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西方净土变献疑
1
作者 张善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7,共12页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代表,内容新颖,技法高超,功德主是西魏乙弗氏皇后,身份特殊,因此这个洞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部分重要的图像线索容易被忽视。通过对第127窟西...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代表,内容新颖,技法高超,功德主是西魏乙弗氏皇后,身份特殊,因此这个洞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部分重要的图像线索容易被忽视。通过对第127窟西壁经变画细部的解读,对比净土经典和法华经典,可以推断,这铺经变画为法华经变,特别表现了释迦佛在灵鹫会为四大弟子授记和龙女成就男儿身成佛说法的情节,在佛教义理上,与洞窟其他壁画题材形成了一个整体,画面内容与其他题材一样,突出了女性角色,再次彰显了乙弗氏功德窟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第127窟 乙弗氏 西方净土变 法华经变
下载PDF
成都万佛寺造像碑中的佛寺园林图像研究
2
作者 张博 王一潮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23-131,146,共10页
佛寺园林是兴起于东晋、南朝时期的中国园林样式。成都市万佛寺的“元嘉二年造像碑”“梁二菩萨造像碑”和“须弥山造像碑”背面雕刻有独特的园林图像,图像较为客观地表现了东晋、南朝时期佛寺园林的艺术风貌,同时这三幅图像也是现已发... 佛寺园林是兴起于东晋、南朝时期的中国园林样式。成都市万佛寺的“元嘉二年造像碑”“梁二菩萨造像碑”和“须弥山造像碑”背面雕刻有独特的园林图像,图像较为客观地表现了东晋、南朝时期佛寺园林的艺术风貌,同时这三幅图像也是现已发现创作时间最早的“净土图式经变”题材的佛教美术作品。通过考证,万佛寺造像碑上的“净土图式经变”是参照南朝佛寺园林,应用全景式的构图,采用南朝“台榭”画的方法创造而成。图像运用了三段式分层的布局方法,通过将各种物象归纳为“梯形”图式并加以组合的方式,表现出南朝佛寺园林宏大的场面和深远的意境。万佛寺造像碑参照世俗社会中的佛寺园林作为“净土图式经变”绘画原型的创作方法,影响了敦煌唐代“净土变”题材壁画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园林 “台榭”画 净土图式经变 全景式构图 “梯形”图式
下载PDF
初唐至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变的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八木春生 姚瑶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53,共19页
自贞观十六年(642)题记的第220窟开始,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西方净土表现一改此前的画面中央绘树下说法图并在四周环绕千佛的形式,而利用大画面(整幅壁面)来表现西方净土景象的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唐前期第三期时,西方净土变的外围还增加... 自贞观十六年(642)题记的第220窟开始,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西方净土表现一改此前的画面中央绘树下说法图并在四周环绕千佛的形式,而利用大画面(整幅壁面)来表现西方净土景象的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唐前期第三期时,西方净土变的外围还增加了十六观和未生怨,来对《观无量寿经》进行详尽说明。其他变相图中也能看到这种对经典进行说明性表现的倾向,因此,可以说从唐前期第三期开始,变相图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本文旨在探明自唐前期第二期出现的大画面西方净土变,其构图在第三、四期时分别发生了何种变化,并考察成因,以此深化对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诸窟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 西方净土变 粉本 十六观 弥勒经变
下载PDF
西方净土变形式的形成过程与完成时间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5,共10页
西方净土变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主要题材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该经变滥觞于6世纪中叶,直到8世纪初叶才定型。早期西方净土变的构图形式主要是说法会,而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加入了"十六观"内容,到8世纪初形成说法会与对联... 西方净土变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主要题材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该经变滥觞于6世纪中叶,直到8世纪初叶才定型。早期西方净土变的构图形式主要是说法会,而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加入了"十六观"内容,到8世纪初形成说法会与对联式条幅画"未生怨"、"十六观"结合的构图形式,成为西方净土变的主要构图形式。本文对西方净土变构图形式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佛教美术发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变画 西方净土变 构图形式
