仍然保留了中古汉语“家”的舌根音塞音声母[k-]。这种明显的地域互补分布表明了北方汉语方言前高元音前面的舌根声母转变为舌面音的力量来自于外部的人文影响,而非内部语言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历史音变
下载PDF
日本学者对日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无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3-17,共5页
 回顾日本学者利用日语汉字音研究汉语中古音历史;介绍日本学者有关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资料的考订与整理成果;评述日本学者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研究的基本观点,如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的资料"互动"作用;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语音...  回顾日本学者利用日语汉字音研究汉语中古音历史;介绍日本学者有关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资料的考订与整理成果;评述日本学者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研究的基本观点,如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的资料"互动"作用;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语音系统研究的时空间特征,日汉对音译音研究对汉语中古音研究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汉字音 汉语 中古音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汉语西北方言语音演变的历史研究概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76-81,共6页
汉语西北方言,指陕、甘、宁、新、青5省的官话方言。西北方言以一致性强著称,它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结论。如何建立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和现代西北各地方言的联系,一直是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我们从西北方言历史音韵... 汉语西北方言,指陕、甘、宁、新、青5省的官话方言。西北方言以一致性强著称,它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结论。如何建立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和现代西北各地方言的联系,一直是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我们从西北方言历史音韵学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入手,按照时间顺序检讨了唐以后西北汉语方言语音的研究概况和主要成果,对今天西北汉语方言的来源和形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明清时期的西北汉语方言已经属于官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西北方言 语音 演变 历史 来源 研究
下载PDF
上古与元音变化同步的声母舌位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8,共10页
由于三等介音j的产生及作用,上古后期汉语韵母的元音舌位发生过央化、前化与高化,与之相应,声母也发生了央化、前化;在不同方言区,声母的变化也不一样。这些声母变化与韵母变化在舌位移动方向上是一致的,从而是可以得到相互解释和证明... 由于三等介音j的产生及作用,上古后期汉语韵母的元音舌位发生过央化、前化与高化,与之相应,声母也发生了央化、前化;在不同方言区,声母的变化也不一样。这些声母变化与韵母变化在舌位移动方向上是一致的,从而是可以得到相互解释和证明的。目前,还没有条件为上古不同时段的不同方言构建各自的音系,暂时只能用一个统一的上古音系衡量有时地差异的声、韵关系,这在解释声韵部类关系上必然会出现统一音系与有时地差异音系的矛盾:韵母元音舌位的变化传统上用"转"来解释;声母这种发音部位历时的移动,统一音系的平面上表现为一个声母具有不同发音部位的音素,传统也是用"转"解释,现代语音学主流则从复声母来源角度解释。这是用不变即"共时""共域"的标准来衡量上古后期语音材料中存在的异时、异域因素。本文认为,从上古语音有分期、有方音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汉语在上古后期发生的历史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历史音变 方音 央化 前化 高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闻音预见母题——兼谈佛经故事对中土想象力的触媒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4-66,共3页
以闻音为依据预见及其相关现象 ,是关于听觉神秘崇拜的一个验证。其作为从印度传来的佛经故事母题 ,确立了中土闻音预见母题的文学构架。在此“六道轮回”观念支配下 ,动物才在观念与形象世界里 ,超越了先秦寓言哲理性比况寓托借用功能 ... 以闻音为依据预见及其相关现象 ,是关于听觉神秘崇拜的一个验证。其作为从印度传来的佛经故事母题 ,确立了中土闻音预见母题的文学构架。在此“六道轮回”观念支配下 ,动物才在观念与形象世界里 ,超越了先秦寓言哲理性比况寓托借用功能 ,切实被赋予了与人同等的地位。总之 ,佛经故事一再重复的是 ,人所能达到的 ,动物也能达到 ;许多动物不过是人轮回过程中的一个“异相”。唐代王权专制受到挑战 ,母题演化为政治性预言。明清时代 ,母题则灌注了忠奸斗争的伦理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学 佛经故事 汉译佛经 闻音预见 母题 声音预兆 小说史 人格化 政治性
下载PDF
乐声:中国音乐的一种历史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锦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80,116,共9页
