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Ping Wu Lingw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3期14-33,共20页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echoes the call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era and demonstrates the in-depth advancement of history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echoes the call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era and demonstrates the in-depth advancement of history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ata platforms have been built to facilitat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storage, display,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In such a context,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begins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ts contribution is highlighted in nine areas: historical climate, fluvial landforms, town economies, rural settlements, hydraulic societie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cient cities, ancient maps and HGIS-enabled research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itiates a reform in research methods and at the same time upgrades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studies, facilitating the utilization of a diversity of historical data(documents, ancient maps, remote-sensing images,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 etc.) for dynamic tracing and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t present, restricted by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the construction of HGIS platforms remains slow and insufficien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xtensively apply GI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GIS)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下载PDF
The Conception of Modern Chinese Space in “Courtyard·Yard”:Analysis on Two Pla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Zhang Kaiji in His Later Years
2
作者 CHENG Lizhe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1年第3期29-35,共7页
By introducing two famous works of Mr.Zhang Kaiji in his later years,the reconstruction plan of Beijing Planetarium and the Museum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 By introducing two famous works of Mr.Zhang Kaiji in his later years,the reconstruction plan of Beijing Planetarium and the Museum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urtyard·yard" space he once imagined in the modern city and large public buildings,and expound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his conception.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mportant works should be based on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entered on the spirit of space,and the intangible space outside of tangible entities should be carefully treated,so as to better complete the transmission of modern Chinese space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rtyard·yard Modern chinese space Zhang Kaiji Beijing Planetarium the Museum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下载PDF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3
作者 徐虹 鄢玥琳 伍昌友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以“智慧树”平台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为例,首先,探究了该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设计和实践。具体包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特色与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其次,深入探究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从教学... 以“智慧树”平台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为例,首先,探究了该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设计和实践。具体包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特色与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其次,深入探究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从教学资源与管理、教学设计与方法和教学活动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色,对教学实践成果进行了展示。希望能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国建筑史 “智慧树”平台
下载PDF
论近现代中国文学史柳宗元评述的继承与时代新变
4
作者 梁观飞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80,共10页
近代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柳宗元评述基本是继承和模拟中国传统诗文评,文学史的写作方式也与传统诗文评类似,具有抽象化、主观化、文学化等特点。文学革命兴起后,文学史的柳宗元评述发生了变化,柳宗元成为文学革命的代表、传统的柳宗元批... 近代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柳宗元评述基本是继承和模拟中国传统诗文评,文学史的写作方式也与传统诗文评类似,具有抽象化、主观化、文学化等特点。文学革命兴起后,文学史的柳宗元评述发生了变化,柳宗元成为文学革命的代表、传统的柳宗元批评得到新的阐释。文学革命思潮推广的西方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柳宗元评述新变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文学革命思潮的发展,革命者的定位与柳宗元出现疏离,部分文学史家对柳宗元评述作出变更和反思。以西方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文学史、评述柳宗元,为文学史的写作和发展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文学史 柳宗元批评 文学革命思潮
下载PDF
The Transmediality of Anachronism: Reconsidering the Revolutionary Representations of Antiquity and the Leftist Image of Qu Yuan 被引量:2
5
作者 Pu W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9年第3期349-384,共36页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Thus goes Mao Zedong's slogan on how to appropriate the ancient in revolutionary times.In my previous studies,I have argued that the Chinese writers,engagement with the ...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Thus goes Mao Zedong's slogan on how to appropriate the ancient in revolutionary times.In my previous studies,I have argued that the Chinese writers,engagement with the an cient gave rise to a platform of"necessary anachronism"in cultural transformation.This new project carries further this argument and draws attention to the transmediality in the leftist historical imagination.From the 1940s through the 1970s,the revolutionar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ncient were simultaneously poetic,theatrical,intellectual,and cinematic,to say nothing about the calligraphic and visual adaptations they elicited.This current of reinventing the ancient man tested itself in the historical drama in wartime China and found a coda in the anti-colonial leftist cinematic adap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play Qu Yuan in 1970s Hong Kong.Starting with a broader theoret:ical intervention into the issue of media,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the transmedial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ancient in fact formed a mode of mediaUon between revolution and history,between politics and aesthetics.In the cultural regime of China's long revolution,the transference or translation of the allegorical-anachronistic energies among different media was a key site of signification,contestation,and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cient history anachronism media transmediality QU YUAN leftism
