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流变与影响
1
作者 曾雯苹 鄢玲 任江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历史状况下形成和产生的。教育改革的推动、学校和学生数量的激增、教师人才的不足、邻国日本师范教育的先进性构成了该政策特殊的历史背景。清政府的积极鼓励、有识之士的极力提倡、公费... 晚清留日师范速成教育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历史状况下形成和产生的。教育改革的推动、学校和学生数量的激增、教师人才的不足、邻国日本师范教育的先进性构成了该政策特殊的历史背景。清政府的积极鼓励、有识之士的极力提倡、公费私费留日方式的拓展逐步形成了其特定的历史流变。而解决师资人才的不足、促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创办新式教育、传播近代教育理念、促进中国近代学制的形成是其积极的历史影响,但是其消极的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应立足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坚持辩证统一的分析法,才能客观地分析其历史影响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师范速成教育 历史背景 历史流变 历史影响 晚清
下载PDF
中华学艺社与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范铁权 郭晓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3-59,共7页
1916年,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丙辰学社,"1920年迁回国内,1923年改组为中华学艺社,1958年宣告解散。作为留日学生创建的一个综合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华学艺社在其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发行《学艺》杂志、译著科... 1916年,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丙辰学社,"1920年迁回国内,1923年改组为中华学艺社,1958年宣告解散。作为留日学生创建的一个综合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华学艺社在其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发行《学艺》杂志、译著科学书籍、出版科学丛书、召开学术年会、举办科学演讲等途径,积极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进行学术交流。为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华学艺社还兴办学艺大学、学艺中学,大力开展科学教育,培育新式人才。所有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辰学社 中华学艺社 留日学生 《学艺》杂志 科学传播 教育 学术交流
下载PDF
“区域教育研究”: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创生——基于“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论文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德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8,共16页
通过考察"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的研究比较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论方面问题的论文可以发现,"区域教育研究"可以构成有日本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过程大致经历了以... 通过考察"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的研究比较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论方面问题的论文可以发现,"区域教育研究"可以构成有日本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生"阶段,自1975年《纪要》创刊至80年代末;第二个阶段是"自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第三个阶段是"形成"阶段,自1999年到现在。这三个阶段又可以分别称之为"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阶段、"教育的区域研究"阶段和"区域教育研究"阶段,贯穿各阶段全程的是不断强化教育的"区域研究"。"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使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逐步摆脱了"外国教育研究"范式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 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方法论 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 教育的区域研究 区域教育研究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忠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16,共7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高潮时期 ,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育了新生的力量。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推动了晚清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三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四是推动... 清末民初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高潮时期 ,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育了新生的力量。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推动了晚清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三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四是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学生 留学教育 中国社会变迁 社会现代化 清末民初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日本教育史研究——以教育史学会、《日本的教育史学》杂志为核心的考察
5
作者 孙益 王雯雯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日本的教育史研究自19世纪70年代受欧美教育史研究的影响而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教育史学会的成立为日本教育史学界聚集了一批专业的研究队伍,其出版发行的年刊《日本的教育史学——教育史学会纪要》是日本教育史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 日本的教育史研究自19世纪70年代受欧美教育史研究的影响而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教育史学会的成立为日本教育史学界聚集了一批专业的研究队伍,其出版发行的年刊《日本的教育史学——教育史学会纪要》是日本教育史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梳理1957年以来教育史学会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年刊栏目与文章的内容,展现日本教育史研究队伍的专业性、综合性、国际性特点。日本教育史研究创建了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平台,积极承担起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监督责任;扩展了研究的主题与范围,重视教育史史料建设与学术情报分享;持续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探索教育史新的研究方法;积极应对全球化研究趋势,重视教育史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教育史 教育史学会 《日本的教育史学》
下载PDF
终身教育:时代赋予图书馆的历史使命
6
作者 鲁国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0-93,共4页
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教育思想及时回应了这一新的时代需求。终身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图书馆在实施终身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应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学习型社会 图书馆 历史使命
下载PDF
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料补遗——兼谈日本亚细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教育
7
作者 亓华 《日本学论坛》 2004年第4期38-44,共7页
笔者在日本亚细亚大学任教期间,通过资料查询和走访调查,发现了被我国中日关系史及留学日本史研究界忽视了的有关日本战后首批正式招收中国留日学生的史料。史料证明,战后第一批留学日本的是中国香港地区的学生,这既是中日两国在战后文... 笔者在日本亚细亚大学任教期间,通过资料查询和走访调查,发现了被我国中日关系史及留学日本史研究界忽视了的有关日本战后首批正式招收中国留日学生的史料。史料证明,战后第一批留学日本的是中国香港地区的学生,这既是中日两国在战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侧面,也为战后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成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留学史 史料 日本亚细亚大学 中国留学生教育
下载PDF
刘大年与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薇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学界的思想解放和百家争鸣迎来了国内的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春天。年逾古稀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刘大年,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特殊的学术地位,参与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成立和《抗日战争研究》的创刊... 20世纪80年代,学界的思想解放和百家争鸣迎来了国内的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春天。年逾古稀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刘大年,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特殊的学术地位,参与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成立和《抗日战争研究》的创刊。他作为首任会长,在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之后,积极组织了1990年代一系列讨论会,有效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史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下载PDF
近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
9
作者 苏青 李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16,共9页
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和扩充的时期,同时也是近代日本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全面展开的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得以建立并派遣了数量可观的留学生前往中国。在华留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前往北京大学旁听、... 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和扩充的时期,同时也是近代日本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全面展开的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得以建立并派遣了数量可观的留学生前往中国。在华留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前往北京大学旁听、拜访中国学人、进行考古学的实地调查。留学期满归国后,他们大多任教于日本各大学,继续从事考古学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为日本各大学考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对东亚考古学会留华学生的历史考察可以成为了解近代中日文化教育交流和日本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东亚考古学会 留华学生 文化教育交流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清末回族留日学生群体及其社会实践的历史考察
10
作者 李玲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5,共5页
甲午战争后,大批中国学生东渡日本留学。在东渡日本热潮中,回族青年知识分子同其他民族留日学生群体一样,满怀忧国忧民之情怀,肩负国家与民族之重任,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近代回族革命创新之路。概而言之,清末回族留日学生群体之实践活动丰... 甲午战争后,大批中国学生东渡日本留学。在东渡日本热潮中,回族青年知识分子同其他民族留日学生群体一样,满怀忧国忧民之情怀,肩负国家与民族之重任,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近代回族革命创新之路。概而言之,清末回族留日学生群体之实践活动丰富多样,积极参与辛亥革命,从思想上革新回族民族思潮进而宣传和推动国家与民族认同意识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留日学生群体 留东清真教育会 新式教育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