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平山堂话本》宋元作品中的人称代词 被引量:2
1
作者 勾俊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48-53,共6页
宋元时期的人称代词,虽然各种形式混同,但已渐趋规整:"我、你、他"已成为三种人称代词的主要形式,其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也基本一致。那些代词的非主要形式,逐渐退出显要位置并不断消失,成为转折过渡时期的活化石。
关键词 人称代词 宋元作品 清平山堂话本 近代汉语
下载PDF
“清平山堂话本”对比研究——《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与《刎颈鸳鸯会》的同异性比较
2
作者 张爽 《职大学报》 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
明嘉靖钱塘人洪螰所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小说话本总集,保留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原始风貌,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材料。其话本内容、语言或文体一度作为学界热点的研究对象,但对其单篇故事的两两对比研究,至今... 明嘉靖钱塘人洪螰所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小说话本总集,保留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原始风貌,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材料。其话本内容、语言或文体一度作为学界热点的研究对象,但对其单篇故事的两两对比研究,至今仍是一个学界的空白点。因此,选取出《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与《刎颈鸳鸯会》这两篇话本小说,分别从其叙事故事的丰富性、女性形象的突出性和世俗趣味的独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同异性的分析,能够对《清平山堂话本》所收录的这两个话本故事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刎颈鸳鸯会》 同异性 对比
下载PDF
从“情教”试论冯梦龙改编《清平山堂话本》
3
作者 羊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4期170-172,共3页
冯梦龙将《清平山堂话本》中的11个故事选入了"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并做了大量的改动。笔者从探究"情教"与"里耳"的关系入手,认为冯梦龙"情教"的实质是以读者为中心,根本目的... 冯梦龙将《清平山堂话本》中的11个故事选入了"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并做了大量的改动。笔者从探究"情教"与"里耳"的关系入手,认为冯梦龙"情教"的实质是以读者为中心,根本目的是"导愚适俗"。冯梦龙选择和改编《清平山堂话本》是"情教"影响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教 清平山堂话本 里耳
下载PDF
试论《清平山堂话本》的口头传统和程式叙事
4
作者 范沁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3-100,共8页
明代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作为说书人口头艺术的录本,以书面文本呈现了非活态口头传统,存在着大量程式化叙事。在人物描述方面,以女性人物为典型,常见老年女性描述程式与青年女性描述程式。在景物描述方面,则呈现出大量“主题”或“... 明代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作为说书人口头艺术的录本,以书面文本呈现了非活态口头传统,存在着大量程式化叙事。在人物描述方面,以女性人物为典型,常见老年女性描述程式与青年女性描述程式。在景物描述方面,则呈现出大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春”“风”“晨”“昏”为例,这些描写或坐定故事发生背景,或提示情节走向,或渲染烘托氛围。在程式叙事之外,《清平山堂话本》还保留了一些基于口语的思维痕迹,为该书的口头传统特质作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帕里-洛德理论 程式 口头传统
下载PDF
《清平山堂话本》中“教/交/叫”类兼语结构研究——兼谈部分篇目的年代问题
5
作者 江蓉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9期65-71,共7页
兼语结构历来是汉语史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反映宋元时期口语面貌的《清平山堂话本》为研究对象,着重描写书中“教/交/叫”类兼语结构的存在情况,从语法、语义等角度进行梳理,旨在还原三者在宋元口语中的存在面貌;同时将其置于语法范畴的... 兼语结构历来是汉语史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反映宋元时期口语面貌的《清平山堂话本》为研究对象,着重描写书中“教/交/叫”类兼语结构的存在情况,从语法、语义等角度进行梳理,旨在还原三者在宋元口语中的存在面貌;同时将其置于语法范畴的嬗变发展中作纵向比较,从而对《清平山堂话本》中某些篇目的年代问题作初步梳理和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平山堂话本》 “教/交/叫”兼语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