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22,共8页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本性质的。《孟子字义疏证》的思想仍处在新儒家语境内,与《天主实义》的神哲学实有本质区别。这是戴震虽受了《天主实义》的影响但却讳言其影响的学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天主实义》 《孟子字义疏证》 人性说 哲学 考据学
下载PDF
《天主实义》之成书过程再考辨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关于利玛窦最负盛名的著作《天主实义》的成书过程,虽前辈学人撰文多有发明,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另外,此书与同时期其他几部相关著作的关系,并未得到清晰的阐明。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详细的文本分析显示,... 关于利玛窦最负盛名的著作《天主实义》的成书过程,虽前辈学人撰文多有发明,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另外,此书与同时期其他几部相关著作的关系,并未得到清晰的阐明。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详细的文本分析显示,《天主实义》在结构和内容上多有因袭罗明坚《新编西竺国天主实录》和范礼安的《日本教理手册》,特别是可能属于初稿的前四篇的大部分章节。另外,本文亦根据《利玛窦中国传教史》和《利玛窦书信集》及其他相关记载,考辨诸多章节可能的写作时间和契机,附带论及《天主实义》和利氏晚年所编辑《要理问答》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天主实义》 明末天主教
下载PDF
《天主实义》的天佛(道)对话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3,共7页
《天主实义》基于天主教之天主论批评了佛道所谓的空无宇宙论 ,以及佛教的“我”或佛观念。由于对佛道的基本态度是“易” ,致使《天主实义》的天佛 (道 )对话表现出否定的性质。尽管如此 ,对话也揭示了中西两种宗教思想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 《天主实义》 天主 天主教 佛教 道教 空无宇宙论 利玛窦 宗教思想
下载PDF
论黄宗羲《破邪论》及其与利玛窦思想之比较——以魂魄、轮回、祭祀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连凡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26-40,共15页
黄宗羲从气本论的宇宙本体论及注重经世致用与道德教化的立场出发,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道教魂魄说及中医的魂魄五行相配说,从气本论出发区分人性与物性,批判了程朱的性即理说及佛教地狱轮回说,并对祭祀及圣贤... 黄宗羲从气本论的宇宙本体论及注重经世致用与道德教化的立场出发,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道教魂魄说及中医的魂魄五行相配说,从气本论出发区分人性与物性,批判了程朱的性即理说及佛教地狱轮回说,并对祭祀及圣贤灵魂不朽给予理性解释,在批判朱熹魂气感格说的同时维护了儒家人文信仰。利玛窦基于天主赋魂说与天堂地狱赏罚论,批判了儒家基于气化论的魂灭说、佛教轮回说,并给予儒家祭祀以非宗教性的解释。双方在魂魄的根源及本质、灵魂是否散灭、地狱有无的认识上对立,在对程朱理学与佛教轮回说的批判及祭祀的世俗功能认识上基本一致,体现了主流儒家学者基于自身立场对利玛窦倡导的适应中国国情传教策略的批判性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利玛窦 魂魄 《破邪论》 《天主实义》
下载PDF
试论《天主实义》对朝鲜实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秉虎 王可芬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天主实义》是利玛窦著述的宣传天主教教理的著作,同时也是首次被介绍到朝鲜的汉译西书。该书传入朝鲜后,书中关于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灵魂不灭、众生平等观、知与行理论,以及西方的风俗、哲学原理等吸引了一批进步儒生,并深深地影响了... 《天主实义》是利玛窦著述的宣传天主教教理的著作,同时也是首次被介绍到朝鲜的汉译西书。该书传入朝鲜后,书中关于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灵魂不灭、众生平等观、知与行理论,以及西方的风俗、哲学原理等吸引了一批进步儒生,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渐渐地脱离了传统性理学,进而影响了朝鲜实学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天主实义》 朝鲜实学
下载PDF
黄宗羲的魂魄说及其与天主教思想之交涉——以《破邪论》与《天主实义》为中心
6
作者 连凡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23,共13页
黄宗羲从其气一元的宇宙本体论和重视经世史学及社会教化的实学立场出发,在批判继承朱熹魂魄说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民间迷信及佛教、道教的魂魄说,指出人只有一魂一魄,主张人与物因气之差异而理亦相异,以人性与物性根本不同... 黄宗羲从其气一元的宇宙本体论和重视经世史学及社会教化的实学立场出发,在批判继承朱熹魂魄说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民间迷信及佛教、道教的魂魄说,指出人只有一魂一魄,主张人与物因气之差异而理亦相异,以人性与物性根本不同因而不能相互转化批判了轮回说,并对祭祀之感格及灵魂不朽给予了理性解释,维护了儒家传统信仰。利玛窦则基于天主赋魂说与天堂地狱赏罚论,批判了儒家的魂魄说、佛教的地狱轮回说,并给予儒家的祭祀以非宗教的解释。从黄宗羲信奉主宰世界的昊天上帝,认为圣贤灵魂不灭,以及承认儒家祭祀之非宗教世俗意义等方面来看,恰好可作为儒家主流学者对于利玛窦所倡导和推动的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策略的批判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利玛窦 《破邪论.魂魄》 《天主实义》 “利玛窦规矩”
