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被引量:1
1
作者 淳庆 Van Balen Koenraad 韩宜丹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4期529-534,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tes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tes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12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nd the concrete cover thickness of 9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actual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onformations of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re obtained. Then, the comparison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including the original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America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esent European calculation method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ginal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nding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allowable stres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design safety factors are 3.55 to 4. 0. In term of the calculation area of longitudinal reba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out considering earthquake action, the original Chines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afer than the present Chines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Europea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esent America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tructural safety assessments of modem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rom 1912 to 1949 bending behavior calcul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民国失业史”:民国史研究的新领域——《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12—1949)》评介
2
作者 范立君 孙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12-1949)》,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档案、报纸、期刊等200余种文献资料为支撑,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失业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1912—1... 《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12-1949)》,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档案、报纸、期刊等200余种文献资料为支撑,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失业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1912—1949年中国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既有各个历史阶段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的纵向梳理,又有同一时期不同行业的失业及其应对措施的横向比较,对个别问题侧重选取微观个案,进行深度解析,注重典型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结合,再现了民国时期失业的多重面相。从社会史、经济史维度拓宽了民国史研究领域,在学界尚属首次。全书论据充分,立论平实,反映了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实为民国失业史领域一部拓荒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2-1949 民国失业史 南京国民政府 失业对策
下载PDF
从大学生失业问题争论看民国教育的转型(1928-1937)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建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第4期66-72,共7页
在新旧之间的民国,中间阶层由传统的绅士阶层过渡到了近代的智识阶层。在这转型时期,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并引发了学界,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在内的三种不同学科视角的观点争论。这种学术讨论促进了新教育的中国化:... 在新旧之间的民国,中间阶层由传统的绅士阶层过渡到了近代的智识阶层。在这转型时期,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并引发了学界,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在内的三种不同学科视角的观点争论。这种学术讨论促进了新教育的中国化:一方面大批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大学主动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积极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识阶层 民国 大学生失业 中国化
下载PDF
明清民国时期女性墓志铭的“纺”与“脱簪珥”书写研究--以山右女性墓志铭为中心
4
作者 姚春敏 段培越 《励耘学刊》 2022年第2期62-76,M0005,M0006,共17页
