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ents of Volume 1, 2010 Memoirs
1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2010 Contents of Volume 1 memoirs
下载PDF
The Eastward Migration Festival:Construct the“Les Lieux de Memoire”of Yugur Society
2
作者 TAO Hong-y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10期903-909,共7页
The“Eastward Migration Festival”is an emerging festival initiated by Yugur scholars,with the coll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sses,and held in some areas of the Yugur,now held four times.As it carries the collectiv... The“Eastward Migration Festival”is an emerging festival initiated by Yugur scholars,with the coll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sses,and held in some areas of the Yugur,now held four times.As it carries the collective heritage of the Yugur people,the“Eastward Migration Festival”draws on Pierre Nora’s theory of“Les Lieux de Memoire”,and explains why the“Eastward Migration Festival”activity has become the“Les Lieux de Memoire”of Yugur society from three aspects:history,symbol and narr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Eastward Migration Festival” “Les Lieux de memoire” history symbol NARRATIVE
下载PDF
缘起与福地——赛珍珠传记中的“几个世界”与旅行书写
3
作者 姜德成 仪爱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旅居中国近40年,也因此成就了她的职业写作生涯。以其传记《我的几个世界:个人回忆录》(My Several Worlds:A Personal Record)为研究文本,分析了赛珍珠旅居中国期间的活动轨迹及其漫游欧亚和... 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旅居中国近40年,也因此成就了她的职业写作生涯。以其传记《我的几个世界:个人回忆录》(My Several Worlds:A Personal Record)为研究文本,分析了赛珍珠旅居中国期间的活动轨迹及其漫游欧亚和返美后西部大旅行等出行经历,进一步阐释了其作品中关于“几个世界”的建构,可以为赛珍珠的旅行人生与旅行书写研究提供直接的文献佐证,对于把握其创作的源流、揭示文学世界的多元性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回忆录 旅行书写 “几个世界”
下载PDF
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中女性自我意识的构建
4
作者 陈方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娜·曼德施塔姆的三卷本回忆录是俄罗斯女性文学回忆录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作品使我们得以窥见女性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乃至构建策略。通过分配和重构传统框架内被规约的性别角色和文化语境中的刻板形象,曼夫人赋予其自我实现以... 娜·曼德施塔姆的三卷本回忆录是俄罗斯女性文学回忆录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作品使我们得以窥见女性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乃至构建策略。通过分配和重构传统框架内被规约的性别角色和文化语境中的刻板形象,曼夫人赋予其自我实现以惊人的动力。她建立了双重话语模式,在使用曼德施塔姆的语言阐释他的同时,又以一种和缓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话语,她也由此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存在价值的俄语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娜·曼德施塔姆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女性自我意识
下载PDF
心尖·足下·口腹:林文月的散文书写
5
作者 李小蓉 袁勇麟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台湾地区散文不仅延续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传统,还受到外界文化影响,散文创作在形式、主题等方面愈发丰富多样。林文月兼具学者、作家与翻译家三重身份。她通读古今中外经典,不断超越自我,以“跨境”“拟古”推动散文形式创新,并坚... 台湾地区散文不仅延续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传统,还受到外界文化影响,散文创作在形式、主题等方面愈发丰富多样。林文月兼具学者、作家与翻译家三重身份。她通读古今中外经典,不断超越自我,以“跨境”“拟古”推动散文形式创新,并坚持散文书写“真挚”“非虚构化”的创作原则。她的散文创作多以主题式书写策略,覆盖回忆书写、旅行书写、饮食文化等主题内容,树立散文书写典范,把当代台湾地区散文带入专业化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文月散文 回忆书写 旅行书写 饮食散文
下载PDF
“自传”与“回忆录”之辨——基于词源、译介及文化史的考察
6