下载PDF
天干“甲”字串解——兼论从“代天伐恶”向“以战止战”战争观的转变
7
作者 蒋广学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4,共8页
"干"的本义为进攻性兵器。"天干"十字,实是以"甲"为冠的古兵器名字的有序排列。揭示这一隐秘的关键是: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考证"■"("甲"的最初形态)可能取象于古代"张弓引矢&qu... "干"的本义为进攻性兵器。"天干"十字,实是以"甲"为冠的古兵器名字的有序排列。揭示这一隐秘的关键是: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考证"■"("甲"的最初形态)可能取象于古代"张弓引矢"的合体之形,后转为象护身之甲;再证"丙""丁"亦与兵器相关,进一步支持郭沫若等人对其余数字皆取象于"兵"的解释。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证明:作为兵权崇拜取代"性征"崇拜的时代标志,古代人借用兵器名排序天干,出于兵器为圣人所造,并仅可用于执行天讨、天伐的认识。这种"代天伐恶"的宗教观念是炎黄以来我祖反对抢掠、争利以及欺凌弱小民众等非正义战争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至夏、商之时成为一种天治主义的意识形态;周朝将之向人文主义方面推进,春秋时期演变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从而构成了《孙子兵法》的重要前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干 兵器 兵权崇拜 代天伐恶 止戈为武
下载PDF
前《天主实义》的思想嬗变——利玛窦在粤书信阅读之管见
8
作者 黎玉琴 《肇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利玛窦在中国的所有活动都是以传教为宗旨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其成果仅仅是围绕传教这个根本目标所达到的意外效果。因此,他的《天主实义》更应该成为研究利玛窦在中国所进行的文化活动时必须认真对待的文本。在利玛窦的思想历程中... 利玛窦在中国的所有活动都是以传教为宗旨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其成果仅仅是围绕传教这个根本目标所达到的意外效果。因此,他的《天主实义》更应该成为研究利玛窦在中国所进行的文化活动时必须认真对待的文本。在利玛窦的思想历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即由对与罗明坚合作的《天主实录》的满意到失望,《天主实义》的产生正是这种思想转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天主实义 天主实录
下载PDF
天主教和儒家孝论的冲突与对话——以《天主实义》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李韦 李华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7,共7页
明末,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而展开的争论,使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区别得以凸显。为调和儒家和天主教关于"孝"的观念,利玛窦附会儒家文化,用儒家的"孝"来比附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一比附中,人与神之... 明末,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而展开的争论,使儒家和天主教孝论的区别得以凸显。为调和儒家和天主教关于"孝"的观念,利玛窦附会儒家文化,用儒家的"孝"来比附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一比附中,人与神之间的无限距离这一神学维度隐匿不见。儒耶孝论的冲突中,另外一个问题得以凸显,那就是天主教重视个体救赎与儒家重视维系血缘亲情之间的冲突。尽管争论中存在诸多冲突与误解,但在解释学看来,不可否认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天主实义》 五伦 “三父”说 个体救赎与血缘亲情
下载PDF
利玛窦对于晚明“三教合一”思潮的批判——兼与方以智的观点进行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国柱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较为重要的事件,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以《天主实义》为主要文本探讨利玛窦对于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看法可知,利玛窦系统批判了"三教合一"思潮,并对其观点持否定态度,... 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较为重要的事件,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以《天主实义》为主要文本探讨利玛窦对于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看法可知,利玛窦系统批判了"三教合一"思潮,并对其观点持否定态度,与方以智的立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研究利玛窦对于"三教合一"思潮的系统批判,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东西方的文明对话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方以智 三教合一 《天主实义》
