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ban Utopia and Building Experimentations: The Rural Villages of the Sicilian Latifundium
1
作者 Vincenzo Sapienz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4年第9期1138-1144,共7页
The colonization of Sicilian latifundium was an attempt of regener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It was carried out by Benito Mussolini, called II Duce, who governed Italy by a regime with an absolute and conservative appr... The colonization of Sicilian latifundium was an attempt of regener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It was carried out by Benito Mussolini, called II Duce, who governed Italy by a regime with an absolute and conservative approach for 20 years since 1922. According to this plan, there were some rural villages (with a school, a church, a police station and a doctor's surgery) and a number of rural homes, spread in the landscape, that form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the agrarian reform in Italy. The author has been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is topic for several years. He started with the archive "Ente per la Colonizzazione del Latifondo Siciliano" (now called Ente Sviluppo Agricolo) to review the original designs and contracts with companies, ledgers and other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Lately, he has been reviewing the personal archives of designers involved in the building program, where he has found original drawings, letters, sketches, etc.. He has also conducted some architectonic and technical surveys of the sites. We have to consider that nowadays the mentioned rural villages are a strategic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ighboring areas, as it may become a network for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local agro food specialties. On this purpose, the local authority is going to promote some plans for the requalification of these sites. The particular achieve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a number of possibilities for the reuse of these pl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village autarchy construction history rehabilitation.
下载PDF
白族银器流动的社会生命史研究
2
作者 李怡飞 孙九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2,155,共11页
在旅游影响下,考察大理新华村白族银器生产、销售与消费各个环节的社会生命历程变迁。大理新华村银器从西南民族地区走向了大众消费的主流市场,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多重功能和多元化意义。在生产场域,银器是白族人的民族饰品和... 在旅游影响下,考察大理新华村白族银器生产、销售与消费各个环节的社会生命历程变迁。大理新华村银器从西南民族地区走向了大众消费的主流市场,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多重功能和多元化意义。在生产场域,银器是白族人的民族饰品和手艺人身份象征;在销售场域,银器被贴上不同族群的商品化符号,发生了族群符码的商品化转换;在消费场域,对不同身份的消费者而言呈现出多元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新华村 白族银器 社会生命史 多元化
下载PDF
唤醒沉默的大多数:乡村教师口述史的内涵、价值与展望
3
作者 郭海洋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8-115,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历史学家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口述史,随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口述史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以往的教育史研究多关注大历史,如制度史、思想史、重要人物史、教育普及史等,而对教师个体特别是乡村教师个体的历史研究较少。... 20世纪上半叶,历史学家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口述史,随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口述史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以往的教育史研究多关注大历史,如制度史、思想史、重要人物史、教育普及史等,而对教师个体特别是乡村教师个体的历史研究较少。乡村教师的经历,关系到教育本身,更关系到中国整体的教育事业。乡村教师口述史既具有历史的品质和温度,又具有研究的性质,对乡村教师口述史的内涵、价值意义以及未来展望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推动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 口述史
