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制下清代官学教师考核与升迁制度研究
1
作者 程春玉 施克灿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清代举业极盛,读书人追捧仕进,官学教师普遍被认为逐官轻学,忽视教育本职。本文从与清代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考核与升迁制度出发,对该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官学教师的考核需对标统一的文官标准,并符合专门职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清代举业极盛,读书人追捧仕进,官学教师普遍被认为逐官轻学,忽视教育本职。本文从与清代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考核与升迁制度出发,对该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官学教师的考核需对标统一的文官标准,并符合专门职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代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其次,官学教师的升迁深受科举身份影响,由于多选择外升,且晋升空间狭窄,限制了教师职业的长期发展。再次,官学教师的升迁制度存在非公正性、滞后性,间接损害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积极性。最后,清代官学教师的考核与升迁系统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与延展性,是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的原因所在。清代官学教师的考核升迁制度对当今的教师评价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教师考核 文官升迁 教师职业发展
下载PDF
清代科举试卷违式问题探析
2
作者 王学深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12-122,M0006,共12页
清代科举制度在承继明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自顺治二年恢复乡试起,清廷就开始对科场试卷违式问题高度关注,制定了相应的科场条例,并将这种严苛而烦琐的制度坚持至科举制终结。清代科场试卷违式可分为临文敬避、抬写格式与杂项违式... 清代科举制度在承继明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自顺治二年恢复乡试起,清廷就开始对科场试卷违式问题高度关注,制定了相应的科场条例,并将这种严苛而烦琐的制度坚持至科举制终结。清代科场试卷违式可分为临文敬避、抬写格式与杂项违式三大类。若有违反者,清廷将通过罚科、黜落、革除功名和降调等手段对涉事士子、官员进行处罚。这就要求应试者在各级别、各场次考试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避免因试卷违式而带来的惩处。故而,平衡乡会试三场考试,而非仅仅“首重头场”,是清代士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科举 试卷 违式
下载PDF
论朝鲜王朝文科及第者的结构性特征
3
作者 周莹(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7,共14页
“国朝文科榜目”是综合记录朝鲜王朝文科及第者名单的写本类史料,经韩国学术界的努力而成功实现了数字化,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还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朝鲜王朝文科及第者的结构性特征可以在系统梳理“国朝文科榜目”的史料特征... “国朝文科榜目”是综合记录朝鲜王朝文科及第者名单的写本类史料,经韩国学术界的努力而成功实现了数字化,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还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朝鲜王朝文科及第者的结构性特征可以在系统梳理“国朝文科榜目”的史料特征和数字化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剖析:一方面,朝鲜王朝的文科及第者之中,来自地方儒生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开放”的性格;一方面,就政府任命官员人数居住地分布占比而言,“汉阳人”始终垄断着政府的重要职位,“封闭”式的格局依旧延续。这一结构性的特征彰显出了科举制度取士与政府要职任命之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朝鲜科举 国朝文科榜目 文科及第者 社会流动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峰 《工程质量》 2023年第1期1-4,10,共5页
随着国家以“放管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各地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职能随本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步骤同步推进,与此同时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工作也按照国家标准化改革统一要求全面展开。人民防空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在... 随着国家以“放管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各地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职能随本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步骤同步推进,与此同时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工作也按照国家标准化改革统一要求全面展开。人民防空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在行政事业改革和标准化改革双重动力推动下需要顺应行政事业改革和标准化改革的总体布局要求,从行政法律法规执行、技术标准运用以及监督机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做到依法行政、权责统一、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手段,充分发挥出新时代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批制度改革 放管服 标准化改革 人民防空工程 质量监督 重点难点 措施 建议
下载PDF
明代会试试经考略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宣德 王红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12,共14页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应数量的考生中式。因此,在明代科举的会试中,考生最终的成功与其所属分卷区域以及所习经书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并非全由自由竞争而取得。进士习经情况的地区差异,既显示出不同地区士人习经风气的不同,也显示出各个地区在专经考试中的竞争力可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会试试经 专经考试
下载PDF
评价中心技术在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招聘中的借鉴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浦金辉 刘铁桥 +1 位作者 傅方遒 沈慧如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科学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招聘工作。方法借鉴与应用"评价中心技术"。结果初步构建了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测评的内容与评价体系。结论"评价中心技术"适用于军队文职人员的招聘测评,但测评内容与方法具有独特性,有待深... 目的科学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招聘工作。方法借鉴与应用"评价中心技术"。结果初步构建了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测评的内容与评价体系。结论"评价中心技术"适用于军队文职人员的招聘测评,但测评内容与方法具有独特性,有待深入探索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文职人员招聘 评价中心技术