原文传递
百年党史的叙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6
作者 秦益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7,共13页
对于研究和叙述历史而言,“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研究历史要“论(逻辑)从史出”,叙述历史要“史论结合”,要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后得出的“论”。毛泽东概括了社会革命... 对于研究和叙述历史而言,“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研究历史要“论(逻辑)从史出”,叙述历史要“史论结合”,要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后得出的“论”。毛泽东概括了社会革命一般规律,即“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也就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革命。从1919年到201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正是这样一轮革命。而按照无产阶级革命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二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为叙述百年党史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共党史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 社会革命一般规律 无产阶级革命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武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8,共17页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能够获得一种超越传统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及超越“刺激—反应论”“传统/现代二元论”“帝国主义论”等既有解释模式的新阐释视角,而且可以深刻揭示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能够获得一种超越传统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及超越“刺激—反应论”“传统/现代二元论”“帝国主义论”等既有解释模式的新阐释视角,而且可以深刻揭示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科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动和推进路径。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动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创造”、新中国成立后的“奠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等历时态梳理得到精进把握,其推进路径则可经由学术论断层面的“宏大历史叙事”得以结构性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大历史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On the Fat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冲及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vers a variety of ethical principles and behavioral norms that have arisen from thousands of years of Chinese social life to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an appropriate way. Suc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vers a variety of ethical principles and behavioral norms that have arisen from thousands of years of Chinese social life to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an appropriate way. Such principles and norms are a typic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people's wisdom in the analysis of their surroundings. How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lso contains some poisonous think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nurtured by feudal rulers to maintain their power. In the practice of the great social changes of pre-1949 China, after repeated experience, people gained a relatively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should neither be totally affirmed nor totally rejected. Rather, we should analyze it concretely, endeavoring to separate the dross from the essence.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continuously handed on and renewed, and this process will be carried on and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ulture Opium War 1911 revolution modem chinese history
原文传递
关于高职院校《中西服装史》信息化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初探
9
作者 刘晓音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中西服装史,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当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体现了服装在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下的演变历程。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升级,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课堂的改革和优化,也迎来了新的创新纪元。教师应充分掌握信息化课程的... 中西服装史,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当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体现了服装在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下的演变历程。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升级,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课堂的改革和优化,也迎来了新的创新纪元。教师应充分掌握信息化课程的基础资源和技术,从而帮助学生们在信息化的学习空间中优化自身学习水平,充分掌握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服装史 信息化课程 教学方式 创新
下载PDF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的三维阐释
10
作者 曲值 《廉政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23-30,共8页
反腐败和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十年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的精髓要义。从历史... 反腐败和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十年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的精髓要义。从历史维度看,“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性锻造的宝贵经验;从理论维度看,“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是诠释党的自我革命本质要求的重大命题;从实践维度看,“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是推动新时代反腐败斗争走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反腐败 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 历史周期率
下载PDF
5G+AI赋能跨学科融合教学在“中外设计史”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吴念姿 陈杨 蒲蓓蕾 《纺织报告》 202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中外设计史”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启蒙课程,此类设计史论课程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5G+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为“中外设计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 “中外设计史”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启蒙课程,此类设计史论课程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5G+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为“中外设计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从虚实融合、人机协同和学科交叉3个角度诠释了5G+AI支持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表现特征,并结合“中外设计史”课程特点,探索了其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5个方面的应用,根据应用效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设计人才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AI 跨学科融合 “中外设计史” 信息化教学
下载PDF
中国革命的连续性与中国当代史的“革命史”意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奇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终点并非1949年。在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既是在野革命党,也是局部执政党(苏区和根据地);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执政党,但并未改变其革命党的特质。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意识中,根本不存在一个... 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终点并非1949年。在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既是在野革命党,也是局部执政党(苏区和根据地);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执政党,但并未改变其革命党的特质。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意识中,根本不存在一个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问题。革命仍是共和国前三十年的主旋律。只有将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历史置于"革命"的大语境和大情境下去观察和分析才能允当。中国共产党革命虽然具有阶段性,更有一以贯之的"不变"的东西。如果忽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中国当代史"上的很多问题就可能无法理解。就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而言,1949年并不是一条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史 共和国史 中国共产党革命