作者 张欣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长期以来,学者对“自传”与“回忆录”两个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词源上,“回忆录”在西方出现的时间更早,范畴更广。出于对个人主体的尊崇,西方学界早期迅速将“自传”诗学化,将“回忆录”贬斥为次等话语。从译介的角度看,西方学者对这... 长期以来,学者对“自传”与“回忆录”两个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词源上,“回忆录”在西方出现的时间更早,范畴更广。出于对个人主体的尊崇,西方学界早期迅速将“自传”诗学化,将“回忆录”贬斥为次等话语。从译介的角度看,西方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褒贬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学者对二者的认识。在20世纪初的现代化转型期,中国学者对自传的认识高度西化,强调自传中主体人格的建构性。20世纪中后期,随着“后”学的发展,人们打破传统单一的自我观,追求自我的多元表达以及与公共领域的互动。这带来回忆录书写与研究的复兴。梳理“自传”与“回忆录”的中西方文化史,可以厘清这两个概念,系统地审视自我观在中西方公私领域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同时可更深入地挖掘中国独特的传记文学书写经验与理论话语,形成更具有跨文化对话性的诗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回忆录 自我 非虚构
下载PDF
原生家庭与自我重塑——创伤理论视阈下解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7
作者 李艳飞 左宇希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处女作,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塔拉在极端的原生家庭影响下,遭受心理创伤,陷入自我迷失,通过自我努力摆脱了旧日的心理桎梏,解放了心灵,在痛苦的涅槃中实现自我重塑。本...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处女作,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塔拉在极端的原生家庭影响下,遭受心理创伤,陷入自我迷失,通过自我努力摆脱了旧日的心理桎梏,解放了心灵,在痛苦的涅槃中实现自我重塑。本文运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对主人公塔拉原生家庭遭受的创伤,再凭借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最终实现创伤复原进行详细的解读,旨在揭示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遭受创伤的个体通过自我构建积极地寻求创伤复原、实现自我重塑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原生家庭 创伤与复原 自我重塑
下载PDF
托克维尔济贫思想中的自由问题探讨
8
作者 曾极麟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2期154-171,200,共19页
工业资本主义下繁荣与贫困共存,市场与社会的“双向运动”构成自由的现代困境:如果个体要么在市场中被迫商品化,要么陷入父爱式政府下的福利依赖,那么自由何以可能?重返19世纪英国济贫法改革现场,可以发现当古典经济学在英国本土论争中... 工业资本主义下繁荣与贫困共存,市场与社会的“双向运动”构成自由的现代困境:如果个体要么在市场中被迫商品化,要么陷入父爱式政府下的福利依赖,那么自由何以可能?重返19世纪英国济贫法改革现场,可以发现当古典经济学在英国本土论争中宣告胜利时,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却展现出独特的问题意识和跨国比较视野。他不仅在农业与工业社会的对比中认识到贫困问题的道德面向,而且从财产权出发提出新的济贫方案以表达其政治理想。对托克维尔未受重视的济贫思想钩沉发微和进行得失分析,可以为反思当代福利国家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维尔 工业资本主义 自由 济贫法报告
下载PDF
从传忆作品考察林纾的女性思想
9
作者 张胜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学界多从西学东渐视角探索林纾的女性思想,实则,其古文、白话诗与笔记等非虚构作品中留下大量彼时女性的事迹与评价,较之于西洋小说翻译的评点,更具史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它们是近代中国现实生活层面女性生存困境、身体病痛、精神隐忧... 学界多从西学东渐视角探索林纾的女性思想,实则,其古文、白话诗与笔记等非虚构作品中留下大量彼时女性的事迹与评价,较之于西洋小说翻译的评点,更具史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它们是近代中国现实生活层面女性生存困境、身体病痛、精神隐忧和命运悲剧的实录与呈现;也体现了林纾从传统与现实出发,对妇德、母职、女学、贞烈等女性问题的书写与主张。林纾的女性思想,虽然总体上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古今文化的碰撞,但相对于西方基于平等观念的共情伦理道德以及娜拉式反叛的女权道路,则更突显了儒家“恻隐之心”的道德情感根源以及关注现实情境中女性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独特性。这在新文化运动、西化思潮、女性解放理论退潮后,其不同于主流现代性女性理论的本土经验与价值越发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传忆作品 女性生存 本土经验
下载PDF
王阳明记体文创作及其与心学的关系
10
作者 俞修齐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体裁的记体文产生于先秦时期,历经六朝、唐宋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其形式逐渐稳定成熟。明代是继宋代之后记体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明代的诸多记体文中,王阳明的作品是颇有代表性的,不仅呈现出创作数量较多、艺术...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体裁的记体文产生于先秦时期,历经六朝、唐宋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其形式逐渐稳定成熟。明代是继宋代之后记体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明代的诸多记体文中,王阳明的作品是颇有代表性的,不仅呈现出创作数量较多、艺术成就高等特点,而且与其心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对王阳明记体文创作风格的转变和与心学的关系及其文学艺术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记体文 心学载体 文学价值
下载PDF
论柳宗元情感书写中“怨”的遮蔽与升华——以《永州八记》为例
11