下载PDF
八股文百年祭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0-97,共8页
八股文的形成是明清以前科场中经术与文学矛盾互动的结果 ,它在明清两代共被废止过 4次。八股文具有牢笼英才、驱策志士 ,规范竞争、引导备考 ,严定程式、防止作弊 ,客观衡文、快速评卷 ,训练思维、测验智力 ,训练写作、锻字炼句等功用... 八股文的形成是明清以前科场中经术与文学矛盾互动的结果 ,它在明清两代共被废止过 4次。八股文具有牢笼英才、驱策志士 ,规范竞争、引导备考 ,严定程式、防止作弊 ,客观衡文、快速评卷 ,训练思维、测验智力 ,训练写作、锻字炼句等功用。回顾八股文废止百年来的评价变化 ,或许从文学史的角度可以为八股文平反 ,从考试史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八股文的产生和存在的价值 ,然而从中国文化教育史和社会发展史方面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科举考试 评价 文学史 教育史 文化史 社会发展史
下载PDF
科学化: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关键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颖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化是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方向。公务员考试的信度、效度是衡量公务员录用考试质量的标准 ;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则是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根本所在。因此 。
关键词 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 科学化
下载PDF
科举制度与日本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卓 张暮辉 《古代文明》 2007年第4期49-55,共7页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曾经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律令时代的日本也实施过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简单地说日本没有实施过科举是不符合实际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并没有出现科举的繁荣,科举选官制度也没有在日本长期延续。...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曾经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律令时代的日本也实施过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简单地说日本没有实施过科举是不符合实际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并没有出现科举的繁荣,科举选官制度也没有在日本长期延续。其原因在于贵族势力强大,使日本缺乏实施科举的社会基础。无科举这一点对日本历史影响深远,实用主义教育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传播,尚武精神的形成,人才成长的多元化等都与无科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科举制度 教育 贵族 等级制度
下载PDF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桥 贺先志 《中国考试》 2012年第10期45-49,共5页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实施20年,为国家选拔大批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不足以及行政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该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实施20年,为国家选拔大批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不足以及行政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该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明清河北进士时空分布之刍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虹 张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6,共7页
河北省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为君主辇毂之地,全国首善之区。明清之际,河北科举业绩显著,尤其至清代,河北成为科举大省,科举名额位居各省之前。河北除地理位置重要外,本身具有很多特点:它身处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点上,文化... 河北省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为君主辇毂之地,全国首善之区。明清之际,河北科举业绩显著,尤其至清代,河北成为科举大省,科举名额位居各省之前。河北除地理位置重要外,本身具有很多特点:它身处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点上,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它幅员辽阔,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表现突出,所以河北明清进士时空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科举 明清 进士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姬丽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60,共7页
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与任用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官体制的组织与体系、考试与甄别、分发与任... 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与任用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官体制的组织与体系、考试与甄别、分发与任用等三个方面切入,通过对北京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基本内涵、功能与作用的探讨,考察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务员管理制度初成时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官(公务员)制度 北京政府 考试 任用
下载PDF
论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费世军 杨易军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0-75,共6页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的歧视制约了公务员制度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认为政治法律制度的缺失是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出《公务员法》关于考试录用资格条件的限制与《宪法》有...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的歧视制约了公务员制度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认为政治法律制度的缺失是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出《公务员法》关于考试录用资格条件的限制与《宪法》有关规定相抵触,《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告》关于考试录用资格条件的限制与《宪法》《立法法》《公务员法》相关条文存在冲突,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争议欠缺必要的救济途径,提出了法律规制公务员考试录用歧视的立法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考试录用 合理限制 歧视 法律规制