乐声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充满智慧与情感的声波,是音乐作品的最终形态,具有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属性。通过对乐声的今存、历史、特色及传存规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乐声记录着人心、人情、人性、人间,也记录着社会、民族、意识、天... 乐声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充满智慧与情感的声波,是音乐作品的最终形态,具有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属性。通过对乐声的今存、历史、特色及传存规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乐声记录着人心、人情、人性、人间,也记录着社会、民族、意识、天地,是人类最动听的历史。乐声的历程标示着音乐的发展。不断地倾听中国的乐声,就如同感受与倾听着中国音乐的历史:它的内涵、它的美好,它不断变化着的发展和总是前进的脚步。对于今存的乐声,作为历史的遗响,本文从录制的音乐、现存的乐种、乐谱与文献、传存乐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考证分析;考察历代乐声的顺向的发展,本文依照了远古、上古、中古、近古、现代的历史分期,依次承传;对于时代乐声的传存规律,本文从中外各国共同的历史现象即乐声信息的存贮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方式,当代乐声及其后代传存有异有同,乐声传存与时代的科技、文化相关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乐声 中国音乐 历史 发展 时代 文献 传存规律
下载PDF
论颜师古对音义关系的认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霞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词是音义的结合体,音义关系是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历代语言学家都十分重视对音义关系的探索与研究,唐代初年著名语言学家颜师古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其《汉书注》、《匡谬正俗》等著作中充分运用音同、音义同、声相近、声之转... 词是音义的结合体,音义关系是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历代语言学家都十分重视对音义关系的探索与研究,唐代初年著名语言学家颜师古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其《汉书注》、《匡谬正俗》等著作中充分运用音同、音义同、声相近、声之转等方法来辨通假、推求事物命名之意、贯通异形词。其因声求义的观念是明确的,方法是科学的。可以说,颜师古的因声求义已开清代以声音通训诂方法的先河。了解并研究颜师古因声求义的实践与理论,对汉语词汇史以至于中国语言学史,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师古 音义关系 认识
下载PDF
论约翰·怀德曼作品的沉默书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琼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沉默主题是怀德曼文学创作的突出特征。他将美国非裔民族的沉默"历史语境化",揭示了被动沉默形成中的暴力规训本质和权力运作机制,折射出非裔民族在历史中的生存哲学。同时,非裔民族的主动沉默被"符号语境化",使得... 沉默主题是怀德曼文学创作的突出特征。他将美国非裔民族的沉默"历史语境化",揭示了被动沉默形成中的暴力规训本质和权力运作机制,折射出非裔民族在历史中的生存哲学。同时,非裔民族的主动沉默被"符号语境化",使得沉默作为语言符号具有充分的言说功能并成为从文化层面对抗强权的反抗策略。在他看来,被动沉默和主动沉默作为物质载体都承载了整个民族的伦理理想,进而赋予沉默终极意义,同时也使非裔的沉默蕴涵了人性和道德力量。怀德曼作为一位后现代主义大师,将其内涵丰富的沉默与后现代主义相融合,为美国黑人文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怀德曼 沉默 非裔历史 民族文化 伦理理想
下载PDF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良功 泰辛巴.杰斯 张执浩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2018年12月8日,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环节,"诗人论诗"邀请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泰辛巴·杰斯、中国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进行访谈,罗良功教授主持并就诗歌与历史、诗歌的声音、... 2018年12月8日,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环节,"诗人论诗"邀请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泰辛巴·杰斯、中国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进行访谈,罗良功教授主持并就诗歌与历史、诗歌的声音、语言实验等方面对两位诗人提问。两位诗人从各自的诗歌创作立场、文化语境、美学实践出发,对诗歌与历史和传统的关系、诗歌声音与个性和集体性、诗歌语言的诗性与实验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充分展现出中美当代中坚诗人的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辛巴·杰斯 张执浩 历史 声音 语言
下载PDF
侗族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有声记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4期153-156,共4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承人老龄化、继承人断档、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无不体现传承的举步维艰。人在史存,人无史亡。以现代媒体技术对侗族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进行有声记录、保存和利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承人老龄化、继承人断档、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无不体现传承的举步维艰。人在史存,人无史亡。以现代媒体技术对侗族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进行有声记录、保存和利用,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承人口述史 有声记录