女性墓志铭的书写定式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以男性为主导的撰写者们在追述不同女性人生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一些固定用语来建构符合社会期待的典范女性形象。在山右明清民国时期女性墓志铭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是“纺”与“脱簪珥”两种用... 女性墓志铭的书写定式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以男性为主导的撰写者们在追述不同女性人生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一些固定用语来建构符合社会期待的典范女性形象。在山右明清民国时期女性墓志铭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是“纺”与“脱簪珥”两种用语,通过“纺”与“读”的文字共现隐喻女性墓主人的贤良和睿智,通过“脱簪珥”展现其慷慨、坚贞等美德。明清民国时期女性墓志铭中这些话语的广泛运用,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标准,也体现了女性在个人财产支配和个人生活选择等层面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民国时期 女性墓志铭 簪珥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例
5
作者 莫晓霞 杨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对14 000余种民国时期文献开展普查工作的实践及经验为基础,介绍了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分阶段开展普查工作、编目实践中增加著录字段等,进而提出需要重视典藏史、重视文献的破...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对14 000余种民国时期文献开展普查工作的实践及经验为基础,介绍了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分阶段开展普查工作、编目实践中增加著录字段等,进而提出需要重视典藏史、重视文献的破损定级,将文献保护作为普查工作的第一要务的观点,并要从多方面培养普查人员的民国时期文献鉴藏能力,结合馆藏史开发馆藏以推进后期的文献保护和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文献 普查 文献保护 著录规则
下载PDF
民国时期(1912-1949)舞蹈发展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仝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2,共7页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艺术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迸发出火花的特殊时期。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时段内,它既衔接了近、现、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同时又是西方舞蹈文化、进步舞蹈文化与传统舞蹈文化相互交织发展的...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艺术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迸发出火花的特殊时期。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时段内,它既衔接了近、现、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同时又是西方舞蹈文化、进步舞蹈文化与传统舞蹈文化相互交织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舞蹈活动进行研究,旨在探寻民国时期舞蹈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互碰撞下,所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舞蹈发展 历史意义
原文传递
民国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史料钩沉
7
作者 白京兰 赖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新疆的高等法学教育始自1924年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6年至1947年基本是停滞的状态。1948年,《新疆日报》刊载《监察使署建议新疆学院设法政学系》的消息,《东南日报》转载《新疆日报》《新疆学院下学期将增设法政系,本年度不在外省招... 新疆的高等法学教育始自1924年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6年至1947年基本是停滞的状态。1948年,《新疆日报》刊载《监察使署建议新疆学院设法政学系》的消息,《东南日报》转载《新疆日报》《新疆学院下学期将增设法政系,本年度不在外省招收新生》的消息。以上述报刊史料切入展开分析,文章指出1948年是新疆高等法学教育百年历程中长期为人忽略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方面,民国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在长达十年的停滞后重新起步,其艰难曲折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重要剖面,1948年的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反映了近代化转型下监察权对司法、教育的影响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运作的交互关系,呈现出特定时代与区域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新疆 高等法学教育 新疆学院 监察使署 法政系
下载PDF
浙江省立图书馆旧址巡礼
8
作者 王子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8期28-40,共13页
现存的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舍旧址,主要有孤山路馆舍、大学路馆舍两处。孤山路馆舍中的白楼,与大学路馆舍是清末、民国时期专门建造的图书馆建筑,外型具有西洋风格,内部空间宽敞,表现出当时图书馆建设西洋化的观念。在陈训慈等历任馆长... 现存的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舍旧址,主要有孤山路馆舍、大学路馆舍两处。孤山路馆舍中的白楼,与大学路馆舍是清末、民国时期专门建造的图书馆建筑,外型具有西洋风格,内部空间宽敞,表现出当时图书馆建设西洋化的观念。在陈训慈等历任馆长的辛苦经营下,浙江省立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业务管理、推广事业、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不菲成绩,整体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数次钞补,及其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移迁经历,更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历史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立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 民国图书馆史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新疆屯垦与边疆治理研究