下载PDF
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5,共8页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文的是纯文法、技法,这又是严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古文 时文 科举 评点本
下载PDF
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日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8-104,共7页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实施得最充分的时期。经过明初的反复 ,科举制度确立起了至尊的地位。官学无法满足大众接受教育的欲求 ,各种民间教育形式便大行其道 ,仕宦望族、商人子弟、一般民众的子弟都积极致力于此 ,形成了文化教育的全面繁荣...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实施得最充分的时期。经过明初的反复 ,科举制度确立起了至尊的地位。官学无法满足大众接受教育的欲求 ,各种民间教育形式便大行其道 ,仕宦望族、商人子弟、一般民众的子弟都积极致力于此 ,形成了文化教育的全面繁荣。其中 ,科举制度是民营教育发展的关键动力。尽管科举制度的实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 ,但由科举促成的民营教育的发展却为明清时期的政治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民营教育 文化发展 明代 清代 教育史 科举教育 家族教育 文化教育 实用教育
下载PDF
论魏晋至宋律学的兴衰及其社会政治原因 被引量:14
16
作者 叶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4,共9页
中国古代作为官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宋。律学之废,并不是北方民族入主的结果。律学的兴衰,与科举制中明法科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变化关系密切。律学从创建到消亡的过程,历经了士大夫“经律双修”的瓦解和... 中国古代作为官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宋。律学之废,并不是北方民族入主的结果。律学的兴衰,与科举制中明法科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变化关系密切。律学从创建到消亡的过程,历经了士大夫“经律双修”的瓦解和重建,也伴随着政府对普通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唐代的提倡、鼓励政策到宋朝制度上的要求,再到明清成为法律上的规定。独立律学的消亡,并不是“士大夫始鲜知律”的原因,而是在重经义、重儒学的大背景下,政府要求普通文官具备法律基本素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律学 法律教育 法律素养 科举制度 文官
下载PDF
从绅士到知识分子:清末民初乡村社会中的权威变迁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华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绅士权威有两个来源,其知识来源是:知识正当化使绅士成为文化权威,知识等级化使绅士成为政治权威,知识公共化使绅士成为道德权威。其社会来源是,由于古代绅士跟州县官在知识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跟乡村平民在社会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并... 绅士权威有两个来源,其知识来源是:知识正当化使绅士成为文化权威,知识等级化使绅士成为政治权威,知识公共化使绅士成为道德权威。其社会来源是,由于古代绅士跟州县官在知识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跟乡村平民在社会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并且州县官与乡村平民在知识视野与社会视野上存着着双重空集视域,所以绅士是州县官与平民之间的中介,而这为绅士在乡村社会的权威奠定了社会基础。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古代绅士逐步逐代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绅士权威的知识来源与社会来源都解体了,于是绅士权威也崩塌了。而绅士权威在乡村社会的崩溃,正是启蒙运动失败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绅士 知识分子 权威 启蒙 科举制度
下载PDF
官年与限年——兼与陈长文兄商榷 被引量:5
18
作者 邱进春 毛晓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8-41,共4页
《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一文在引用文献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对科道官选拔限年的判断有失准确,万历五年科道选拔的上限是45岁,而不是38岁。该文所谓庶吉士选拔"限年之例始于嘉靖末年"的推断也不够准确,相关文献表明,至... 《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一文在引用文献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对科道官选拔限年的判断有失准确,万历五年科道选拔的上限是45岁,而不是38岁。该文所谓庶吉士选拔"限年之例始于嘉靖末年"的推断也不够准确,相关文献表明,至少在天顺初期就有限年的规定。明代官年现象除了减年之外,还存在增年现象,这与明代选拔科道官时对年龄既有上限也有下限的规定相吻合。庶吉士选拔年轻化倾向与官员致仕无俸禄的现实,是导致明代士人减年入试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年 庶吉士 科道 明代科举
下载PDF
言语理解与表达应以考查语言交际能力为主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小庆 张晋军 赵亮 《中国考试》 2010年第5期12-17,共6页
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是重蹈科举的失败覆辙,还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闯出考试科学化的新路?本项研究在对试卷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试... 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是重蹈科举的失败覆辙,还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闯出考试科学化的新路?本项研究在对试卷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试题的定量、定性分析,发现这部分试题整体质量较差,质量亟待提高。研究认为:言语部分的题目应以考查语言交际能力为主;应着重考查"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而不需要过于注重细微的词义辨析;需要注意尊重个人不同的风格和习惯;在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具有质量保证的题库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验 公务员考试 语言测验
下载PDF
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长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48,共5页
在明代“进士登科录”、“进士同年录”、“进士履历便览”等科举文献中,皆存在程度不等的官年现象。嘉靖以后,这一现象逐渐变得普遍且近乎公开化,虚报年龄者越来越多,虚报的年岁越来越大,至明末而流于糜烂。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继... 在明代“进士登科录”、“进士同年录”、“进士履历便览”等科举文献中,皆存在程度不等的官年现象。嘉靖以后,这一现象逐渐变得普遍且近乎公开化,虚报年龄者越来越多,虚报的年岁越来越大,至明末而流于糜烂。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继承了历史上的官年传统,另一方面又受嘉靖以后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科道官限年制度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官年 “进士登科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