下载PDF
汉代信仰风俗与班固及其《汉书》 被引量:1
15
作者 昝风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汉代社会是一个“鬼神术教之世界”,其信仰风俗深刻影响到了班固的思想观念和《汉书》的写人叙事。这种影响突出表现为:书中时人物音容仪貌的描写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兼有暗示其人品性、未来的作用;其叙事过程中则多用带有俗信仰意味的预... 汉代社会是一个“鬼神术教之世界”,其信仰风俗深刻影响到了班固的思想观念和《汉书》的写人叙事。这种影响突出表现为:书中时人物音容仪貌的描写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兼有暗示其人品性、未来的作用;其叙事过程中则多用带有俗信仰意味的预兆、预言来暗示、照应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从而使《汉书》写人叙事别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信仰风俗 音容仪貌描写 谶语异兆运用
下载PDF
值得称道的“好车头”:《中国修辞史》之导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德和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什么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要研究修辞史?怎样研究修辞史?这些都是撰写修辞史务必弄清的问题。《中国修辞史》主编在长篇导言中详细介绍了研究心得。该心得体大思深、谨严笃实,对于《中国修辞史》的撰写如同火车头起到... 什么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要研究修辞史?怎样研究修辞史?这些都是撰写修辞史务必弄清的问题。《中国修辞史》主编在长篇导言中详细介绍了研究心得。该心得体大思深、谨严笃实,对于《中国修辞史》的撰写如同火车头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史》导言 体大思深 谨严笃实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丽辞》与骈文理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作为最早的骈文理论著作 ,《文心雕龙·丽辞》对骈文的产生、骈文的特点、骈文早期的发展都进行了一定的描述 ,并对骈散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关键词 《文心雕龙·丽辞》 骈文理论 对仗 骈文史 骈散
下载PDF
东北方言历时语音研究的新突破——读《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札记
18
作者 汪银峰 单鸿飞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27-30,共4页
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通语史研究,对方音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关于东北方音史的研究,几乎无人涉猎。造成东北方音史研究滞后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观念的滞后,二是研究材料的匮乏。2016年,邹德文教授《清代东北方言语音... 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通语史研究,对方音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关于东北方音史的研究,几乎无人涉猎。造成东北方音史研究滞后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观念的滞后,二是研究材料的匮乏。2016年,邹德文教授《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的出版,改变了当前东北方言历时研究的现状,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东北方音史的著作,为我们建立了东北方音史研究的新模式,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语史 方音史 东北方言 《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
下载PDF
论沉默权的历史发展及中国沉默权的建构
19
作者 王祥磊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6-28,52,共4页
沉默权是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刑诉法再修改之际。本文在梳理了沉默权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并研究了英美对其的最新限制之后,结合我国国情,试图就建构我国的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相关的限制提一点管窥之见。
关键词 沉默权 历史脉络 修正 必要性 限制
下载PDF
论《中国佬》中华裔男性被消音的历史
20
作者 刘丽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0-61,共2页
言说从古至今在人类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儒家思想中,沉默并非一定是无言或者理屈词穷,沉默有时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汤婷婷的《中国佬》中,华裔男性的沉默恰恰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一种必须的选择,一种无声的历史叙述。
关键词 沉默 言语 华裔历史 《中国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