9
作者 张艾云 罗利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民国时期新疆屯垦在财政困难、国内灾害频发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下得以开展。其屯垦人员主要包括普通民众、部队官兵、官警人员等,通过开垦土地、引进先进技术、兴修南北疆水利,推动新疆农业发展,巩固西北边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国时期新疆屯垦在财政困难、国内灾害频发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下得以开展。其屯垦人员主要包括普通民众、部队官兵、官警人员等,通过开垦土地、引进先进技术、兴修南北疆水利,推动新疆农业发展,巩固西北边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发挥着屯垦在边疆治理中的作用,丰富了我国西北边疆治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新疆 屯垦 治理
下载PDF
民国女性服饰社会性别色彩研究
10
作者 尹咏晟 董庆峰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6期47-50,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色彩的嬗变及其成因。通过分析民国时期的社会性别色彩理论、服饰色彩变化表征以及社会性别色彩变化的动因,探究了民国女性服饰色彩变化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认为,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思想解... 文章旨在探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色彩的嬗变及其成因。通过分析民国时期的社会性别色彩理论、服饰色彩变化表征以及社会性别色彩变化的动因,探究了民国女性服饰色彩变化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认为,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思想解放运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的社会性别认同经历了从女性斗争意识的萌芽到极度渴望男女平权、追求男女平等,最后回归到女性的自我认同的转变,这些转变外化体现在女性服饰色彩和形制的变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服饰 社会性别 色彩学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日本对上海渔业侵略的历史探究
11
作者 姜明辉 《中国渔业经济》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民国时期日本对我国渔业资源的侵略不仅有渔轮大肆侵捕,倾销到上海鱼市场的直接侵渔,还有辗转浏河等其他港口运入上海,由鱼行代售的隐蔽侵渔方式。面对日本对我国渔业的侵略和破坏,国民政府采取与日本公使外交交涉、划定领海界线以及制... 民国时期日本对我国渔业资源的侵略不仅有渔轮大肆侵捕,倾销到上海鱼市场的直接侵渔,还有辗转浏河等其他港口运入上海,由鱼行代售的隐蔽侵渔方式。面对日本对我国渔业的侵略和破坏,国民政府采取与日本公使外交交涉、划定领海界线以及制定航行禁令限制日本渔轮等措施,民间也自发成立上海渔业仇货检查委员会等组织来抵制日本侵渔,然而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日本侵渔,各项政策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民间自发打击日本侵渔的行动亦收效甚微,日本侵渔变本加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日本 渔轮 侵渔 渔业经济
下载PDF
民国服饰文化浅析
12
作者 吴春霞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0期47-49,共3页
文章剖析了民国时期服饰文化的独特风格、演变轨迹与社会价值,揭示了东西方思想交融下的多样化趋势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变迁。文章详述了男士中山装、西装、长袍马褂及学生装,女士旗袍与袄裙等典型服饰,并探讨了它们在社会分层... 文章剖析了民国时期服饰文化的独特风格、演变轨迹与社会价值,揭示了东西方思想交融下的多样化趋势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变迁。文章详述了男士中山装、西装、长袍马褂及学生装,女士旗袍与袄裙等典型服饰,并探讨了它们在社会分层、女性解放及时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文章强调了研究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性,提出文化传承、历史探究、设计创新等建议,以推动其研究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中华民国 特点 演变
下载PDF
民国服装史料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竞琼 许晓敏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4-100,共7页
对民国时期遗留至今的实物、工具、档案、照片、文献与月份牌等服装史料逐一进行了梳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以服装形制为主的断代史研究之外,民国服装研究在专门史、比较史方向的拓展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 民国 服装史料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红惠 王运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4,108,共7页
在制度设计上,国立清华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是具有大学供给教师休养福利和投资教师发展双重性质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不仅休假教师人数众,教授级教师占多数,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选择研究、考察或攻读学位等学术导向的休假。... 在制度设计上,国立清华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是具有大学供给教师休养福利和投资教师发展双重性质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不仅休假教师人数众,教授级教师占多数,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选择研究、考察或攻读学位等学术导向的休假。学术休假制度大大提高了教师学术产出的数量,增加了中外学者交流的机会,加速了学科知识的发展和积蓄了学术发展的力量,为国立清华大学教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休假制度 国立清华大学 民国时期 教师发展
下载PDF
论女装变革下的民国丝绸纹样 被引量:4
15
作者 温润 石林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78,共6页
