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可控式胸腰椎外固定支具的研发与临床疗效观察:基于“动静结合”理论
1
作者 蒋浩波 李兆勇 +5 位作者 陈龙 巴玉琛 段嘉豪 孙怿铖 向彦蓉 杨少锋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8期75-80,共6页
目的: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研发一种可控式胸腰椎外固定支具,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光敏树脂材料及3D打印技术,设计研发一种可控式胸腰椎外固定支具。选取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包括男性32例、女性28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研发一种可控式胸腰椎外固定支具,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光敏树脂材料及3D打印技术,设计研发一种可控式胸腰椎外固定支具。选取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包括男性32例、女性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佩戴可控式胸腰椎外固定支具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佩戴普通支具保守治疗,均治疗12周。收集并整理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1月后、2月后、3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部功能评分(ODI)。拍摄治疗前、治疗3月后的胸腰椎正侧位片并计算对比伤椎Cobb角。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VAS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伤椎Cobb角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ODI功能障碍评分、伤椎Cobb角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出的可调控式新型胸腰椎支具与普通支具对于疼痛缓解疗效相当,但是,可调控式新型胸腰椎支具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缩短卧床治疗时间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表明这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新型胸腰椎外固定支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动静结合理论 可控式 胸腰椎外固定支具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动静结合”理论设计胸腰椎外固定支具与临床疗效研究
2
作者 刘恩旭 段嘉豪 +2 位作者 蒋浩波 郑洋 杨少锋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821-2824,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动静结合”理论设计并制作的胸腰椎外固定支具在单纯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4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一科就诊的60例单纯胸腰... 目的:观察基于“动静结合”理论设计并制作的胸腰椎外固定支具在单纯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4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一科就诊的60例单纯胸腰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组和支具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anterior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AVBC)、住院费用及卧床时间。结果:治疗后1 d,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161,P<0.05);治疗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1,P<0.05);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41、16.336、20.038、16.084,P<0.05);两组患者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68,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57,P<0.05)结论:PKP与支具在单纯胸腰VCF的治疗上均能发挥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支具较PKP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住院费用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结合理论 外固定支具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磨损寿命模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卢建军 邱明 李迎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63,共8页
以摩擦副为钢/PTFE编织物的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为研究对象,从磨损机理出发,基于组合磨损理论和稳定磨损中线磨损率保持不变的特征,通过对复合摆动条件下向心关节轴承的运动分析、接触和速度分析、受力分析、磨损量分析,进而推导出新的... 以摩擦副为钢/PTFE编织物的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为研究对象,从磨损机理出发,基于组合磨损理论和稳定磨损中线磨损率保持不变的特征,通过对复合摆动条件下向心关节轴承的运动分析、接触和速度分析、受力分析、磨损量分析,进而推导出新的解析式寿命模型,可分别计算旋转摆动、倾斜摆动以及复合摆动三种摆动方式下的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磨损寿命,并提出其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三种摆动方式下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磨损寿命比,与已有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近,尤其在复合摆动工况下与已有理论计算值相差更小,相对误差小于6%。新建模型为向心关节轴承提供了一种新的寿命计算方法,可以弥补现有寿命计算公式大多仅考虑旋转摆动工况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 旋转摆动 倾斜摆动 复合摆动 组合磨损理论 磨损寿命
下载PDF
基于6-UHU型并联机构的动载坦克模拟器螺旋耦合补偿 被引量:1
4
作者 丛明 伍英华 +3 位作者 刘冬 杜宇 温海营 于俊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基于螺旋理论,以动载坦克模拟器为研究对象,对6-UHU型并联机构螺旋耦合现象进行分析.在逆运动学基础上推导耦合角度及耦合速度,提出动载坦克模拟器螺旋耦合补偿.考虑运动控制器及电机自身性能,以支链实际运动轨迹为模型输入,使用机构-... 基于螺旋理论,以动载坦克模拟器为研究对象,对6-UHU型并联机构螺旋耦合现象进行分析.在逆运动学基础上推导耦合角度及耦合速度,提出动载坦克模拟器螺旋耦合补偿.考虑运动控制器及电机自身性能,以支链实际运动轨迹为模型输入,使用机构-模型联合运动方法对螺旋耦合补偿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螺旋耦合补偿提高了动载坦克模拟器运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抖动幅度,为模拟器的运动控制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坦克模拟器 螺旋理论 耦合补偿 机构-模型联合运动
下载PDF
意境说的道禅哲学渊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满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0-76,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说由情景交隔、虚实相生、动静相成、意在言外等四种美学范畴构成。其文化内涵源自道禅哲学中的"道德玄同,天人合一"、"有无相生"、"空无妙有"、"无动而无不动"、"...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说由情景交隔、虚实相生、动静相成、意在言外等四种美学范畴构成。其文化内涵源自道禅哲学中的"道德玄同,天人合一"、"有无相生"、"空无妙有"、"无动而无不动"、"无言而无不言"、"不落言筌,不涉理路"等哲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说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动静相成 意在言外 道禅哲学
下载PDF
中医情志疗法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干预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洁 于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4-926,共3页
探讨中医情志疗法与心理干预的理论认识并结合临床,对若干妇产科常见手术如剖宫产术、妊娠中止术及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实践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探讨。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中医情志疗法 中西医结合 产科手术前术
下载PDF
佛教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浅谈
7
作者 宁雯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王维常乐于禅,禅宗哲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和方法论内化成为王维的审美追求,外化则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他深得禅家“不二法门”、“色空相即”三昧,故而其诗意象空灵、境界清幽,明秀的诗境中既有宁静的画面又有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 王维常乐于禅,禅宗哲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和方法论内化成为王维的审美追求,外化则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他深得禅家“不二法门”、“色空相即”三昧,故而其诗意象空灵、境界清幽,明秀的诗境中既有宁静的画面又有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中透出幽深。受南宗禅“不立文字”的影响,王维做诗追求言外之旨以期达到对文字的超越,这使得其诗超旷空灵,如水中月、镜中花,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幽远 意象空灵 不立文字 顿悟 动静相称
下载PDF
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的康复治疗对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褚衍胜 黄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的康复治疗在肱骨踝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肱骨踝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的康复治疗在肱骨踝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肱骨踝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的康复治疗,均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中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及疼痛评分分别为(15.13±2.04)分、(8.44±0.43)分、(22.64±1.02)分、(40.06±2.04)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肘关节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静结合理论的康复治疗能加快肱骨踝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肘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踝上骨折 动静结合理论 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障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