下载PDF
利玛窦对阿奎那人学思想的中国化诠释——以《天主实义》“论人魂不灭大异禽兽”篇为例
11
作者 白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作为一位既接受过西方正规化神学教育,同时又通晓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天主实义》"论人魂不灭大异禽兽"篇中,以中世纪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人学思想为武器,对"中士"悲观主义的生命观和灵魂观... 作为一位既接受过西方正规化神学教育,同时又通晓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天主实义》"论人魂不灭大异禽兽"篇中,以中世纪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人学思想为武器,对"中士"悲观主义的生命观和灵魂观予以修正。不仅论证了基督宗教灵魂不灭信仰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将西方经院哲学的方法、气质带入中国,为中国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此过程中,利玛窦运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和论证方式对阿奎那的灵魂—身体关系学说、理智学说以及实体类型学说加以阐释,为阿奎那人学思想的中国化诠释做出了典范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阿奎那 人学思想 《天主实义》
下载PDF
以《天主实义》为例——看利玛窦对儒学的阐释
12
作者 樊学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玛窦把天主教原理同中国儒家经典联系起来,用天主教教义附会、补充、论证儒家思想,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诠释,这在《天主实义》中有具体的体现。文章主要论述利玛窦对儒学的阐释及其文化内涵,侧重于上帝即天主、天地崇拜以及对"天&... 利玛窦把天主教原理同中国儒家经典联系起来,用天主教教义附会、补充、论证儒家思想,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诠释,这在《天主实义》中有具体的体现。文章主要论述利玛窦对儒学的阐释及其文化内涵,侧重于上帝即天主、天地崇拜以及对"天"的错误阐释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实义》 利玛窦 天主教 儒学
下载PDF
黄宗羲的魂魄说及其与耶教思想之比较——以《破邪论》与《天主实义》为中心
13
作者 连凡 《基督宗教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356-382,共27页
黄宗羲从其气一元的宇宙本体论及重视史学经世与道德教化的实学立场出发,在批判朱熹魂魄说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道教的魂魄说及中医的魂魄与五行相配说,指出人与物因气质之差异而其性亦相异,以人性与物性根本不同因而不能相互... 黄宗羲从其气一元的宇宙本体论及重视史学经世与道德教化的实学立场出发,在批判朱熹魂魄说的同时回归先秦儒学原典,批判了道教的魂魄说及中医的魂魄与五行相配说,指出人与物因气质之差异而其性亦相异,以人性与物性根本不同因而不能相互转化批判了佛教轮回说,并对祭祀之感格及灵魂不朽给予了理性解释,维护了儒家传统信仰。利玛窦则基于天主赋魂说与天堂地狱赏罚论,批判了儒家的魂魄说、佛教的地.狱轮回说,并给予儒家祭祀以非宗教的解释。从黄宗羲信奉主宰世界的昊天上帝,认为圣贤灵魂不朽,以及承认儒家祭祀之非宗教世俗意义等方面来看,恰好可视为主流儒家学者对利玛窦所倡导和推动的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策略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利玛窦 魂魄 《破邪论》 《天主实义》
原文传递
利玛窦《天主实义》中“为善”的生存张力
14
作者 任一超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4期58-63,199,共7页
在《天主实义》第六篇中,中士和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围绕“为善”问题展开对话。由于生存意识的差异和误解,双方一直在概念争论上陷于泥沼。本文通过追踪“为善”问题的生存意识,将双方关于“利”与“仁义”、“有意”与“... 在《天主实义》第六篇中,中士和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围绕“为善”问题展开对话。由于生存意识的差异和误解,双方一直在概念争论上陷于泥沼。本文通过追踪“为善”问题的生存意识,将双方关于“利”与“仁义”、“有意”与“无意”的争论还原为一种关于生存悖论的生存出发点之争。本文指出,中士强调对善观念的解构,利玛窦坚持对生存出发点的建构。但由于双方都对辩证性的生存张力缺乏足够的体会,因此各自的生存主张难免顾此失彼。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对原始文本的分析,指出孟子的“仁义”和张载的“无意”都源于对生存悖论的深刻体会,他们在提供一种必要的解构力量的同时,也试图努力重构一种内在于人性本身的生存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天主实义》 生存悖论 仁义 无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