下载PDF
论《校园秘史》中的巧合
4
作者 杨俊剑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校园秘史》围绕一场发生在汉普顿大学几位学生身上的谋杀事件展开叙述,勾勒出少年少女心理世界的嬗变,展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巧合,但与传统悬疑凶杀小说中巧合的运用不同,《校园秘史》中巧合的布设... 《校园秘史》围绕一场发生在汉普顿大学几位学生身上的谋杀事件展开叙述,勾勒出少年少女心理世界的嬗变,展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巧合,但与传统悬疑凶杀小说中巧合的运用不同,《校园秘史》中巧合的布设并非意在极力隐瞒凶手身份。作品中异彩纷呈的巧合实则构成三重意义:叙述层面上影响情节的发展和悬念的构成;人物层面上展现出主体精神深层的集体无意识运作;外部世界层面上透露出与因果逻辑在世界运行中的关系。通过巧合在作品中呈现的诸种意义,文本传达出作家对客观世界传统与现实的辩证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秘史》 巧合 无意识 因果
下载PDF
中古蒙古语特殊词汇汉字音写分析
5
作者 吉日嘎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42-44,共3页
《蒙古秘史》维吾尔蒙古语原文已丢失,目前的研究主要依据明代汉字音写版本。一些中古蒙古语现已不用,有的意义有所变化,所以对汉字音写的《蒙古秘史》中古蒙古语复原时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本文参考《蒙古秘史》中蒙古语汉音特... 《蒙古秘史》维吾尔蒙古语原文已丢失,目前的研究主要依据明代汉字音写版本。一些中古蒙古语现已不用,有的意义有所变化,所以对汉字音写的《蒙古秘史》中古蒙古语复原时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本文参考《蒙古秘史》中蒙古语汉音特点,挑选了其中特殊汉音词汇“答闌”“脫中豁斡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与“七十锅里煮”之解释不同的看法,认为该词表示的是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中古蒙古语 汉字音译
下载PDF
《蒙古秘史》记载“答闌 脫^(中)豁斡_(惕) 不察_(勒)^(中)合周”之汉音词汇的解析
6
作者 吉日嘎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学界对于《蒙古秘史》中记载的“赤那孫可兀的答闌脫^(中)豁斡_(惕)不察_(勒)^(中)合周”之汉音句子,统一认为“‘答闌’为‘七十dalan’,‘脫^(中)豁斡_(惕)’为‘锅’(“_(惕)”表示复数),‘不察_(勒)^(中)合周’为‘教滚着’”。该... 学界对于《蒙古秘史》中记载的“赤那孫可兀的答闌脫^(中)豁斡_(惕)不察_(勒)^(中)合周”之汉音句子,统一认为“‘答闌’为‘七十dalan’,‘脫^(中)豁斡_(惕)’为‘锅’(“_(惕)”表示复数),‘不察_(勒)^(中)合周’为‘教滚着’”。该文结合中古蒙古语汉字音写规则,提出了与前期研究有所不同的看法,把该段话解释为“答闌”为表示数量多的意思,“脫^(中)豁斡_(惕)”为“凹”形地的形容词,“不察_(勒)^(中)合周”为动词,表示为“击退”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答闌脫^(中)豁斡_(惕)” 汉音词汇
下载PDF
《蒙古秘史》语言中反映的方向观
7
作者 温都日那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174-179,218,219,共8页
在现代蒙古语中,表示方向的doron_a、urun_e、umar_a和表示方向和方位的jegin、barayun、emin_e、qoyin_a,虽然都源于中世纪蒙古语,但其语义与《蒙古秘史》中所表达的已有所不同。不仅如此,反映在这些方向词中的方向观也发生了变化。通... 在现代蒙古语中,表示方向的doron_a、urun_e、umar_a和表示方向和方位的jegin、barayun、emin_e、qoyin_a,虽然都源于中世纪蒙古语,但其语义与《蒙古秘史》中所表达的已有所不同。不仅如此,反映在这些方向词中的方向观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蒙古秘史》中所出现的方位词后发现,doron_a、irin_e、umar_a、emin_e是一套表示方向的词,同时也可以表示方位意义,而jegin、barayun、urida、qoyin_a是一套表示具体方位和抽象方位的词,不表示方向意义。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方向词所指的方向与现代蒙古语方向词所指的方向逆时针相差90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方向 方位 方向观
下载PDF
浅谈中国传统村落的开发
8
作者 金玲玲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进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村落,并对其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然而,传统村落的开发确实能给当地带去实质性的经济效益,也会出现因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破坏现象。这不仅不... 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进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村落,并对其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然而,传统村落的开发确实能给当地带去实质性的经济效益,也会出现因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破坏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建筑历史的探索。本文主要阐述在开发传统村落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性,并保护其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合理开发 历史 文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莞村史馆建设及使用评价研究
9
作者 罗瑜斌 钟占辉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169-173,188,共6页