下载PDF
《元朝秘史》电子文本检索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荻 严海林 +2 位作者 孙伯君 斯钦朝克图 孟达来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2,共7页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13世纪《元朝秘史》的文献背景及原文所独有的复杂文本形式,通过对文本的内涵分析和版面分析,设计了关于《元朝秘史》电子检索系统的研制方案。其中主要解决了原文三行一体显示格式的还原问题,而且系统可以分别对原文...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13世纪《元朝秘史》的文献背景及原文所独有的复杂文本形式,通过对文本的内涵分析和版面分析,设计了关于《元朝秘史》电子检索系统的研制方案。其中主要解决了原文三行一体显示格式的还原问题,而且系统可以分别对原文汉字音写、汉语译文、汉字旁译、语音语法标注等不同部分进行检索和统计。检索输出结果包括研究者最重视的传统学术章节号、卷页码、在电子文本出现的具体位置。另外,系统对检索词采用了上下文检索技术,输出文本包括检索词的部分上下文内容。本系统基本满足历史、文学和语言研究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元朝秘史 复杂文本 电子检索系统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史书写——重读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竞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7,240,共14页
近代百年,民族史书写成为与现代中国建构密切相关的文化事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引入为人们全面辩证认识历史中国的"民族"状况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吕振羽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著就了他那个时代最具特色的《... 近代百年,民族史书写成为与现代中国建构密切相关的文化事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引入为人们全面辩证认识历史中国的"民族"状况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吕振羽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著就了他那个时代最具特色的《中国民族简史》,重读这一著作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历史转型中的民族关系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确立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 简史 革命 民族史
下载PDF
“革命史范式”和“本体论范式”的转换——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三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151,共5页
对新闻史研究范式尤其是对居主导地位的"革命史范式"的影响和评价的检讨,是近年来新闻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革命史范式"源于特殊时代,因此对它的批评应结合具体的历史场景来进行;新闻事业"本体"的纷... 对新闻史研究范式尤其是对居主导地位的"革命史范式"的影响和评价的检讨,是近年来新闻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革命史范式"源于特殊时代,因此对它的批评应结合具体的历史场景来进行;新闻事业"本体"的纷繁复杂以及对"本体论"解读的莫衷一是,"本体论范式"也难于自圆其说。通过对两个范式的考量发现:构建一个范式来研究新闻史的做法,不符合新闻事业发生与发展的规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在还原历史场景的基础上,以探求历史事实之真和总结新闻史发展的历史规律为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史 研究路径 革命史范式 本体论范式
下载PDF
信息革命:变化无处不在--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LA)第107届年会概况及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士靖 杜建 檀旦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4,108,共4页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价值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MLA第107届年会以"信息革命:变化无处不在"作为主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研讨会、在职训练课程以及专题展览会,其特色项目是在职训练与继续教育、公众论坛。通过本届年...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价值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MLA第107届年会以"信息革命:变化无处不在"作为主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研讨会、在职训练课程以及专题展览会,其特色项目是在职训练与继续教育、公众论坛。通过本届年会继承性和创新性地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看到了这些努力对医学图书馆未来的影响,为我国医学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 MLA年会 信息革命 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
下载PDF
不仅仅只是“红宝书、样板戏、语录歌”——康浩(Paul Clark)著《文革文化史》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96,共5页
只要是研究当代中国,文革都将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刚刚出版的,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洲研究学院康浩教授(Paul Clark)所著的《文革文化史》(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A History)是近年来国外唯一的一部以... 只要是研究当代中国,文革都将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刚刚出版的,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洲研究学院康浩教授(Paul Clark)所著的《文革文化史》(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A History)是近年来国外唯一的一部以文革中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专著。《文革文化史》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涵盖面之广,文革期间的文化事象,如样板戏、革命芭蕾舞剧、前期的红卫兵歌曲、语录歌、中后期的器乐曲、中小型舞蹈作品、《战地新歌》中的歌曲、话剧、曲艺、电影、官方审定出版的小说诗歌、民间流传的手抄本、知青地下文学、美术、建筑等等,都在其讨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浩 文革文化史 文化事像 述评
下载PDF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时期的历史遭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它遭遇到早期共产党人的反对、国共合作破裂的冲击、旧文艺与旧地域文化的阻碍等。这些遭遇反映了中国革命文学与革命工作、革命政权、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等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它遭遇到早期共产党人的反对、国共合作破裂的冲击、旧文艺与旧地域文化的阻碍等。这些遭遇反映了中国革命文学与革命工作、革命政权、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等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在而后的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及共和国文学中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与革命
下载PDF
从安全困境到全球治理:量子科技的国际政治博弈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奇琦 陈志豪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72,154,共25页
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量子信息技术极具跨时代意义。该技术不仅是推动智能革命的引擎,还是促进人类认知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如大多数技术首先运用于军事领域一样,量子信息技术也将使军事领域产生巨大的变革,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安全困... 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量子信息技术极具跨时代意义。该技术不仅是推动智能革命的引擎,还是促进人类认知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如大多数技术首先运用于军事领域一样,量子信息技术也将使军事领域产生巨大的变革,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安全困境。与之相对,量子信息技术对全球政治秩序已产生重大影响,当前的全球政治秩序正在重塑进程之中,各国为了占据新一轮国际政治博弈的制高点,已围绕量子信息技术展开军备竞赛,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可以说,各国之间的量子鸿沟已然展现。美国在其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相较以往其在技术上的优势正在缩小。而为了避免美国继续一家独大,利用在量子信息技术中的领先地位维持其在政治博弈中的霸权,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深度参与到量子信息技术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与治理之中,为全球量子科技治理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以避免量子科技的过度军事化,促进其成果普惠全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技术 安全困境 全球治理 智能革命 中国方案
下载PDF
革命区系研究: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树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30-136,共7页
中共革命是影响20世纪中国和世界走向的重大事件。传统的"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和"后现代范式"并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和阐释中共革命的复杂问题。"革命区系"研究倡导整体眼光、微观探讨... 中共革命是影响20世纪中国和世界走向的重大事件。传统的"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和"后现代范式"并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和阐释中共革命的复杂问题。"革命区系"研究倡导整体眼光、微观探讨、中观架构和宽视阈、多学科交叉及在"路径依赖"下对中共革命史进行跨时空比较研究,是当前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革命史 革命区系 内容 方法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