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秀亚:从“大龙河畔”出发的京派传人 |
刘秀珍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与无产阶级文化派 |
侯敏
陈浩然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3 |
0 |
|
3
|
上海“孤岛”时期鸳鸯蝴蝶派与左翼的文学互动 |
贾胜美
|
《宜宾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 |
赵学勇
崔荣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5
|
师陀与京派文学及北方左翼文化 |
马俊江
|
《河北学刊》
|
2003 |
7
|
|
6
|
都市空间中的欲望、消费及美学——新感觉派、左翼文学中的上海都市叙事比较 |
文学武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论公安派在现代文坛的多重回响 |
黄仁生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王门分派与黔中王门学派之要义梳理 |
张立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9
|
师陀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初探 |
邱诗越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1 |
1
|
|
10
|
左翼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对上海的不同阐释 |
杨迎平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1
|
论1930年代小说中的都市否定意象 |
宋剑华
陈婷婷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情感与理智之间——杜衡的游离性与徘徊性 |
胡希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0 |
|
13
|
鸳鸯蝴蝶派与左翼文学 |
孔庆东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4
|
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放性——以史观的差异与对话为中心 |
张德强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5
|
中国电影学派的本土立场与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以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音乐为例 |
司道锋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6
|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中的涛声——田涛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
纪桂平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7
|
文人英雄:布拉格汉学派对中国现代左翼作家的接受 |
刘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革命与圣火:女工夜校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劳工教育 |
冯淼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9
|
进步电影的概念生成、历史语境与中国电影的学派底蕴 |
李道新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0
|
1920-30年代中国文学对早期中国电影叙事和表意功能的影响 |
冯果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