东莞村史馆建设分为缓慢的起步期、平稳的发展期和迅猛的飞速期三个阶段,具有政策导向性的特征。文章通过实地踏勘、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对东莞村史馆的区位功能、使用状况、外观形态和室内布展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其存在功能单一、... 东莞村史馆建设分为缓慢的起步期、平稳的发展期和迅猛的飞速期三个阶段,具有政策导向性的特征。文章通过实地踏勘、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对东莞村史馆的区位功能、使用状况、外观形态和室内布展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其存在功能单一、使用状况不佳、形态各异、缺少乡村本土特色、展陈内容雷同、展品存在同质化等问题。提出深挖文化特色、拓展使用功能,盘活文化资源、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的建设建议,以期对国内开展村史馆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史馆 建设 使用 评价 东莞
下载PDF
《蒙古秘史》一则熟语“cekerey-yin ce'eji-dur atuqai, bokerey-yin boksedur atuqai”解析
10
作者 扎·呼日乐巴特尔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4期47-54,205,共9页
《蒙古秘史》所录熟语“cekerey-yin ce'eji-dur atuqai,bokerey-yin bokse-dur atuqai”(腔子的曾膈里教有者,腰子的尖儿里教有者)通常被使用在某人的一段话结尾处,其“教有”的对象为前面出现的那段话。换言之,该熟语表示说话人... 《蒙古秘史》所录熟语“cekerey-yin ce'eji-dur atuqai,bokerey-yin bokse-dur atuqai”(腔子的曾膈里教有者,腰子的尖儿里教有者)通常被使用在某人的一段话结尾处,其“教有”的对象为前面出现的那段话。换言之,该熟语表示说话人不去遗忘自己所说的话,把自己的话常记于心的期望。而本质上,该熟语的使用在证明前面的那段话其实是说话人对对话人的承诺。说话人在使用该熟语表明其说话算数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cekerey-yin ce'eji-dur atuqai bokerey-yin bokse-dur atuqai” “setkil-dur atuqai~ce'eji-dur atuqai” “Je'udun-dur~ce'eji-dur setkiju”
下载PDF
变译理论下肇庆市传统村落外宣文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探究
11
作者 慕容玉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传统村落文本的外宣翻译也备受关注,人们通过各种文化输出方式来讲好肇庆故事,构建肇庆市文明古城的形象。该文以变译理论为基础,运用增减法范畴下多种变译的方法,对广东省肇...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传统村落文本的外宣翻译也备受关注,人们通过各种文化输出方式来讲好肇庆故事,构建肇庆市文明古城的形象。该文以变译理论为基础,运用增减法范畴下多种变译的方法,对广东省肇庆市传统村落外宣文本的建筑特色和民间故事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探讨,从文化专有项的词、句和段落层面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基础是两种文化的异同,而融合变通和转化的变译理论能使得译文与原文的词句相契合。该研究旨在为传统村落文本的外宣翻译提供不同的思路,以期产生更高质量的译文和促进传统村落的跨文化传播,讲好肇庆故事,从而更好地构建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肇庆传统村落 外宣文本 文化专有项翻译 文本外宣 地方历史文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村史编纂研究--以舟山市《皋泄村史》为例
12
作者 王静飞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9-93,共5页
村史是地方史的重要类型,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载体。通过对村史编纂原则、村史编纂的实施条件及过程进行研究,提出村史要遵循“史”的特点和立足村落特点;村史编纂要重视组织保障、资料收集、编写规范。文章以舟山《皋泄村史》编纂为例,分... 村史是地方史的重要类型,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载体。通过对村史编纂原则、村史编纂的实施条件及过程进行研究,提出村史要遵循“史”的特点和立足村落特点;村史编纂要重视组织保障、资料收集、编写规范。文章以舟山《皋泄村史》编纂为例,分析其编纂体制、框架体裁、功能价值等特点,展现盛世修史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史 村史 编纂
下载PDF
论《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史上的意义
13
作者 李德锋 甄达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6-53,共8页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关注不够。从语言文字、记载史实、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来看,《蒙古秘史》的成书是对蒙古族史学的系统总结,标志着蒙古族史学的正式创立,并对其后的蒙古族史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关注不够。从语言文字、记载史实、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来看,《蒙古秘史》的成书是对蒙古族史学的系统总结,标志着蒙古族史学的正式创立,并对其后的蒙古族史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蒙古族史学史 承上启下
下载PDF
学术性质的继承与创新——记广东漆艺家程智的多向探索
14
作者 长北 《中国生漆》 2023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广州程智复制法门寺地宫文物“髹漆银釦金银平脱黄釉秘色瓷碗”、出版《广东髹漆简史》、仿制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品——广州制“皮胎描金纹章剃须漆碗”以及一边创作漆画、一边进行学术研究的全面造诣,认为当下,... 本文介绍了广州程智复制法门寺地宫文物“髹漆银釦金银平脱黄釉秘色瓷碗”、出版《广东髹漆简史》、仿制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品——广州制“皮胎描金纹章剃须漆碗”以及一边创作漆画、一边进行学术研究的全面造诣,认为当下,这样以实践为主干兼做史论的人才太少太少,这样不断探求、学术性质的继承与创新太少太少。望中国漆艺界多一些像程智这样不谋出镜切实做事的多向探索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程智 髹漆银釦金银平脱黄釉秘色瓷碗 《广东髹漆简史》 皮胎描金纹章剃须漆碗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地方感视域下村史馆的建设路径和启示——以常熟市蒋巷村村史馆为例