下载PDF
《红楼梦》中的民众佛教信仰
5
作者 赵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1-18,共8页
在清朝统治者对佛教利用和限制政策下,《红楼梦》反映出清代民众佛教的普遍流行的状态。民众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和净土信仰在《红楼梦》中有详尽的描述,表明社会各阶层对简易直接的"他力救济"的渴求。
关键词 民众佛教 净土信仰 观音信仰 称名念佛
下载PDF
试论佛教伪经《净土盂兰盆经》的价值及其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汉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22,共9页
《净土盂兰盆经》是一部在唐代颇为流行的伪经,它的出现对盂兰盆仪式和盂兰盆文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此经为唐人追求的奢靡盂兰盆供提供了佛经依据;其二,此经让民众对盂兰盆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目连身上,自此以后盂兰盆完全成了一个弘... 《净土盂兰盆经》是一部在唐代颇为流行的伪经,它的出现对盂兰盆仪式和盂兰盆文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此经为唐人追求的奢靡盂兰盆供提供了佛经依据;其二,此经让民众对盂兰盆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目连身上,自此以后盂兰盆完全成了一个弘扬孝道的盛会;其三,经中出现的罗卜和青提因缘成为了后世目连救母题材俗文学的根基。作为目连救母故事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净土盂兰盆经》充当了连接藏内《盂兰盆经》与目连救母俗文学之间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盂兰盆经》 目连 伪经 变文
下载PDF
王维《辛夷坞》与禅宗唯心净土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廷法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王维以佛禅观照世间,其眼中"辛夷开落"之态亦在"顿悟"禅观中表现出"自性清净"的禅境。王维整首诗以"顿悟"为机,以思想的连续性将前两句之"景"与后两句"禅悟"融为一体,是&q... 王维以佛禅观照世间,其眼中"辛夷开落"之态亦在"顿悟"禅观中表现出"自性清净"的禅境。王维整首诗以"顿悟"为机,以思想的连续性将前两句之"景"与后两句"禅悟"融为一体,是"无念、无相、无住"思想的体现,景中寓禅,以禅喻景。王维将禅宗唯心净土思想与《辛夷坞》的整体性结合,在《辛夷坞》中构建器世间净土,并实现了对"心净土净"的"即心净土"的超越,而达于禅宗的"唯心净土"。以"辛夷花""寂无人"的状态,阐明勿假外求,自心看净的净土思想,由此显示了王维极高的佛禅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坞》 《维摩诘经》 即心净土 唯心净土
下载PDF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8
作者 赵雪芬 吕晓菲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2,共7页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配置,判断正壁主尊身份应为十一面观音,由此形成了文殊、十一面观音、普贤三大士题材。艺师匠心独具,把入法界经变、三大士、西方净土变贯穿起来,营造出圣神庄严的佛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入法界变 三大士 西方净土变 艺术来源
下载PDF
从扞格到融通:《坛经》禅净关系再探析 --以云栖祩宏的辩讹为中心
9
作者 黄越泓 《阴山学刊》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坛经》中记载惠能对于净土的说法并非错讹,而是延续了早期禅宗祖师对“西方净土”的看法。明代高僧云栖蘟宏关于《坛经》中“西方净土”的记载为讹误的观点,乃是站在禅净合流立场下进行的回溯,目的在于扫除早期禅宗经典对于净土信仰... 《坛经》中记载惠能对于净土的说法并非错讹,而是延续了早期禅宗祖师对“西方净土”的看法。明代高僧云栖蘟宏关于《坛经》中“西方净土”的记载为讹误的观点,乃是站在禅净合流立场下进行的回溯,目的在于扫除早期禅宗经典对于净土信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不同版本《坛经》的比较分析,以及北宗禅经典、唯识宗经典的义理分析,也证实了一直以来存在着对“西方净土”的多种理解方式,故而不能认为不符合禅净合流思想的记载就是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禅宗 西方净土 云栖祩宏
下载PDF
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考释