中西文化在民国时期激荡交融,女装变革是为物化典型。受其影响,以女装为主要载体的民国丝绸纹样呈现出异于古代之新风。由平面到立体的款式促使纹样装饰趋于简洁,由厚重到轻薄的面料致使印花纹样日益流行,由迂缓到趋时的时装加速了纹样... 中西文化在民国时期激荡交融,女装变革是为物化典型。受其影响,以女装为主要载体的民国丝绸纹样呈现出异于古代之新风。由平面到立体的款式促使纹样装饰趋于简洁,由厚重到轻薄的面料致使印花纹样日益流行,由迂缓到趋时的时装加速了纹样更迭,由鄙夷到崇洋的心态助推外来纹样大量涌入。女装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国丝绸纹样的发展方向,使其突破了数千年一直纵向继承、自成体系的保守模式,转变为横向借鉴、多元并行的开放形态,俨然成为20世纪中国丝绸纹样演进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女装变革 旗袍 丝绸纹样 纹样装饰 印花工艺
下载PDF
民国时期农学类期刊论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兴亮 张蕾蕾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对民国时期农学类专业期刊进行汇总,分析这一时期农学期刊出版的整体状况以及办刊特点。认为民国时期的农学期刊延续了晚清以来的办刊趋势,以传播先进农业技术为己任,虽有种种不足,但对民国农业在困局中的发展助益匪浅。
关键词 民国 农学 期刊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认同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惠 王运来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1,共7页
民国时期,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学术制度,学术休假制度开始引入国立大学,大学教师普遍认可这一制度。通过梳理学术休假制度文本内容和休假教师群体的实践取向,发现其认同机理有三:一是学术休假制度的制定和大学教师的选择以学术本位为价值导... 民国时期,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学术制度,学术休假制度开始引入国立大学,大学教师普遍认可这一制度。通过梳理学术休假制度文本内容和休假教师群体的实践取向,发现其认同机理有三:一是学术休假制度的制定和大学教师的选择以学术本位为价值导向;二是学术本位为导向的学术休假制度设计逻辑契合了国家、大学和教师的共同利益;三是以充电释放为作用机理的学术休假制度满足了教师发展学术和调整身心的双重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休假制度 国立大学 认同机理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特点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铁华 王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3,112-113,共6页
高等教育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经历了民国初期的革新与兴起、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推进、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完善与定型,... 高等教育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经历了民国初期的革新与兴起、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推进、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完善与定型,以及国民政府中后期的动荡与调整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后,逐步构建了完善、成熟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由此日趋呈现出高等教育政策基础的复杂与多元、高等政策体系的完善与清晰、高等教育政策内容的稳定与具体以及高等教育政策功能的实用性与政治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高等教育政策 历史演进 特点
下载PDF
佟晶心戏曲研究的学术取径与创新意义——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十八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8-59,2,共12页
佟晶心是最早使用"话剧"这个词的人,他在《剧学月刊》、《歌谣》等当时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戏曲及民俗研究论文数十篇,他的专著《新旧戏曲之研究》被誉为"革命式的书",学术观点曾得到卢前、赵景深、台静农、吴晓... 佟晶心是最早使用"话剧"这个词的人,他在《剧学月刊》、《歌谣》等当时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戏曲及民俗研究论文数十篇,他的专著《新旧戏曲之研究》被誉为"革命式的书",学术观点曾得到卢前、赵景深、台静农、吴晓铃、叶德均、顾颉刚、罗常培、谭正壁等著名学人及名伶程砚秋等人的关注。佟氏还是一名高产的剧作家,在话剧及传统戏曲方面均有作品问世。令人遗憾的是,佟晶心和杜颖陶、邵茗生等人一样,均是20世纪上半叶古代戏曲研究史上不容忽视却久被忽略的"失踪者"。这种学术史地位与研究史现状之间的悖论,再次说明目前的学术研究史版图还远远称不上丰富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戏曲研究 学谱 佟晶心
下载PDF
徐调孚戏曲活动述论——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一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3-52,共10页
徐调孚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均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戏曲研究,曾引起赵景深、叶德均、浦江清等著名学者的关注。文章就其与昆曲的结缘、与戏曲研究名家赵景深的交往及其在戏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论述。徐调孚戏曲研究成... 徐调孚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均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戏曲研究,曾引起赵景深、叶德均、浦江清等著名学者的关注。文章就其与昆曲的结缘、与戏曲研究名家赵景深的交往及其在戏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论述。徐调孚戏曲研究成果的数量,相较同时期的研究大家可谓有限,然其学术分量却值得一书。首先,是对近代学术研究文献的补苴与梳理。其次,是对戏曲目录之学的探究。再次,是对戏曲研究中若干重要学术问题如戏曲之概念、戏剧体制、戏曲生成等的探讨。《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系列论文致力于发掘学界往事、回顾大家治学经历与为学途径,是为了捡拾学术前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不断汲取前贤治学的精髓,学习他们为人的无私坦荡和为学的深根固本,从而恢复"研究"二字的重量,并彻底摈弃某些"去中国化"的不良倾向,以赓续道统,守护学术之正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戏曲研究 学谱 徐调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