15
作者 刘芮 张丽华 《山西档案》 2023年第5期165-171,125,共8页
村史馆是公众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的空间载体。基于地方感视域,文章采用网络资料收集和半结构化问卷访谈方法,从空间全域性开发、特色化资源收集、地方性知识传承、多元化主体参与四个维度分析了常熟市蒋巷村村史馆的建设路径,并从... 村史馆是公众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的空间载体。基于地方感视域,文章采用网络资料收集和半结构化问卷访谈方法,从空间全域性开发、特色化资源收集、地方性知识传承、多元化主体参与四个维度分析了常熟市蒋巷村村史馆的建设路径,并从主体参与、空间生产、地方意象三个维度分析了其对我国村史馆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村史馆 蒋巷村 乡土文化
下载PDF
简析《蒙古秘史》记载“阿剌筛”之汉字音译词汇
16
作者 香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4-66,共3页
《蒙古秘史》原文已丢失,现在流传下来的是用汉字音写的版本,是研究汉字音译学和古代北方民族语言的珍贵资料。本文分析了《蒙古秘史》记载的汉字音译词根“阿剌”以及“阿剌筛”(今“阿拉善”),并结合汉字音写音读规律,研究了“阿剌筛... 《蒙古秘史》原文已丢失,现在流传下来的是用汉字音写的版本,是研究汉字音译学和古代北方民族语言的珍贵资料。本文分析了《蒙古秘史》记载的汉字音译词根“阿剌”以及“阿剌筛”(今“阿拉善”),并结合汉字音写音读规律,研究了“阿剌筛”“阿剌黑”“贺兰”之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秘史》 汉字音译 “阿剌” “阿剌筛”
下载PDF
红色历史文化背景下美丽村庄规划——以罗甸县凤亭乡凤亭村为例
17
作者 欧阳府丹 《江西建材》 2023年第6期132-133,136,共3页
文中以凤亭村的美丽村庄规划为例,分析了凤亭村在红色历史文化背景下美丽村庄规划具体项目规划,进一步加强红色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村庄建设与发展,推动村庄向着美丽、和谐的方向发展,提升村庄吸引力。
关键词 红色历史文化 美丽村庄规划 项目规划
下载PDF
潘周家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研究
18
作者 刘霄珺 关欣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潘周家村位于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北部,三府交界之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论文从村落起源、选址、格局、建筑、民风民俗等方面对村落现状加以分析,并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估,提出具体的村落保护措施,有利于指导后续规划建设,... 潘周家村位于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北部,三府交界之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论文从村落起源、选址、格局、建筑、民风民俗等方面对村落现状加以分析,并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估,提出具体的村落保护措施,有利于指导后续规划建设,保护潘周家村格局的完整性、风貌的原真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周家村 历史文化 保护
下载PDF
农村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设计研究
19
作者 徐涵琪 《设计》 2023年第16期28-31,共4页
为打造别具一格、富于地域特色、人文气息、整体和谐、绿色生态的村口景观,展现新农村建设良好形象。文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结合农村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及景观现状,探寻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 为打造别具一格、富于地域特色、人文气息、整体和谐、绿色生态的村口景观,展现新农村建设良好形象。文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结合农村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及景观现状,探寻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的提升策略。力求在展现地域文化的同时,营造独具魅力的标志性景观。该方法可以为农村村口文化标志性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景观 村口景观 美丽乡村 景观设计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文化赋能乡村——高校学生编纂村史实践探索
20
作者 徐象运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0期193-196,共4页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生在村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村史普及率、编纂率、促进村史编纂规范化等。高校学生组建实践团队深入乡村采用口述史等方法开展编纂村史实践。形成高校学生编纂村史的规范流程、分析编纂村史实践团队建设困境并提...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生在村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村史普及率、编纂率、促进村史编纂规范化等。高校学生组建实践团队深入乡村采用口述史等方法开展编纂村史实践。形成高校学生编纂村史的规范流程、分析编纂村史实践团队建设困境并提出对策,为其他高校学生开展编纂村史实践提供借鉴,高校学生编纂村史对于传承与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 村史 乡村文化 编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