作者 喻佳鹏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怨”是古代文人书写较为常见的情感之一,也是其创作的内驱力之一。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从先秦开始就有人探索这种情感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发展到唐朝,柳宗元对此进一步深化,他提出创造主体要将自己内在的这种情感“呻呼踊跃以求知... “怨”是古代文人书写较为常见的情感之一,也是其创作的内驱力之一。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从先秦开始就有人探索这种情感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发展到唐朝,柳宗元对此进一步深化,他提出创造主体要将自己内在的这种情感“呻呼踊跃以求知于世”。同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他将这种观点付诸实践。柳宗元被贬期间,因人生的苦楚与景观的偏狭带来的“怨”郁结在他心中,他通过临水自照和以乐转戚的方式将这种情感遮蔽掩盖起来,最后用议论点化的方式将内在的愁绪外化为人生的思索。柳宗元在情感书写的过程中对待“怨”的独特抒发路径在后世产生了一系列的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情感书写 《永州八记》
下载PDF
革命回忆录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和路径选择
12
作者 马春玲 黄梦威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革命回忆录记载革命前辈亲历、亲见、亲闻的革命故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由于革命回忆录涉及多学科,且不同教师运用革命回忆录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以及学生所处时代与革命回忆录所... 革命回忆录记载革命前辈亲历、亲见、亲闻的革命故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由于革命回忆录涉及多学科,且不同教师运用革命回忆录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以及学生所处时代与革命回忆录所涉及的人、事和物有所不同,现实教学中革命回忆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深入挖掘革命回忆录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基础上,构建顺应时代创新的革命回忆录教育教学模式,把讲好革命故事与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革命回忆录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回忆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革命故事
下载PDF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抗战档案分类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抗战档案典藏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伯友 任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22,共12页
据笔者实地调查及文献统计表明,胡佛研究所典藏有150个全宗,计2,933盒(文件夹)及1,796个缩微胶卷的中国抗战档案。这批档案的形成主体,绝大多数是由战时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人员构成,同时包括少量战时政府机构... 据笔者实地调查及文献统计表明,胡佛研究所典藏有150个全宗,计2,933盒(文件夹)及1,796个缩微胶卷的中国抗战档案。这批档案的形成主体,绝大多数是由战时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人员构成,同时包括少量战时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个人;档案的载体,主要由日记、信函、电稿、备忘录、回忆录及著作等形式构成;档案的内容,囊括了战时中国的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现状。它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本文按照档案形成主体的战时职务、职责的权限,参照其文本提要两项指标,将其分为综合、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等六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信函 电稿 备忘录 回忆录
下载PDF
现代口述史的产生及相关几个概念的辨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志敏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4,共7页
口述历史是针对文献证史而言的,产生于20世纪中期。它以录音为依据,是口述者与史学工作者合作的成果,所以既不同于传统的口述方法,也不同于回忆录。口述史学在学科层次上与史料学大体相当,从属于历史学。
关键词 口述历史 文献证史 口述传统 回忆录 口述史学
下载PDF
作为海洋文化记忆场域的岛屿 被引量:2
15
作者 修斌 刘啸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37-41,共5页
记忆的射程能够到达的地方和元素,都可以称之为"记忆场域",诸如场所、物品、活动。"海洋"以及与海洋息息相关的"岛屿"同样也不例外。岛屿是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承载着海洋文化的记忆。首先,岛... 记忆的射程能够到达的地方和元素,都可以称之为"记忆场域",诸如场所、物品、活动。"海洋"以及与海洋息息相关的"岛屿"同样也不例外。岛屿是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承载着海洋文化的记忆。首先,岛屿是对海洋文化现象的记忆。自古以来,岛屿是渔民劳作的场所,是海洋针路的航标,是海上交通的驿站,甚至是文明传播的"陆桥"和"天之浮桥"。其次,岛屿是对海洋文化价值的记忆。岛屿是岛民生存的家园,是海洋民俗最基本的内容,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人类认识自身海洋文明演进的活化石。岛屿还维持了地球生态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甚至成为人类的世外桃源。其三,岛屿是对海洋审美文化的记忆。岛屿丰富了海洋文化美的内涵,给人类以视觉和心灵的感动。岛屿给人们以美丽的憧憬、探险的冲动,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文学世界,记忆着海洋历史文化的丰厚遗产。与岛屿相关的战争文化和历史硝烟也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在现实层面,岛屿还是对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的记忆。总之,岛屿可以作为人类记忆的重要场域,也是扩大人类认知空间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岛屿 海洋文化 记忆场域