10
作者 吕晓楠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01-112,155,F0003,共14页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是高昌回鹘晚期(公元13世纪)营建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进行考察。比照佛教典籍“净土三经”相关内容辨析后认为,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是高昌回鹘晚期(公元13世纪)营建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进行考察。比照佛教典籍“净土三经”相关内容辨析后认为,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均为观无量寿经变题材。并且,本文比较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左侧壁观无量寿经变与敦煌石窟观无量寿经变发现,前者的“中堂”配左右条幅构图形式、画面解读设计、图像内佛寺院落建筑类型和式样,以及题材组合,均源于后者。这也为敦煌石窟佛教艺术向西传播提供了一个鲜明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 西方净土经变图像 观无量寿经变 敦煌石窟
下载PDF
后山居士陈师道学佛考论
11
作者 薛守砚 《励耘学刊》 2021年第1期148-170,399,400,共25页
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但"后山居士"自号所表明的佛教信息常被文学史忽略。陈师道元丰四年(1081)漫游吴越便自称"西方社"中人,有净土之愿。考察其交往禅僧,可知其在禅宗法系上倾向于云门宗,在佛典阅读上又对... 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但"后山居士"自号所表明的佛教信息常被文学史忽略。陈师道元丰四年(1081)漫游吴越便自称"西方社"中人,有净土之愿。考察其交往禅僧,可知其在禅宗法系上倾向于云门宗,在佛典阅读上又对《华严经》充满兴趣。陈师道在生活中斋戒甚严,元祐六年(1091)与苏轼、欧阳棐兄弟等在颍州的宴会酬唱中严守酒戒,其诗歌风格的枯淡瘦硬亦有明显的"反绮语"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道 净土信仰 云门宗 华严经 佛教戒律
下载PDF
孤本《净土盂兰盆经》(P.2185号)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计晓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3,共12页
法藏P.2185号敦煌写卷是《净土盂兰盆经》的唯一抄本,也是该经存世的唯一孤本。该经旨在奉劝民众造盂兰盆并于七月十五日供奉佛僧,为现在、七世父母追福。这部中土僧人撰述的佛典是佛教孝道观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其取材甚广,除借鉴《... 法藏P.2185号敦煌写卷是《净土盂兰盆经》的唯一抄本,也是该经存世的唯一孤本。该经旨在奉劝民众造盂兰盆并于七月十五日供奉佛僧,为现在、七世父母追福。这部中土僧人撰述的佛典是佛教孝道观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其取材甚广,除借鉴《盂兰盆经》外,还征引了一些当时流行的佛经及佛经注疏。本经的编纂既为唐五代官方、寺院与民间耗费巨资造盂兰盆及供奉物品提供了佛典支持,也为盂兰盆斋会范文的制作新增了素材。同时,为盛行于晚唐五代的目连变文中目连母堕饿鬼地狱故事的书写添加了母题。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八月以前,这部佛典远播日本,与《盂兰盆经》《报恩奉盆经》等,同是日本各大寺院举办盂兰盆斋会时的常讲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盂兰盆经》 敦煌写卷 目连母堕饿鬼地狱的故事
原文传递
初唐时期西方净土变与《观无量寿经》
13
作者 大西磨希子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195-223,479-480,共31页
序敦煌莫高窟的西方净土变1,至唐代开始出现描绘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的通壁巨幅画。对此我们今天的普遍认识是以松本荣一先生的《敦煌画的研究》2为基础,即描绘阿弥陀西方极乐净土庄严相的"阿弥陀净土变相"是依据《阿弥陀经》... 序敦煌莫高窟的西方净土变1,至唐代开始出现描绘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的通壁巨幅画。对此我们今天的普遍认识是以松本荣一先生的《敦煌画的研究》2为基础,即描绘阿弥陀西方极乐净土庄严相的"阿弥陀净土变相"是依据《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而画的,在此之上添加《观无量寿经》(以下简称《观经》)要素的则是"观经变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净土变 观经变 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 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 敦煌莫高窟 巨幅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