下载PDF
当代欧美创伤回忆录的发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师彦灵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59,共8页
创伤回忆录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发生是三个因素的合力作用,即20世纪80年代人文领域的创伤转向,边缘群体见证其被压迫、被忽视生存状态的政治需求以及个... 创伤回忆录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发生是三个因素的合力作用,即20世纪80年代人文领域的创伤转向,边缘群体见证其被压迫、被忽视生存状态的政治需求以及个体治愈创伤的内在驱动力。对创伤回忆录发生的研究,可以完整地揭示创伤回忆录的写作动机、写作范式及其发生的理论基础,为创伤回忆录的整体研究和具体文本研究提供范式,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回忆录 发生 创伤转向 见证 治疗
下载PDF
明清《实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贵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8,共9页
明清两朝《实录》都通过传统的实录体来记载本朝皇帝的历史,并贯彻了大致相同的史学主题,即政治鉴戒、显亲尽孝、张扬忠义、劝励风俗等。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文化上有极大的传承性和相同性,都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体制的继承和发... 明清两朝《实录》都通过传统的实录体来记载本朝皇帝的历史,并贯彻了大致相同的史学主题,即政治鉴戒、显亲尽孝、张扬忠义、劝励风俗等。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文化上有极大的传承性和相同性,都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体制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明清实录修纂因主导者的民族身份不同,导致二者形成同中之异。明代实灵全为汉文本,而清廷在继承中原体制的同时,刻意保持其民族性和文化特色,在修汉文本实录时,还修纂了满文本乃至蒙古文本;在直书和曲笔的应用上,两朝实录都对非敏感的历史进行了直书,对敏感的历史进行了曲笔,《明实录》的曲笔多属于对皇帝行为的政治性讳饰,而《清实录》多侧重于对清廷早期民族身份和文明状态的讳饰。为了掩饰民族身份的文化落差,清廷信奉"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通达的华夷观,从而走上了"汉化"之路,大力推行"右文"政策,设实录馆专修实录,以与明代只设史馆而修众史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实录 清实录 史书体例 史学观念
下载PDF
《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论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贵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清实录》修纂先据档案等原始史料编成稿本(底本),然后缮成正本(小黄绫本)呈审,再据呈审本缮成各定本(皇史宬尊藏本、盛京崇谟阁尊藏本、乾清宫御览小红绫本、内阁实录库副本以及国史馆缮写副本)。在满、汉、蒙古文诸文本的形成过程中... 《清实录》修纂先据档案等原始史料编成稿本(底本),然后缮成正本(小黄绫本)呈审,再据呈审本缮成各定本(皇史宬尊藏本、盛京崇谟阁尊藏本、乾清宫御览小红绫本、内阁实录库副本以及国史馆缮写副本)。在满、汉、蒙古文诸文本的形成过程中,是先据满文档案纂成满文本实录,然后再译成汉文本实录,最后再据汉文本译成蒙古文本实录,但康熙以后的史料大都来自汉档和汉籍,史臣亦日渐丧失精通满文和蒙古文的能力,因此从雍正所修《清圣祖实录》始,满、汉文本之间的纂修顺序颠倒了过来,即先据汉文档案纂成汉文本实录,然后再分别译成满文本实录和蒙古文实录。这一改变,反映了汉文作为清帝国共同语言地位的确立以及清朝汉化进程的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实录 版本 文本 形成
下载PDF
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荣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39,共5页
研习欧阳代娜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课,可获得三方面的启发:第一,“语文教学艺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的实质,是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第二,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锅出”和“一根... 研习欧阳代娜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课,可获得三方面的启发:第一,“语文教学艺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的实质,是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第二,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锅出”和“一根筋”。“一锅出”要求把语文教学的多项任务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环节里;“一根筋”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尤其是关键词句。第三,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代娜 《岳阳楼记》 教学艺术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幸存者回忆录》:一个叙述人性灾难的文本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红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94,共4页
《幸存者回忆录》是一个记述人性灾难的文本。通过现实与潜意识的不同视角,小说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主题:人类存在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与动物共同拥有的”本能水平上的自我,社会机器对它的窒息将会导致人性的灾难。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人性 本能 潜意识 灾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